待幾人用過餐後,天幕中的一抹橙紅色正逐漸向西退去,裴家分莊的一間書房裏,正是夕照日頭,亮堂得刺眼。
自從裴琳離開房間後,裴子琢捧著茶杯已喝盡了第三盞,麵對一臉求知欲的裴輕舟,仍然在心裏打著腹稿。
先寒暄一番,還是直接進入正題?此刻,一向精通社交辭令的裴子琢心情十分焦灼。
仿佛倒退到被裴輕舟打了耳光的那個黃昏,與當下同樣的夕陽西下,同樣的橘色暖光。裴琳問他紅腫的臉頰是怎麽回事,他支支吾吾地盯著自己的鞋麵兒,半天才編出了一句“走路沒注意,撞牆了”。
堂哥怕堂妹,說出去丟人啊。
裴子琢正在進行一番激烈的心理鬥爭,裴輕舟也沒閑著,左看看,右看看。觀察了一會兒房間裏的飾品掛畫,又研究了一番桌椅材質,最後實在沒有什麽可琢磨的了,才發覺裴子琢還在飲茶,便問道:
“堂哥,你渴嗎?”
“......許是方才吃鹹了些,現下已經好多了。”裴子琢勉強答道。
“嗯?”裴輕舟回想了片刻,好像剛才的飯菜挺清淡的?不過既然裴子琢這樣講,她也絲毫沒覺出氣氛中的尷尬,貼心叮囑道,“那你多喝些。”
裴子琢幹咳一聲,又陷入了無聲。
忽然,像找到救命稻草似的,裴子琢終於想起一個人來,那便是進了房就翻看起柳伶人屍檢信函的萬子夜。
角落裏,萬子夜絲毫沒有受到這邊尷尬氣氛的影響,隻安安靜靜地低著頭,翻看著紙頁,極為專心,幾乎讓裴子琢忘記了他的存在。
“咳,子夜,天快黑了,還看得清嗎?需不需要把燈點上?”裴子琢仿佛找到了打破僵局的突破口,趕緊向萬子夜發問。
他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硬是打開話題的樣子,跟剛才的裴輕舟一個樣。
恰巧萬子夜剛剛讀完最後一頁紙,將信函合上,“多謝子琢少......子琢兄,我已經看完了。”
“子夜好厲害,這麽快就全看完了!”裴輕舟聽罷,也不再神遊,從萬子夜手中接過信函來,邊讀邊道,“快給我講講!”
裴輕舟向來對文字敬而遠之,從前捧起書本來,隻覺得頭暈腦脹,兩眼發昏,用她的話來講,看一刻鍾的書,還不如去三伏天裏紮半個時辰的馬步。
每每都是萬子夜充當起教書先生,把讀過的、學過的轉述給裴輕舟,倒也沒有讓裴輕舟成為胸無點墨之人。
萬子夜將信函的內容大致給裴輕舟講了一遍。有了講解,裴輕舟很快也將信函讀完了。
她沉吟片刻,道:“從這封信函來看,柳伶人沒有其他外傷,能夠確定是中毒死亡。加之早先二伯親自查驗,我認為柳伶人的確是死於‘散功’之毒。”
“我爹與我也是如此推測。”裴子琢點點頭表示同意。
“還好二伯前去查驗了,”裴輕舟習慣性地用手指點著臉頰,感歎道,“不然咱們裴家的毒藥,普通的仵作根本認不出來呢。”
裴子琢道:“沒錯。負責此案的劉捕頭與我爹是故交,所以一發現柳伶人的屍身,便差人來找了我爹。巧的是,柳伶人的衣角沾著殘留的藥粉,不然我們也很難這麽快便認定毒藥來源於裴家。”
“接下來,我有一個問題。”裴輕舟將手中的紙頁再次飛快地翻看了一遍。
“堂妹講講看。”裴子琢含笑看著裴輕舟,似乎早已準備好應對她的發問。
裴輕舟道:“這上麵寫著,仵作並沒有在柳伶人臉上發現易容痕跡,也就是說柳伶人是以真容死去。都說柳伶人一人千麵,無人目睹其真容,那麽,如何認定死者便是柳伶人?”
裴子琢沒想到裴輕舟的第一問,正是問到了點子上,臉上不禁露出讚歎的神色,心下對裴輕舟多出幾分認同,“堂妹聰慧,這一點劉捕頭特意對我們解釋過。”
頓了一頓,“柳伶人精通易容,原本既無人知他容貌,也無人知他姓名。但有人目睹過柳伶人的腰間有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銅牌,上麵刻了一‘柳’字,之後‘柳伶人’這個稱呼才得以傳開。”
“這我知道,二伯已經講過。堂哥是說,死者身上有這塊兒銅牌?”聽到此處,裴輕舟問道。
“正是。”裴子琢繼續道,“經劉捕頭查訪、確認,這塊銅牌確是屬於柳伶人的無誤。”
“那麽,眼下隻剩下一個問題,是誰殺死了柳伶人。”萬子夜道。
“是,也不是。”裴子琢搖了搖頭,“子夜涉世未深。”
“我們不是要找凶手?”裴輕舟和萬子夜不明所以,等著裴子琢繼續說下去。
裴子琢繼續道:
“我們裴家不是捕快官差,且與柳伶人素日也並無交情。因而,隻要查清‘散功’從何泄露,泄露了多少,知情人有多少,再加以處理,此事便算了結了。至於柳伶人因何而死,被誰所殺,與我們......無關。”
裴輕舟聽罷,皺起一對秀眉,“二伯說官府不欲摻和江湖恩怨,我們也不管,那柳伶人豈不是死得可憐。”
“不是不管,”裴子琢慎重地斟酌了片刻,開口道,“柳伶人雖說是賊,但也是義賊,做了些好事,頗有些人望,既能解決裴家危機,又能為其昭雪是為最好。”
言下之意是,在有限的精力下,做不到最好其實也無所謂,總歸要以裴家的利益為先。裴子琢害怕裴輕舟反應過激,自然是不會點明真意。
他雖然與裴輕舟說話時頗為緊張,但到底擅長與人言談,話隻說一半,企圖先安撫住了裴輕舟。
可裴輕舟哪裏還是小孩子,三言兩語的,根本唬不住她。
她難以認同,卻也知道裴子琢所言,皆為裴家利益著想,在方便的條件下,給機會替柳伶人伸冤,已經是讓了步,因此不再多爭辯,心裏卻有了自己的計較。
正義不該被利益掩蓋,要她得知一方義賊無端喪命卻置之不理,實在有違她的作風。
待到追溯“散功”之時,一定要讓柳伶人沉冤得雪。
裴輕舟打定了主意,暗暗地攥緊了拳頭,垂了眸子,不再去看裴子琢。
裴子琢見裴輕舟不再發難,以為自己的言辭奏效,趕緊轉移了話題,生怕裴輕舟細細琢磨後明白過來:
“堂妹,這次盤點秘庫我可放心交於你和子夜了。如若‘散功’並不是從分莊的秘庫丟失,便可商議下一步的追查。”
見裴輕舟安靜地點了點頭,裴子琢放心不少。
不過裴輕舟打的什麽主意,瞞得過裴子琢,卻瞞不過萬子夜。自小裴輕舟便是直言直語的性子,若是突然不吱聲了,那必然是在心裏盤算個大事。
果然,等裴子琢起身出了門後,隻見裴輕舟狡黠地眨了眨眼睛。
還不等她說話,萬子夜早已心領神會,低聲笑道:“你既然決定了,我當然要奉陪。”
自從裴琳離開房間後,裴子琢捧著茶杯已喝盡了第三盞,麵對一臉求知欲的裴輕舟,仍然在心裏打著腹稿。
先寒暄一番,還是直接進入正題?此刻,一向精通社交辭令的裴子琢心情十分焦灼。
仿佛倒退到被裴輕舟打了耳光的那個黃昏,與當下同樣的夕陽西下,同樣的橘色暖光。裴琳問他紅腫的臉頰是怎麽回事,他支支吾吾地盯著自己的鞋麵兒,半天才編出了一句“走路沒注意,撞牆了”。
堂哥怕堂妹,說出去丟人啊。
裴子琢正在進行一番激烈的心理鬥爭,裴輕舟也沒閑著,左看看,右看看。觀察了一會兒房間裏的飾品掛畫,又研究了一番桌椅材質,最後實在沒有什麽可琢磨的了,才發覺裴子琢還在飲茶,便問道:
“堂哥,你渴嗎?”
“......許是方才吃鹹了些,現下已經好多了。”裴子琢勉強答道。
“嗯?”裴輕舟回想了片刻,好像剛才的飯菜挺清淡的?不過既然裴子琢這樣講,她也絲毫沒覺出氣氛中的尷尬,貼心叮囑道,“那你多喝些。”
裴子琢幹咳一聲,又陷入了無聲。
忽然,像找到救命稻草似的,裴子琢終於想起一個人來,那便是進了房就翻看起柳伶人屍檢信函的萬子夜。
角落裏,萬子夜絲毫沒有受到這邊尷尬氣氛的影響,隻安安靜靜地低著頭,翻看著紙頁,極為專心,幾乎讓裴子琢忘記了他的存在。
“咳,子夜,天快黑了,還看得清嗎?需不需要把燈點上?”裴子琢仿佛找到了打破僵局的突破口,趕緊向萬子夜發問。
他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硬是打開話題的樣子,跟剛才的裴輕舟一個樣。
恰巧萬子夜剛剛讀完最後一頁紙,將信函合上,“多謝子琢少......子琢兄,我已經看完了。”
“子夜好厲害,這麽快就全看完了!”裴輕舟聽罷,也不再神遊,從萬子夜手中接過信函來,邊讀邊道,“快給我講講!”
裴輕舟向來對文字敬而遠之,從前捧起書本來,隻覺得頭暈腦脹,兩眼發昏,用她的話來講,看一刻鍾的書,還不如去三伏天裏紮半個時辰的馬步。
每每都是萬子夜充當起教書先生,把讀過的、學過的轉述給裴輕舟,倒也沒有讓裴輕舟成為胸無點墨之人。
萬子夜將信函的內容大致給裴輕舟講了一遍。有了講解,裴輕舟很快也將信函讀完了。
她沉吟片刻,道:“從這封信函來看,柳伶人沒有其他外傷,能夠確定是中毒死亡。加之早先二伯親自查驗,我認為柳伶人的確是死於‘散功’之毒。”
“我爹與我也是如此推測。”裴子琢點點頭表示同意。
“還好二伯前去查驗了,”裴輕舟習慣性地用手指點著臉頰,感歎道,“不然咱們裴家的毒藥,普通的仵作根本認不出來呢。”
裴子琢道:“沒錯。負責此案的劉捕頭與我爹是故交,所以一發現柳伶人的屍身,便差人來找了我爹。巧的是,柳伶人的衣角沾著殘留的藥粉,不然我們也很難這麽快便認定毒藥來源於裴家。”
“接下來,我有一個問題。”裴輕舟將手中的紙頁再次飛快地翻看了一遍。
“堂妹講講看。”裴子琢含笑看著裴輕舟,似乎早已準備好應對她的發問。
裴輕舟道:“這上麵寫著,仵作並沒有在柳伶人臉上發現易容痕跡,也就是說柳伶人是以真容死去。都說柳伶人一人千麵,無人目睹其真容,那麽,如何認定死者便是柳伶人?”
裴子琢沒想到裴輕舟的第一問,正是問到了點子上,臉上不禁露出讚歎的神色,心下對裴輕舟多出幾分認同,“堂妹聰慧,這一點劉捕頭特意對我們解釋過。”
頓了一頓,“柳伶人精通易容,原本既無人知他容貌,也無人知他姓名。但有人目睹過柳伶人的腰間有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銅牌,上麵刻了一‘柳’字,之後‘柳伶人’這個稱呼才得以傳開。”
“這我知道,二伯已經講過。堂哥是說,死者身上有這塊兒銅牌?”聽到此處,裴輕舟問道。
“正是。”裴子琢繼續道,“經劉捕頭查訪、確認,這塊銅牌確是屬於柳伶人的無誤。”
“那麽,眼下隻剩下一個問題,是誰殺死了柳伶人。”萬子夜道。
“是,也不是。”裴子琢搖了搖頭,“子夜涉世未深。”
“我們不是要找凶手?”裴輕舟和萬子夜不明所以,等著裴子琢繼續說下去。
裴子琢繼續道:
“我們裴家不是捕快官差,且與柳伶人素日也並無交情。因而,隻要查清‘散功’從何泄露,泄露了多少,知情人有多少,再加以處理,此事便算了結了。至於柳伶人因何而死,被誰所殺,與我們......無關。”
裴輕舟聽罷,皺起一對秀眉,“二伯說官府不欲摻和江湖恩怨,我們也不管,那柳伶人豈不是死得可憐。”
“不是不管,”裴子琢慎重地斟酌了片刻,開口道,“柳伶人雖說是賊,但也是義賊,做了些好事,頗有些人望,既能解決裴家危機,又能為其昭雪是為最好。”
言下之意是,在有限的精力下,做不到最好其實也無所謂,總歸要以裴家的利益為先。裴子琢害怕裴輕舟反應過激,自然是不會點明真意。
他雖然與裴輕舟說話時頗為緊張,但到底擅長與人言談,話隻說一半,企圖先安撫住了裴輕舟。
可裴輕舟哪裏還是小孩子,三言兩語的,根本唬不住她。
她難以認同,卻也知道裴子琢所言,皆為裴家利益著想,在方便的條件下,給機會替柳伶人伸冤,已經是讓了步,因此不再多爭辯,心裏卻有了自己的計較。
正義不該被利益掩蓋,要她得知一方義賊無端喪命卻置之不理,實在有違她的作風。
待到追溯“散功”之時,一定要讓柳伶人沉冤得雪。
裴輕舟打定了主意,暗暗地攥緊了拳頭,垂了眸子,不再去看裴子琢。
裴子琢見裴輕舟不再發難,以為自己的言辭奏效,趕緊轉移了話題,生怕裴輕舟細細琢磨後明白過來:
“堂妹,這次盤點秘庫我可放心交於你和子夜了。如若‘散功’並不是從分莊的秘庫丟失,便可商議下一步的追查。”
見裴輕舟安靜地點了點頭,裴子琢放心不少。
不過裴輕舟打的什麽主意,瞞得過裴子琢,卻瞞不過萬子夜。自小裴輕舟便是直言直語的性子,若是突然不吱聲了,那必然是在心裏盤算個大事。
果然,等裴子琢起身出了門後,隻見裴輕舟狡黠地眨了眨眼睛。
還不等她說話,萬子夜早已心領神會,低聲笑道:“你既然決定了,我當然要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