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又是一個豐收年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來暑往,秋收冬藏。
這些農作物的收藏工作,至關重要。
為了便於明年的推廣,所以蘇長生決定統一收藏起來。
這些新型農作物,有一些土地,是蘇長生自己的土地。
有一些是他和其他村莊的百姓合作種植。
租種蘇長生土地的百姓,隻需要給他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剩下的便是自己的。
蘇長生的這個租賃價格,其實是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的。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這些種植的百姓,在繳納三成的租子之後,剩下的糧食,便全都是自己的了。
不過蘇長生和他們簽訂過合作種植合同。
他們種植的新型農作物,蘇長生全部回收。
回收的價格,不低於市場小麥的價格。
當時這些農戶,還擔心新型農作物產量太低。
當時蘇長生還給過他們最低保障,那就是回收的數量,絕對不低於小麥的平均畝產量。
如果低了話,蘇長生會補齊差價。
簽訂了這種契約之後,他們才敢種植新型農作物。
如果沒有這個契約的話,還真沒幾個人敢種植新型農作物的。
而現在豐收了,蘇長生也沒有虧待他們,收購的價格,直接是以每斤五文錢的價格進行回收的。
這個價格,已經超出小麥價格的幾倍。
並且這產量可是太高了啊。
當然了,五文錢一斤的價格,隻是地瓜和土豆的回收價格。
至於玉米和花生,回收價格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一來,即便玉米和花生的產量,還要比小麥低了一些。
但是綜合起來,他們還是能夠賺很多的。
而每一家農戶,這四種農作物,都有種植。
這麽算起來的話,他們每一家都賺翻了。
收獲之後不久,他們每一家都收到了錢。
每一家最少都能收入十萬錢。
種的多的人家,收入隻會更多。
這一次種植,便讓他們賺翻了。
這邊才剛剛收獲,錢才剛拿到手裏,他們便迫不及待得來到武城村。
要求明年繼續種植新型農作物。
不過,家家戶戶都願意種植地瓜和土豆,而不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
這種狀況,讓蘇長生皺起眉頭。
這樣可不行啊,地瓜和土豆固然高產。
但是一旦這樣,就沒人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了。
想了想,蘇長生直接傳下命令,明年如果想要種植地瓜和土豆的話,降價會降低到兩文五錢一斤。
而花生和玉米的價格,仍然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一來,一斤花生和玉米的價格,就是地瓜和土豆的四倍。
而地瓜和玉米的畝產量,差不多也是花生和玉米的四倍。
這樣的話,每畝地的收入,差不多都持平了。
聽到明年的價格居然開始減半,許多百姓都心生不滿。
但是他們也隻是在心裏想想而已,並不敢說出口來。
其實他們何嚐不知道,這些新型農作物的價格,絕對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麽高的價格的。
但是他們也沒想到降的這麽快,到明年,價格直接下降到了一半啊。
不過即便是這樣,仍然是大賺特賺的。
一畝地的地瓜,就拿兩千斤畝產量計算。
兩千斤就能賣五百錢,他們種小麥或者是水稻等等,哪裏能賣到這個價格?
因此,等明年,他們肯定是還要種地瓜和土豆的。
不過花生和玉米也可以種植一些。
畢竟這兩種價格高嘛,一畝地的收入幾乎是一樣的。
而在蘇長生的指揮之下,這些收獲回來的農作物,很快便是被儲存了起來。
李世民也將明年推廣新型農作物的任務,交給了戶部。
明年戶部會負責這件事情,而蘇長生,會全力配合戶部的推廣。
新型農作物全部儲藏完畢,西平州和青藏州那邊,也正逐漸步入正軌之中。
雖然蘇長生人不在那邊,但是那邊的消息,卻是源源不斷的傳送過來。
蘇長生不在,卻是忙壞了蜀王李恪。
最近一段時間,蜀王李恪簡直忙的腳不沾地。
而蘇長生,則是準備在明年創建一份報紙。
發展店裏,同時大力推廣一下運輸行業。
幾天之後,李世民再一次來到蘇府。
蘇長生沒事,是不願意去皇宮的。
他雖然有個扶桑洲都督的官職,但是他平時基本都不待在扶桑洲。
自然也沒什麽政務需要匯報,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去皇宮。
而李世民到蘇府,倒是成為一種習慣。
每次無事或者無聊的時候,他都喜歡到蘇府這裏轉轉。
在蘇府,他會感到十分放鬆。
來到這裏,看看女兒李麗質,看看外孫蘇浩然,享享天倫之樂。
額,也隻有在這裏,他才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在皇宮反倒是不行。
李世民自己,自然也是有孫子的。
然而他的孫子,一來並不再眼前。
二來李世民也不好過於親近。
畢竟,他的孫子,先是他兒子的兒子。
而他的兒子,現在正在鬥的水深火熱不亦樂乎。
無論親近哪一個孫子,都會讓他的兒子心懷不滿。
倒是在蘇府這邊,逗弄一下蘇浩然更為開心。
另外一邊,李世民也喜歡和蘇長生聊天。
即便不聊什麽國家大事,蘇長生無意中說的話,許多時候,都能夠給予李世民極大的啟發。
這一次,李世民再次來到之後,逗弄了一番蘇浩然。
小家夥十分開心,玩鬧了一會之後,便十分疲倦,被丫鬟抱了下去。
而蘇長生則是找到李世民,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臣以為,明年朝廷可以創辦一份報紙。”
李世民疑惑地問道:“報紙?那是什麽?有什麽作用?”
蘇長生不由說道:“報紙,就是由一張或者幾張紙張裝訂在一起的期刊。”
“每天或者每月或者每個季度發行一次,上麵可以刊發一些國家政策,各地的各種奇聞異事,好人好事等等消息。”
“報紙在全國範圍內刊發,爭取讓更多人都能通過報紙來了解朝廷的政策,了解天下大事。”
李世民自然不是笨人,聽到蘇長生的解釋,他馬上就能想到這報紙的好處。
報紙,絕對好處多多,不過李世民也是初次接觸,暫時還想象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這些農作物的收藏工作,至關重要。
為了便於明年的推廣,所以蘇長生決定統一收藏起來。
這些新型農作物,有一些土地,是蘇長生自己的土地。
有一些是他和其他村莊的百姓合作種植。
租種蘇長生土地的百姓,隻需要給他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剩下的便是自己的。
蘇長生的這個租賃價格,其實是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的。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這些種植的百姓,在繳納三成的租子之後,剩下的糧食,便全都是自己的了。
不過蘇長生和他們簽訂過合作種植合同。
他們種植的新型農作物,蘇長生全部回收。
回收的價格,不低於市場小麥的價格。
當時這些農戶,還擔心新型農作物產量太低。
當時蘇長生還給過他們最低保障,那就是回收的數量,絕對不低於小麥的平均畝產量。
如果低了話,蘇長生會補齊差價。
簽訂了這種契約之後,他們才敢種植新型農作物。
如果沒有這個契約的話,還真沒幾個人敢種植新型農作物的。
而現在豐收了,蘇長生也沒有虧待他們,收購的價格,直接是以每斤五文錢的價格進行回收的。
這個價格,已經超出小麥價格的幾倍。
並且這產量可是太高了啊。
當然了,五文錢一斤的價格,隻是地瓜和土豆的回收價格。
至於玉米和花生,回收價格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一來,即便玉米和花生的產量,還要比小麥低了一些。
但是綜合起來,他們還是能夠賺很多的。
而每一家農戶,這四種農作物,都有種植。
這麽算起來的話,他們每一家都賺翻了。
收獲之後不久,他們每一家都收到了錢。
每一家最少都能收入十萬錢。
種的多的人家,收入隻會更多。
這一次種植,便讓他們賺翻了。
這邊才剛剛收獲,錢才剛拿到手裏,他們便迫不及待得來到武城村。
要求明年繼續種植新型農作物。
不過,家家戶戶都願意種植地瓜和土豆,而不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
這種狀況,讓蘇長生皺起眉頭。
這樣可不行啊,地瓜和土豆固然高產。
但是一旦這樣,就沒人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了。
想了想,蘇長生直接傳下命令,明年如果想要種植地瓜和土豆的話,降價會降低到兩文五錢一斤。
而花生和玉米的價格,仍然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一來,一斤花生和玉米的價格,就是地瓜和土豆的四倍。
而地瓜和玉米的畝產量,差不多也是花生和玉米的四倍。
這樣的話,每畝地的收入,差不多都持平了。
聽到明年的價格居然開始減半,許多百姓都心生不滿。
但是他們也隻是在心裏想想而已,並不敢說出口來。
其實他們何嚐不知道,這些新型農作物的價格,絕對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麽高的價格的。
但是他們也沒想到降的這麽快,到明年,價格直接下降到了一半啊。
不過即便是這樣,仍然是大賺特賺的。
一畝地的地瓜,就拿兩千斤畝產量計算。
兩千斤就能賣五百錢,他們種小麥或者是水稻等等,哪裏能賣到這個價格?
因此,等明年,他們肯定是還要種地瓜和土豆的。
不過花生和玉米也可以種植一些。
畢竟這兩種價格高嘛,一畝地的收入幾乎是一樣的。
而在蘇長生的指揮之下,這些收獲回來的農作物,很快便是被儲存了起來。
李世民也將明年推廣新型農作物的任務,交給了戶部。
明年戶部會負責這件事情,而蘇長生,會全力配合戶部的推廣。
新型農作物全部儲藏完畢,西平州和青藏州那邊,也正逐漸步入正軌之中。
雖然蘇長生人不在那邊,但是那邊的消息,卻是源源不斷的傳送過來。
蘇長生不在,卻是忙壞了蜀王李恪。
最近一段時間,蜀王李恪簡直忙的腳不沾地。
而蘇長生,則是準備在明年創建一份報紙。
發展店裏,同時大力推廣一下運輸行業。
幾天之後,李世民再一次來到蘇府。
蘇長生沒事,是不願意去皇宮的。
他雖然有個扶桑洲都督的官職,但是他平時基本都不待在扶桑洲。
自然也沒什麽政務需要匯報,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去皇宮。
而李世民到蘇府,倒是成為一種習慣。
每次無事或者無聊的時候,他都喜歡到蘇府這裏轉轉。
在蘇府,他會感到十分放鬆。
來到這裏,看看女兒李麗質,看看外孫蘇浩然,享享天倫之樂。
額,也隻有在這裏,他才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在皇宮反倒是不行。
李世民自己,自然也是有孫子的。
然而他的孫子,一來並不再眼前。
二來李世民也不好過於親近。
畢竟,他的孫子,先是他兒子的兒子。
而他的兒子,現在正在鬥的水深火熱不亦樂乎。
無論親近哪一個孫子,都會讓他的兒子心懷不滿。
倒是在蘇府這邊,逗弄一下蘇浩然更為開心。
另外一邊,李世民也喜歡和蘇長生聊天。
即便不聊什麽國家大事,蘇長生無意中說的話,許多時候,都能夠給予李世民極大的啟發。
這一次,李世民再次來到之後,逗弄了一番蘇浩然。
小家夥十分開心,玩鬧了一會之後,便十分疲倦,被丫鬟抱了下去。
而蘇長生則是找到李世民,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臣以為,明年朝廷可以創辦一份報紙。”
李世民疑惑地問道:“報紙?那是什麽?有什麽作用?”
蘇長生不由說道:“報紙,就是由一張或者幾張紙張裝訂在一起的期刊。”
“每天或者每月或者每個季度發行一次,上麵可以刊發一些國家政策,各地的各種奇聞異事,好人好事等等消息。”
“報紙在全國範圍內刊發,爭取讓更多人都能通過報紙來了解朝廷的政策,了解天下大事。”
李世民自然不是笨人,聽到蘇長生的解釋,他馬上就能想到這報紙的好處。
報紙,絕對好處多多,不過李世民也是初次接觸,暫時還想象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