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語跟著老師傅,走進了陰森森的高壓配電房。
看著又粗又大的電力閘刀,又是在這麽一個光線幽暗的環境裏,甄語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並且感覺到了生命的脆弱。
“害怕了是吧?”老師傅關心地問,“也不知道領導怎麽想的,怎麽把你分到動力科來。”
“我本來學的就是電氣專業嘛。”甄語道。
“你什麽東西都不要碰啊!你聽我說說就好了。”
這天,是老師傅給甄語就工廠的動力設施和布局做一個概括性的培訓。平時老師傅一會兒要維修這裏一會兒要保養那裏,甄語就跟著老師傅在廠裏麵到處走,但是老師傅隻讓她看不讓她幹,最多讓甄語拿拿工具,甄語處於一種忙忙碌碌中無所事事的奇妙狀態。這天老師傅空了一點,就把動力科負責的設施設備給甄語做個係統介紹,於是老師傅就帶著甄語逛低壓配電房、高壓配電房、鍋爐房等處,逛到後來甄語是有些害怕。
但是漸漸地,甄語覺得每天隻是聽老師傅說,自己什麽都不幹,也不是個辦法。所以有一天,老師傅在一台設備裏鑽進鑽出的,甄語站在外麵看了一陣,終於忍不住說:“師父,讓我來換這個繼電器吧。”
師父趴在地上,扭過頭來看了一眼風姿綽約的甄語,“你來換?”
甄語站在那裏點點頭,“都已經上班上了這麽長時間了,我還什麽都沒幹過呢。”
甄語懇切的目光終於打動了老師傅,老師傅從地上爬起來說:“你小心點哦,你來弄,我有些緊張呢。”
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工作了一個多月的甄語終於有了第一個勞動成果——換了個繼電器。
韓不少跟著科長,走進了一片明媚的陽光裏,在一個窨井蓋旁蹲了下來。
這是科長親自對韓不少進行技術培訓——抄水電表。蹲在地上的科長說:“就裝在這個窨井裏。來,我們兩個一起把窨井蓋搬開。”
窖井蓋被搬開,露出一個黑魆魆的洞。韓不少蹲在洞口邊,跟科長的腦袋湊在了一起,兩人一起向井內看去。科長打開手電筒,一束光直刺入窨井的黑暗中,科長問:“看到了嗎?”
韓不少用他那祖傳的,銳利的,能看清視力表最下麵一排小字的桃花眼向下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個電表,“看到了,但是看不清數字。”
依然誨人不倦的科長道:“小韓,抄這個表的訣竅,是要爬下去。”
韓不少看著黑魆魆的窖井非常厭惡,“可是爬不下去呀!”
科長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果然非常有耐心,“當然可以爬下去。你到倉庫借個梯子,我給你示範。”
韓不少無奈,隻好“哼哧哼哧”從倉庫扛來一個梯子,和科長一起小心翼翼把梯子放進窨井,然後在韓不少欽佩的注視下,科長真的爬進去了。
“35466!”科長下去一會兒後,終於從黑幽幽的窨井裏傳出了科長帶著磁性和回音的嗓音。
“什麽?”
“電表讀數,三萬五千四百六十六度!”
“三萬五千四百六十六度!”韓不少向井裏大聲呼喊,“科長,我記下來了!”
“你先不要記!”這時井下又傳來科長帶著磁性和回音的嗓音,“你要自己爬下來,看看是不是這個數!”
科長的責任心很強,他確實是在手把手地培養下一代。
水電表是不用每天抄的,韓不少每天主要就靠喝喝茶,看看報打發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不少在絲綢廠的生活越來越有規律,甚至養成了上班以後再上廁所的習慣。因為上班反正沒什麽事幹,那麽幹嘛要侵占下班後的私人時間上廁所呢?韓不少每天早上從廁所裏出來後,有了固定的程式:第一洗手;第二泡茶;第三和同事聊聊天,然後等報紙;第四報紙來了先粗看一遍;第五針對報紙上的新聞和同事侃大山,然後等吃午飯;第六吃完午飯趴在桌子上睡一覺;第六午覺醒來在廠區或車間裏散步;第七散步歸來再把報紙精讀一遍,保證沒有任何一個板塊有遺漏,包括廣告也精讀一遍;第八再去廠區或車間裏散步;第九散步歸來複習報紙,但一般廣告最多複習三遍,其他板塊根據需要不設複習次數的限製。然後等下班。
然而韓不少第二個月獨當一麵去抄水電表時,發現那些水電表的位置,自己隻能想起來一半。
席東海跟著英老板,站在了名表廊的櫃台後麵,臉上立即掛上職業的微笑。
凱蒙商廈是陳總轉型凱蒙集團的扛鼎之作,為了這次轉型成功,陳總親自掛帥帶新兵,自然很重視新兵們的實習。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陳總把大學生們派到那些業績好的兄弟單位實習,比如賣家電的被送到東方商廈家電部,而席東海便被派到了上海灘一家著名的百年老字號——大亨表行。
席東海就這樣每日西裝革履,在萬千繁華南京路上的大亨鍾表行做起鍾表生意來了。
在表行裏,席東海最喜歡站名表廊的櫃台。因為名表廊下,談笑有大亨,往來無白丁,讓席東海感覺自己的皮鞋沒有白擦,微笑沒有白浪費。毛爺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席東海為有身份、有地位、有鈔票的人效力,那也真是其樂無窮。
席東海管大亨表行的英店長叫英老板,雖然大亨早已收歸國有,表行的老板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全國人民。席東海會看眼風,漸漸與英老板熟絡起來。一天午飯後,席東海敬英老板一支香煙,兩個人嘎訕胡。
“講實在話,我很佩服你們陳總。”英老板道,“她竟然全用你們這幫沒經驗的小赤佬。”
“英老板。”席東海笑道,“那您多教教小赤佬,小赤佬回去好向陳總交待。”
那時國企有個共性,就是家家都有冗員。出於成本效率考慮,冗員當然減掉比較好。可在一定曆史時期,冗員就好像美女的年齡,隻能增加不能減少,消滅冗員像消滅衰老一樣是不可能的。所以陳總的改革,索性采用了一條大膽的思路——哪怕讓沒事幹的老員工閑著,也要招新人來做新的凱蒙商廈。
“哈哈,沒啥問題。”英老板笑道。
“英老板,站了一個月櫃台,銷售技巧我有點了。能不能再教我學點兒別的?”
“嗯,”英老板略一沉吟,“賣表要懂表。這樣吧,明天開始我教你一些簡單的鍾表修理。”
席東海首次獨當一麵修好一塊其實是小毛病的手表時,沒有向表的美女主人收費。美女很高興,席東海也很高興。和時髦美女聊著天,席東海心裏想,在表行裏擺弄手表而沒去工廠擺弄什麽數控機床,絕對是個正確的選擇。
方自歸跟著傑克遜,走到生產線上一台亮了紅色報警指示燈的貼片機旁邊,打開了機器的蓋子,開始擺弄這台數控機床。
最初的培訓,是九個人在一起集中培訓,比如培訓汽車工業的質量管理體係,這相當於大學裏《馬哲》、《高數》之類的基礎課,每個學生都要學的。也是通過這些培訓,方自歸漸漸知道:汽車行業的質量接受水平是“零缺陷”;一級汽車零件供應商的供貨及時率要達到100%;衡量汽車零部件成品合格率不用百分比,而用ppm;衡量男人的過程能力是簡單的“多少分鍾”,而衡量設備的過程能力用的是複雜的cpk……而這些基礎培訓告一段落後,九個人就兵分九路參加各自的專業培訓了。比如母司就去擺弄後道組裝流水線,方自歸就去擺弄前道smt生產線,這相當於大二後期開始的專業課。
這時,傑克遜從機器上拆下來一個零件,遞給方自歸,說:“這個吸嘴磨損了。”
方自歸看了一眼那個拆下來的零件,問:“師父,您怎麽一下子就知道故障在哪裏?”
“經驗。”傑克遜道,“要把這幾台機器玩好,起碼要玩一年半載。”
徳弗勒對這第一批九個員工的培訓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基礎課和專業課,還安排了戶外拓展訓練課。
這天拓展訓練,九個人被折騰了整整一天。快結束時老卑來探班,結果那教練興高采烈地對老卑說,這個團隊是他玩拓展訓練這幾年中,遇到的最優秀的一個團隊。老卑一聽這話高興壞了,向公司申請了一筆經費搞團建,周末帶著整個蘇州團隊去東海岸吃黑胡椒蟹。
對於拓展教練對本團隊“最優秀”的評價,方自歸比較懷疑,因為方自歸對包括自己在內的本團隊已經有了“烏合之眾”的成見。不過,方自歸倒是略略修正了對電大生的看法。玩“信任背摔”、“畢業牆”這種以體力為主的遊戲看不出來,玩“國際象棋”這個主要靠智力的遊戲時,第一個想出方案的是電大畢業的克司。而大家玩“勇闖地雷陣”時,母司也表現不俗。
參加第一次團建,除蘇州來的九個人和總經理老卑,還有生產經理亞當。
亞當是新加坡人,克多的直接上司。一個月相處下來,方自歸覺得亞當人相當不錯。亞當也像老卑一樣沒有架子,曾經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是桌麵上……和方自歸一邊分享他的餅幹,一邊分享他對於smt技術以及生活的看法。照這個趨勢看,他將來應該還會一邊分享精益生產技術一邊分享他對於愛情的看法,是符合良師益友標準的。此時,在餐桌上,亞當向中國籍同事分享吃黑胡椒蟹的經驗:“誒,殼很硬哦,最好不要用牙咬。”
沒料到,武裝到牙齒的克司沒太把亞當的經驗當回事,結果克司咬一隻蟹鉗時,崩斷了半顆門牙。
除方自歸、母司和納德以外,本團隊的其他人都是蘇州本地人,吃蟹經驗可謂豐富,似乎吃蟹時不應該出現事故。然而事實確實是此蟹非彼蟹,克司終於用半顆門牙的代價,向以蘇州人為主的團隊,生動展示了吃菲律賓大海蟹和吃陽澄湖大閘蟹的不同。
所以培訓真是不能缺少的。
看著又粗又大的電力閘刀,又是在這麽一個光線幽暗的環境裏,甄語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並且感覺到了生命的脆弱。
“害怕了是吧?”老師傅關心地問,“也不知道領導怎麽想的,怎麽把你分到動力科來。”
“我本來學的就是電氣專業嘛。”甄語道。
“你什麽東西都不要碰啊!你聽我說說就好了。”
這天,是老師傅給甄語就工廠的動力設施和布局做一個概括性的培訓。平時老師傅一會兒要維修這裏一會兒要保養那裏,甄語就跟著老師傅在廠裏麵到處走,但是老師傅隻讓她看不讓她幹,最多讓甄語拿拿工具,甄語處於一種忙忙碌碌中無所事事的奇妙狀態。這天老師傅空了一點,就把動力科負責的設施設備給甄語做個係統介紹,於是老師傅就帶著甄語逛低壓配電房、高壓配電房、鍋爐房等處,逛到後來甄語是有些害怕。
但是漸漸地,甄語覺得每天隻是聽老師傅說,自己什麽都不幹,也不是個辦法。所以有一天,老師傅在一台設備裏鑽進鑽出的,甄語站在外麵看了一陣,終於忍不住說:“師父,讓我來換這個繼電器吧。”
師父趴在地上,扭過頭來看了一眼風姿綽約的甄語,“你來換?”
甄語站在那裏點點頭,“都已經上班上了這麽長時間了,我還什麽都沒幹過呢。”
甄語懇切的目光終於打動了老師傅,老師傅從地上爬起來說:“你小心點哦,你來弄,我有些緊張呢。”
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工作了一個多月的甄語終於有了第一個勞動成果——換了個繼電器。
韓不少跟著科長,走進了一片明媚的陽光裏,在一個窨井蓋旁蹲了下來。
這是科長親自對韓不少進行技術培訓——抄水電表。蹲在地上的科長說:“就裝在這個窨井裏。來,我們兩個一起把窨井蓋搬開。”
窖井蓋被搬開,露出一個黑魆魆的洞。韓不少蹲在洞口邊,跟科長的腦袋湊在了一起,兩人一起向井內看去。科長打開手電筒,一束光直刺入窨井的黑暗中,科長問:“看到了嗎?”
韓不少用他那祖傳的,銳利的,能看清視力表最下麵一排小字的桃花眼向下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個電表,“看到了,但是看不清數字。”
依然誨人不倦的科長道:“小韓,抄這個表的訣竅,是要爬下去。”
韓不少看著黑魆魆的窖井非常厭惡,“可是爬不下去呀!”
科長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果然非常有耐心,“當然可以爬下去。你到倉庫借個梯子,我給你示範。”
韓不少無奈,隻好“哼哧哼哧”從倉庫扛來一個梯子,和科長一起小心翼翼把梯子放進窨井,然後在韓不少欽佩的注視下,科長真的爬進去了。
“35466!”科長下去一會兒後,終於從黑幽幽的窨井裏傳出了科長帶著磁性和回音的嗓音。
“什麽?”
“電表讀數,三萬五千四百六十六度!”
“三萬五千四百六十六度!”韓不少向井裏大聲呼喊,“科長,我記下來了!”
“你先不要記!”這時井下又傳來科長帶著磁性和回音的嗓音,“你要自己爬下來,看看是不是這個數!”
科長的責任心很強,他確實是在手把手地培養下一代。
水電表是不用每天抄的,韓不少每天主要就靠喝喝茶,看看報打發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不少在絲綢廠的生活越來越有規律,甚至養成了上班以後再上廁所的習慣。因為上班反正沒什麽事幹,那麽幹嘛要侵占下班後的私人時間上廁所呢?韓不少每天早上從廁所裏出來後,有了固定的程式:第一洗手;第二泡茶;第三和同事聊聊天,然後等報紙;第四報紙來了先粗看一遍;第五針對報紙上的新聞和同事侃大山,然後等吃午飯;第六吃完午飯趴在桌子上睡一覺;第六午覺醒來在廠區或車間裏散步;第七散步歸來再把報紙精讀一遍,保證沒有任何一個板塊有遺漏,包括廣告也精讀一遍;第八再去廠區或車間裏散步;第九散步歸來複習報紙,但一般廣告最多複習三遍,其他板塊根據需要不設複習次數的限製。然後等下班。
然而韓不少第二個月獨當一麵去抄水電表時,發現那些水電表的位置,自己隻能想起來一半。
席東海跟著英老板,站在了名表廊的櫃台後麵,臉上立即掛上職業的微笑。
凱蒙商廈是陳總轉型凱蒙集團的扛鼎之作,為了這次轉型成功,陳總親自掛帥帶新兵,自然很重視新兵們的實習。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陳總把大學生們派到那些業績好的兄弟單位實習,比如賣家電的被送到東方商廈家電部,而席東海便被派到了上海灘一家著名的百年老字號——大亨表行。
席東海就這樣每日西裝革履,在萬千繁華南京路上的大亨鍾表行做起鍾表生意來了。
在表行裏,席東海最喜歡站名表廊的櫃台。因為名表廊下,談笑有大亨,往來無白丁,讓席東海感覺自己的皮鞋沒有白擦,微笑沒有白浪費。毛爺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席東海為有身份、有地位、有鈔票的人效力,那也真是其樂無窮。
席東海管大亨表行的英店長叫英老板,雖然大亨早已收歸國有,表行的老板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全國人民。席東海會看眼風,漸漸與英老板熟絡起來。一天午飯後,席東海敬英老板一支香煙,兩個人嘎訕胡。
“講實在話,我很佩服你們陳總。”英老板道,“她竟然全用你們這幫沒經驗的小赤佬。”
“英老板。”席東海笑道,“那您多教教小赤佬,小赤佬回去好向陳總交待。”
那時國企有個共性,就是家家都有冗員。出於成本效率考慮,冗員當然減掉比較好。可在一定曆史時期,冗員就好像美女的年齡,隻能增加不能減少,消滅冗員像消滅衰老一樣是不可能的。所以陳總的改革,索性采用了一條大膽的思路——哪怕讓沒事幹的老員工閑著,也要招新人來做新的凱蒙商廈。
“哈哈,沒啥問題。”英老板笑道。
“英老板,站了一個月櫃台,銷售技巧我有點了。能不能再教我學點兒別的?”
“嗯,”英老板略一沉吟,“賣表要懂表。這樣吧,明天開始我教你一些簡單的鍾表修理。”
席東海首次獨當一麵修好一塊其實是小毛病的手表時,沒有向表的美女主人收費。美女很高興,席東海也很高興。和時髦美女聊著天,席東海心裏想,在表行裏擺弄手表而沒去工廠擺弄什麽數控機床,絕對是個正確的選擇。
方自歸跟著傑克遜,走到生產線上一台亮了紅色報警指示燈的貼片機旁邊,打開了機器的蓋子,開始擺弄這台數控機床。
最初的培訓,是九個人在一起集中培訓,比如培訓汽車工業的質量管理體係,這相當於大學裏《馬哲》、《高數》之類的基礎課,每個學生都要學的。也是通過這些培訓,方自歸漸漸知道:汽車行業的質量接受水平是“零缺陷”;一級汽車零件供應商的供貨及時率要達到100%;衡量汽車零部件成品合格率不用百分比,而用ppm;衡量男人的過程能力是簡單的“多少分鍾”,而衡量設備的過程能力用的是複雜的cpk……而這些基礎培訓告一段落後,九個人就兵分九路參加各自的專業培訓了。比如母司就去擺弄後道組裝流水線,方自歸就去擺弄前道smt生產線,這相當於大二後期開始的專業課。
這時,傑克遜從機器上拆下來一個零件,遞給方自歸,說:“這個吸嘴磨損了。”
方自歸看了一眼那個拆下來的零件,問:“師父,您怎麽一下子就知道故障在哪裏?”
“經驗。”傑克遜道,“要把這幾台機器玩好,起碼要玩一年半載。”
徳弗勒對這第一批九個員工的培訓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基礎課和專業課,還安排了戶外拓展訓練課。
這天拓展訓練,九個人被折騰了整整一天。快結束時老卑來探班,結果那教練興高采烈地對老卑說,這個團隊是他玩拓展訓練這幾年中,遇到的最優秀的一個團隊。老卑一聽這話高興壞了,向公司申請了一筆經費搞團建,周末帶著整個蘇州團隊去東海岸吃黑胡椒蟹。
對於拓展教練對本團隊“最優秀”的評價,方自歸比較懷疑,因為方自歸對包括自己在內的本團隊已經有了“烏合之眾”的成見。不過,方自歸倒是略略修正了對電大生的看法。玩“信任背摔”、“畢業牆”這種以體力為主的遊戲看不出來,玩“國際象棋”這個主要靠智力的遊戲時,第一個想出方案的是電大畢業的克司。而大家玩“勇闖地雷陣”時,母司也表現不俗。
參加第一次團建,除蘇州來的九個人和總經理老卑,還有生產經理亞當。
亞當是新加坡人,克多的直接上司。一個月相處下來,方自歸覺得亞當人相當不錯。亞當也像老卑一樣沒有架子,曾經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是桌麵上……和方自歸一邊分享他的餅幹,一邊分享他對於smt技術以及生活的看法。照這個趨勢看,他將來應該還會一邊分享精益生產技術一邊分享他對於愛情的看法,是符合良師益友標準的。此時,在餐桌上,亞當向中國籍同事分享吃黑胡椒蟹的經驗:“誒,殼很硬哦,最好不要用牙咬。”
沒料到,武裝到牙齒的克司沒太把亞當的經驗當回事,結果克司咬一隻蟹鉗時,崩斷了半顆門牙。
除方自歸、母司和納德以外,本團隊的其他人都是蘇州本地人,吃蟹經驗可謂豐富,似乎吃蟹時不應該出現事故。然而事實確實是此蟹非彼蟹,克司終於用半顆門牙的代價,向以蘇州人為主的團隊,生動展示了吃菲律賓大海蟹和吃陽澄湖大閘蟹的不同。
所以培訓真是不能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