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屏幕上,米字旗降下來,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維多利亞港,神情堅毅的解放軍戰士在飄揚的紅旗下,目光炯炯地向電視機前的祖國人民敬禮。香港回歸了。


    撥雲見日,朗朗乾坤。從各種跡象上看,同學們遇到了一個好時代。


    甄語成為了電子廠的風雲人物。


    自從合資談判全麵啟動以來,甄語進進出出都是和老外領導、廠領導、局領導、市領導在一起。雖然甄語的正式編製還是個小科員,但她實際上已經是“談笑有領導,往來無白丁”,前途未可限量。


    方自歸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加薪,加薪幅度50%,讓他既興奮又驚訝。


    徳弗勒全球都是七月調薪。方自歸拿到自己的調薪通知單,不禁感歎資本主義式的加薪手筆就是大。方自歸聽父母說過,除了九五年因為連續幾年通貨膨脹厲害,國企做過一次大幅度加薪,之前的十幾年裏他們兩三年才加一次薪,每次加半級工資,也就是六塊錢。方自歸第一次加薪就加一千塊,情感上實在太受刺激。


    韓不少拿到了杭州工廠正式投產後第一個月的薪水,興奮地在atm機前跳了起來。


    在廣州的培訓結束後,韓不少便回到杭州投入了方便麵的社會化大生產。杭州工廠和廣州工廠一樣,廠房、宿舍、食堂是建在一起的,據說這種台資企業特色的設計,有利於培養員工“以廠為家,以家為廠”的心理。杭州工廠的生產線也和廣州工廠的一樣,采取三組兩班工作製,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具體的做法,就是每班十二小時,三個班組按順序輪流上。比如一班組周一上日班,那麽二班組上周一夜班,三班組上周二日班,一班組再接下來上周二夜班,以此類推,循環往複,綿綿不絕。所以韓不少的工作模式是“日夜日夜日夜日夜日夜”好像交流電。而同在杭州的李向紅在建築工地上工作,按照這一行在國內的傳統習俗,除春節外工地上不停工,工作模式就好像直流電,是“日日日日日日日日”,一日千裏,此日綿綿無絕期。比較而言,同在杭州的獸在中法合資開關廠,他的工作模式最有人性,是“日日日日日休休日日日日日休休”,交直流混用。


    交流電工作模式雖然一時打亂了韓不少的生物鍾,但卻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每月可以賺差不多六十小時的加班費。這種模式下,加班費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到底有多可觀,在英雄的喜大普奔的七月終於可以見分曉了。


    絲綢廠發工資是給現金,反正以當時絲綢廠的效益,發工資時,出納的工作量也不大。但方便麵廠是不給現金的,而是給每位員工辦一張銀行卡。以前韓不少隻有存折,正是到了方便麵廠,韓不少才有了人生中第一張銀行卡,方便麵廠發工資都直接打卡裏。雖然韓不少底薪有一千五,可在廣州培訓時沒加班費,扣掉四險一金和所得稅,拿到手也就一千二。韓不少回到杭州用交流電工作模式工作了一個完整的六月,就應該能從七月份的銀行卡餘額變化上,最準確、最科學地反映這種工作模式能產生多少效益了。


    聽說工資已入賬,韓不少下了班就騎自行車去找atm機。這時,杭州街頭的atm機很少,韓不少去最近的一台atm機要騎很遠的路,雖然十年後atm機就滿街都是了。如果不想跑那麽遠查賬,韓不少確實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第二天他上夜班,他白天可以去離宿舍很近的那家銀行排隊,在櫃台窗口取錢。然而,韓不少此時的心情,就好像中國政府這年七月一日零點零分零秒收回香港,晚一秒都不行了。


    終於找到了那台atm機,韓不少停好自行車,三步並作兩步奔向那台機器,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把卡塞進了機器,輸入密碼,看到了卡裏的餘額。韓不少用他此生最快的速度心算出一個結論——兩千五百元。韓不少意識到,這個月薪相當於絲綢廠的年薪,生物鍾就是更亂一點兒也是值得的。


    看了看左右,周圍沒有什麽人,韓不少決定放飛一下自我,在atm機前蹦了起來。他連蹦了三下,最後一下還向空中揮了揮拳頭。


    兩千五百元的購買力決定了韓不少那一晚在atm機前的彈跳力。因為政府進行宏觀調控,這一年的通脹率降到了2%,而韓不少的月收入從跳槽前的兩百塊飛速上漲到現在的兩千多,套用中央經濟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說,“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就怪不得韓不少要像神經病一樣在atm機前跳那麽高了。懷揣著剛取出來的新票子,韓不少意氣風發地騎著自行車向宿舍而去,迎著風心裏大聲地呼喊:永別了,方便麵!


    席東海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籠罩在自己頭頂上的一片烏雲,大踏步地走向新時代。


    在廈門開完經銷商年會回到上海,席東海非但沒有低調,反而更猛了。憑著席東海的三寸不爛之舌,六月時保險櫃裏的庫存基本上被賣空,連那塊用來撐場麵售價八萬八的金表也被他賣掉了。


    看到最新的“光榮榜”上自己又是排第一名的獎金額,想起剛來凱蒙報到的那次大會上,鍾表、眼鏡這一塊生意是被所有人挑剩下的,席東海就自鳴得意加百感交集。


    當初沒人要的鍾表生意竟然被自己做成了香餑餑,變成了一棵搖錢樹。然而,就在席東海高歌猛進時,天上飄來了一團烏雲。


    所有商品補貨的采購單都需要樓層經理簽字,不知是這樓層經理看席東海不順眼,還是看席東海獎金太多紅了眼,還是他和其他品類經理對了眼,樓層經理總想打壓席東海,搞一搞不符時代潮流的平均主義,簽席東海的補貨單總是不爽快。六月底席東海的鍾表櫃台都快空掉了,席東海辛辛苦苦做了一份補貨申請單,把型號、供貨商、價格、數量等等明細開出來,又寫了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送給樓層經理簽字,結果又不批。


    “為什麽不批?”在樓層經理的辦公室裏,席東海非常惱火,“你去看看我還有多少存貨。”


    “化妝品和超市馬上要進貨。”樓層經理心平氣和,振振有詞,“暫時沒有額度了,你再等等吧。”


    席東海罵人的心都有,但是毫無辦法。這幾天席東海對樓層經理的刁難正一籌莫展,突然下來一個通知,說幾天後陳總要來商場視察,席東海眼珠一轉,想出來一個辦法。


    陳總來視察的前一天,席東海的鍾表櫃台好像剛剛被打過一次劫,稀稀拉拉地陳列了幾十塊表,於是有個營業員就來請示席東海,說:“老大,要不要把倉庫裏剩的庫存全領出來,把櫃台重新布置一下。要是陳總看見這個樣子……不大好看啊。”


    “庫裏麵也沒多少庫存。”席東海道,“你不用擔心,萬事有我在。這個樣子也是因為我們賣得好,陳總來了我會解釋的。”


    第二天,陳總果然帶著一群經理來巡視了。逛到席東海的地盤,陳總非常詫異,問:“東海,櫃台怎麽這麽空的啦?”


    席東海兩手一攤,做無辜狀,笑道:“我賣得好,都賣掉了。”


    陳總嚴厲道:“賣掉了你不知道補貨嗎?”


    席東海等了一上午,就是在等這句話。他把那份被樓層經理拒簽的補貨申請單和情況說明拿了出來,說:“喏,陳總,你看喏,補貨申請我十天前就打了,不批呀。”


    陳總拿過補貨申請單看了看,臉拉了下來,轉身就質問跟在自己身後的樓層經理:“你為什麽不批?”


    “我……這個……”樓層經理滿臉通紅,結結巴巴,“化妝品剛進了一批貨,額度比較緊張……所以,我計劃晚點批的。”


    “你難道不知道,這裏每平米毛利是全商廈最高的嗎?”陳總仍然拉著臉。


    樓層經理紅著臉,席東海的臉做無辜狀。接下來劇情的發展,就超越了席東海的預期。


    “東海,”陳總轉身說,“一百六十萬以內,以後你需要補貨你自己簽字,這個規定今天起生效。”陳總又看了一眼跟著自己那一群人,“你們都聽到了嗎?”


    在這個規定生效前,整個樓層才兩百萬的補貨額度。陳總不愧是被市長都表揚過的國企領導,席東海就這樣利用陳總銳意改革國企的工作作風,吹散了他前進道路上的那團烏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一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一的並收藏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