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心中一凜,連忙回身去看,卻見正是劉知遠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當先走來轅門跟前,郭威和史弘肇也騎馬跟隨在他身後。


    柴榮迅速給李沅湘使了一個眼色,兩人一齊下馬,李沅湘深深埋下了頭默不作聲,柴榮向劉知遠拱手低頭,迅速開始思索該如何應對。


    但見劉知遠麵目莊嚴,丹鳳深溝眼,闊麵倒豎眉,似笑非笑,似責非責,讓人望而生懼。郭威和史弘肇也都不敢作聲,氣氛一時緊張起來。


    那兩名烈馬幫幫眾見到柴榮如此恭敬,早已對劉知遠的身份猜出了幾分。他兩人一個已入中年,一個則年紀尚輕,對劉知遠卻都不畏懼。


    兩下對峙片刻,那年輕的忽地慨然上前道:“在下早知金刀王劉知遠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佩服佩服!”


    劉知遠佯作嗔怒道:“你乃草莽無名之輩,安敢直呼本王名諱?左右,給我拿下!”


    他話一出,周邊十餘名持戟軍士紛紛圍攏過來。柴榮暗道不好,抬頭看向那人,隻見他頭戴布巾,身子單薄,麵容稍顯稚嫩卻毫無懼色。


    柴榮正要設法替他解圍,卻聽此人忽地縱聲大笑。劉知遠稍一吃驚,一揚手止住眾軍士,問那人道:“你笑什麽?”


    那年輕人道:“我笑人人都說金刀王雄才大略,原來是虛名而已。”


    眾軍士齊聲怒喝道:“大膽!”就要持戟杆往那人身上打去。柴榮一時心急,連忙兩步邁到這年輕人身旁,一揚手止住眾軍士道:“且慢。”眾軍士知他厲害,都不敢上前。


    說罷柴榮轉過身來,朝劉知遠拱手道:“劉將軍明察,這兩位兄弟乃是自遼國朔州境內過來,必知遼國情況。他們從遼國來到太原的路上必定曆經了千難萬險,一時心急,方才出言頂撞。”


    劉知遠在馬上居高臨下地端詳兩人半晌,問那年輕者道:“你且言之,若有道理,本王自當將你請入中軍帳上禮待。若無道理,休得浪費本王功夫。”


    那人冷笑一聲道:“我烈馬幫眼裏無有皇帝王侯,隻認得忠義二字!”說著對柴榮鄭重一拱手道:“請幫主示下。”


    看見劉知遠大為不悅,柴榮自覺難堪,當下朝劉知遠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烈馬幫中皆是燕趙豪傑。契丹南征好殺掠、打草穀,烈馬幫常與之遊擊抗爭,素來有驅除契丹之誌。烈馬幫所謂‘無有皇帝王侯’,乃是說絕不苟安於契丹皇帝威壓之下。所謂‘認得忠義’,便是盼能有如將軍之豪傑,有朝一日能驅除契丹,重振我中原王朝之雄風。”


    經過他這麽一解說,劉知遠果然轉怒為喜,對那年輕人哈哈大笑道:“本王看你身子瘦弱,尚未長成,也學我等騎馬廝殺乎?你叫什麽名字?何方人氏?”


    那年輕人朗然道:“我名叫張永德,乃是陽曲人氏。契丹南院大王常常派兵犯我邊境,有時甚至殺到我家鄉,我今年雖然隻有十四歲,也願拚上性命,殺他幾個韃子!”


    郭威本就見得此人眼熟,當下聽他報了姓名,急忙問道:“令父莫非張穎張公乎?”


    張永德應道:“正是家嚴。”


    郭威欣然而喜道:“我和令父乃是故交,今見你年少而有誌,真替令父欣慰啊。”


    劉知遠也因張永德一番話而暗暗感慨,說道:“既然是文仲故交之子,就請隨本王進帳,有什麽消息也說與本王聽聽,若是有用,重重有賞!”


    張永德遲疑起來,柴榮在他身側低聲說道:“還不遵命?”張永德才拱手欠身道:“是。”


    劉知遠微微頷首,調轉馬頭回身往營中走去。郭威給柴榮使了個眼神讓他切須謹慎,柴榮會意,隻好再領著李沅湘和烈馬幫二人跟在劉知遠後麵進入大營。


    重新到得營中,諸人坐定,劉知遠問張永德道:“你方才對你幫主說:‘鎮州一帶有風雨將至’,這是什麽意思?”


    張永德道:“非但鎮州,還有離將軍最近的朔州,都已出了大事,將軍還獨不知嗎?”


    劉知遠道:“莫非是安重榮收納遼國境內的南逃部族,編製成軍之事?”


    張永德答道:“非但吐穀渾等部族如此,我漢家英豪也歸心似箭……”他說到這時看了柴榮一眼,柴榮知道必是說到了機密之處,便對劉知遠道:“軍機大事,還望劉將軍小心為上,須得遣散閑人,方好說話。”


    劉知遠答應下來,吩咐軍士道:“你們把好大帳,沒本王的命令,誰都不準進來。”李沅湘噘了噘嘴,柴榮勸慰她道:“你且到大帳外稍等片刻,我一會就來。”


    待到眾人走罷,營帳中隻剩了劉知遠、郭威、史弘肇、柴榮、張永德五人,張永德得了柴榮許肯,方才說道:“朔州節度趙崇趙將軍早已暗暗聯合城中將校,相約舉事,隻恐孤掌難鳴。因此我等不辭辛勞,南下為趙將軍尋覓外援,到時裏應外合,一舉可收複朔州!”


    史弘肇聽後大喜道:“甚好!甚好!幽雲十六州百姓歸心似箭,朔州又有內應,此時不動兵戈,更待何時?”


    郭威勸道:“史兄弟,我等無不想收複幽雲。唉,說來無奈,隻恐我等一旦和契丹開戰,陛下卻一意屈從,反而懲治我等,到時騎虎難下,可就麻煩了。”


    史弘肇向來敬佩郭威,處處和他交好,這時也聽他說得有理,點點頭道:“還是郭將軍想得周到。”


    劉知遠沉默半晌,不做討論,柴榮請示道:“不知將軍作何考慮?”


    劉知遠答應道:“本王素來反對陛下稱臣納貢、割讓土地,奈何陛下不聽本王勸說。今若違反聖意,私自開戰,恐與造反無異,還當上書陛下,聽候陛下詔令。”


    張永德當即道:“不可!趙將軍密謀起義,瞞得了一時,瞞不了太久。先不說石敬……不,皇上他應允與否,單是上書一來一回,恐怕就已事泄。”


    劉知遠情知張永德所言有理有據,便不去理會他失言之過。又想了半晌,吩咐柴榮道:“請楊邠過來。”


    柴榮答應下來,到帳外命令軍士去請楊邠。楊邠還未離開多遠,旋即便來到了帳前。


    他一進營帳,見隻有五人在此,心知必是在討論隱秘之事,便開門見山問劉知遠道:“將軍喚楊某前來,可是為朔州之事?”


    劉知遠將方才所議論給楊邠一說,又道:“現下欲奪朔州,恐引火燒身;坐視不管,則難免讓幽雲十六州思歸中原的百姓將士們心寒。本王知楊先生素有見識,該當作何論處?”


    楊邠若有所思道:“在下一直不主張用兵,但民心亦不可失……”他忽地靈光一動道:“某有一計,雖奪不得朔州,但卻能收攏北地百姓之心,又不至於被陛下問罪。”


    劉知遠奇道:“先生試言之。”


    楊邠講道:“某前者不主張接納諸南歸部族者,一來擔憂契丹借機入寇,二來擔憂陛下問罪。但朝堂之上做不到之事,將軍可以在江湖上辦了。到時草莽朋友們口口相傳將軍的忠義之名,可以收攬人心。身居高位者不察民意,安能知將軍有如此作為?”


    劉知遠聽了大喜道:“先生之計一舉兩得,可謂甚妙!文仲,此事就交於你來辦。”


    郭威答應道:“將軍放心,包在我父子身上。”


    劉知遠又道:“還有一事,本王看張永德年紀雖輕,卻不失是一名壯士。文仲,你既然與他父親有舊,不如將他收入帳下,也好謀取一番功業。”


    郭威也答應下來,張永德本要推辭,被柴榮使個眼神攔下,隻好謝恩領命。


    兩下散開之後回到府中,郭威立馬吩咐柴榮道:“這一回事關重大,你可速速收拾親自去朔州一行,軍務皆交於重進打理。”


    柴榮答應下來,又去告知了李沅湘。李沅湘拍手欣喜道:“好呀好呀,我早就聽說契丹人生得凶神惡煞,這一回正好見見。”


    柴榮稍稍正色道:“咱們是去聯絡造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李沅湘嘻嘻笑道:“我連我那當皇帝的老爹也不怕,難道他契丹人有三頭六臂不成?”


    柴榮搖搖頭歎口氣道:“你倚仗你父皇疼愛,你哥哥、黑雲、劉仁瞻他們都要給你麵子。可你萬一落在了契丹人手裏,後果可就不堪設想。”


    李沅湘仍不在意,拍拍柴榮厚實的胸膛道:“你總喜歡將事情說得聳人聽聞,這不是還有你在嗎?好了好了,再危險我也不怕,將軍去了,隨從哪有後退的道理?我一人留在太原,遲早要露餡。”


    柴榮心想她所說也不無道理,隻好一如既往地約定道:“那你千萬要聽我約束,不要冒失。”


    李沅湘不耐煩道:“知道了知道了,每次都說。”


    柴榮再一正色道:“自契丹人占據幽雲以來,我也從未去過,根本不知情形如何。這一回不同以往,我也沒有把握,你要是再不上心,我便去讓義父派重進去了。”


    李沅湘骨子裏仍有嬌縱習性,沒有害怕可言,嘴上悻悻答應了柴榮,心裏卻還不以為意。


    於是這天之後,柴榮帶了張永德和李沅湘從太原啟程,向北往僅有四百裏的朔州啟程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簫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湘斷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湘斷腸人並收藏五代簫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