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淮西戰事
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 作者:紫色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趙檉府司議事。
馬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步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下麵各直各軍都指揮使,全部到場。
本司之內,副都指揮使譚真,都虞候鐵亮,坐在兩旁。
趙檉看了二人一眼,本司自馮聚死了後,空懸一名副都指揮使,平日裏由都虞候鐵亮代行其責。
這鐵亮就是去嘉王府殺馮聚時,被小丫鬟調戲的那名武官,半生未娶,但卻非是晁蓋之流隻喜打磨武藝,演練拳腳,而是平日好酒好勾欄。
不過這人聽話不誤事,趙檉便一直用著。
先是鐵亮講了幾句,把劉錡等人來曆,之前在西軍的軍職,眼下所任的軍職都說了一遍,讓眾人認識後,趙檉這才開口。
他神色凝重,眼神掃過下麵每一個人,道:“淮西的事都聽聞沒有?”
下麵哪裏有一個敢答話,這幾日早有風聲傳來,說是鄧洵武也快敗了,如今正在死守廬州,但估摸著也是守不住的。
鄧洵武是領樞密院事,其實就是樞密使,元豐改製後不再用樞密使這個官名。
倘若鄧洵武敗,廬州失守,前後幾萬京畿禁軍折損,這對朝廷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對京畿禁軍也是重大的打擊。
趙檉看著眾人,冷笑一聲:“你們是不是還指望著西軍會來接替京畿禁軍,去征剿王慶?”
下麵大部分人確實這麽想,但也有腦筋靈活的,偷瞅了劉錡三人一眼,心裏打起了鼓。
趙檉冷冷地道:“西軍不會來,西軍有西軍的軍務,若廬州失守,下一步就不是在兩司三衙挑挑揀揀,而是龍神衛四廂都有可能會派出去!”
此話一出,下麵立刻嘈雜起來,若是連上四軍都往出派,那別的軍就更不用提。
趙檉望向各軍的都指揮使:“若官家真的下令,你們有把握剿滅王慶嗎?”
沒人說話,各軍的指揮使都低下頭,噤若寒蟬。
姚平仲在下邊哢吧哢吧眼睛,張了張嘴,但看到旁邊劉錡、折可存緊緊閉口,便又把嘴用力合上。
趙檉看著這些人,他雖然神色凝重嚴肅,其實一陣陣頭疼。
能打嗎?道理上能打,京畿禁軍打金遼西夏打不了,但平個國內反賊應該能做到,畢竟裝備武器精良,禁軍個人身體素質也可以。
但就是這樣,兩次派兵出去都敗了。
趙檉也看過戰報,可鄧洵武和王襄的戰報,哪裏做得準,十分話裏有三分真就不錯了,處處都是借口和開脫。
王慶的軍隊不比後來的方臘,也比不上梁山,方臘的軍隊信奉明教,許多人都不畏死。
梁山的軍隊則勝在戰將,而且梁山兵來源要比王慶軍隊強些。
王慶的軍兵來源大抵三種,原本山匪,或是流民,再或是州縣敗兵。
但就這樣,兩次征剿都敗了,這就是敗在人心上了。
眼下馬步司禁軍,經過這兩年的操練,比之前強了些,但強的是體魄,不是軍心,軍心和以往並沒有太大變化。
近兩個時辰的議事,最後在趙檉一句“繼續練兵”後,宣告結束。
還是得操練,往死了練,就算到時候人心不思戰,也得能跑回來才是,不能幾萬人去,幾千人回來,那才是真的一敗塗地。
就算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練兵的事交給劉錡三人,這三人操練軍隊的經驗豐富,用他們練兵趙檉放心。
有能用的人,就沒有必要自家再親自動手,對這三人趙檉是能用多少就用多少,絕對不會讓他們閑著就是。
又幾天之後,雷三帶著王府侍衛,去州橋底下拉回了一大車銀錢。
他進府就去給趙檉報信,趙檉過來看,冷著臉問他贏了多少。
雷三道:“王爺,去掉兩萬本錢,足足贏了三萬兩!”
趙檉皺眉道:“這麽少?”
聽著三萬兩似乎很多,但本錢就兩萬,算起來隻不過一倍半的模樣。
雷三道:“王爺,最後一天買秦檜的太多,把賠付的成數給降了下來。”
趙檉道:“你贏了多少?”
雷三諂媚道:“我聽王爺的押那二人,便是身家財產都用上,統共贏了兩千多兩,倒是歐陽北幾個,聽說連褲子都差點輸掉。”
趙檉看了看他,道:“是嗎?”
雷三剛想說是,卻忽然眉頭一動,狐疑道:“丁家兄弟的關撲憑證屬下倒是見過,歐陽北的卻從沒拿出來……”
趙檉淡淡打斷他道:“這筆銀子錄入府庫,不必往碎玉樓送了,這兩年府上賬麵錢一直不多,處處拮據,一切從簡,也該改善一下了。”
雷三道:“是,王爺。”
趙檉又道:“趕著天好,府內有些地方要翻修一下,還有小演武場那裏要擴充擴充,把樹木什麽的都移栽過來一些,至少要能跑得起馬,這件事伱去和簡素衣商量,拿出個章程。”
雷三應道:“是王爺,屬下一會兒就去找簡女俠。”
趙檉轉身離開,雷三看著趙檉背影,心中依舊在狐疑,真的從頭到尾都沒見過歐陽北的關撲憑證,都是在聽他嘴說,可看他那副傷心難過的模樣,卻又並不似做偽……
轉眼四月中,這一日上朝,紫宸殿上,氣氛緊張沉悶,仿佛暴風雨來臨的前兆。
廬州終還是失守了,鄧洵武、王襄大敗,帶著一萬多殘兵,逃去了淮南東路的滁州。
王慶攻下廬州後,一鼓作氣,橫掃淮西,除了濠州之外,七州一軍,二十九縣,全部落入掌中。
王慶自稱淮王,把廬州城內的淮南西路安撫使司,改成了王宮,又興土木建造宮殿,內苑等等,又設了各文武職台。
封李助為軍師都丞相,方翰為樞密使,段二為護國統軍大將,段五為輔國統軍都督,範全為殿帥,龔端為宣撫使,龔正為轉運使,專管支納出入、考算錢糧,丘翔為禦營使,立段氏為正王妃。
一時間熱鬧無比,江洋大盜,山寨強人都來附和。
更是對外號稱有十萬大軍,坐擁淮西,風頭無兩。
道君皇帝在龍書案後,把一疊軍情公報,狠狠地摔到了前方,怒罵道:“廢物,全都是廢物!”
(本章完)
馬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步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下麵各直各軍都指揮使,全部到場。
本司之內,副都指揮使譚真,都虞候鐵亮,坐在兩旁。
趙檉看了二人一眼,本司自馮聚死了後,空懸一名副都指揮使,平日裏由都虞候鐵亮代行其責。
這鐵亮就是去嘉王府殺馮聚時,被小丫鬟調戲的那名武官,半生未娶,但卻非是晁蓋之流隻喜打磨武藝,演練拳腳,而是平日好酒好勾欄。
不過這人聽話不誤事,趙檉便一直用著。
先是鐵亮講了幾句,把劉錡等人來曆,之前在西軍的軍職,眼下所任的軍職都說了一遍,讓眾人認識後,趙檉這才開口。
他神色凝重,眼神掃過下麵每一個人,道:“淮西的事都聽聞沒有?”
下麵哪裏有一個敢答話,這幾日早有風聲傳來,說是鄧洵武也快敗了,如今正在死守廬州,但估摸著也是守不住的。
鄧洵武是領樞密院事,其實就是樞密使,元豐改製後不再用樞密使這個官名。
倘若鄧洵武敗,廬州失守,前後幾萬京畿禁軍折損,這對朝廷來說不啻於當頭一棒,對京畿禁軍也是重大的打擊。
趙檉看著眾人,冷笑一聲:“你們是不是還指望著西軍會來接替京畿禁軍,去征剿王慶?”
下麵大部分人確實這麽想,但也有腦筋靈活的,偷瞅了劉錡三人一眼,心裏打起了鼓。
趙檉冷冷地道:“西軍不會來,西軍有西軍的軍務,若廬州失守,下一步就不是在兩司三衙挑挑揀揀,而是龍神衛四廂都有可能會派出去!”
此話一出,下麵立刻嘈雜起來,若是連上四軍都往出派,那別的軍就更不用提。
趙檉望向各軍的都指揮使:“若官家真的下令,你們有把握剿滅王慶嗎?”
沒人說話,各軍的指揮使都低下頭,噤若寒蟬。
姚平仲在下邊哢吧哢吧眼睛,張了張嘴,但看到旁邊劉錡、折可存緊緊閉口,便又把嘴用力合上。
趙檉看著這些人,他雖然神色凝重嚴肅,其實一陣陣頭疼。
能打嗎?道理上能打,京畿禁軍打金遼西夏打不了,但平個國內反賊應該能做到,畢竟裝備武器精良,禁軍個人身體素質也可以。
但就是這樣,兩次派兵出去都敗了。
趙檉也看過戰報,可鄧洵武和王襄的戰報,哪裏做得準,十分話裏有三分真就不錯了,處處都是借口和開脫。
王慶的軍隊不比後來的方臘,也比不上梁山,方臘的軍隊信奉明教,許多人都不畏死。
梁山的軍隊則勝在戰將,而且梁山兵來源要比王慶軍隊強些。
王慶的軍兵來源大抵三種,原本山匪,或是流民,再或是州縣敗兵。
但就這樣,兩次征剿都敗了,這就是敗在人心上了。
眼下馬步司禁軍,經過這兩年的操練,比之前強了些,但強的是體魄,不是軍心,軍心和以往並沒有太大變化。
近兩個時辰的議事,最後在趙檉一句“繼續練兵”後,宣告結束。
還是得操練,往死了練,就算到時候人心不思戰,也得能跑回來才是,不能幾萬人去,幾千人回來,那才是真的一敗塗地。
就算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練兵的事交給劉錡三人,這三人操練軍隊的經驗豐富,用他們練兵趙檉放心。
有能用的人,就沒有必要自家再親自動手,對這三人趙檉是能用多少就用多少,絕對不會讓他們閑著就是。
又幾天之後,雷三帶著王府侍衛,去州橋底下拉回了一大車銀錢。
他進府就去給趙檉報信,趙檉過來看,冷著臉問他贏了多少。
雷三道:“王爺,去掉兩萬本錢,足足贏了三萬兩!”
趙檉皺眉道:“這麽少?”
聽著三萬兩似乎很多,但本錢就兩萬,算起來隻不過一倍半的模樣。
雷三道:“王爺,最後一天買秦檜的太多,把賠付的成數給降了下來。”
趙檉道:“你贏了多少?”
雷三諂媚道:“我聽王爺的押那二人,便是身家財產都用上,統共贏了兩千多兩,倒是歐陽北幾個,聽說連褲子都差點輸掉。”
趙檉看了看他,道:“是嗎?”
雷三剛想說是,卻忽然眉頭一動,狐疑道:“丁家兄弟的關撲憑證屬下倒是見過,歐陽北的卻從沒拿出來……”
趙檉淡淡打斷他道:“這筆銀子錄入府庫,不必往碎玉樓送了,這兩年府上賬麵錢一直不多,處處拮據,一切從簡,也該改善一下了。”
雷三道:“是,王爺。”
趙檉又道:“趕著天好,府內有些地方要翻修一下,還有小演武場那裏要擴充擴充,把樹木什麽的都移栽過來一些,至少要能跑得起馬,這件事伱去和簡素衣商量,拿出個章程。”
雷三應道:“是王爺,屬下一會兒就去找簡女俠。”
趙檉轉身離開,雷三看著趙檉背影,心中依舊在狐疑,真的從頭到尾都沒見過歐陽北的關撲憑證,都是在聽他嘴說,可看他那副傷心難過的模樣,卻又並不似做偽……
轉眼四月中,這一日上朝,紫宸殿上,氣氛緊張沉悶,仿佛暴風雨來臨的前兆。
廬州終還是失守了,鄧洵武、王襄大敗,帶著一萬多殘兵,逃去了淮南東路的滁州。
王慶攻下廬州後,一鼓作氣,橫掃淮西,除了濠州之外,七州一軍,二十九縣,全部落入掌中。
王慶自稱淮王,把廬州城內的淮南西路安撫使司,改成了王宮,又興土木建造宮殿,內苑等等,又設了各文武職台。
封李助為軍師都丞相,方翰為樞密使,段二為護國統軍大將,段五為輔國統軍都督,範全為殿帥,龔端為宣撫使,龔正為轉運使,專管支納出入、考算錢糧,丘翔為禦營使,立段氏為正王妃。
一時間熱鬧無比,江洋大盜,山寨強人都來附和。
更是對外號稱有十萬大軍,坐擁淮西,風頭無兩。
道君皇帝在龍書案後,把一疊軍情公報,狠狠地摔到了前方,怒罵道:“廢物,全都是廢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