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觀內道士見官軍走了,將躲藏在觀內的那兩個學生帶進大殿。


    兩個中學生見了無為道長和智涵,雙膝跪地,感謝智涵在他們危難時刻伸出援手,救了兩人性命。


    智涵連忙扶起二人,見那男生約十六七歲年紀。


    身材修長,穿一身灰色學生服,濃眉如劍,兩眼炯炯有神,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武之氣。


    那女生約十五歲上下,身穿藍色學生服。


    白裏透紅的俏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烏黑的頭發上插著一朵潔白的小菊花,端莊中帶著幾分潑辣和調皮。


    那男生躬身道:


    “學生名叫楊萬裏,是滕州中學的學生。


    眼見西方列強蠶食我國領土,洋人又在我國到處建教堂,招收教民,妄想毀滅我國五千年文化,我們學生紛紛站起來喚醒同胞。


    今天我們受到洋人的侮辱,幸得智涵大哥相救,小生感恩不盡。”


    那女生略帶羞怯,欠身施禮道:


    “學生名叫王淑娟,和楊萬裏是同學,感謝智涵大哥搭救。”


    無為道長打量了兩個中學生一眼,捋了一把銀色胡須,親切地說道:


    “在國家危亡之際,你們學生娃娃敢於站起來喚醒國人,同仇敵愾,共禦外辱,精神確實可嘉。


    可是你們現在年紀尚小,正是學知識的時候,你們現在回到學校去,好好讀書。”


    無為道長叫來一個道士,吩咐將這兩個學生送出千山頭。


    兩個學生離開千山頭後,王淑娟仍心有餘悸。


    楊萬裏就像大哥哥一樣,大方地伸手挽著王淑娟,給她講梁山好漢的故事。


    兩人慢慢走過鄉間小道,王淑娟的心情逐漸平靜了下來。


    兩人有說有笑,回到了滕州中學。


    卻說無為道長見智涵救了兩個學生,既高興又不無擔心,對智涵道:


    “徒兒俠義心腸,見義勇為做的很對。可是那張金彪絕不會善罷甘休,他肯定會來瘋狂報複。


    我看你還是暫去泰山碧霞觀避一下,如何?”


    智涵道:“好吧,小徒聽師父的安排。”


    智涵剛剛收拾好行李,突然聽到院外喊聲震天,近兩百個軍士手持刀槍,將玄真觀四周團團圍住。


    智涵輕身一縱,躍上靠院牆邊那顆古柏,遠遠望見四五十個軍士正在敲打大門。


    張金彪高喊;“不要走了那個小道士!”


    智涵從古柏上縱身跳到院外,心想要把軍士吸引過來追自己,以解玄真觀之圍。


    他對著軍士高喊:“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們衝我來吧。”


    十幾個軍士圍上來,智涵跳出二十餘丈外,等軍士衝到跟前時,方才施展拳腳,將軍士一一打倒。


    後麵的軍士追來,智涵且戰且走,又打倒十餘個軍士。


    張金彪聽說小道士從後麵跑了,馬上帶領眾軍士從後麵追來。


    智涵一口氣跑到馬路上,張金彪騎快馬追上來,眼看就要抓到智涵。


    在危急關頭,智涵見身後一輛大馬車飛馳而來,四匹快馬拉著一個藍色錦緞包輿的花車。


    他急中生智,縱身跳上車輿,兩手抓住車後的欄杆,隨馬車向西北方奔馳而去。


    張金彪帶領眾軍士追了一陣,見馬車越走越遠,便停止了追擊,垂頭喪氣地回滕州了。


    馬車到濟寧一個商號前停下了,智涵跳下馬車,謝過車主人,然後朝泰安方向走去。


    第二天傍晚,智涵來到泰安縣城外。他沒有進城門,繞小路上到泰山頂。


    然後走進碧霞觀,幾個好友安排他住下休息。


    次日早晨,智涵與眾道友見麵。


    問起玉虛道長的情況,大家憂心忡忡地告訴他,玉虛道長腸燥便秘,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病了三月有餘。


    每天不思飯菜,服藥久不見效,身體十分虛弱。


    智涵聽後,輕輕走到玉虛道長的床邊。


    見道長雙眼緊閉,麵如土色,氣若遊絲,身體十分虛弱,智涵心裏非常著急。


    智涵尋問用藥情況,道友告訴他,曾到萊蕪縣請了馬神醫來診病,馬神醫望聞問切後,按照君臣佐使開了藥方。


    現在獨缺那道君藥,我們走遍山東無處可買。缺了君藥,其它藥都沒有用。


    智涵急切問道:“那味君藥是什麽?”


    “馬神醫說,君藥是生長於泰山頂上,長成人形的赤首烏和白首烏,雌雄配成一對入藥。”


    “采到雌雄首烏了嗎?”


    “聽祠內老道士說,雌雄首烏一般長在泰山天燭峰的懸崖峭壁上。


    我們派了幾起人去天燭峰采藥,由於山峰太陡峭,眾人根本爬不上去,每次都是空手而歸。”


    智涵心想,以前自己去泰山采藥時,見過首烏藤,不妨去試一試,說道:“我認得首烏,讓我去天燭峰試試。”


    且說許嫦娥在碧霞觀,拜玉虛道長為師習練泰山功夫,拳術和器械日漸精熟。


    可是玉虛道長近來生了重病,久治不愈,她心急如焚。


    今天聽說來了一個年輕道士,準備上天燭峰去為師父采藥。她心裏高興,便走來道謝。


    許嫦娥見到這個道士,心中一驚,怯怯地問一聲:


    “請問……你,你,你是永才哥嗎?”


    智涵一愣,上下打量一下,見女孩約十五六歲,亭亭玉立,一雙秀麗的大眼睛緊盯著他,這分明是嫦娥妹妹呀。


    驚喜道:“是呀!你是,是許嫦娥嗎?”


    兩人分別三四年,永才哥哥長得英俊高大了,小嫦娥也長成了窈窕大姑娘。


    兩人曾是青梅竹馬,久別相逢喜極而泣。


    第二天上午,智涵身背竹背簍,手拿采藥刀和繩索,帶上許嫦娥和一個青壯道士,走到泰山天燭峰下。


    智涵見山崖好似刀切斧劈過一般,巨壁光滑,無路可攀。


    由於崖壁風化嚴重,表麵很鬆軟,腳下打滑,手腳無處著力。


    智涵站在崖壁下,仔細觀望一陣,然後運用龍蛇爬山功夫,幾個衝刺登上了天燭峰。


    在小天燭峰,見岩石上爬滿了首烏藤。智涵取出采藥刀,仔細刨開首烏蔸四周的泥土,露出一個碩大的赤色首烏根塊。


    智涵大喜,小心翼翼地取出來一看,酷似一個小胖男童。


    智涵又在大天燭峰頂的小樹下,找到一顆大首烏。


    用采藥刀刨開泥土,發現這顆首烏白白胖胖的,活像一個可愛的小女童。


    智涵用布包好,仔細放進竹簍裏,從原路小心下山。


    智涵摸索著向下爬,離地麵約兩三丈高時,心情才稍稍放鬆。


    可是,這時腳正好踏在一塊鬆動的小石頭上,石頭受壓脫落,智涵也跟著滑下來,重重地摔到地上。


    許嫦娥嚇得尖叫一聲,忙跑去扶起智涵。


    見他臉上、手上和腿上都被擦傷,忙用手絹給他擦掉血跡。


    青壯道士急忙給智涵止血,塗上療傷藥粉。


    智涵將兩支首烏交給嫦娥。嫦娥好奇,忙解開包首烏的布觀看。


    但見一對赤白首烏,太像赤身裸體的童男童女。


    她忍不住捂臉“哈哈”大笑,胭紅的臉上露出嬌羞的姿容。


    嫦娥讚揚道:


    “智涵哥,你真了不起。以前幾個武功高強的道士,嚐試了幾次,都沒爬上山峰。”


    三人休息片刻後,許嫦娥和青壯道士一左一右,攙扶著智涵回到碧霞觀。


    祠內道醫過來,看到采得一對人形赤首烏和白首烏,非常高興,即按古法進行炮製。


    然後用慢火熬製成湯藥,一天分三次喂服。


    玉虛道長連服三天後,病情有了好轉,二便通暢,有了食欲。


    眾人見玉虛道長慢慢睜開了眼睛,臉色也逐漸開始紅潤,精神明顯好轉,大家齊來道賀。


    道友把智涵拉到玉虛道長麵前,輕聲告訴道長:


    “多虧了智涵,冒險爬上天燭峰,才采得人形首烏,可是他自己在下山時摔傷了。”


    智涵急忙雙膝跪下道:


    “師父,我是朱永才呀,小徒在滕縣玄真觀入了道門,得了道號‘智涵’。”


    玉虛子關切地問道:


    “智涵呐,沒想到你長這麽高了。聽說你給我采藥時摔傷了,現在好些了嗎?”


    智涵摸了一下傷疤,道:“傷已好了。”


    玉虛道長又問:“無為道長現在好嗎?”


    智涵簡單介紹了無為道長的情況,道士便安排玉虛道長安靜休息。


    智涵和嫦娥每天照顧師父十分殷勤,不到一個月功夫,玉虛道長身體已完全康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