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涵和嫦娥見玉虛道長恢複了健康,懸起的心總算落了地。
那天晚上,泰山頂上雲淡風輕,一輪圓月懸掛在天空,夜色分外寧靜。
嫦娥手挽著智涵哥,來到觀月峰,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
日思夜想的智涵哥哥,現在就坐在自己身旁,許嫦娥心裏十分激動。
恨不得把這幾年練功的苦,離別思念之情,一口氣講給智涵哥哥聽。
她繪聲繪色地傾述,自己如何跟玉虛道長學泰山功夫,什麽輕功呀,拳術器械呀,劍術呀,點穴呀,如數家珍。
許嫦娥俊俏的臉蛋上,不時露出得意之色。
她突然站起身,對智涵哥調皮地笑一笑,挑釁道:“智涵哥,你信不信,我現在能打贏你了!”
說完即擺開架勢,就要和智涵哥比試。
智涵笑笑道:“小孩子,別鬧!”
嫦娥有些生氣,撇嘴道:“你總是把人家當小孩子,我不理你了!”
智涵馬上賠不是,嫦娥轉怒為喜。
智涵哥還是像以前那樣寵她,護著她,嫦娥從心底裏感謝智涵哥哥。
今日重逢,許多往事又浮現在眼前。
記得老君殿前有顆古老的銀杏樹,株高約有十幾丈,樹頂上有個鳥窩,幾隻剛孵出的小鳥從窩邊伸出頭來嗷嗷直叫。
小嫦娥在樹下看得出神,朱永才對嫦娥道:
“喜歡小鳥嗎?”
“喜歡!”
“哥哥去給你捉下來玩,好嗎?”
“好呀!”小嫦娥高興得手舞腳蹈。
朱永才輕身一縱躍上樹杈,抓起兩隻小鳥,然後輕輕跳下樹來,把小鳥遞給嫦娥。
嫦娥拿起小鳥,跑進殿裏興奮地大聲喊:
“伯伯,伯伯,抓到兩隻小鳥啦!”
朱永才把抓小鳥的經過說了一遍,以為會得到表揚,結果卻遭到伯伯的責罵,小永才和嫦娥委屈地哭了。
伯伯耐心給二人講道理:
“《道德經》講裏‘道法自然’,就是教育大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要效法自然。
生命是天地造化的結果,來之不易。人是萬物中的精靈,更要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珍惜一切生命。”
“小鳥剛剛孵化出來,沒有自我生存能力。
你把它拿下來玩耍,它離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不久就會死去。
你們這樣做,不是害了小鳥的性命嗎?”
“哦,伯伯,永才懂了。”
“伯伯,嫦娥知錯了。”
朱永才知錯即改,馬上又小心翼翼地把兩隻小鳥送回到窩裏。
此後,朱永才每天帶著嫦娥,去抓些蟲子、飛蛾,或挖些蚯蚓送到鳥窩裏。
記得有一次,朱永才手牽著嫦娥,出老君廟後門玩耍。
繞過幾個山坡,在一條小路上,嫦娥見兩隻大蝴蝶飛來。
在她麵前跳舞,其色彩鮮豔,斑紋燦爛華麗,心裏很是喜歡。
她伸手去抓時,蝴蝶飛上山坡落在一朵鮮花上麵。
嫦娥要永才哥幫她抓來玩,朱永才爬上坡去抓時,蝴蝶飛起來落到另一顆花上麵。
再追過去時,蝴蝶又飛跑了。
恰在這時,兩個輸紅了眼的賭徒路過,看見小嫦娥長得可愛,便打起了歪主意。
藍衣賭徒對黑衣賭徒道:
“這個女孩長得俊俏,把她抓去能賣幾個錢。”黑衣賭徒跑上去,抱起嫦娥便跑。
朱永才聽到坡下的驚叫聲,發現兩個人抱起嫦娥跑了。
他跑下坡運起輕功提縱術,幾個縱跳追上賭徒,一個掃堂腿將黑衣賭徒擊倒。
藍衣賭徒見朱永才趕來救女孩,衝上去向他胸部一拳打來。
朱永才急用左手格開來拳,右手從腰間旋臂向前快速衝拳,藍衣賭徒側身躲開。
這時黑衣賭徒從地上爬起身,揮拳向朱永才的後背打來。
這兩個賭徒功夫不弱,朱永才受到夾攻,十幾招後,身上多處受傷。
在危急時,朱永才巧妙轉變身法和步法,施展龍蛇功夫應敵。
但見他身顫步轉,雙掌忽閃似蛇頭;龍戲珠,掌插肋,急來緩應巧柔還。
在繞圈偕步時,口中發出“咕、咕”聲響,以聲助勢。
突然一招“白蛇吐信”擊倒藍衣賭徒,再一招“獨蛇掃林”擊倒黑衣賭徒。
兩個賭徒馬上從地上爬起來,拔出身上尖刀,向朱永才腰間刺來。
朱永才東閃西躲,情勢十分危急。
幸好山路上幾個中年男人走近了,向兩個賭徒大吼一聲,賭徒嚇得拔腿跑了。
朱永才謝過路人,忍住身上的傷痛,拉起嫦娥跑回老君廟。
伯伯見朱永才受了傷,給他塗上跌打損傷藥,並囑咐嫦娥今後不要走出道觀。
此後,朱永才每天練功時,嫦娥站在一邊看,時不時跟著模仿。
後來,嫦娥總是纏著永才哥,要跟他學武功。
朱永才被纏得實在煩了,就在山上找來一根樹木,用刀削成兩把木劍,給嫦娥一把木劍,自己用一把,每天和她對練。
小嫦娥學的可認真了,六個月後已掌握基本功和初淺的劍法。
後來,朱永才又教嫦娥學習了一些拳術和刀術知識。
就這樣,小嫦娥跟永才哥哥學了一年多基礎功夫,木刀木劍也舞得像模像樣。
小嫦娥那時常常想,什麽時候能夠打贏永才哥呀?
現在嫦娥已今非昔比,跟玉虛道長學了不少真本事。
因此,今天兩人有空,她真想與永才哥比試高低。可是永才哥不肯。
兩人一起回憶了許多往事,嫦娥口裏像打機關槍,智涵很少有插嘴的機會。
兩人一直談到三更時分,才回去休息。
有一天晚上,玉虛道長帶智涵走出碧霞觀,悄悄來到山後一個鬆林中。
從身上取出一袋石子,大的如雞蛋,小的如豆子大小。
這位泰山派掌門人,要把平生絕技“飛蝗石”,密傳給智涵。
玉虛道長告訴智涵,這“飛蝗石”絕技為梁山好漢“沒羽箭”張清所創,石子隨處可得,是一種最方便的暗器。
擲出去的石子像飛蝗一樣,遠距離襲擊,使對方防不勝防。
玉虛道長先教智涵練習運氣、貫力、抖腕、爆發、彈指等方法。
然後開始練習陽手技法和陰手技法,單顆石子飛蝗,多顆石子飛蝗等方法。
由於智涵有比較好的武功基礎,所以領悟飛蝗石技術也較快。
大約練了兩個時辰,智涵已將各種飛蝗技法熟練掌握,牢記於心。
玉虛道長想測試智涵的飛石技能,見不遠處一棵鬆樹枝上掛了十二個鬆果,於是拿出十二個小石子遞給智涵,手指鬆樹,示意擊落鬆果。
智涵左右手各握六枚小石子,眼看準了,左右手分別向鬆枝甩出。
十二枚石子如蝗蟲飛出,嘩啦啦一陣響,十二個鬆果全部被擊落,齊刷刷地掉落在地上。
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智涵在碧霞觀一年多了,心中掛念玄真觀,尤其想念無為道長,他決定回千山頭去。
那天晚上,泰山頂上雲淡風輕,一輪圓月懸掛在天空,夜色分外寧靜。
嫦娥手挽著智涵哥,來到觀月峰,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
日思夜想的智涵哥哥,現在就坐在自己身旁,許嫦娥心裏十分激動。
恨不得把這幾年練功的苦,離別思念之情,一口氣講給智涵哥哥聽。
她繪聲繪色地傾述,自己如何跟玉虛道長學泰山功夫,什麽輕功呀,拳術器械呀,劍術呀,點穴呀,如數家珍。
許嫦娥俊俏的臉蛋上,不時露出得意之色。
她突然站起身,對智涵哥調皮地笑一笑,挑釁道:“智涵哥,你信不信,我現在能打贏你了!”
說完即擺開架勢,就要和智涵哥比試。
智涵笑笑道:“小孩子,別鬧!”
嫦娥有些生氣,撇嘴道:“你總是把人家當小孩子,我不理你了!”
智涵馬上賠不是,嫦娥轉怒為喜。
智涵哥還是像以前那樣寵她,護著她,嫦娥從心底裏感謝智涵哥哥。
今日重逢,許多往事又浮現在眼前。
記得老君殿前有顆古老的銀杏樹,株高約有十幾丈,樹頂上有個鳥窩,幾隻剛孵出的小鳥從窩邊伸出頭來嗷嗷直叫。
小嫦娥在樹下看得出神,朱永才對嫦娥道:
“喜歡小鳥嗎?”
“喜歡!”
“哥哥去給你捉下來玩,好嗎?”
“好呀!”小嫦娥高興得手舞腳蹈。
朱永才輕身一縱躍上樹杈,抓起兩隻小鳥,然後輕輕跳下樹來,把小鳥遞給嫦娥。
嫦娥拿起小鳥,跑進殿裏興奮地大聲喊:
“伯伯,伯伯,抓到兩隻小鳥啦!”
朱永才把抓小鳥的經過說了一遍,以為會得到表揚,結果卻遭到伯伯的責罵,小永才和嫦娥委屈地哭了。
伯伯耐心給二人講道理:
“《道德經》講裏‘道法自然’,就是教育大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要效法自然。
生命是天地造化的結果,來之不易。人是萬物中的精靈,更要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珍惜一切生命。”
“小鳥剛剛孵化出來,沒有自我生存能力。
你把它拿下來玩耍,它離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不久就會死去。
你們這樣做,不是害了小鳥的性命嗎?”
“哦,伯伯,永才懂了。”
“伯伯,嫦娥知錯了。”
朱永才知錯即改,馬上又小心翼翼地把兩隻小鳥送回到窩裏。
此後,朱永才每天帶著嫦娥,去抓些蟲子、飛蛾,或挖些蚯蚓送到鳥窩裏。
記得有一次,朱永才手牽著嫦娥,出老君廟後門玩耍。
繞過幾個山坡,在一條小路上,嫦娥見兩隻大蝴蝶飛來。
在她麵前跳舞,其色彩鮮豔,斑紋燦爛華麗,心裏很是喜歡。
她伸手去抓時,蝴蝶飛上山坡落在一朵鮮花上麵。
嫦娥要永才哥幫她抓來玩,朱永才爬上坡去抓時,蝴蝶飛起來落到另一顆花上麵。
再追過去時,蝴蝶又飛跑了。
恰在這時,兩個輸紅了眼的賭徒路過,看見小嫦娥長得可愛,便打起了歪主意。
藍衣賭徒對黑衣賭徒道:
“這個女孩長得俊俏,把她抓去能賣幾個錢。”黑衣賭徒跑上去,抱起嫦娥便跑。
朱永才聽到坡下的驚叫聲,發現兩個人抱起嫦娥跑了。
他跑下坡運起輕功提縱術,幾個縱跳追上賭徒,一個掃堂腿將黑衣賭徒擊倒。
藍衣賭徒見朱永才趕來救女孩,衝上去向他胸部一拳打來。
朱永才急用左手格開來拳,右手從腰間旋臂向前快速衝拳,藍衣賭徒側身躲開。
這時黑衣賭徒從地上爬起身,揮拳向朱永才的後背打來。
這兩個賭徒功夫不弱,朱永才受到夾攻,十幾招後,身上多處受傷。
在危急時,朱永才巧妙轉變身法和步法,施展龍蛇功夫應敵。
但見他身顫步轉,雙掌忽閃似蛇頭;龍戲珠,掌插肋,急來緩應巧柔還。
在繞圈偕步時,口中發出“咕、咕”聲響,以聲助勢。
突然一招“白蛇吐信”擊倒藍衣賭徒,再一招“獨蛇掃林”擊倒黑衣賭徒。
兩個賭徒馬上從地上爬起來,拔出身上尖刀,向朱永才腰間刺來。
朱永才東閃西躲,情勢十分危急。
幸好山路上幾個中年男人走近了,向兩個賭徒大吼一聲,賭徒嚇得拔腿跑了。
朱永才謝過路人,忍住身上的傷痛,拉起嫦娥跑回老君廟。
伯伯見朱永才受了傷,給他塗上跌打損傷藥,並囑咐嫦娥今後不要走出道觀。
此後,朱永才每天練功時,嫦娥站在一邊看,時不時跟著模仿。
後來,嫦娥總是纏著永才哥,要跟他學武功。
朱永才被纏得實在煩了,就在山上找來一根樹木,用刀削成兩把木劍,給嫦娥一把木劍,自己用一把,每天和她對練。
小嫦娥學的可認真了,六個月後已掌握基本功和初淺的劍法。
後來,朱永才又教嫦娥學習了一些拳術和刀術知識。
就這樣,小嫦娥跟永才哥哥學了一年多基礎功夫,木刀木劍也舞得像模像樣。
小嫦娥那時常常想,什麽時候能夠打贏永才哥呀?
現在嫦娥已今非昔比,跟玉虛道長學了不少真本事。
因此,今天兩人有空,她真想與永才哥比試高低。可是永才哥不肯。
兩人一起回憶了許多往事,嫦娥口裏像打機關槍,智涵很少有插嘴的機會。
兩人一直談到三更時分,才回去休息。
有一天晚上,玉虛道長帶智涵走出碧霞觀,悄悄來到山後一個鬆林中。
從身上取出一袋石子,大的如雞蛋,小的如豆子大小。
這位泰山派掌門人,要把平生絕技“飛蝗石”,密傳給智涵。
玉虛道長告訴智涵,這“飛蝗石”絕技為梁山好漢“沒羽箭”張清所創,石子隨處可得,是一種最方便的暗器。
擲出去的石子像飛蝗一樣,遠距離襲擊,使對方防不勝防。
玉虛道長先教智涵練習運氣、貫力、抖腕、爆發、彈指等方法。
然後開始練習陽手技法和陰手技法,單顆石子飛蝗,多顆石子飛蝗等方法。
由於智涵有比較好的武功基礎,所以領悟飛蝗石技術也較快。
大約練了兩個時辰,智涵已將各種飛蝗技法熟練掌握,牢記於心。
玉虛道長想測試智涵的飛石技能,見不遠處一棵鬆樹枝上掛了十二個鬆果,於是拿出十二個小石子遞給智涵,手指鬆樹,示意擊落鬆果。
智涵左右手各握六枚小石子,眼看準了,左右手分別向鬆枝甩出。
十二枚石子如蝗蟲飛出,嘩啦啦一陣響,十二個鬆果全部被擊落,齊刷刷地掉落在地上。
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智涵在碧霞觀一年多了,心中掛念玄真觀,尤其想念無為道長,他決定回千山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