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智涵子心裏一直在盤算,如何處置從古墓中搬來的那些古董,天天擔心其安全。


    他想,如果放入玄武觀地宮中,觀內道士都會知曉,出現內盜怎麽辦?


    此外,一些盜寶賊也在打地宮的主意,他一時想不出好的藏寶辦法。


    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雨,智涵子惦記玄武山那些盜洞,天晴後又去山上察看。


    他走到一處懸崖下麵,見上麵離地三四丈處,有些泥土垮塌下來,隱約現出一個洞口。


    智涵子找來鋤頭,縱身跳上懸崖,刨開洞口的泥土,現出一個深約數丈的盜洞。


    智涵子打起火把進去,盜洞從外到內有個向上的坡度,智涵子想可能是為了避免雨水灌入洞內。


    到了洞底,發現原來是一座古墓。進入墓室後,見裏麵已盜竊一空,隻留下一個空的木棺材。


    智涵子見墓室陰涼幹燥,棺材完整如新,心想這個棺材正是理想的藏寶箱啊。


    他把棺材裏麵整理得幹幹淨淨。


    回到玄武觀,悄悄將古董全部搬進古墓,放進木棺材裏藏好,蓋上棺材板,心裏一陣輕鬆。


    他用磚石堵住盜洞,再用泥土將洞口填平。


    栽一棵小樹做標記,挖來些草皮蓋住封土。藏好了古董,懸起的心終於落了地。


    智涵子走進一個樹林子,見中間有一個空坪,坪邊上一塊長條石頭斷成了兩節,像被刀劍斬斷一般。


    他想,這裏莫非是當年玄玄真人傳授無為師父龍蛇劍法的地方?


    於是取出龍蛇劍,酣暢淋漓地舞了一回,然後坐在石頭上休息。


    他想起了無為師父臨終前的交代,《玄武劍訣》中,龍蛇劍法和神龜劍法各有三十六個絕招。


    隻有把這兩種劍法都學成功,才能凸顯出玄武劍的絕妙神威。


    智涵子尋思,玄玄真人會把《玄武劍訣》藏在哪裏呢?


    無為師父臨終前曾說,真武大殿橫梁上藏有一個黑色鐵匣子,莫非《玄武劍訣》藏在鐵匣子裏麵?


    不知現在鐵匣子還會不會在梁上?


    等到深夜,觀內眾道士都睡著了,智涵子躍上真武大殿的橫梁,仔細搜查一遍。


    見橫梁上僅有一個空洞,並無鐵匣子。


    智涵子找遍了三大殿的橫梁,都沒有發現鐵匣子的蹤跡。


    第二天,智涵子向明鏡道長打聽玄玄真人的情況。


    明鏡道長告訴智涵子,玄玄真人去世二十幾年了。


    臨終前,他的關門弟子吳春常常照護他。玄玄真人晚年的詳細情況,你可以去向吳春打聽。


    卻說李叫花到了峨眉山,爬上金頂去尋找張獻忠藏寶。


    在幾處可疑地點,悄悄拿出圖紙出來比對,沒有一處對得上。


    後來他又想去跟蹤鄧鳳生,可是在山上山下找了幾天,沒有見到風水大師一行人的蹤跡。


    但在峨眉山的伏虎寺前麵,意外碰到了原義和團的老朋友劉自強。


    各位看官,劉自強怎麽到峨眉山來了?


    原來三年前,劉自強帶領紅燈軍,攻占了資陽城。


    由於驕傲輕敵,不久被清軍圍城,紅燈軍受到洋槍洋炮的猛烈攻擊。


    劉自強在率眾突圍時,不幸受了重傷,左眼被打瞎,昏迷多日不醒。


    一個紅燈教兄弟把他背到簡州鄉下去治傷,經過大半年的治療,槍傷治好了,眼睛卻成了獨眼龍。


    劉自強準備去石板灘找紅燈軍,可是紅燈教的朋友告訴他,現在各地紅燈軍都被打散了,官府還在到處追殺紅燈教信徒。


    劉自強利用養傷的時間,看了幾本算命書。


    為了防止官府的追殺,他蓄了半尺長的胡須,戴上半邊黑眼罩,裝扮成算命先生。


    他到川西的黎州和雅州一帶,翻山越嶺查找祖宗遺留的二十萬埋金。


    同時走村串戶,暗中聯絡原來的紅燈教朋友。


    劉自強偶爾聽到人說,大西王張獻忠曾派先祖劉文秀,將府庫中的財寶秘密埋藏到峨眉山。


    他帶著先祖秘傳下來的半張藏寶圖,立馬轉到峨眉山及其周邊考察,不時摸出身上的藏寶圖對照。


    那天,劉自強在伏虎寺前麵擺攤算命,恰巧李叫花討飯經過這裏。


    劉自強見到老朋友非常高興,急忙打招呼:“李大哥!李大哥!”


    連叫兩聲,李叫花愛理不理,顯然他沒有認出這個蓄長胡子、戴半邊眼罩的人是劉自強。


    劉自強急了,高喊:“李大哥,我是劉自強!”


    李叫花停下腳步又看了兩眼,突然麵露驚喜。


    上去一手拉住劉自強的手,一手輕輕拍打在他胸口上。


    笑罵道:“幾年不見,你龜兒子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


    劉自強不答話,馬上收拾算命攤子,對李叫花道:


    “李大哥,走,我們哥倆找個地方喝幾杯,慢慢敘舊。”


    兩人找到一個飯店,點了一隻燒雞、三斤犛牛肉和一壇燒酒,一邊互相敬酒,一邊敘說離開義和團後的遭遇。


    兩人酒興上來,大談過去在義和團裏痛殺鬼子的故事,順便還打探一些老朋友的下落。


    但是對各自到峨眉山的真實目的,兩人都避而不談。


    李叫花告訴劉自強,他現在是川北丐幫的幫主。


    聽丐幫兄弟說,廖春雷在興隆鎮開了個茶館。


    劉自強聽到這個消息很興奮,他要李叫花帶路,專程趕去看望原紅燈教的老朋友。


    興隆鎮的兄弟茶館,生意紅火。


    除過往的商賈和小販來喝茶外,袍哥人家常在這裏聚會,原來的紅燈教信徒也把這裏作為常設的聯絡據點。


    今天一早,一個瞎子後麵跟了一個叫花子,大搖大擺地走進兄弟茶館,準備直接上二樓包廂裏喝茶。


    茶館的堂倌見了,急忙把二人攔住。


    要知道,二樓包廂是商人,或袍哥人家的活動場所,一般人是不能上去的,更不用說叫花子和瞎子,那是絕不允許上去的。


    那個叫花子用鐵拐指著堂倌吼道:


    “你他媽的x,嫌棄我們是不是?那好,我們就在一樓喝茶,你去把廖春雷叫來,要他親自給老子倒茶。”


    廖春雷在二樓聽到下麵的爭吵聲,遠遠地打招呼:


    “兩位客官請坐,本店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多多見諒。”


    “廖春雷,你龜兒子發了財,就不認得我李叫花啦?”


    廖春雷一驚,仔細看時,原來是李叫花和劉自強!


    頓時轉怒為喜,忙賠禮道:“原來是李兄和劉老弟大駕光臨小店,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廖春雷跑過去,左手拉著李叫花,右手拉著劉自強,請兩個老朋友到二樓包廂裏坐下來,叫堂倌泡起上好的花茶。


    廖春雷馬上派人去玄武觀,請智涵子來一起聚會。


    在中午前,智涵子趕到了兄弟茶館。


    四個老朋友久別重逢,互相寒暄後,有聊不完的話題。


    廖春雷問劉自強:


    “劉老弟在資陽城失散後,去了哪裏?怎麽成了獨眼龍,為何打扮成算命先生的模樣?”


    劉自強苦笑一下,簡單介紹了自己這幾年,化裝成算命先生,在原紅燈教朋友的幫助下,在川中和川西鄉村東躲西藏的情況。


    廖春雷作為東道主,今天比誰都興奮。他吩咐堂倌,一定要用地道的中江特產招待幾位老朋友。


    不久,堂倌送進來一碟梅花狀的八寶油糕,廖春雷熱情地請客人品賞。


    劉自強、李叫花各嚐了一塊,感覺外酥內綿,均讚不絕口。


    午飯時間到了,廖春雷打開一壇窖藏數年的中江燒酒,一股窖香撲鼻而來。


    李叫花聞到酒香,大叫:“好酒!好酒!”


    劉自強忍不住吞口水,廖春雷給每人滿上一大杯。


    店夥計將第一道菜送進包廂,報上菜名:“廖白肉。”


    李叫花聽到菜名,忙問廖春雷道:“這道菜是你家發明的嗎?”


    廖春雷神秘地一笑,道:“不瞞二位,這是我家祖傳的秘製特色菜。”


    李叫花不等廖春雷介紹完,先夾一塊送進嘴裏,對劉自強道:


    “肥肉不油膩,瘦肉化渣,肉鮮味美,真好吃。”


    接著,店夥計將第二道菜送進包廂,報上菜名:連理雙味魚。


    廖春雷起身與三位兄弟再次碰杯,喝幹一杯燒酒,介紹道:


    “這是今天在凱江裏打撈上來的新鮮桂魚,一半切成魚花,調味上籠蒸製,熟後淋入椒麻辣汁,製成麻辣椒香味魚花。另一半切成魚片,調味後用油炸至表麵金黃色起鍋,撒上五香椒鹽,做成五香味魚片。”


    李叫花怕花椒的麻味,夾了一塊五香魚片放進口中,感覺焦香酥脆,非常可口。


    劉自強已習慣吃麻辣味,夾了一塊麻辣魚花,一口咬下去,先是感覺椒麻鮮香,接著上下嘴唇麻得直打顫,劉自強大呼過癮。


    智涵子重新入道修行後,一日三餐飲食以素食為主,隻有在特殊情況下,偶爾沾點酒和葷菜。


    因此,他熱情地給老朋友夾菜和敬酒,自己則禮節性地沾一點酒和葷菜。


    最後,店夥計端進來一盆,用魚湯下的銀絲掛麵。


    趁著酒興,廖春雷叫店夥計拿來一把中江銀絲掛麵,抽出幾根麵條給李劉兩位看。


    廖春雷問二位看出有什麽不同嗎,李劉看了一陣,都說麵條白如銀,細如絲。


    廖春雷道:“隻說對了一半。”隨即拿起一根麵條折斷,請二人看麵條的橫截麵。


    李叫花似乎有所發現,突然大叫:“麵條裏麵是空心的!”


    他好奇地問廖春雷:“這細如發絲的麵條,是如何打孔,成為空心麵條的呢?”


    廖春雷和智涵子笑而不答。


    李叫花等不得了,忙夾一筷子麵條,試吃一口。


    喊道:“柔滑味鮮,好麵!好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