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雷道:“由於麵條是空心的,能夠充分吸收魚湯的美味,所以特別鮮香可口。


    近代有詩人曰:‘中江燒酒中江麵,一路招牌到北京。’


    據說乾隆皇帝常用這道菜款待重臣。”


    劉自強道:“這皇帝老兒,吃盡天下美食,享盡天下美色,幹盡天下壞事。”


    李叫花叫道:“皇帝老兒不倒台,我們百姓就沒有好日子過。”


    廖春雷道:“我想介紹李兄和劉老弟兩位加入哥老會,我們一起幹反清興漢的大事,如何?”


    李叫花道:“你們袍哥的規矩太多,我不習慣。現在川北丐幫有幾百號人,大家都恨透了腐敗的清朝政府。


    隻要你廖春雷領導袍哥起義,我們丐幫兄弟願意做先鋒,跟你一起殺進成都府,把那些貪官汙吏全部幹掉。”


    李叫花今天心裏高興,喝得高了點,向兩位拱一下手,口中念叨:


    “還是幹我的老本行……快活……快活……”


    他也不打招呼,站起身,手杵鐵拐,口裏哼幾句淫詞濫調,歪歪倒倒地走出了茶館。


    劉自強迫切希望參加袍哥,廖春雷擇日給他舉辦了“開香堂”儀式。


    廖春雷派劉自強回彭山和資陽一帶,繼續聯絡原紅燈教人員,將他們發展成為袍哥,伺機拉起反清武裝。


    話說智涵子回玄武觀後,心裏惦記無為師父的臨終囑咐,準備去拜見師叔吳春。


    經過多方打聽,有知情人告訴智涵子,“無敵手”吳春已從“德勝”鏢局告老還鄉,回到了大鎮穆家樓老家。


    不久又移居到了大鎮場口,開了一家銀飾作坊,靠祖傳銀飾手藝營生。


    智涵子終於知道了吳春的消息,非常興奮,急切想去拜見師叔。


    那天,智涵子專程去大鎮,在一條街巷找到了吳春的銀飾作坊。


    他向店夥計介紹,自己是朱教玉的徒弟,專程來拜會師叔吳春。


    店夥計走進裏屋,去向吳春老爺爺報告。


    過了一會兒,一位年逾古稀,童顏銀髯的老者走出來,問道:“來者莫非是師兄朱教玉的弟子?”


    智涵子見老者正是曾在廣東南嶺見過的鏢頭,他上前連忙向師叔跪下磕頭。


    自我介紹道:“晚輩正是無為子朱教玉師父的徒弟,名叫朱永才,道號智涵。師叔在上,請受小侄一拜。”


    吳春將智涵扶起來,拉他進屋去,一邊喝茶,一邊打聽師兄無為子的情況。


    智涵子將無為師父如何到千山頭做道長,如何參加義和團殺洋鬼子,如何中毒鏢的情況簡要講述了一遍。


    最後告訴師叔,自己這次專門送師父靈發來四川,現已將師父的靈發,安葬到他的老家葡萄溝。


    吳春聽完智涵的介紹後,既對師兄的遭遇感慨萬分,又對師兄的為人肅然起敬。


    吳春當即要智涵帶他去葡萄溝,給教玉師兄上墳。


    這時,一個正在做銀飾的小夥計,放下手中的零工活,出來阻止老人。


    說道:“師父,您老人家年紀太大了,上山不方便,小徒願意代替師父去給師伯上墳。”


    吳春向智涵介紹道:“這是小徒王良彬,你帶他去一趟葡萄溝吧。”


    智涵子細看王良彬,約二十來歲年紀,身材小巧,清瘦骨堅,兩眼目光銳利,一看就知其內功很深厚。


    吃過午飯後,王良彬用竹背簍裝起香蠟紙錢等祭品,隨智涵子一起去葡萄溝給師伯無為子上墳。


    走在山路上,智涵子問王良彬:


    “王老弟,你十來歲就到吳家學做銀飾手藝了?”


    王良彬告訴智涵,自己是大鎮鄉下人。三歲喪父,六歲喪母,九歲時祖父母雙亡。


    自己淪為流浪兒,被吳春的家人收養。


    吳家祖傳的銀飾手藝遠近聞名,王良彬從十二歲起開始學習做銀飾。


    那時,吳春雖說常年在外走鏢,但是過年過節都會回家。


    吳春在家時,每天早晨要到祖屋後麵空坪上練武,王良彬就躲在樹林中偷看。


    偷看幾次後,被吳春發現了。


    吳春見他忠厚老實,做事又認真,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正式收為門徒。


    王良彬因身材矮小,怕學不好功夫,壞了師父吳春的名聲。


    師父鼓勵王良彬:“功夫是什麽?力大勝力小謂之武,力小勝力大謂之術,以無力勝有力謂之道。


    你通過勤學苦練,由武達術,由術達道,完全可以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王良彬問道:“師父,學武功有秘訣嗎?”


    師父道:“有,我的秘訣是:欲求真本領,須下死工夫!”


    師父先教王良彬練“柔術”和“童子功”,以彌補其身材的先天不足,增強腰腿、韌帶和關節的柔韌性。


    待功成後,王良彬柔術驚人,身軟如綿。


    然後師父教他練“梅花樁”,學習少林南派功夫,器械和暗器亦隨師潛心練習。


    盡管王良彬身材矮小,但他機警靈活,肯下死工夫。


    幾年時間就學會了吳門家傳功夫,其中徒手套路“三角樁”“追風盤破”和“南山截坳”世上稱絕。


    大刀、棍、棒、鐧、線鏢等器械和暗器,盡得師父真傳。


    吳家銀飾生意很興隆,大鎮有一個賊人分外眼紅。


    他打聽到吳春不在家時,準備去偷盜銀器。


    但他知道吳家人人都會武功,不敢貿然出手,便重金請來一個武藝高強的巨盜劉大海。


    在半夜三更的時候,賊人將劉大海帶到穆家樓的吳家房屋附近,讓劉大海進屋去偷,自己躲在外麵的樹林中望風接應。


    劉大海縱上吳家房頂,從天井悄悄溜進屋。輕腳輕手,撬開裝銀器的木櫃。


    裝滿一麻袋銀飾器皿,背在身後,輕輕躍上房頂,準備溜走。


    王良彬發現後,跟著飛縱上房頂,追擊偷銀盜賊。


    劉大海自恃身材高大,武功高強,欺負王良彬身材矮小,欲置對方於死地。


    待王良彬追近時,轉身揮拳向王良彬打來。


    王良彬身子非常靈活,突然閃身到劉大海後麵,一腳將他踢下房頂。


    王良彬跟著跳下去,劉大海趁他立腳未穩,一個掃堂腿襲來。


    王良彬像猴子一樣跳開,接著使出“追風盤破”吳門絕技,牛高馬大的劉大海被重擊倒地,滿嘴流血。


    劉大海自知不是對手,連忙爬起來逃跑。


    王良彬運起輕功,縱跳到盜賊前麵攔住去路。


    劉大海狗急跳牆,從身上取出腰刀,劈頭蓋腦地向王良彬砍來。


    王良彬閃轉騰挪,避過幾刀後,突然一個“朝天腿”,將劉大海蹬翻。


    王良彬衝上去,欲奪回裝滿銀器的麻袋。


    劉大海突然打來一枚鋼鏢,王良彬“叭”一掌下去,將鋼鏢打落。


    再上前幾步,將劉大海反關節擒住。


    劉大海剛一掙紮,王良彬稍微用力一扭,劉大海手臂脫臼,痛得哇哇大叫。


    躲在下麵望風的毛賊,見王良彬輕鬆打贏了劉大海,他嚇得不敢露麵。


    王良彬奪過麻袋,用手指著劉大海的鼻子罵道:


    “你真是吃了豹子膽,竟敢跑到名震武林的吳家來偷東西,你活膩了是不是?”


    劉大海顫抖著身子,哀求道:“大人饒命,小人今後再也不敢了。”


    王良彬將劉大海痛罵一陣後,將他放走了。


    智涵子聽到這裏,誇讚王良彬:


    “你小小年紀,吳門功夫學得那麽好,徒手打跑凶悍的強盜,真是名師出高徒呀!”


    王良彬有些不好意思,說道:


    “吳門功夫我還沒學到三成。師父在北京當鏢師走南闖北,無人能敵,真不愧江湖上的‘無敵手’美名啊。”


    智涵子向王良彬打聽,吳春師父“無敵手”稱號的來曆。


    王良彬告訴他,這要從吳家祖傳功夫談起。


    王良彬道:“中江縣大鎮吳家是武術世家,吳春的叔爺爺吳興幫是武舉人。


    吳春的爺爺吳興基,少年時到嵩山少林寺學武,後來成為名震武林的少林派高手。


    青年吳興基孤身三箭退賊軍的故事,在川北名揚鄉裏。”


    智涵子來了興致,問道:“三箭退賊軍?有意思,說來聽聽。”


    王良彬介紹道:“有一年初夏,一隊‘清軍’來到大鎮龍王潭附近紮營。


    夜晚鎮上火光衝天,濃煙滾滾,不時傳來居民的哭聲和叫罵聲。


    原來是臨縣的盜賊,偽裝成清軍住到鎮上,晚上出去盜竊和殺人放火。”


    “次日清晨,在鎮口的路邊上,一個中年人被捆綁在大柴堆上麵,兩個盜賊手持火把,準備點火焚燒。


    原來這個中年人是鎮上的一個富商,盜賊逼他交出妻女和全部財產,否則就要將他活活燒死。”


    “這些盜賊太壞了!”智涵子插嘴道。


    “忽然,一個青年身背箭囊,手持彎弓,飛身躍過龍王潭。


    隻見他拈弓搭箭,從百丈開外衝來。


    ‘嗖!嗖!’連發兩箭,兩名準備點火的強盜應聲倒地。”


    “青年大吼一聲‘放人!’強盜大驚失色,慌忙解開被綁的中年人。”


    “這時,一名賊首騎黑馬從遠處朝青年疾馳而來。


    青年回身站定,樁立如磐柱,手持弓箭,左撐右扣,拉弓似滿月。


    隻聽得‘嗖!’的一聲響,黑馬中箭倒地,賊首被跌下馬摔死。


    眾盜賊受到驚嚇,一哄而散。”


    “街坊們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認出來,原來這個青年正是大鎮吳家公子吳興基。”


    智涵子讚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