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花豹還在反抗,智涵子再來一招“二龍戲珠”,兩指插進了花豹的雙眼。


    智涵子跳起來騎在花豹身上,舉起碗口大鐵拳,在它頭上猛擊兩拳,花豹立刻斃命。


    智涵子將花豹背進洞內,準備犒勞大家。冷春燕見抓到了花豹,心裏很高興。


    王良彬看見花豹的梅花狀圖案非常漂亮,他細心地把毛皮剝下來,準備帶回去硝製成裘皮,給春燕妹妹縫製一件皮襖。


    冷春燕知道後,內心一陣激動,病已好了一大半。再服了兩劑智涵哥的草藥,感冒全好了。


    在雪山的嚴苛條件下,師父帶徒弟苦練吳門功夫近三個月,見大家功力明顯提高,達到了冬練的目的。


    師父決定離開大雪山回家,待明年秋冬再來。


    四人走出大雪山,來到青城山附近的灌縣縣城,師父帶大家一起去參觀都江堰。


    古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洶湧的岷江水從高山衝出來,經過古堰水利工程分流後,江水化害為利,溫順地澆灌農田,使成都平原沃野千裏,旱澇保收,成為天府之國。


    看罷都江堰,師父啟發徒弟:


    “古時候,岷江水泛濫,年年為害四川百姓。


    李冰父子因勢利導,設計和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巧妙解決了洪澇與灌溉的矛盾,變水害為水利造福人類。


    其實功夫蘊含的道理與此相同,你們要多多領悟。”


    三個徒弟異口同聲:“好的,謝謝師父提醒。”


    回到縣城後,師父準備帶領大家一起回大鎮。


    智涵子告訴師父,自己準備去附近的青城山看望師妹妙音,順便參訪著名的天師洞道觀。


    經過師父同意,智涵送別了師父和師兄妹,獨自去青城山。


    在青城山建福宮,智涵子見到了道姑妙音。


    妙音見師兄專程來看望自己,心裏非常高興。


    熱情陪同他到山上的祖師殿、上清宮、老君閣等道觀參觀訪問,最後去香火旺盛的天師洞道觀。


    天師洞又稱常道觀,是青城山最著名的道觀,自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


    道觀後麵峭壁上有個天然山洞,據說張天師曾在山洞裏修煉布道,故俗稱天師洞。


    天師洞建有三清殿、三皇殿和黃帝祠等三座大殿。


    在妙音引薦下,智涵子拜見了天師洞當家監院,提出想在此掛單,“幫香火”兩個月。


    監院先問明白,智涵子從何道觀來,以及道號、輩分和師父名號等,然後給智涵子掛了單,智涵子就在天師洞住了下來。


    智涵子年輕好學又謙虛,很快就和天師洞的幾個小道士混熟了。


    小道士逐步了解到,智涵子博學見識多,道行和武功非常深厚,打心眼裏佩服,都尊智涵子為師。


    源於道教始祖張天師的青城派功夫,是中國著名的內丹修煉武術流派,曆代高手輩出。


    因此天師洞附近常常高手雲集,以杜誌民為首的青城九俠常在此練功,與觀內道士一起切磋技藝。


    那天,杜誌民帶領青城九俠,氣勢洶洶地走進天師洞,大聲喊道:“誰是智涵子?”


    智涵子正在和妙音閑聊,突然聽到有人高聲喊叫自己,吃了一驚。


    抬頭看見八男一女,手持利器,個個怒氣衝衝,麵露殺機。


    他想,莫非這就是小道士說的青城九俠?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需從容應對。


    智涵子小心答道:“本道便是。不知九俠有何見教?”


    大俠杜誌民打量了一眼智涵子,上前一步問道:


    “好一個智涵子,你還知道咱們九俠的大名。


    你有何本事敢在青城道觀帶徒弟,全不把九俠放在眼裏?


    你真有本事就拿出來,讓大家瞧一瞧啊!”


    智涵子答道:“各位大俠息怒,青城派功夫名揚天下,高道輩出,本道仰慕已久,這次是專門來掛單學習。


    敝道與天師洞幾個小道友切磋,完全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何敢當師父呀?”


    二俠周鳳雛喊道:“智涵子,你既與道友切磋,何不與九俠比試?”


    智涵子答道:“敝道才疏學淺,功力微薄,何敢與九俠論高下?”


    三俠柴澤民見智涵子不肯比試,急步上前試探虛實。


    他對準智涵子劈頭就是一拳,智涵子急忙側身避過。


    柴澤民順勢一個掃堂腿襲來,智涵子又輕鬆跳開。


    柴澤民見兩招都落了空,心裏著急,便使出“霹靂掌”絕招,向智涵子身上猛擊。


    智涵子心想須接他幾招,才能讓他徹底死心。


    於是身子站立不動,運起“金鍾罩”硬接了兩掌。


    柴澤民的霹靂掌如同打在鐵塊上,滿手流血,巨大的反作用力將他掀翻。


    杜誌民看在眼裏,厲聲問智涵子:“看你小子內功還馬馬虎虎,為何不肯出招比試?”


    智涵子想,看來今天不同他們比試,會沒完沒了。


    便問道:“大俠,如何比?‘文比’還是‘武比’?”


    杜誌民道:“文比怎樣比?”


    智涵子道:“這樣吧,你們三人各持一根長木棍,在棍的一端纏上棉布,再讓棉布上蘸滿石灰。


    我站在院壩中間,你們三個人用木棍一起來打我。


    在十招之內,如果我身上有被擊中的石灰斑點或條痕,就算我輸了,好不好?”


    周鳳雛道:“好啊,你敢小瞧九俠,我要在十招之內讓你成為石灰人!”


    柴澤民道:“好,我們去準備東西。”


    不一會兒,九俠已按照智涵子的要求,準備好了三根包好棉布的木棍,一桶石灰水。


    杜誌民、周鳳雛和柴澤民等三人各拿一根木棍,在桶裏飽蘸石灰水,然後把棉布上的水瀝幹。


    智涵子站在院壩中間,擺好架勢,叫三人一齊出招。


    杜誌民示意兩位兄弟,自己攻上路,周鳳雛攻中路,柴澤民攻下路。


    杜誌民一聲吆喝,三人各拿一根木棍,各自顯神通,朝智涵子的上、中、下三路打來。


    智涵子運起武當山李真人傳授的龍門派功夫,行八卦於五行之中,閃轉騰挪無蹤無影。


    十幾招後,杜誌民喊停手。三人檢查智涵子身上,沒有半點石灰斑痕。


    圍觀眾人向智涵子翹起了大拇指。


    妙音過去對智涵子道:“師兄,你的功夫好棒啊!”


    說完從身上掏出毛巾給他擦汗,再遞來一杯青城雪芽茶。


    妙音原已認識九俠,她高聲對杜誌民喊道:


    “杜大俠,你們比輸了,還不快來拜師父!”


    杜誌民狠狠盯了妙音一眼,氣的臉紅脖子粗。


    大步上去將石灰桶裝滿水,一隻手提起灰桶,縱身跳上三清殿的房頂。


    在屋脊上走個來回,再輕飄飄地跳下地,桶內沒有一滴石灰水灑出。


    圍觀眾人齊聲喝彩。


    二俠周鳳雛喊道:“文比沒意思,還是要武比,才能顯出真本事。”


    智涵子道:“剛才是我出的文比題目,承三位相讓了。現在請三位出武比題目吧。”


    杜誌民道:“武比就比內功吧,二弟你先表演內功,然後請智涵子表演。”


    他知道二弟周鳳雛的青城“六合氣功”了得,希望他能用內功壓過智涵子。


    周鳳雛將一張方桌擺放到立柱旁邊,做了幾下吐納,運氣至全身。


    叫人將側邊一塊石板搬來,斜靠在立柱上。


    周鳳雛走上去,將三指並攏,對準石板中間用力點下。


    “哢嚓”一聲響,石板立刻斷為兩節,旁邊觀眾齊聲叫好。


    這時,周鳳雛來了勁,跳上方桌站定。


    然後彎腰下去,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支撐在方桌麵上,將身子倒立起來斜靠在立柱上,倒立良久方才跳下桌子。


    圍觀眾人見了,又一起鼓掌吆喝。


    周鳳雛剛跳下來,智涵子一個筋鬥翻上方桌。


    右手僅用食指和中指點在桌麵上,兩腳輕輕一蹬,將身子倒立起來,筆挺地斜靠在立柱上。


    然後右手胳膊彎曲,身子隨之下降。胳膊再伸直,身子又隨之上升。


    如此反複三次,身子不偏不歪。


    有的觀眾睜大了眼睛,有的觀眾張大了嘴巴,然後一起鼓掌叫好。


    杜誌民見了,情不自禁地喝彩道:“好厲害的‘二指禪’功夫!”


    智涵子一個筋鬥翻下方桌,縱跳到一棵大樹前,用二指在樹幹上戳出兩個洞。


    觀眾又是一陣歡呼鼓掌。


    杜誌民沒想到智涵子內功如此深厚,打心底裏佩服,向他高高豎起了大拇指。


    九俠一齊拱手道:“智涵子名不虛傳,佩服!佩服!”


    智涵子馬上向九俠回禮,謙虛道:“雕蟲小技,何足掛齒。互相學習嘛,請九俠多指教!”


    站在旁邊觀看的妙音,見智涵子又贏了一局,她興奮起來,對杜誌民喊道:


    “杜大俠,我師兄又輕鬆贏了你們,還不快拜我師兄為師!”


    杜誌民在九俠中功夫最好,時常來無影去無蹤,快如奔馬,人稱“草上飛”。


    他聽妙音開口閉口我師兄,好像是自己贏了一樣。心裏很不服氣,喊道:


    “妙音道姑,你有本事就來和我比試!”


    妙音俏臉一沉,說道:“比就比,難道小坤道還怕了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