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涵子道:“貧道本是山中人,不戀紅塵,在此謝過。”


    說完,背起道士跳下擂台,將鐵棍交還李叫花,然後一起離開比賽現場。


    李叫花跟著智涵子回到青羊宮,宮內年輕道士鄒索益見智涵子功夫如此了得,當即拜他為師,學習吳門功夫。


    第二天,總督府派公差敲鑼打鼓送聘書到青羊宮,說是總督趙爾豐要聘請智涵子為川軍總教頭。


    可是,智涵子堅辭不肯受聘,硬著頭皮把差人打發出去了。


    等差人走後,李叫花對智涵子笑道:


    “智涵子,總督趙爾豐要你去當官,有這等美差,你何故推辭呢?”


    智涵子正色道:


    “李老兄,趙爾豐是什麽人?


    你知道老百姓叫趙爾豐什麽綽號嗎?‘趙屠戶!’他雙手沾滿了四川人民的鮮血。”


    列位看官,四川老百姓為什麽稱趙爾豐為趙屠戶?


    原來,趙爾豐祖籍山東,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其中三人進士及第,唯獨趙爾豐屢試不中,但他學武頗為專心。


    二哥趙爾巽在朝廷當了大官,趙爾豐跟著二哥沾了不少光。


    不過趙爾豐也有一些歪歪才幹。


    當初,二哥趙爾巽幫他買了個山西永濟縣的知縣,當時該縣以“匪風甚熾”而聞名。


    趙爾豐到任後,便捏造匪情,殺人如麻。


    又以“清獄治盜”為名,將監獄裏的犯人也通通拉出去殺掉,然後向上司虛報永濟縣的盜匪已被殺光。


    由於趙爾豐“治盜”有功,得到上司的嘉獎,提升為監摯同知官。


    由於趙爾豐精明幹練,後來得到山西巡撫錫良的賞識。


    在八國聯軍侵入山西邊境,瘋狂搶劫農民糧食時,錫良驚慌失措。


    “精明”的趙爾豐向錫良建議,主動向敵人籌獻糧餉,媚敵求和,方使錫良轉危為安。


    錫良認為趙爾豐是個人才,在他接替岑春煊任四川總督時,趙爾豐隨錫良入川。


    趙爾豐在錫良的培養下,成為著名的武將,能征善戰,深得錫良的器重。


    後來錫良調任雲貴總督,離開四川時,向清廷舉薦趙爾豐接任四川總督。


    麵對四川如火如荼的反清形勢,清廷決定采納錫良的建議,起用武將出身的趙爾豐,署理四川總督。


    趙爾豐上任後,繼續鎮壓殘餘的紅燈教起義。


    同時對四川哥老會和革命黨實行瘋狂鎮壓,在川西和川南殺死村民數千人。


    四川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稱其為“趙屠戶”。


    因此,智涵子堅決不肯為“趙屠戶”賣命。


    公差回總督府稟報後,趙爾豐大怒,立即派五百清兵去青羊宮,捉拿智涵子到總督府來問罪。


    清兵先將青羊宮包圍起來,然後派出軍中幾名高手進去捉拿智涵子。


    智涵子聞訊後,立即告別明鏡道長。和李叫花一起跑出來,打退進宮來抓人的清兵。


    然後兩人縱身跳上青羊宮鬥姥殿房頂,再飛身跳出宮牆外,一溜煙跑了。


    兩人離開西門後,智涵子邀李叫花一起去中江玩。


    李叫花告訴智涵子,我在成都還要辦些事,以後有空了才去看望他和廖春雷。


    智涵子離開成都,獨自回到大鎮關帝廟。


    智涵子在青羊宮打敗馬飛龍,拒絕當川軍總教頭的消息不脛而走。


    在中江縣,智涵子的名聲大振,很多人慕名前來拜師學功夫,害得他到處躲避。


    一天早晨,智涵子剛打開關帝廟大門。突然,十幾個人走進來,自稱要見智涵子。


    智涵子問道:“見他有何事?”


    來人齊道:“智涵子武功高強,聽說他會騰雲駕霧,我們慕名來拜他為師,學習玄武功夫。”


    智涵子笑道:“別信人家的瞎說,他自己尚在拜師學武,怎麽可能收徒弟,你們快回去吧。”


    智涵子與來人磨了許久,經耐心勸說後,眾人才離去。


    為了躲避拜師糾纏,智涵子決定暫時離開大鎮,去了玄武觀。


    那天,智涵子走出玄武觀後門,到那位不知名的將軍墓邊察看。


    見被封住的洞口上長滿了野草,完全看不出被人盜掘過的痕跡。


    智涵子邊走邊想,玄武觀的前前後後,經過無數人的考察和盜掘,始終沒有發現大西王藏寶的蹤跡,難道是盜賊搞錯了嗎?


    他又想,張獻中為人狡詐,莫非是在玄武山“明修棧道”,到別處“暗度陳倉”?


    智涵子想到這裏,他走下山去,到縣衙裏翻閱《中江縣誌》,查找張獻中在中江縣活動的線索。


    據縣誌記載,張獻忠撤出成都時,中江縣已歸南明。


    大西軍攻占富庶的胖鎮後,先在古鎮休整了一段時間,然後才去進攻中江縣城。


    智涵子心想,狡猾的張獻忠,會不會把財寶埋到神秘的胖鎮,然後才去攻打被南明嚴守的縣城呢?


    智涵子又在縣誌上,查找關於胖鎮的史料。


    胖鎮,原名胖子店,位於中江縣最南端的郪江河畔,與三台縣、蓬溪縣和樂至縣四縣交界。


    胖鎮扼川東南至成都古道之要衝,屬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就是古郪王國的治地。


    據中江縣誌介紹,郪江的“郪”字原為“妻”字旁邊加一個“邑”,是女兒國的意思。


    因為這裏受甘甜的郪江水潤澤,氣候宜人,兩岸遍地出美女。


    在隋朝時,胖鎮是飛烏縣的縣城,後來縣城毀於戰亂,重新建鎮。


    自清代湖廣填四川以來,先後有湖南、湖北、廣東和廣西等地移民來此落戶。


    隨著各省移民遷入,胖鎮逐步興盛起來,現在已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重鎮。


    因這裏物產豐富,盛產井鹽、棉花、桐油和菜籽油,商務繁盛市場發達。


    百姓民風淳樸,心寬體胖,鎮上盛產胖子,故取名胖子店,或胖鎮。


    有一首民謠,專門戲言胖鎮的胖子盈市。


    走進南門口,胖子在招手。


    走出通天門,胖子在送行。


    茶館坐一坐,胖子好幾個。


    酒店喝一杯,胖子圍成堆。


    張獻忠從成都到達胖鎮時,見場鎮周圍群山環抱,郪江像一條玉帶繞場鎮流過。


    鎮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西軍駐紮期間,曾招募三百多民工,在火焰山上修築工事。


    可是,在軍隊離開胖鎮時,張獻忠卻下令將修工事的民工全部殺掉。


    智涵子心想,張獻忠會不會以修工事為名,把財寶埋到胖鎮的火焰山上。


    待到東山再起時,將這裏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


    為了保密需要,而殘酷殺死知情的民工呢?


    智涵子決定專程去胖鎮一趟,看看能否找到相關線索。


    清明節後,智涵子雇了一輛馬車,從縣城一路南下,下午到達胖鎮。


    但見古色古香的胖鎮,由井字形的四條主街道構成,人來人往,商賈繁盛。


    胖鎮周圍七山環擁,五馬歸槽。東西兩山對峙,三江交流匯入郪江。


    智涵子肚子有些餓了,見前麵有個“王胖子包子鋪”,一個肥頭大耳的胖子正在手忙腳亂地售賣包子。


    他走過去,準備買幾個打尖。剛蒸好的一大籠包子,被前麵幾個胖子爭著買光了。


    他擠了一陣,擠不進去,隻好等到開下一籠時,才買到幾個。


    智涵子向北走過一條大街,再向西轉到臨江的橫溪街。


    一座道觀的大門臨街聳立,門額上書寫“禹王宮”三個大字。


    各位看官,四川是大禹的故鄉,四川各地建禹王宮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勞。


    胖鎮人民希望禹王保佑,永不受水患之苦,宮內供奉著大禹、山神、藥王、河神和龍王的塑像。


    智涵子認識禹王宮裏的寧波道士,他踏上石台階走進大門。


    在禹王大殿找到了寧波,說是專程來看望好朋友。


    寧波見智涵子來訪,熱情地接待,並安排他和自己吃住在一起。


    次日上午,智涵子準備獨自去火焰山玩,寧波一定要作陪。


    兩人走出通天門大街,望見前麵矗立著一座青翠的高山。


    寧波告訴智涵子,這座火焰山是胖鎮的最高峰。


    因山勢高峻,四季蔥蘢,形如糧倉,因此又名倉山。


    在火焰山陡峭的半山腰上,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格外顯眼。


    寧波手指寺廟,對智涵子道:


    “這是朝龍寺古刹,因傳說觀音乘龍到此而得名。”


    清澈的郪江在朝龍寺山腳下拐了個彎,由西轉北懶洋洋地流出去。


    智涵子和寧波走過江上石橋,沿山邊的石梯拾級而上,來到蒼鬆翠柏掩映的朝龍寺前門。


    寧波指著寺廟旁邊懸崖上的一棵古柏,介紹道:


    “你看,這顆古柏長在絕壁之上,枝葉蒼翠挺拔,活象一條巨龍,其根顯露在外酷似龍爪。


    信眾認為朝龍寺的真龍出山,便虔誠朝拜,香火常年不絕。”


    寺門旁豎立一塊石碑,智涵子見碑上刻著《朝龍讚》,便即興吟誦起來。


    飛烏故縣,


    倉山新都。


    郪江蜿蜒而清冽,


    倉山險屹而巍峨。


    西北二嶺翅展,習呼走馬;


    東南半壁珠懸,寺有朝龍。


    郪水以郪人聚居而定稱,


    朝龍因觀音乘龍以命名。


    奇也,古矣!


    佛殿禪宮,莊嚴肅穆;


    飛閣涼亭,雄偉壯觀。


    前掛峭崖百步,後依崇巒千丈。


    一島攬月,二鶴爭蝦,


    三江送寶,四壩吐金,


    五馬奔槽,六鳳朝陽,


    七溝八灣環繞,九寨十梁拱立。


    此山獨秀,斯寺長幽。


    風景無限瑰麗,倉山如此多嬌!


    兩人進入寺內,見殿宇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雄偉壯觀。


    走進大雄寶殿,兩人在觀音玉佛前叩首禮拜。


    寧波與朝龍寺的圓覺方丈寒暄了幾句,方丈帶二人逐級參觀各大殿宇,熱情介紹朝龍寺的曆史和建築特點。


    參觀完畢,兩人告別了圓覺方丈,從朝龍寺後門出去。


    寧波帶著智涵子沿羊腸小路,登上了火焰山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