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的人,以美人出名。


    每隔幾年,都會舉辦一次外嫁盛會,名曰“芳會”。


    各州的世家子弟,達官貴族,文人墨客,都會慕名而來。


    數百年來,成就了不少佳偶眷侶,羨煞旁人,黎家的“芳會”也在九州一直被津津樂道。


    說起這個“芳會”的起源也是無獨有偶。


    可能冥冥中都有安排,一切都那麽巧。


    話說當年成衣鋪大掌櫃告老還鄉之際,把一賣老宅的主顧介紹給了黎承惜,之後黎承惜順利把這老宅買入。


    交談之間,那老宅的原主人林老太甚是喜歡黎承惜。說自己孫兒在吳州州府,也小有事業,還未成婚,想撮合黎承惜和他家孫兒。


    當時的成衣鋪雖已經嶄露頭角,但畢竟根基尚淺。黎承惜直言自己想創一番大事業,還不曾考慮男女之事,不過黎家倒是有表姐妹待字閨中。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第二年,那林老太的孫兒韓一墨竟然獨自回到青陽縣,登門拜訪黎承惜。


    原來韓一墨聽祖母說了黎承惜在青陽縣的事跡,對這位小小年紀的女中豪傑甚是感興趣,想來親眼見識一下祖母口中的天才少女。


    一見麵韓一墨自是被黎承惜的容顏驚豔到了,九州的人族皮膚大都偏黑,可能吹海風,吹山風,或是吹著荒地過來的風。


    總之很少有黎家這麽皮膚白皙,猶如凝脂的。


    真正的“麵如凝脂,眼如點漆”,世間真的有那書中才有的佳人。


    不過這韓一墨也不是那好色的登徒浪子,和黎承惜一番交談後。


    對黎承惜是越發欽佩,真正的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讓自己這堂堂男子都自愧不如。


    韓一墨的來意,黎承惜自然知曉。


    看他言談舉止甚是有禮,相貌也周正,算得上儀表堂堂吧。再想想家中的表姐妹們,倒是可以撮合撮合。


    於是兩人約定,來年此時,韓一墨再登門,屆時自會見到黎家的女兒家。


    韓一墨提議自己可否帶幾個要好的朋友一同前來,一是為了多些人,可以化解尷尬。二是興許也能成人之美。


    黎承惜相信韓一墨的為人,便應允了。


    年關的時候,黎承惜回到青陽山,和族中的長輩談及此事,問了族中適齡的女兒家。


    有意向想出去看看世麵的,亦或是想找如意郎君的,來年都可以隨黎承惜去青陽縣。


    第二年,黎承惜帶著表姐妹:黎承愫,黎承憐,黎承憂去了青陽縣的黎園。


    而韓一墨也帶著幾個好友去了黎園。


    這是最開始的“芳會”雛形。


    之後韓一墨和他一個好友,順利和黎承愫、黎承憂結為眷侶。


    吳州州府便多了兩位絕色的世家夫人,慢慢的,人們也知道了,這兩位黎姓夫人都來自那個,出產水火蠶衣的古族青陽山黎家。


    不少貴公子動了心思,但不好唐突登門,於是走曲線,先和那韓一墨攀關係。


    可是黎家承字輩的女兒家都陸續出嫁了,動不了心思了,這事便慢慢淡化。


    誰料,


    十年後,


    當黎家的第三代,定字輩的女兒成年。


    黎家的外嫁盛會“芳會”橫空出世!


    黎承惜在青陽縣“黎園”舉辦了第一次“芳會”。


    黎承惜取名為“芳會”,是希望黎家的女兒們能千古流芳,而黎家也能流芳後世。


    有聽說定娃娃親的,有看著畫像便定親的,也有媒人做媒做保的,還有帶著自家兒孫相親的。


    就是從沒聽說哪個家族會把一代的女兒家,一起放在一個聚會上,讓世家子弟、達官貴人一同來參加這個盛會。


    黎承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的眼光看的很遠。


    當她看到黎承愫、黎承憂嫁入吳州州府的世家後,那州府的其他世家便開始打探兩位夫人的底細,查家世、查背景。


    如今,青陽山黎家的子嗣不多,但不意味著以後的子嗣也不多。


    女兒家外嫁是很正常的事,情竇初開,挑選如意郎君,人之常情也。


    既然總要外嫁,與其讓女兒家去九州闖蕩挑選意中人。


    不如黎家自己辦個聚會,匯集青年才俊,讓黎家的女兒們自行挑選。


    外嫁的女兒家再進不去青陽山,那就必須在青陽山外給女兒家尋個好歸宿。


    即便那歸宿不甚好,也有其他黎家的女兒們幫襯。


    這便是黎承惜最初的想法。


    當年第一次“芳會”便在青陽縣轟動一時,甚至在整個吳州都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黎家的第三代人丁興旺,之後的幾年又陸續辦了第二次、第三次芳會。


    一時間,各世家豪門都以能娶到青陽山黎家人為榮。


    有的世家子弟感歎時不待我,錯過姻緣,便開始有人為後代預定親事。


    黎家不同其他家族,不會因為豪門貴族的求親,而早早把親事定下。


    黎家從來不定娃娃親!


    想要和黎家的女兒家結伴,首先得黎家的女兒看得上。


    這等傲骨,勝得那些文人雅士的追捧。


    這些讀書人,飽讀聖賢書,自視清高,最是見不得世家子弟仗著權勢為所欲為。


    這無意之舉,讓黎家的“芳會”名聲更顯。


    黎家的男子不出世、不從政,也就是說娶了黎家的女兒,並不會有其娘家人的支持。


    這一點對為官者和想從政的商人沒有一點好處,可是卻成了閑散王公貴族的心頭好。


    如此幹幹淨淨的家世,娶了,便自動被定性為愛美人不愛江山。


    對一些不願卷入鬥爭的世家子弟有如神助。


    黎家的女兒是九州很多男子,想要迎娶的對象。


    可是因為有的時候黎家子嗣不繁,導致外嫁的女兒很少。


    漸漸的,“芳會”的知名度又慢慢下來了。


    直到第七代,黎崇稚又把“芳會”推到了頂峰。


    如果說黎承惜是黎家曆代經商第一人,那黎崇稚就是完全繼承了黎承惜衣缽的第二人。


    黎崇稚聯係了還在世的外嫁的黎家女兒們,形成了一個在青陽山之外的黎家人的勢力。


    這股勢力因為延續了數代,雖然人數少,但因匹配的男子都有一定背景。


    使得這個由黎家外嫁女兒形成的圈子成了一股不小的--‘床頭風勢力’。


    大家雖然嘴上還是說,看中黎家女兒,因為黎家不從政。


    暗地裏卻是非常希望能進黎家女兒的外嫁圈,這樣便可以輕鬆結識到九州各州的世家。


    坊間流傳著這樣的話:“芳會,芳會,便是要抱得美人歸,一親那芳澤。”


    雖然輕佻,可不難看出有股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每次舉辦芳會,青陽縣便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各地的商販也陸續趕來。


    青陽縣的縣長換了一茬又一茬,


    唯獨不換的是每個縣長臉上的笑容。


    這青陽山黎家啊,


    真是青陽縣的財神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風吹扶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風吹扶柳並收藏花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