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城外,一望無際的荒野上,昆夷黑狼斥候一隊一隊的撒開,為後麵的昆夷步卒軍隊鋪開了一道安全區域。當雲州的白鷹驍騎出城以後,雙方的斥候在這一片平緩的草原上接觸頻繁了起來,大戰還未開始,雙方碟子就開始了試探性的接觸,最後演變成了血腥的短暫搏殺。
經過了十年前的那一場大戰,現在邊關的這一群將士們應付起這種場麵,顯得格外冷靜。一道道軍令從將軍府裏發了出去,一封封由白鷹探回的軍情飛進了將軍府。劉征坐在火爐邊,一邊看著麵前的邊關圖一邊聽著一旁的的參事分析著軍情,雲洲這個大雪下起來便很難得停下來,河麵也已經被凍結了起來,天寒地凍的時候,雙方的戰意卻熾熱高昂。
這時候一隻黑鷹從高空降落在了將軍府門口的一個杆旗子上。
劉征一下回過神來,站起身走了過去,給黑鷹喂了一把吃食,然後從黑鷹腿上的小竹筒裏抽出一張紙條來。黑鷹乃是十年前大戰之後他親自安排在昆夷的幾個碟子,他們沒有名字,隻有一個代號,那便是黑鷹,每當昆夷那邊有大動作,就會以黑鷹傳信,這群人隻對劉征負責,也隻有劉征知道這群人的名字。
劉征打開紙條一看,上麵隻有兩個字,危矣。字寫的非常潦草,看樣子是為了趕時間。
是說黑鷹危矣還是說北方三道危矣,這紙條上沒說。
“那看樣子,這次好像真的危矣了。”
劉征把紙條丟進了火盆裏,對著熊熊火焰輕聲說道:“大將軍,小三立很平安,你在那邊應該放心了,隻是這次大戰沒有你坐鎮,我心裏很虛啊。”
夜幕降臨,昆夷騎兵駐紮在月神湖邊,這一次南征大將軍忽必烈喝下一杯馬奶酒,繼續看著手裏的地圖。十年前那場失敗的原因就是太過相信那一隻騎兵,而且在正麵戰場陣線拉的太過漫長,北方三道同時進攻,導致被大朔拖成了陣地戰。這一次,計劃裏就先吃下雲州,像一顆釘子,先紮進北方三道的胸口。
一把尖刀插進了地圖上雲州的位置。
隨著昆夷騎兵南下,遊騎碟子的遭遇戰愈發的平常,雲州的白鷹驍騎已經陣亡了大半,劉征不得不把他們全部撤回。同樣的場景發生在漫長邊境線上,隴右道涼州,蘭州,關外道雲州,豐州,河北道幽州,青州。昆夷騎兵四處遊蕩,仿佛給大戰醞釀出了一種全麵開花的景象。
而坐鎮戰線中心的雲州中郎將劉征想起了十年前的大戰前夕也是這幅模樣,而這次似乎遊騎碟子之間的交戰比之前那次損失更大,昆夷遊騎一看到白鷹就是一副窮追不舍不死不休的心態,聯想到黑影飛書寄來的危矣二字,劉征愈發不安。
作為大將軍趙毅臨走前任命的北線最高統領,年過半百的劉征也就打過那麽一次大戰,不隻是他,整個大朔會打仗的人都屈指可數,六十多年的和平時代,也導致了軍事上的疲弱,經過了十年前那一次血腥戰鬥之後,留下來的人都得到了成長。
好不容易才躺下的這位中郎將,在床上輾轉反側許久也沒能入睡,他想起了城門口的韋和尚,想起了黑鷹冒死傳來的那個字,想起了白天看到的白鷹戰損。一身冷汗的劉征從床上一躍而起,披上外套走進了中軍大帳,吩咐士兵叫來了各個參事,校尉。
大戰前夕,沒有人睡熟,所以很快所有人都來到中軍大帳。
劉征開門見山,指著地圖說道:”這場大戰,昆夷方麵和十多年前的策略不一樣了,這一次昆夷是要集中兵力,先撕破我們雲州,然後長驅直入南下。”
校尉陳宏問道:“中郎將是憑借什麽得出這個結論的?”
“雲州城外的昆夷遊騎是北麵三道六個州最多的,也是最為密集的。城外入定的韋和尚也說雲州危險,就連黑鷹傳回的消息也是一個危字,現在雲州通往蘭州,豐州和青州的道路已經被昆夷封鎖了,白鷹犧牲太大我也撤回來了,各位說說這仗還能怎麽打?”
一位老參事開口說道:“按照中郎將的說法,為今之計,隻有將南方靈州的士卒給調過來,按速度應該還能趕得上,我雲州守備人數三萬餘人,勉強能經得起幾場大戰的消耗。其他各個州就算派出一些高手逃過封鎖通知到了,過來也是被昆夷圍點打援。如果昆夷按照十年前的那樣攻城的話,我們能占據一點優勢,他們一兩個月也不見得能攻打下來,但若是與昆夷騎兵野外騎戰,那我們就毫無勝算了。”
“能爭取一點時間是一點吧,聽南邊說,朝廷那邊也開始逐漸恢複秩序了,若能拖到內亂結束,昆夷也不足為慮了。”
就在眾人對這場大戰未來還在討論的時候,十萬先頭部隊大軍距離雲州城已經不足百裏了。前往靈州的輕騎已經帶著劉征的信出門而去,邊關烽火台終於在夜間停止了燃燒。
一夜很快過去,昆夷在不足雲州三十裏的地方已經安營紮寨完畢,人人都已經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等到第二日黎明剛剛出現,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城門口的韋金衣睜開了雙眼,望向遠方,身體裏的氣機流轉,血光混著金光在體外也流轉著。從袖口掏出一個木魚,高舉右手然後一落而下,以他為中心,震起三丈之內的黃沙,鐺的一聲,聲音巨大,向四周滾滾傳去,起初時如撞佛鍾,漸漸的變成了滾滾天雷,響徹邊關。城牆上的將士們被這一聲木魚聲從昏沉中驚醒,一齊往向北方。
馬蹄滾滾,黃沙漫天,密密麻麻的昆夷騎兵正向雲州飛奔。
在急躁而又緊張的喧鬧聲中,雲州城邊關三道烽火升起,三聲警鍾響起,大戰開始。
大軍在距離雲州城門外不到三裏地的時候停了下來,劉征看著這鋪天蓋地的人群絕望的自嘲道:“這得有十萬人吧,這忽必烈老賊真看的起我。”
邊關上的一名年輕守城士兵發抖的問道:“劉將軍!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唯死戰爾!身後是你們父母,老婆,孩子,一旦雲州城破,整個關外道怕是要一片狼藉了。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守住雲州!拜托了!”
不知道是哪個士兵吼了一聲:“殺夷蠻子!”城牆之上,殺聲震天。城牆之下,韋和尚木魚之聲不絕於耳,像是戰時的響鼓。
昆夷軍陣中,一座座望樓立了起來,一架架攻城槌和投石車被推了出來,城牆之上的劉征看著觸目驚心,雙手緊握,喃喃道:“看來經過上一次的攻城戰,這一次昆夷那邊聰明了許多啊,學習了不少的東西啊”,接著咬牙切齒的說:“而且南邊自家人裏也有許多人不安分啊。”
忽必烈騎在一匹棗紅大馬之上,位於軍陣最前列,他望向城門口的韋和尚,然後想起了聽人說到的白帝城外韋和尚的事跡,有些感慨:“之前沒看到你浴血成佛的畫麵,這次你可別讓我失望咯。”
號角響起,昆夷兩側的數百騎兵開向著城門口的韋和尚衝鋒,身後的投石車也已經準備就緒,朝著城牆上發射,城牆遭受到巨石撞擊,無數的石塊飛起,有巨石朝著韋和尚所在的大門落下,被韋和尚一手輕輕擋住,然後向前一推,巨石在地上朝前滾動,撞飛了數十個騎兵,知道有人從陣中走出,單手攔下。步卒舉著盾護著攻城槌前進。城樓之上,弓箭手挽弓放箭,隨著第一個騎兵倒下,血腥的雲州之戰正式開始了。
數百騎兵沒有被韋和尚剛剛的單手接住投石車的巨石這種恐怖神力給嚇到,依舊手握彎刀直奔城門口,一馬當先的魁梧士兵右手握緊了鋒利的彎刀直指韋和尚喉嚨,韋和尚大袖一揮,這一個騎兵連人帶馬的倒飛數十米而去。後麵的騎兵見狀沒有放緩馬的速度,反而加速衝向了韋和尚,韋和尚高舉手中的木槌,朝著一個個衝向他的馬匹,重重的一錘落在了木魚上,木魚瞬間四分五裂,但是發出的氣浪將這一擁而上的數百騎兵給震暈了過去,馬匹和騎手都紛紛跌落在地。韋和尚咳嗽了一聲,坐在原地依舊沒有移動。
進攻的步卒見狀,護著攻城槌也跟著來到了城門口,然後把攻城槌一齊推向這個獨自一人守城門的和尚,和尚看著手中這個沒有木魚的棒槌,輕輕敲了敲自己的腦袋,笑了笑,他對這個奔向自己的巨木視而不見,隻是時不時的毀去投擲而來的巨石。
待到十多隻昆夷大馬拖來攻城槌到了麵前,步卒們合力將巨木推向這個不怕死的和尚,隻見這個和尚依舊端端的坐在地上,毫不退縮,然後一頭朝著攻城槌撞了上去,攻城槌四分五裂的炸開了花,步卒與騎兵們人仰馬翻,被嚇的肝膽欲裂。
忽必烈站在遠處也不禁鼓掌,“真不愧為殺和尚韋金衣!”
韋和尚,站起了在這城門口入定了好些天的身體,活動了一下身子,一身金光斂如身體,呼吸之間陣陣紅霧從嘴口裏冒出,氣門盡毀,氣機噴薄而出轉為殺機,這一次老和尚再也不能將殺機收回體內,而是成了真正的殺和尚。
“師父師兄們,這些年沒給你們燒過什麽香火,這次就給你們一次燒個夠。”
這個被羊半仙號稱開竅之後氣機當世第一人的韋和尚再次立地成魔,站在城門口處,猶如一尊魔佛,裹挾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迎上萬騎。
經過了十年前的那一場大戰,現在邊關的這一群將士們應付起這種場麵,顯得格外冷靜。一道道軍令從將軍府裏發了出去,一封封由白鷹探回的軍情飛進了將軍府。劉征坐在火爐邊,一邊看著麵前的邊關圖一邊聽著一旁的的參事分析著軍情,雲洲這個大雪下起來便很難得停下來,河麵也已經被凍結了起來,天寒地凍的時候,雙方的戰意卻熾熱高昂。
這時候一隻黑鷹從高空降落在了將軍府門口的一個杆旗子上。
劉征一下回過神來,站起身走了過去,給黑鷹喂了一把吃食,然後從黑鷹腿上的小竹筒裏抽出一張紙條來。黑鷹乃是十年前大戰之後他親自安排在昆夷的幾個碟子,他們沒有名字,隻有一個代號,那便是黑鷹,每當昆夷那邊有大動作,就會以黑鷹傳信,這群人隻對劉征負責,也隻有劉征知道這群人的名字。
劉征打開紙條一看,上麵隻有兩個字,危矣。字寫的非常潦草,看樣子是為了趕時間。
是說黑鷹危矣還是說北方三道危矣,這紙條上沒說。
“那看樣子,這次好像真的危矣了。”
劉征把紙條丟進了火盆裏,對著熊熊火焰輕聲說道:“大將軍,小三立很平安,你在那邊應該放心了,隻是這次大戰沒有你坐鎮,我心裏很虛啊。”
夜幕降臨,昆夷騎兵駐紮在月神湖邊,這一次南征大將軍忽必烈喝下一杯馬奶酒,繼續看著手裏的地圖。十年前那場失敗的原因就是太過相信那一隻騎兵,而且在正麵戰場陣線拉的太過漫長,北方三道同時進攻,導致被大朔拖成了陣地戰。這一次,計劃裏就先吃下雲州,像一顆釘子,先紮進北方三道的胸口。
一把尖刀插進了地圖上雲州的位置。
隨著昆夷騎兵南下,遊騎碟子的遭遇戰愈發的平常,雲州的白鷹驍騎已經陣亡了大半,劉征不得不把他們全部撤回。同樣的場景發生在漫長邊境線上,隴右道涼州,蘭州,關外道雲州,豐州,河北道幽州,青州。昆夷騎兵四處遊蕩,仿佛給大戰醞釀出了一種全麵開花的景象。
而坐鎮戰線中心的雲州中郎將劉征想起了十年前的大戰前夕也是這幅模樣,而這次似乎遊騎碟子之間的交戰比之前那次損失更大,昆夷遊騎一看到白鷹就是一副窮追不舍不死不休的心態,聯想到黑影飛書寄來的危矣二字,劉征愈發不安。
作為大將軍趙毅臨走前任命的北線最高統領,年過半百的劉征也就打過那麽一次大戰,不隻是他,整個大朔會打仗的人都屈指可數,六十多年的和平時代,也導致了軍事上的疲弱,經過了十年前那一次血腥戰鬥之後,留下來的人都得到了成長。
好不容易才躺下的這位中郎將,在床上輾轉反側許久也沒能入睡,他想起了城門口的韋和尚,想起了黑鷹冒死傳來的那個字,想起了白天看到的白鷹戰損。一身冷汗的劉征從床上一躍而起,披上外套走進了中軍大帳,吩咐士兵叫來了各個參事,校尉。
大戰前夕,沒有人睡熟,所以很快所有人都來到中軍大帳。
劉征開門見山,指著地圖說道:”這場大戰,昆夷方麵和十多年前的策略不一樣了,這一次昆夷是要集中兵力,先撕破我們雲州,然後長驅直入南下。”
校尉陳宏問道:“中郎將是憑借什麽得出這個結論的?”
“雲州城外的昆夷遊騎是北麵三道六個州最多的,也是最為密集的。城外入定的韋和尚也說雲州危險,就連黑鷹傳回的消息也是一個危字,現在雲州通往蘭州,豐州和青州的道路已經被昆夷封鎖了,白鷹犧牲太大我也撤回來了,各位說說這仗還能怎麽打?”
一位老參事開口說道:“按照中郎將的說法,為今之計,隻有將南方靈州的士卒給調過來,按速度應該還能趕得上,我雲州守備人數三萬餘人,勉強能經得起幾場大戰的消耗。其他各個州就算派出一些高手逃過封鎖通知到了,過來也是被昆夷圍點打援。如果昆夷按照十年前的那樣攻城的話,我們能占據一點優勢,他們一兩個月也不見得能攻打下來,但若是與昆夷騎兵野外騎戰,那我們就毫無勝算了。”
“能爭取一點時間是一點吧,聽南邊說,朝廷那邊也開始逐漸恢複秩序了,若能拖到內亂結束,昆夷也不足為慮了。”
就在眾人對這場大戰未來還在討論的時候,十萬先頭部隊大軍距離雲州城已經不足百裏了。前往靈州的輕騎已經帶著劉征的信出門而去,邊關烽火台終於在夜間停止了燃燒。
一夜很快過去,昆夷在不足雲州三十裏的地方已經安營紮寨完畢,人人都已經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等到第二日黎明剛剛出現,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城門口的韋金衣睜開了雙眼,望向遠方,身體裏的氣機流轉,血光混著金光在體外也流轉著。從袖口掏出一個木魚,高舉右手然後一落而下,以他為中心,震起三丈之內的黃沙,鐺的一聲,聲音巨大,向四周滾滾傳去,起初時如撞佛鍾,漸漸的變成了滾滾天雷,響徹邊關。城牆上的將士們被這一聲木魚聲從昏沉中驚醒,一齊往向北方。
馬蹄滾滾,黃沙漫天,密密麻麻的昆夷騎兵正向雲州飛奔。
在急躁而又緊張的喧鬧聲中,雲州城邊關三道烽火升起,三聲警鍾響起,大戰開始。
大軍在距離雲州城門外不到三裏地的時候停了下來,劉征看著這鋪天蓋地的人群絕望的自嘲道:“這得有十萬人吧,這忽必烈老賊真看的起我。”
邊關上的一名年輕守城士兵發抖的問道:“劉將軍!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唯死戰爾!身後是你們父母,老婆,孩子,一旦雲州城破,整個關外道怕是要一片狼藉了。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守住雲州!拜托了!”
不知道是哪個士兵吼了一聲:“殺夷蠻子!”城牆之上,殺聲震天。城牆之下,韋和尚木魚之聲不絕於耳,像是戰時的響鼓。
昆夷軍陣中,一座座望樓立了起來,一架架攻城槌和投石車被推了出來,城牆之上的劉征看著觸目驚心,雙手緊握,喃喃道:“看來經過上一次的攻城戰,這一次昆夷那邊聰明了許多啊,學習了不少的東西啊”,接著咬牙切齒的說:“而且南邊自家人裏也有許多人不安分啊。”
忽必烈騎在一匹棗紅大馬之上,位於軍陣最前列,他望向城門口的韋和尚,然後想起了聽人說到的白帝城外韋和尚的事跡,有些感慨:“之前沒看到你浴血成佛的畫麵,這次你可別讓我失望咯。”
號角響起,昆夷兩側的數百騎兵開向著城門口的韋和尚衝鋒,身後的投石車也已經準備就緒,朝著城牆上發射,城牆遭受到巨石撞擊,無數的石塊飛起,有巨石朝著韋和尚所在的大門落下,被韋和尚一手輕輕擋住,然後向前一推,巨石在地上朝前滾動,撞飛了數十個騎兵,知道有人從陣中走出,單手攔下。步卒舉著盾護著攻城槌前進。城樓之上,弓箭手挽弓放箭,隨著第一個騎兵倒下,血腥的雲州之戰正式開始了。
數百騎兵沒有被韋和尚剛剛的單手接住投石車的巨石這種恐怖神力給嚇到,依舊手握彎刀直奔城門口,一馬當先的魁梧士兵右手握緊了鋒利的彎刀直指韋和尚喉嚨,韋和尚大袖一揮,這一個騎兵連人帶馬的倒飛數十米而去。後麵的騎兵見狀沒有放緩馬的速度,反而加速衝向了韋和尚,韋和尚高舉手中的木槌,朝著一個個衝向他的馬匹,重重的一錘落在了木魚上,木魚瞬間四分五裂,但是發出的氣浪將這一擁而上的數百騎兵給震暈了過去,馬匹和騎手都紛紛跌落在地。韋和尚咳嗽了一聲,坐在原地依舊沒有移動。
進攻的步卒見狀,護著攻城槌也跟著來到了城門口,然後把攻城槌一齊推向這個獨自一人守城門的和尚,和尚看著手中這個沒有木魚的棒槌,輕輕敲了敲自己的腦袋,笑了笑,他對這個奔向自己的巨木視而不見,隻是時不時的毀去投擲而來的巨石。
待到十多隻昆夷大馬拖來攻城槌到了麵前,步卒們合力將巨木推向這個不怕死的和尚,隻見這個和尚依舊端端的坐在地上,毫不退縮,然後一頭朝著攻城槌撞了上去,攻城槌四分五裂的炸開了花,步卒與騎兵們人仰馬翻,被嚇的肝膽欲裂。
忽必烈站在遠處也不禁鼓掌,“真不愧為殺和尚韋金衣!”
韋和尚,站起了在這城門口入定了好些天的身體,活動了一下身子,一身金光斂如身體,呼吸之間陣陣紅霧從嘴口裏冒出,氣門盡毀,氣機噴薄而出轉為殺機,這一次老和尚再也不能將殺機收回體內,而是成了真正的殺和尚。
“師父師兄們,這些年沒給你們燒過什麽香火,這次就給你們一次燒個夠。”
這個被羊半仙號稱開竅之後氣機當世第一人的韋和尚再次立地成魔,站在城門口處,猶如一尊魔佛,裹挾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迎上萬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