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玫粉湖畔草門背後,青衣少女輕撫胸口的護身符,感覺到護身符溫熱依舊,但她明白自己的心卻不可能再度溫熱起來了。
————心已死。心怎會有感?
她的心已經感受不到護身符裏靈玉所融匯的“父親”、“母親”和她自己的精血所帶來的溫暖了……
沒錯,這個青衣少女就是亦詩的魂魄元神,也是之前自稱“華夢”身份去見佟久舟的那個青衣少女。
原來早在第四聖靈界詭異出現、“弓斧錘”邪盟卷土重來後,“涳濛仙子”唐沛盈思子心切,冒著甘受天譴的風險、從九冥聖地私逃而出,拜托師妹水神齊襄照拂其人間三子。
水神齊襄受製於天規天條,無法直接相助,便將十五年的秘密一一清晰灌輸到亦詩體內的護體明珠中展示出來。
亦詩在此機緣下知曉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十五年前家族那段悲慘屈辱史……也明白了親生父親是函夏州幫主華禹跡。
而亦百浪並非自己的親生父親,反而是自己殺父滅族的大仇人,他對自己的百般嗬護一直都是抱有目的的。
因為要想開啟武林至寶——“日月如梭譜”的全部功能,首要條件就是集齊“金、木、水、火、土”五行令。
她自身這具魂魄恰恰承載著五行令中的“水”、“木”兩令,即“水慧令”和“木愛令”。
另外的“火”、“金”、“土”三令分別在她的三胞胎哥哥華中和三胞胎弟弟弟弟華童魂魄元神上。
現如今她的魂魄已被亦百浪關押在冷玉玫粉湖畔禁區好久了,終日不見天日,以水為生、以木為伴,被要求練就出“水慧令”和“木愛令”。
近而激活“日月如梭譜”,以助玫鷹堡亦氏號令天下、權傾武林,那時才有可能歸還她肉身,讓她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這些足以證明她對亦百浪的價值僅僅因為她是華禹跡和唐沛盈的女兒,身上流著函夏州華家王族的血。
因為地界人間隻有他們兄妹三人繼承了父親華禹跡和母親唐沛盈身上的五行令,隻有集齊全部五行令才能煉製出激發“日月如梭譜”全部功能的聖令。
所以亦百浪以父親身份對她格外恩寵,其實亦百浪從未當她是女兒,大多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口惠而實不至”階段。
從她最初被亦百浪當作祭品“魂肉分離”這件事上看,非常明確地證明了他僅僅當她是一顆棋子、一個附屬品、一個工具人而已。有利則用、無利則棄。
當少女撥開雲霧見日出,看清迷霧重重背後的算計與醜陋時,她就不再是最初的亦詩了。現在她三魂七魄皆已回歸本源————她是函夏州大小姐華夢。
可是她還沒有機會找到已到玫鷹堡的“日月如梭譜”,弟弟佟久舟和哥哥鍾遠日就帶著聖水嶺主水玲瓏匆匆忙忙趕過來了。
為了不打草驚蛇,她更不希望她的哥哥和弟弟再有危險,在沒有完全準備好、沒有把握把對手一擊即潰的情況下,她寧可佯裝毫不知情,假意趕走哥哥弟弟。
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有時事情的走向可不是她希望咋樣就咋樣的……
“倔”的意思是倔強,意味著一個人不喜歡聽別人意見、做事情喜歡墨守陳規、慣性思維嚴重。
“倔”的特質可以表現方方麵麵:小到吃飯、穿衣,大到終身大事;“倔”也可以表現在不同種類的人身上,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倔”更可以表現在對、錯性質完全不同的事情上。
理性的人隻會在自己做對的大事上麵“倔”,但感性的人則會在所有方麵“倔”————包括自己做錯的事情。
因此,但在不同對象身上體現的“倔”,造成積極和消極效果是不一樣的。
都說“男人如山、女人如水”,但如果這個女人自小是在男人堆裏長大,受的也是家中獨子的接班人教育,那就使她很容易轉化成一股“泥石流”。
當她被觸及逆鱗後,夾雜著泥土山石滾滾而下…
亦詩的“母親”———玫鷹堡夫人亦繼英,就是一個典型的“泥石流”女人,而且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發起威來巨大無比………
亦百浪太了解夫人的脾氣了,也許他不一定全麵準確了解她真實的能力,但對於秉性和作風還是了如指掌的。
當他每次麵對夫人無計可施後,他都隻好認命地痛快認輸。
他默默點了點頭,說道:“夫人,我可以派海銘外出。我也一直在找詩兒,但你要相信我,真的不能保證三天之內一定找得到。”
他很清楚:雖然夫人亦繼英貌似走遠已看不到身影,但以她的秉性,她一定還在附近暗暗觀察,直到看著他離開。
所以,他說的這番話,夫人是一定能聽見的。
說罷,亦百浪歎了口氣、轉身離開。
隻是一時間他看起來仿佛真的蒼老了許多,連走路都透著滄桑淒涼……
“嗬嗬,亦百浪不愧是亦百浪。”
短短的一句話,充滿了無限的嘲諷、鄙夷、還有些…………傷感。
原來說此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亦百浪和夫人口中剛剛討論的棺材子宮海銘。
此時的他正站在亦夫人身旁,一副看好戲的表情,玩味的看著亦百浪遠去的背影……
亦夫人也冷笑一聲,幽幽地舒了一口氣,道:“果然知父莫若子。果真一切都在你的意料之中,嗬嗬……“
不過,像是沒有聽出她語氣中的諷刺,宮海銘隻是回頭望了她一眼的,表情複雜,
“也許在你看來,方式卑鄙、手段低劣,但是換種角度看,這樣做事似乎也沒有錯。我認為溝通的實質就是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做事也是同一道理:他是人是鬼決定了他是會得到人道待遇還是該下地獄。“
說完這些,宮海銘頭也不回的徑直走掉了……
事實確實如此。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亦百浪不清楚的是:他以為自己是獵手,其實某個階段、某個時刻,自己隻是別人眼裏的獵物而已。
似乎這一規則套用在遊戲中的任何一個人身上,都適用。普適性超強的道理。
在這個遊戲裏,或許目前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獵手,但這個遊戲令人著迷之處恰恰就在於從:不到最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角色是什麽!
也許開始的角色一切都隻是假象,都隻是一廂情願的“自以為”………
但是為什麽她絲毫感覺不到勝利的喜悅呢?她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個輸家,而不是掌控遊戲節奏的終極大贏家。
而無論是亦百浪還是宮海銘,他們卻正好相反。
表麵看起來一切都在由亦夫人安排,可她心裏卻空蕩蕩的,反觀那兩個男人卻鎮定無比…………
在這件事上,亦夫人很明白:不管結果如何,自己都注定了是輸家……
隻要她亦繼英對那個男人還有一絲絲情意在,隻要在心底裏她做不到徹底無情,她就必輸無疑。隻不過是是輸多輸少的問題…………
看著宮海銘酷似亦百浪的身影漸行漸遠,亦夫人的心裏泛起陣陣說不清的悲淒………
她突然間不受控地喃喃自語道:“我現在究竟是誰?我的雙親早已不再,我的女兒生死未卜,我的夫君竟是最陌生的枕邊人!一時間好像我的一切都已不再是‘我的’,那我的存在又有什麽意義呢?我又是誰的誰?“
越想越慌亂,越亂越瞎想,輾轉難眠,卻無奈根本找不到答案。
當然,不管她再如何睡不著,她想要的結果正在一一實現過程中———亦堡主將宮海銘送走了。
當然,亦堡主萬萬不會想到:這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和親親夫人聯手給自己下的一個局!
第二天,整裝完畢的宮海銘就來辭別亦夫人、並感恩義夫義母及蒼穹道長的指點提攜,拜別完眾人,未用午膳徑直出發……
好在宮海銘、亦堡主及夫人等三人雖心知肚明、各懷鬼胎,但場麵上誰也不願破臉難堪。遂心照不宣地演完了這場“合家歡送遊子”曲…………
孰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山外有山樓外樓。
————心已死。心怎會有感?
她的心已經感受不到護身符裏靈玉所融匯的“父親”、“母親”和她自己的精血所帶來的溫暖了……
沒錯,這個青衣少女就是亦詩的魂魄元神,也是之前自稱“華夢”身份去見佟久舟的那個青衣少女。
原來早在第四聖靈界詭異出現、“弓斧錘”邪盟卷土重來後,“涳濛仙子”唐沛盈思子心切,冒著甘受天譴的風險、從九冥聖地私逃而出,拜托師妹水神齊襄照拂其人間三子。
水神齊襄受製於天規天條,無法直接相助,便將十五年的秘密一一清晰灌輸到亦詩體內的護體明珠中展示出來。
亦詩在此機緣下知曉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十五年前家族那段悲慘屈辱史……也明白了親生父親是函夏州幫主華禹跡。
而亦百浪並非自己的親生父親,反而是自己殺父滅族的大仇人,他對自己的百般嗬護一直都是抱有目的的。
因為要想開啟武林至寶——“日月如梭譜”的全部功能,首要條件就是集齊“金、木、水、火、土”五行令。
她自身這具魂魄恰恰承載著五行令中的“水”、“木”兩令,即“水慧令”和“木愛令”。
另外的“火”、“金”、“土”三令分別在她的三胞胎哥哥華中和三胞胎弟弟弟弟華童魂魄元神上。
現如今她的魂魄已被亦百浪關押在冷玉玫粉湖畔禁區好久了,終日不見天日,以水為生、以木為伴,被要求練就出“水慧令”和“木愛令”。
近而激活“日月如梭譜”,以助玫鷹堡亦氏號令天下、權傾武林,那時才有可能歸還她肉身,讓她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這些足以證明她對亦百浪的價值僅僅因為她是華禹跡和唐沛盈的女兒,身上流著函夏州華家王族的血。
因為地界人間隻有他們兄妹三人繼承了父親華禹跡和母親唐沛盈身上的五行令,隻有集齊全部五行令才能煉製出激發“日月如梭譜”全部功能的聖令。
所以亦百浪以父親身份對她格外恩寵,其實亦百浪從未當她是女兒,大多都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口惠而實不至”階段。
從她最初被亦百浪當作祭品“魂肉分離”這件事上看,非常明確地證明了他僅僅當她是一顆棋子、一個附屬品、一個工具人而已。有利則用、無利則棄。
當少女撥開雲霧見日出,看清迷霧重重背後的算計與醜陋時,她就不再是最初的亦詩了。現在她三魂七魄皆已回歸本源————她是函夏州大小姐華夢。
可是她還沒有機會找到已到玫鷹堡的“日月如梭譜”,弟弟佟久舟和哥哥鍾遠日就帶著聖水嶺主水玲瓏匆匆忙忙趕過來了。
為了不打草驚蛇,她更不希望她的哥哥和弟弟再有危險,在沒有完全準備好、沒有把握把對手一擊即潰的情況下,她寧可佯裝毫不知情,假意趕走哥哥弟弟。
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有時事情的走向可不是她希望咋樣就咋樣的……
“倔”的意思是倔強,意味著一個人不喜歡聽別人意見、做事情喜歡墨守陳規、慣性思維嚴重。
“倔”的特質可以表現方方麵麵:小到吃飯、穿衣,大到終身大事;“倔”也可以表現在不同種類的人身上,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倔”更可以表現在對、錯性質完全不同的事情上。
理性的人隻會在自己做對的大事上麵“倔”,但感性的人則會在所有方麵“倔”————包括自己做錯的事情。
因此,但在不同對象身上體現的“倔”,造成積極和消極效果是不一樣的。
都說“男人如山、女人如水”,但如果這個女人自小是在男人堆裏長大,受的也是家中獨子的接班人教育,那就使她很容易轉化成一股“泥石流”。
當她被觸及逆鱗後,夾雜著泥土山石滾滾而下…
亦詩的“母親”———玫鷹堡夫人亦繼英,就是一個典型的“泥石流”女人,而且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發起威來巨大無比………
亦百浪太了解夫人的脾氣了,也許他不一定全麵準確了解她真實的能力,但對於秉性和作風還是了如指掌的。
當他每次麵對夫人無計可施後,他都隻好認命地痛快認輸。
他默默點了點頭,說道:“夫人,我可以派海銘外出。我也一直在找詩兒,但你要相信我,真的不能保證三天之內一定找得到。”
他很清楚:雖然夫人亦繼英貌似走遠已看不到身影,但以她的秉性,她一定還在附近暗暗觀察,直到看著他離開。
所以,他說的這番話,夫人是一定能聽見的。
說罷,亦百浪歎了口氣、轉身離開。
隻是一時間他看起來仿佛真的蒼老了許多,連走路都透著滄桑淒涼……
“嗬嗬,亦百浪不愧是亦百浪。”
短短的一句話,充滿了無限的嘲諷、鄙夷、還有些…………傷感。
原來說此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亦百浪和夫人口中剛剛討論的棺材子宮海銘。
此時的他正站在亦夫人身旁,一副看好戲的表情,玩味的看著亦百浪遠去的背影……
亦夫人也冷笑一聲,幽幽地舒了一口氣,道:“果然知父莫若子。果真一切都在你的意料之中,嗬嗬……“
不過,像是沒有聽出她語氣中的諷刺,宮海銘隻是回頭望了她一眼的,表情複雜,
“也許在你看來,方式卑鄙、手段低劣,但是換種角度看,這樣做事似乎也沒有錯。我認為溝通的實質就是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做事也是同一道理:他是人是鬼決定了他是會得到人道待遇還是該下地獄。“
說完這些,宮海銘頭也不回的徑直走掉了……
事實確實如此。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亦百浪不清楚的是:他以為自己是獵手,其實某個階段、某個時刻,自己隻是別人眼裏的獵物而已。
似乎這一規則套用在遊戲中的任何一個人身上,都適用。普適性超強的道理。
在這個遊戲裏,或許目前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獵手,但這個遊戲令人著迷之處恰恰就在於從:不到最後,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角色是什麽!
也許開始的角色一切都隻是假象,都隻是一廂情願的“自以為”………
但是為什麽她絲毫感覺不到勝利的喜悅呢?她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個輸家,而不是掌控遊戲節奏的終極大贏家。
而無論是亦百浪還是宮海銘,他們卻正好相反。
表麵看起來一切都在由亦夫人安排,可她心裏卻空蕩蕩的,反觀那兩個男人卻鎮定無比…………
在這件事上,亦夫人很明白:不管結果如何,自己都注定了是輸家……
隻要她亦繼英對那個男人還有一絲絲情意在,隻要在心底裏她做不到徹底無情,她就必輸無疑。隻不過是是輸多輸少的問題…………
看著宮海銘酷似亦百浪的身影漸行漸遠,亦夫人的心裏泛起陣陣說不清的悲淒………
她突然間不受控地喃喃自語道:“我現在究竟是誰?我的雙親早已不再,我的女兒生死未卜,我的夫君竟是最陌生的枕邊人!一時間好像我的一切都已不再是‘我的’,那我的存在又有什麽意義呢?我又是誰的誰?“
越想越慌亂,越亂越瞎想,輾轉難眠,卻無奈根本找不到答案。
當然,不管她再如何睡不著,她想要的結果正在一一實現過程中———亦堡主將宮海銘送走了。
當然,亦堡主萬萬不會想到:這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和親親夫人聯手給自己下的一個局!
第二天,整裝完畢的宮海銘就來辭別亦夫人、並感恩義夫義母及蒼穹道長的指點提攜,拜別完眾人,未用午膳徑直出發……
好在宮海銘、亦堡主及夫人等三人雖心知肚明、各懷鬼胎,但場麵上誰也不願破臉難堪。遂心照不宣地演完了這場“合家歡送遊子”曲…………
孰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山外有山樓外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