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找好以後,我回到廣州一邊繼續上班,一邊等待博士畢業證的發放。聽說論文還要送交研究生院的校學術委員會審查,審查通過才能發放博士畢業證。有沒有可能審查不通過呢,理論上是有的,所以我也不敢貿然辭職。雖然辭職的計劃一直埋在心裏。我依舊每天來到辦公室,但是我的心態較之以前放鬆了很多。以前是為了博士畢業拚命,現在則是整理一些以前寫的論文,找合適的期刊投稿。畢竟學術這條路還是要一直走下去,副教授還是要評。所以科研項目的申請書要寫,論文也要寫。
辦公室裏平時冷冷清清的,多數老師一般都是有課才來的,像我這樣天天來辦公室的人不多。而且,同一個辦公室的老師,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地也走了好幾個。
先是豐老師走了,去了廣州另一所高校,據說是因為評職稱沒評上的的原因。豐老師的能力挺強的,當時還承擔了土木係的副主任,可能在評職稱時遇到了排擠,幹脆一走了之,聽說走了以後很快就評上教授了。
後來是鄧老師走了,轉崗去做了行政,不搞教學不搞科研,一切都放下,過著很愜意。
接著是唐老師退休了,55歲。說來也巧,唐老師也是交大畢業的,90年代南下廣州淘金。唐老師是交大子弟,她父親是國內最早的一批火車機車專家,她從小就在大學裏校園長大。大學畢業後來廣州工作,先是在建築設計院工作,後來進了鬆田大學。唐老師是名門之後,雖然說學曆隻是本科,不過他們那個年代本科進高校也是正常的事,唐老師最厲害是她社會資源廣泛,自身業務能力也很強。很早就評了副教授和碩導,是學院橫向項目最多的教師。在廣州房子買了好幾套。
然後是梁老師今年退休了,60歲,他的一生也算是輝煌,是學院早期少數的幾個教授之一。他雖然沒有做過行政領導,他長期承擔校學校委員會的委員,這是何等的榮譽。聽說他退休以後,被一家設計院聘為顧問,一身的本領仍然有用武之地。
辦公室裏平時隻有我有老周在。老周是當年以博士身份和我一起來報到的。工作二年多後就評上了副高,那時候全校的博士很少,評副高的條件也不像現在這麽高。新的博士一般三年左右都能上副高的。老周在是廣州某著名985高校脫產讀的博士,學術功底紮實,人脈也廣。橫向項目特別多,在學院幹得也不錯。以他的資曆,現在也該上正高了,無奈他忙於做橫項項目,縱向的科研課題比較少,一直沒達到正高的條件。老周換個學校說評正高就容易些,但是自己年齡大了,懶得動了。去一個新地方又得重新適應環境,現在在這裏也呆得習慣了,上不上正高也就隨緣吧。我如果是他,我可能不願意動,因為他生存沒有問題。他能項目,能發文章,能帶研究生,每年的工作量考核沒有壓力。而我就不同了,我雖然有了博士學位,可我還是發不出高水平的論文,申請不到科研項目,也沒有碩導的資格,工作量考核還是可能過不了。
所以我必須走,因為我在這裏混不下去了。回想當年第一次走進辦公室的情形還曆曆在目。那時候的我,莽撞無知,激情四射,年輕氣盛,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處處都想出人投地、出類拔萃。我也曾經努力拚博過,可後來幾乎全都事誌願違。教學上、科研上,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成績。究其原因,和我自身的能力有關,也和我的性格有關。
人生的成敗,其實主要取決於人的性格。孤獨、傲慢、急躁、貪婪、無知、戾氣重,這些槽糕的性格,影響了工作的成就和生活的幸福。做事沒有耐心,缺乏定力,急於求成,加上心高氣傲,眼高手低。遇到挫折就悲觀消極。最終就落到一個蹉跎歲月,一事無成的結局。要當好一個老師,其實首先是要做好一個人,做一個性格好的人。可惜我是到很晚才陰白這些道理的。
一段時間以後,打電話給交大研究生陸軍,博士學位申請終於順利通過了,於是隨後我在一周之內辦完了辭職手續。這一周的時間,我每天在校園裏行走,經過那一幢幢建築物,一棵棵樹木,以及一條條道路,都會想些自己曾經的身影。我在校園的很多個角落,照了很多照片。這個曾經看來那麽乏味的校園,現在居然可愛了起來。越要離開,越是留戀。還有那些發生過的往事,曆曆在目,卻永成懷念。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頭上開始出現了幾縷白發,起初不甘心,想把它們一一拔掉。後來發現越來越多,怎麽也拔不完了,就無奈地接受了。青絲到白發,青年到中年。這就是時光的無情,誰能逃得過呢?
周二那天是全院大會,係主任安排這一年中午全係聚餐,算是為我餞行,我也買了這天下午出發高鐵票,準備吃完飯就走。這一天能來老師基本都來了,一半老同事,一半新同事。係所這幾年新進了不少人,現在新人老人大概各一半。新來的年輕博士都很厲害,老是同事因為年頭久了,也多少都積累了一些成果,基本上都評上副高或正高了。為了避免拖後退,離開對我說是一種解脫。。
係主任先是祝賀我博士畢業,大家也對我說了一些恭喜的話。其實隻有我自己內心裏最慚愧,我是係所最後一個拿到博士文憑的人。早期那些本科、碩士學曆的老教師都退休了,係所也迎來了新的發展,交通運輸專業的碩士點也申請下來了。專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一切都向著好的趨勢前進,未來鬆田大學的交通運輸專業,一定會在省內,甚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我也衷心地祝福這個專業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聚餐快結束時,我給每位老師送上一份小禮物,一個包裝好的u盤,u盤的正反麵刻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八個字。說來慚愧,自己雖然沒有做到,但是願意和天下教師共勉勵。十年的時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幾乎一無所知,就糊裏糊圖地去當了一名大學老師,這十年的經曆,讓對這個職業開始有了尊敬感和敬畏感,雖然這一路摸索得很辛苦,也犯了很多錯誤,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開始愛上這個職業了,我開始找到了生命的方向,我覺得有幸做一名大學老師,實在是一件幸福至極的事。我要好好把握剩下的時光,用生命去熱愛這個職業,讓以後的日子不再蹉跎。
辦公室裏平時冷冷清清的,多數老師一般都是有課才來的,像我這樣天天來辦公室的人不多。而且,同一個辦公室的老師,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地也走了好幾個。
先是豐老師走了,去了廣州另一所高校,據說是因為評職稱沒評上的的原因。豐老師的能力挺強的,當時還承擔了土木係的副主任,可能在評職稱時遇到了排擠,幹脆一走了之,聽說走了以後很快就評上教授了。
後來是鄧老師走了,轉崗去做了行政,不搞教學不搞科研,一切都放下,過著很愜意。
接著是唐老師退休了,55歲。說來也巧,唐老師也是交大畢業的,90年代南下廣州淘金。唐老師是交大子弟,她父親是國內最早的一批火車機車專家,她從小就在大學裏校園長大。大學畢業後來廣州工作,先是在建築設計院工作,後來進了鬆田大學。唐老師是名門之後,雖然說學曆隻是本科,不過他們那個年代本科進高校也是正常的事,唐老師最厲害是她社會資源廣泛,自身業務能力也很強。很早就評了副教授和碩導,是學院橫向項目最多的教師。在廣州房子買了好幾套。
然後是梁老師今年退休了,60歲,他的一生也算是輝煌,是學院早期少數的幾個教授之一。他雖然沒有做過行政領導,他長期承擔校學校委員會的委員,這是何等的榮譽。聽說他退休以後,被一家設計院聘為顧問,一身的本領仍然有用武之地。
辦公室裏平時隻有我有老周在。老周是當年以博士身份和我一起來報到的。工作二年多後就評上了副高,那時候全校的博士很少,評副高的條件也不像現在這麽高。新的博士一般三年左右都能上副高的。老周在是廣州某著名985高校脫產讀的博士,學術功底紮實,人脈也廣。橫向項目特別多,在學院幹得也不錯。以他的資曆,現在也該上正高了,無奈他忙於做橫項項目,縱向的科研課題比較少,一直沒達到正高的條件。老周換個學校說評正高就容易些,但是自己年齡大了,懶得動了。去一個新地方又得重新適應環境,現在在這裏也呆得習慣了,上不上正高也就隨緣吧。我如果是他,我可能不願意動,因為他生存沒有問題。他能項目,能發文章,能帶研究生,每年的工作量考核沒有壓力。而我就不同了,我雖然有了博士學位,可我還是發不出高水平的論文,申請不到科研項目,也沒有碩導的資格,工作量考核還是可能過不了。
所以我必須走,因為我在這裏混不下去了。回想當年第一次走進辦公室的情形還曆曆在目。那時候的我,莽撞無知,激情四射,年輕氣盛,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處處都想出人投地、出類拔萃。我也曾經努力拚博過,可後來幾乎全都事誌願違。教學上、科研上,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成績。究其原因,和我自身的能力有關,也和我的性格有關。
人生的成敗,其實主要取決於人的性格。孤獨、傲慢、急躁、貪婪、無知、戾氣重,這些槽糕的性格,影響了工作的成就和生活的幸福。做事沒有耐心,缺乏定力,急於求成,加上心高氣傲,眼高手低。遇到挫折就悲觀消極。最終就落到一個蹉跎歲月,一事無成的結局。要當好一個老師,其實首先是要做好一個人,做一個性格好的人。可惜我是到很晚才陰白這些道理的。
一段時間以後,打電話給交大研究生陸軍,博士學位申請終於順利通過了,於是隨後我在一周之內辦完了辭職手續。這一周的時間,我每天在校園裏行走,經過那一幢幢建築物,一棵棵樹木,以及一條條道路,都會想些自己曾經的身影。我在校園的很多個角落,照了很多照片。這個曾經看來那麽乏味的校園,現在居然可愛了起來。越要離開,越是留戀。還有那些發生過的往事,曆曆在目,卻永成懷念。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頭上開始出現了幾縷白發,起初不甘心,想把它們一一拔掉。後來發現越來越多,怎麽也拔不完了,就無奈地接受了。青絲到白發,青年到中年。這就是時光的無情,誰能逃得過呢?
周二那天是全院大會,係主任安排這一年中午全係聚餐,算是為我餞行,我也買了這天下午出發高鐵票,準備吃完飯就走。這一天能來老師基本都來了,一半老同事,一半新同事。係所這幾年新進了不少人,現在新人老人大概各一半。新來的年輕博士都很厲害,老是同事因為年頭久了,也多少都積累了一些成果,基本上都評上副高或正高了。為了避免拖後退,離開對我說是一種解脫。。
係主任先是祝賀我博士畢業,大家也對我說了一些恭喜的話。其實隻有我自己內心裏最慚愧,我是係所最後一個拿到博士文憑的人。早期那些本科、碩士學曆的老教師都退休了,係所也迎來了新的發展,交通運輸專業的碩士點也申請下來了。專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一切都向著好的趨勢前進,未來鬆田大學的交通運輸專業,一定會在省內,甚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我也衷心地祝福這個專業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聚餐快結束時,我給每位老師送上一份小禮物,一個包裝好的u盤,u盤的正反麵刻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八個字。說來慚愧,自己雖然沒有做到,但是願意和天下教師共勉勵。十年的時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幾乎一無所知,就糊裏糊圖地去當了一名大學老師,這十年的經曆,讓對這個職業開始有了尊敬感和敬畏感,雖然這一路摸索得很辛苦,也犯了很多錯誤,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開始愛上這個職業了,我開始找到了生命的方向,我覺得有幸做一名大學老師,實在是一件幸福至極的事。我要好好把握剩下的時光,用生命去熱愛這個職業,讓以後的日子不再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