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之後的第一周內,我辦完了在南方水利學院的入職手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辦入職手續的時候,人事處給我開了兩張單子,要我先去做完這兩樣檢查再來辦入職手續。我看了一下,一張是去校醫院體驗單,一張是去校心理谘詢中心的心理測試單。拿到心裏測試單的時候,我禁不住輕輕一笑。難道心理有問題也這麽容易測出來。十年前我入職鬆田大學的時候,可是沒有心理測試這一項的。為什麽現在會加上這一項呢,難道是現在大學老師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了,多到入職前就要測試一下,把心理有問題的擋在外麵,以防入職以後鬧出事來。後來我又轉了一念,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其實不光是高校入職前要測試心理,很多企業入職前也要測試心理的。現代人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高校屬於社會的一個單元,測試一下也很有正常的。
而且,高校教師精神不正常,導致不良後果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而我聽說,鬆田大學之前也有在實驗室自殺的教師,因為是醜事,學校秘不官宣而已。高校教師大多數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平時從事強度的腦子勞動,用腦過度,腦子出問題的情況比一般職業更容易發生。所以,入職前做下心理測試,是很有必要的。
我拿著心理測試單跑到心理中心,起初還挺好奇的,心想會不會有什麽“測謊儀”之類的高端科技產品。後來發現也就那麽回事,有位年輕的男教師拿了個平板電腦,打開個程序讓我答題,全部都是選擇題,一百多道吧,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不要過度思考,盡量如實回答,這樣測試才準確。”那位男老師如是叮囑我。我連連點頭,心想這無非是走個過場罷了。花了半個小時,答完了規定的題目,為了提高分數,有些題目其實是違心答的。把平板電腦交給對方,幾分鍾之後,對方在我的心理測試單上蓋了合格的章。
走出心理中心,我不禁感歎起來,什麽是心理健康呢,怎樣才能心理健康呢?是天天活著開心快樂。開心快樂,這對我來說一個多麽奢侈的詞語。
捫心自問,許多年以來,我的心理都是亞健康的。高中的後兩年,為了迎戰那場能夠人生命運的高考,放棄了一切的生活樂趣,沒有白天黑夜地和那些枯燥無味的題目打交道。終於考上了大學,17歲那年,從未出過遠門我,孤身一人去離家千裏的成都求學,舉目無親。性格孤僻,和宿舍同學也處不好關係,最後被三個人孤立起來,經常晚上不敢回宿舍。碩士畢業後,又一個人來到廣州工作,同樣舉目無親,常常下班後無處可去,晚上一個人呆在宿舍,孤獨感和恐慌感陣陣襲來,經常整夜失眠,白天無精打彩,也嚴重影響了工作。終於漸漸熟悉了環境以後,身體又不適應廣東的氣候而常年不適,再後來又為了拿這個博士學位被論文和導師折磨著生不如死。
回想過去的十幾年,那麽青春洋溢,人生中最黃金的十幾年,本應該是最陽光燦爛的十幾年裏,我的心理幾乎都是灰色的。極少時間快樂過,更不要說天天了。
辦好了入職手續之後沒多久,我去東華工大找了一次陳紫。“上次麵試我走得很急,還沒參觀過你們學校的。下午有沒有空,帶我到你們學校轉轉好嗎?”我在電話裏說。“你沒來也好的,我們學校沒啥好的,這裏除了考核要求高,工資也不會南方水利學院高。”陳紫回答我。
那天傍晚,我和陳紫約在東華工大校門口見麵。這所學校建校六十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搬遷過。不像很多學校建了新校區,出現新舊兩個校區同時辦學的情況。學校的位置以前算是郊區,校園麵積很大,以前相對空曠,後來房子越建越多。學校的風景很美麗,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湖,許多綠樹錯落有致地布置在建築物周邊。校園的建築和景觀有點陳舊,但我喜歡這種年代感,這種時間沉澱出的人文底蘊。
陳紫帶著我沿著人工湖散步,因為不是上課時間,所以校園裏很多人,操場上、食堂裏、校道上到處都是人,年輕的學子們青春活潑的身影,把古老的校園點綴得喧囂熱鬧,活力四射。
“我剛來時可沒這麽多人,這幾年學校發展得很快,合並了一個專科,加上研究生擴招,人越來越多,建築也多了很多,你剛現在學校還挺漂亮的吧,我剛來時可破了。”陳紫說。
“是啊,這個學校我以前看不上,現在人家看不上我了。”我說。
“現在高校競爭激烈,內卷太厲害了,你看那些研究樓下麵,晚上都停滿了車,深夜十點還有人在工作呢。”陳紫說。
“你呢,怎麽能過得這麽逍遙。”我知道她一直沒有讀博士,也沒做科研。
“我已經放棄了,我覺得人活得自在很重要。我不喜歡做科研,尤其是咱們專業的科研,有什麽意思呢,玩數學模型,故意弄得很複雜才能發高水平的文章。”陳紫說。
“是啊,這就是遊戲規則,為了生存,我們都得遵守。”我說。
“誰說一定要遵守,不評職稱不也能生存嗎?”陳紫說。
“到也是,反正不會被開除。”我說。
“我覺得人活著最重要是要開心。我現在搞搞教學,過得也挺好的,不評職稱就是錢少點了,錢少我就少用點唄。我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一放假我就出去旅遊,國內的省份我都走遍了。”陳紫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說。
“詩人說話就是有水平,可是你活著怎麽就不能這麽愜意呢。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強迫症,陰陰不想做,卻偏偏要強迫自己去做,最後造成內心衝突,無法自我接納,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嚴重還會形成精神分裂。我看你呀,就有點強迫症”
“不是有一點,而是很嚴重,這麽多年來,我似乎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說。
“你不是喜歡寫作嘛,你就好好寫作唄。”陳紫說。
“寫作對評職稱沒幫助呀。”我說。
“又來了,人要學會放過自己。也是愛自己,自己都不愛自己,不指望別人來愛你嗎?我家裏還養了一隻貓,每天我跟它玩,多有趣呀,比那些枯燥的論文有趣多了。哈哈。”陳紫發出爽朗的笑聲
陳紫爽朗的笑聲,讓我由衷地羨慕起來。回來自己讀博以來的這麽多年,幾乎都是在為難自己,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表麵上是求上進,實際上還是追名逐利。放不下,看不破,一直在苟且,所以活得不快樂。。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哪天我什麽都有了,比如有了教授職稱,有了幾千萬的身家,我會去做什麽呢?那個時候我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我內心裏最真實的願望。那時候,我一定會去遊山玩水,一定會去會親訪友,一定會去學藝術,一定會去做慈善公益,一定會去善待自己的身體。這些“一定會”,都是我內心真正向往的“詩和遠方”。既然這樣,為何不現在就去做呢?哪怕不能全部做到,也可以部分做到是吧。因為有了有詩和遠方,苟且才有意義呢。
出於這樣的想法,我寫了這部《風雨讀博路》。
而且,高校教師精神不正常,導致不良後果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而我聽說,鬆田大學之前也有在實驗室自殺的教師,因為是醜事,學校秘不官宣而已。高校教師大多數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平時從事強度的腦子勞動,用腦過度,腦子出問題的情況比一般職業更容易發生。所以,入職前做下心理測試,是很有必要的。
我拿著心理測試單跑到心理中心,起初還挺好奇的,心想會不會有什麽“測謊儀”之類的高端科技產品。後來發現也就那麽回事,有位年輕的男教師拿了個平板電腦,打開個程序讓我答題,全部都是選擇題,一百多道吧,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不要過度思考,盡量如實回答,這樣測試才準確。”那位男老師如是叮囑我。我連連點頭,心想這無非是走個過場罷了。花了半個小時,答完了規定的題目,為了提高分數,有些題目其實是違心答的。把平板電腦交給對方,幾分鍾之後,對方在我的心理測試單上蓋了合格的章。
走出心理中心,我不禁感歎起來,什麽是心理健康呢,怎樣才能心理健康呢?是天天活著開心快樂。開心快樂,這對我來說一個多麽奢侈的詞語。
捫心自問,許多年以來,我的心理都是亞健康的。高中的後兩年,為了迎戰那場能夠人生命運的高考,放棄了一切的生活樂趣,沒有白天黑夜地和那些枯燥無味的題目打交道。終於考上了大學,17歲那年,從未出過遠門我,孤身一人去離家千裏的成都求學,舉目無親。性格孤僻,和宿舍同學也處不好關係,最後被三個人孤立起來,經常晚上不敢回宿舍。碩士畢業後,又一個人來到廣州工作,同樣舉目無親,常常下班後無處可去,晚上一個人呆在宿舍,孤獨感和恐慌感陣陣襲來,經常整夜失眠,白天無精打彩,也嚴重影響了工作。終於漸漸熟悉了環境以後,身體又不適應廣東的氣候而常年不適,再後來又為了拿這個博士學位被論文和導師折磨著生不如死。
回想過去的十幾年,那麽青春洋溢,人生中最黃金的十幾年,本應該是最陽光燦爛的十幾年裏,我的心理幾乎都是灰色的。極少時間快樂過,更不要說天天了。
辦好了入職手續之後沒多久,我去東華工大找了一次陳紫。“上次麵試我走得很急,還沒參觀過你們學校的。下午有沒有空,帶我到你們學校轉轉好嗎?”我在電話裏說。“你沒來也好的,我們學校沒啥好的,這裏除了考核要求高,工資也不會南方水利學院高。”陳紫回答我。
那天傍晚,我和陳紫約在東華工大校門口見麵。這所學校建校六十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搬遷過。不像很多學校建了新校區,出現新舊兩個校區同時辦學的情況。學校的位置以前算是郊區,校園麵積很大,以前相對空曠,後來房子越建越多。學校的風景很美麗,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湖,許多綠樹錯落有致地布置在建築物周邊。校園的建築和景觀有點陳舊,但我喜歡這種年代感,這種時間沉澱出的人文底蘊。
陳紫帶著我沿著人工湖散步,因為不是上課時間,所以校園裏很多人,操場上、食堂裏、校道上到處都是人,年輕的學子們青春活潑的身影,把古老的校園點綴得喧囂熱鬧,活力四射。
“我剛來時可沒這麽多人,這幾年學校發展得很快,合並了一個專科,加上研究生擴招,人越來越多,建築也多了很多,你剛現在學校還挺漂亮的吧,我剛來時可破了。”陳紫說。
“是啊,這個學校我以前看不上,現在人家看不上我了。”我說。
“現在高校競爭激烈,內卷太厲害了,你看那些研究樓下麵,晚上都停滿了車,深夜十點還有人在工作呢。”陳紫說。
“你呢,怎麽能過得這麽逍遙。”我知道她一直沒有讀博士,也沒做科研。
“我已經放棄了,我覺得人活得自在很重要。我不喜歡做科研,尤其是咱們專業的科研,有什麽意思呢,玩數學模型,故意弄得很複雜才能發高水平的文章。”陳紫說。
“是啊,這就是遊戲規則,為了生存,我們都得遵守。”我說。
“誰說一定要遵守,不評職稱不也能生存嗎?”陳紫說。
“到也是,反正不會被開除。”我說。
“我覺得人活著最重要是要開心。我現在搞搞教學,過得也挺好的,不評職稱就是錢少點了,錢少我就少用點唄。我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一放假我就出去旅遊,國內的省份我都走遍了。”陳紫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說。
“詩人說話就是有水平,可是你活著怎麽就不能這麽愜意呢。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強迫症,陰陰不想做,卻偏偏要強迫自己去做,最後造成內心衝突,無法自我接納,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嚴重還會形成精神分裂。我看你呀,就有點強迫症”
“不是有一點,而是很嚴重,這麽多年來,我似乎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說。
“你不是喜歡寫作嘛,你就好好寫作唄。”陳紫說。
“寫作對評職稱沒幫助呀。”我說。
“又來了,人要學會放過自己。也是愛自己,自己都不愛自己,不指望別人來愛你嗎?我家裏還養了一隻貓,每天我跟它玩,多有趣呀,比那些枯燥的論文有趣多了。哈哈。”陳紫發出爽朗的笑聲
陳紫爽朗的笑聲,讓我由衷地羨慕起來。回來自己讀博以來的這麽多年,幾乎都是在為難自己,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表麵上是求上進,實際上還是追名逐利。放不下,看不破,一直在苟且,所以活得不快樂。。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哪天我什麽都有了,比如有了教授職稱,有了幾千萬的身家,我會去做什麽呢?那個時候我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我內心裏最真實的願望。那時候,我一定會去遊山玩水,一定會去會親訪友,一定會去學藝術,一定會去做慈善公益,一定會去善待自己的身體。這些“一定會”,都是我內心真正向往的“詩和遠方”。既然這樣,為何不現在就去做呢?哪怕不能全部做到,也可以部分做到是吧。因為有了有詩和遠方,苟且才有意義呢。
出於這樣的想法,我寫了這部《風雨讀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