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君回看著手中的短劍,微微地笑了。


    他想起了傅雁行。今天要請竹影替他將信寄出去。


    寄給傅雁行的信,要告訴他,他來到了漳州,暫時不能回去看他。


    太陽出來了,透過窗欞照進了房間。


    淩君回趴在床上看著自己的短劍出神。


    房間裏有一絲淡淡的香味,昨天竹影插的花還很嬌豔。


    滴水樓的傳令使們,個個都很可愛。似乎都愛這些小花小草。


    想來,這些可愛的傳令使們,都是梅二姐調教出來的。也難怪。


    外麵有敲門的聲音。淩君回知道是竹影,便道:“進來吧。”


    竹影進了門,手裏是一束鮮花。她輕輕走到窗邊,換下了那束還是很鮮豔的花。


    “先生,十三樓的管家李待波來了。”


    “好,請李管家一起吃個早飯吧。”


    李待波在江右,他的十三樓實力橫跨江左江右。在漳州,以至整個閩粵,江海閣的實力強大,所以十三樓在漳州除了兩個牙行,並沒有多少勢力。


    淩君回讓十三樓暫時按兵不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出麵。


    對敵動武,或者付倭人,他們有公子們來對付他們。


    如果東瀛倭人好對付的話,江海閣早就將他們對付了,不會弄到今天這樣的局麵。


    但是有一點,他們一定要保護好葉泫霜的安全。不能讓葉泫霜暴露在漳州的武林之中。


    李待波剛剛離開,竹影就來報說,有位叫方辰休的公子來拜訪。


    淩君回笑了笑,這個家夥還真是很惦記他。


    “讓他進來吧,帶他到我的房間來。”


    淩君回親手泡了壺茶,坐在桌邊等著這位叫方辰休的公子。


    很快方辰休的聲音傳來,“哥哥。”


    淩君回早已起身迎到門口。


    隻見方辰休滿麵春風地從回廊裏走過來。手裏竟還提著一壇子酒。


    要說方辰休的長相,“皎皎如玉樹臨風”應該有些貼切他。


    雖然他年歲已經不小了。


    淩君回將方辰休讓進房裏,接過他手裏的東西,遞於竹影。


    “這是蘆溪的紅曲酒,可補養身體。帶了一壇子給哥哥嚐嚐。”


    “謝謝辰休。今日不忙嗎?”淩君回給他倒了茶。


    “近日不是很忙,軍中有師爺和副將。眼下就是黃閣主的事情讓我憂心。”


    “閣主可是好些了?”


    “說不好,哥哥可能隨我去看看?”


    “也好,我今日留在鎮上,也是想四處轉轉。並沒有什麽大事。”


    “我知道哥哥心細。將這漳州了解了大半。”


    淩君回隻是笑笑,道:“哪裏,我隻是覺得漳州是個好地方,細細走走看看。”


    淩君回隨著方辰休走在大街上,慢慢地走去黃正青的住處。


    一邊走一邊聊著黃正青的傷。


    方辰休本是麵色凝重,見街角一處賣山楂香片的,轉頭道:“哥哥,這個香片是本地有名的點心。我買來給你。”


    兩人麵容有些神似,隻是方辰休的個子要魁梧一些。


    賣香片的阿婆很麻利地給他們包了一小包香片。笑道:“哥哥小時候吃了苦,讓著弟弟。長大了,弟弟要體恤哥哥。”


    “阿婆說的對。”方辰休笑道。


    方辰休將山楂香片捧到淩君回麵前,道:“哥哥,你嚐嚐。”


    淩君回雖然覺得方辰休小孩心性,還是依言嚐了一塊,果然這山楂香片酸酸甜甜甚是好吃。


    讚歎道:“好吃。”說著塞了一塊在方辰休的嘴裏。


    方辰休笑的一臉憨厚。


    淩君回看著方辰休憨厚的臉,對他有些略略討好的笑容,心中一熱。


    恍惚間在想,這個人莫不真是他的親弟弟?


    轉瞬又想,天下哪裏有這樣巧的事情。


    他的身世雖有些不明了,但是也不至於這樣離奇吧?


    況且他的母親從未談起過他有什麽弟弟哥哥。


    也是,他的母親竟從不談起他的父親,也從不談起他父親家裏有什麽親人。


    這些年他竟也從未為此事多想。


    黃正青的房間還有兩個大夫在診斷。


    淩君回問道:“可是比昨日好些了?”


    其中一位大夫道:“脈象稍稍有力了些。”


    待兩位大夫處理好黃正青的外傷,淩君回這才靠近黃正青身邊。


    果然,黃正青的脈象平穩有力了些。


    “黃閣主,你一定會好起來的。要努力。”


    說著,淩君回握住黃正青的手,一股綿綿的真氣緩緩疏入黃正青的體內。


    黃正青似乎動了一下。


    見淩君回收了手,方辰休關切道:“哥哥可是有些乏?”


    “還好。黃閣主可是你的朋友?”


    “是。黃大哥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同袍。”


    淩君回吃了一驚。同袍這個詞,他是了解的。


    難道黃正青做了江海閣的閣主,還是有官職之人?還是軍中之人?


    淩君回覺得不便多問他們的消息。隻知道他們是朋友就夠了。


    畢竟黃正青曾經是並州的捕快他是知道的。


    哪怕今日黃正青托身江湖,依然是官府中人,依然是軍中之人,他也沒什麽驚詫和要躲避他的。


    畢竟黃正青曾在江湖人眼中,是個方正的人,做的是正事。


    昨日方辰休提起少林寺方丈大師,既然是方丈大師在方辰休麵前麵前提起過他,想來少林寺方丈大師與方辰休相熟,也知道方辰休的職務。


    少林寺的弟子要求極嚴。方辰休自然不會是歹人。


    淩君回與少林寺的方丈大師不熟,但是似乎他娘和他的師父們都與方丈大師頗為熟識。


    現在什麽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今已經到了漳州,且安心看這江湖和東瀛倭人的紛爭亂象。滴水樓既然前來,必定也要做出點事情來。


    滴水樓在江湖上雖然神秘,但從來以正道自居。絕不與蠅營狗苟之人同流合汙。


    無論這漳州此時是什麽局麵,滴水樓也一定要自己查探清楚。


    不會一味為他人傳言所左右。


    此番淩君回前來還有另一重目的,他要弄清楚秦八娘是怎麽死的。也要弄清楚秦八娘到底是不是他的師姐秦明珠。


    若是他的師姐秦明珠死於倭人之手,那麽他與倭人的江湖爭鋒,可能也要加上私人仇怨了。


    秘雲疏去查鄧賢文和秦八娘的身份,已經在回漳州的路上了。


    葉泫霜在漳州也查到了些事情。


    他們隻等著他進了漳州城,向他匯報。


    蘭泣露和衣錦繡已經攪動了倭人的神經。他派大公子容與進城與他們匯合,為了更好地牽製倭人的注意力。


    牽製了倭人的注意力,他們的暗中行動才能更有保障。


    倭人畢竟在漳州的耳目有限,出了漳州城,他們的眼線對外觀察,便不會那麽細致。


    這也是淩君回遲遲不進城的原因。


    方辰休竟能花整天的時間來陪淩君回。


    兩人吃了午飯,方辰休帶他去看了附近的海防營地。


    淩君回從方辰休那裏聽到了很多漳州城的事情,包括江海閣,包括倭人的鋪子和船隻。


    漳州城裏的外邦人很多,雖然他們有時候看起來就與大明國人沒什麽區別。


    那些外邦人很多能說著流利的漳州話,也能說流利的官話。


    私底下,他們都說著自己本邦的語言,很難聽懂。


    但是他們不懂大明的禮法,時時都有違禮違法之事發生。


    府衙的捕快和城防的將士們防不勝防。


    所以到了漳州,諸事都要小心。


    漳州的局麵何其複雜。淩君回心裏歎息了。朝廷的府衙和城防的將士真不容易。


    天黑時分,方辰休將淩君回送回客棧,竟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來。


    淩君回心下一軟,道:“我經常來看你,可好?”


    “好,哥哥一定經常來看我。”方辰休竟笑了,笑起來燦爛好看。


    “在軍中是不是有些想家?家中可有妻兒?”淩君回忍不住伸手理了理方辰休的衣衫,輕聲問道。


    “曾經婚配過,不想我經年在外,妻子難產身歿,這些年也未再有什麽心思。家中人也曾張羅再續弦,我終是沒放心上。”


    淩君回心生不忍。道:“無妨,你還年輕,過些日子,再續一房夫人吧。生幾個孩子,也好有個家室,不會寂寞。”


    “哥哥說的是。”方辰休垂下眼瞼,竟露出一絲黯然。


    “我隻有一子,已經十五歲了,小名九洛。以後我讓他來拜會你這個舅舅。”


    “不是應該叫叔叔嗎?”方辰休小聲思忖道。


    淩君回愣了一下,“這舅舅和叔叔的區別我還有些迷惑。就依你,叫叔叔吧。”


    “哥哥明日可是要進城?”


    “還不著急,我明日早上去看看黃閣主的傷,或許傍晚進城。”


    “那我明日還來接了哥哥一起去看正青哥。”


    “也好,你自己多當心些,好好照顧自己。”


    淩君回看著方辰休帶著兩名隨從一步三回頭地走遠了。


    看著方辰休離去的背影,淩君回內心歎息了一聲。


    他已經不小了,怎麽看起來卻像個少年一般神情。眼神裏竟還有幾分怯然,幾分依戀。


    難道是軍中太過單調,還是他作為守城的將軍太過孤獨?


    抑或是因為他們天然有著親密的好感?


    這個已經不是少年的方辰休,總是在他麵前流露出少年般的神情。


    回到房間,竹影正在等他。


    秘雲疏來信了。


    信上說,他已經順利進了漳州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明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期並收藏明月明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