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俍兵
回到前院,葉泫霜竟然也來了。
一副誰都欠她錢未還的生氣樣子。
還不待淩君回開口,葉泫霜便冷言冷語道:“負心薄幸之人竟出在堂堂滴水樓,真是丟死人了。”
蘭泣露忙拉了拉葉泫霜,道:“你少說兩句吧。”
“我為什麽少說兩句?你知不知道,花南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葉泫霜情緒有些激動。
“那個,畢竟他也是我們四哥。”
“什麽四哥,我這些年真是看走眼了,不曾想他是那樣的人,負心薄幸,薄情寡義,始亂終棄,忘恩負義。”
萬禧尷尬地咳嗽兩聲,道:“那個,我去廚房看看茶水燒好了沒有。”
顯然,此時他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這個尷尬的場麵。
顯然萬禧是知道什麽的,也顯然,他認識葉泫霜,很了解她。
容與連忙起身對萬禧拱手道:“好好好,有勞了。”
畢竟此時似乎已經涉及到了滴水樓的私事了。萬禧自己回避確實是個好事。
待萬禧出了門,容與道:“泫霜,你說說是怎麽回事。”
葉泫霜突然說不出話來,她實在是不知道從何說起。半晌道:“總之是四哥負了花南。四哥是壞人。”
淩君回轉頭看著蘭泣露,蘭泣露也說不出話來,隻張口結舌,半晌才道:“確實。”
容與撓了撓頭,他似乎明白了點什麽。
隻道:“那個,到底四哥也救過花南,也算是彌補了當年的錯吧?那個,據我所知,四哥這些年也沒有婚配……”
葉泫霜突然瞪眼道:“什麽話?你知道花南被拋下時是什麽感受嗎?你知道她為了四哥這個負心薄幸的人,這些年守口如瓶,被所有人誤解,甚至被爹娘嫌棄,過的有多辛苦嗎?她一個人帶著孩子……”
她突然不說話了,可能自知說漏嘴了。
可是此時的房間裏,所有的人都聽到了。
愁苦萬分的一群人,為她這句話,突然變得一臉的八卦和期待,甚至都伸長了脖子,希望她接著說下去。
結果葉泫霜卻道:“走吧,回去睡覺吧,我困了。”
蘭泣露急切道:“你幹嘛走啊?你朋友你不管了?”
葉泫霜白了他一眼,不理他。
容與忙拉著她,熱切問道:“孩子多大了?”
葉泫霜又白了他一眼,看了看淩君回,見淩君回默默地看著她。
聲音突然低下來道:“十四了,半月前才離開漳州,跟隨衡山派的師傅們回去了。”
容與扼腕歎息道:“你說真是失之交臂啊,娃都這麽大了沒見過……”
蘭泣露也扼腕道:“真是遺憾,四哥要遺憾死。我也一直是納悶,四哥在江湖上品行端方,武林世家多少人攀親他都不動心,這原來是早已成親,侄子都那麽大了……”
一時間房內充滿了莫名輕鬆的氣氛。
隻有葉泫霜一個人憤憤不平。
此時看上去反倒顯得她有些格格不入,過分計較了。
葉泫霜突然氣不打一處來,想再數落時,見淩君回安靜地坐著,微笑看著她,她立刻便說不出話來。
淩君回隻對著她說了兩個字:“幸好……”
-
秘雲疏慌慌張張地進了淩君回的房間。
“怎麽了雲疏?何事驚慌?”
“先生,容大哥在街上和人打起來了。”
“何故?可是倭人?”
“並非倭人,說是從西麵黔桂過來的俍兵……”
“什麽,竟是俍兵!”淩君回騰站了起來。
漳州竟出現了俍兵。
淩君回久居黔地,與軍中之人傅雁行相交多年,對俍兵征用自是深有了解。
朝廷每有邊僻之處出現匪患,便會征募俍兵對付匪人。
俍兵凶狠善戰,對敵不懼生死。動作機敏,尤其善於山野作戰。
他們多為土司治下的土人軍隊,並無官軍之軍紀和嚴明之軍令。
匪類見俍兵望風喪膽。民眾見之也懼怕不已。
素來民間傳聞,俍兵出征,搶掠之事,匪類莫及。
據說俍兵所過之處,時常為害鄉民,搶奪財物,搶掠婦人,勝於悍匪。
淩君回久居的黔地也有俍兵。
黔地的四大大土司都有自己的隊伍,他們的隊伍在朝中也被稱為俍兵。
大土司、小土司都有自己的軍隊,不過人數、規模不同罷了。
如今俍兵在漳州出現,莫不是朝廷又征募俍兵對付倭患?
淩君回想都不用想,此時容與與俍兵產生衝突,一定是俍兵為害城中百姓,容與看不下去出了手。
“先生,大哥已經被捕頭帶進了衙門大牢……”秘雲疏道。
“當時情形如何你可知曉?”
“一隊俍兵當街搶奪店鋪錢財,調戲店鋪女客,毆打上前阻止的店家夥計。”
“可有街上民眾看到,可為容與作證?”
“街上店鋪皆可作證。”
淩君回點點頭,“通知竹影,我要出城見方辰休。此事設法通知江海閣三當家的林照壁。”
秘雲疏迅速離去。
此時蘭泣露和衣錦繡飛快進了門。
淩君回急切道:“你們兩個可是受了傷?”
“沒有。先生已經得到消息?”
“是,雲疏剛剛離去。我讓他通知江海閣三當家的,請他出麵打點。我即刻出城去見駐防將軍方辰休。”
“漳州城內竟出現俍兵,搶奪財物,猥褻婦女,狀與倭人比,有過之無不及。”蘭泣露急促道。
“俍兵素來多有惡名。你和四公子見機行事,盡快去大牢探視一下,萬不可讓容與有閃失。泫霜的關係你們可以用一下。但是泫霜要保護好。”
“是,先生。”蘭泣露和衣錦繡轉身離去。
蘭泣露又回頭道:“先生,你自己多加小心。”
在這樣的漳州城,蘭泣露總是不放心淩君回。
畢竟他身形略單薄,像個書生,他總怕他被歹人惦記。
-
淩君回到達城外方辰休駐地的時候,已近中午。
竹影聽到他要來的消息,早已經在大門外迎接。
進了院門,方辰休也等在院外。
見淩君回過來,方辰休忙迎上前,叫道:“哥哥。”
麵色如三月春風。
淩君回見狀略略放心了些,道:“傷可有礙?”
“並無大礙。竹影姑娘深懂療傷之道,已經好多了。”
“那就好。今日我來有事相求。”
“哥哥不必客氣。可是為了容公子的事情?”
“正是。”
“哥哥不必擔心。竹影已經將事情和我說了。哥哥來之前我已經派副將前往漳州府衙,保容公子出來。”
“太感謝方將軍了。”淩君回說完深深一揖。
方辰休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道:“哥哥何故如此客氣?”
竹影也著急上前一步,卻也隱忍沒有說話。
此時在竹影心中,先生的地位自然在方將軍之上。
淩君回又將漳州府城內容與和俍兵衝突的事情細說一遍。
所幸俍兵被容與打傷,傷的不重,並無大礙。
方辰休並不驚詫。
看來他對俍兵傷民之事也有所了解。
隻道:“了然。就是城中知府大人也心中了然。放心哥哥,他們不會為難容公子。”
“此次漳州俍兵從何處征調過來?”淩君回問道。
“現在漳州倭賊甚眾。朝廷也有耳聞,情不得已從黔桂土司處征調五千俍兵。是黔南和桂西土司的軍隊。”
“我朝俍兵素來軍紀極差,對敵能克敵製勝,於朝廷是有利處。對民,搶奪無度,於朝廷是個害處。”淩君回此時說話有些直接。
淩君回在黔地居住,知道黔南與桂西接壤之處為田氏土司。
田氏土司向來凶狠霸道。在黔地四大土司中,最為虎狼之性。
此時淩君回心中倒是希望此番朝廷能征調楊氏俍兵。
雖然田氏俍兵凶狠如此,卻比不上黔地的另一大土司——楊氏土司的俍兵。因為楊氏俍兵比起田氏來軍紀完備。
奈何楊氏俍兵離漳州要更遠一些,遠在黔北和黔西北,已近川蜀。
田氏俍兵與桂北俍兵屬地接壤,征調更近,許是更容易溝通協同。
“朝廷對俍兵秉性也多有考慮。特派了監軍前來。”方辰休道。
“此時漳州是否已經倭患成災?”
“倭患情形遠比漳州城內嚴重。據偵探來報,已入漳州府的倭人,僅僅在梅山一帶就達千人。”
淩君回點頭不語,梅山一帶就如此之多,倭人這哪裏還是與武林人士切磋武功。這是要公然入侵大明。
“漳州府沿海數百裏,我區區十萬大軍在海邊日夜守防,防不勝防。在設防不利的地方,倭人冒險登陸。最近半個月來,倭人入我大明境內者,甚眾。”方辰休道。
淩君回心道:原來是近半月的事情。怪不得他之前和容與在漳州府境內一路行來並未發現倭患如此嚴重。
也是難怪,現在真是臨近冬季,倭人順著北風一路南下正是時候。
預測不錯的話,在開春之前還會有大批倭人上岸。
看來朝廷的舉措深謀遠慮。
“坊間傳聞,朝廷的軍隊都是酒肉之徒,並無戰力……”
“唉!坊間流言蜚語之徒哪裏知道海防艱苦。數百裏海岸,十萬大軍,處處設防,還要海上攔截悍匪,每年惡戰不下百場。每戰必勝,才能勉強確保沿線商船暢通,讓漳州成為我朝番邦貨物集散地。
海上風雨瞬息萬變,我區區十萬大軍真是防不勝防,捉襟見肘。每年都有數百將士殉難……”
方辰休不禁黯然歎息。
淩君回拍了拍方辰休道:“不必介懷流言,坊間哪裏懂得將士辛苦。”
“哥哥有所不知,我此時所在的將軍駐地,駐防將士不過三千人。其餘人皆布防在沿線各地,所有兵士日夜駐防,從不敢懈怠。”
“辛苦了。”淩君回此時心中了然,征調俍兵乃不得已之舉。
此時若是倭人騷動,沒有俍兵對敵,這將軍駐地的兵馬必捉襟見肘。
大明的海防將士如西北邊關將士一樣,盡力守防,並不像坊間傳聞那樣,都是些酒肉之徒。
傳言他們是酒肉之徒的坊間閑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海邊駐防何等情形。
“方才所謂的俍兵監軍,可是從京城來的?”淩君回問道。
回到前院,葉泫霜竟然也來了。
一副誰都欠她錢未還的生氣樣子。
還不待淩君回開口,葉泫霜便冷言冷語道:“負心薄幸之人竟出在堂堂滴水樓,真是丟死人了。”
蘭泣露忙拉了拉葉泫霜,道:“你少說兩句吧。”
“我為什麽少說兩句?你知不知道,花南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葉泫霜情緒有些激動。
“那個,畢竟他也是我們四哥。”
“什麽四哥,我這些年真是看走眼了,不曾想他是那樣的人,負心薄幸,薄情寡義,始亂終棄,忘恩負義。”
萬禧尷尬地咳嗽兩聲,道:“那個,我去廚房看看茶水燒好了沒有。”
顯然,此時他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這個尷尬的場麵。
顯然萬禧是知道什麽的,也顯然,他認識葉泫霜,很了解她。
容與連忙起身對萬禧拱手道:“好好好,有勞了。”
畢竟此時似乎已經涉及到了滴水樓的私事了。萬禧自己回避確實是個好事。
待萬禧出了門,容與道:“泫霜,你說說是怎麽回事。”
葉泫霜突然說不出話來,她實在是不知道從何說起。半晌道:“總之是四哥負了花南。四哥是壞人。”
淩君回轉頭看著蘭泣露,蘭泣露也說不出話來,隻張口結舌,半晌才道:“確實。”
容與撓了撓頭,他似乎明白了點什麽。
隻道:“那個,到底四哥也救過花南,也算是彌補了當年的錯吧?那個,據我所知,四哥這些年也沒有婚配……”
葉泫霜突然瞪眼道:“什麽話?你知道花南被拋下時是什麽感受嗎?你知道她為了四哥這個負心薄幸的人,這些年守口如瓶,被所有人誤解,甚至被爹娘嫌棄,過的有多辛苦嗎?她一個人帶著孩子……”
她突然不說話了,可能自知說漏嘴了。
可是此時的房間裏,所有的人都聽到了。
愁苦萬分的一群人,為她這句話,突然變得一臉的八卦和期待,甚至都伸長了脖子,希望她接著說下去。
結果葉泫霜卻道:“走吧,回去睡覺吧,我困了。”
蘭泣露急切道:“你幹嘛走啊?你朋友你不管了?”
葉泫霜白了他一眼,不理他。
容與忙拉著她,熱切問道:“孩子多大了?”
葉泫霜又白了他一眼,看了看淩君回,見淩君回默默地看著她。
聲音突然低下來道:“十四了,半月前才離開漳州,跟隨衡山派的師傅們回去了。”
容與扼腕歎息道:“你說真是失之交臂啊,娃都這麽大了沒見過……”
蘭泣露也扼腕道:“真是遺憾,四哥要遺憾死。我也一直是納悶,四哥在江湖上品行端方,武林世家多少人攀親他都不動心,這原來是早已成親,侄子都那麽大了……”
一時間房內充滿了莫名輕鬆的氣氛。
隻有葉泫霜一個人憤憤不平。
此時看上去反倒顯得她有些格格不入,過分計較了。
葉泫霜突然氣不打一處來,想再數落時,見淩君回安靜地坐著,微笑看著她,她立刻便說不出話來。
淩君回隻對著她說了兩個字:“幸好……”
-
秘雲疏慌慌張張地進了淩君回的房間。
“怎麽了雲疏?何事驚慌?”
“先生,容大哥在街上和人打起來了。”
“何故?可是倭人?”
“並非倭人,說是從西麵黔桂過來的俍兵……”
“什麽,竟是俍兵!”淩君回騰站了起來。
漳州竟出現了俍兵。
淩君回久居黔地,與軍中之人傅雁行相交多年,對俍兵征用自是深有了解。
朝廷每有邊僻之處出現匪患,便會征募俍兵對付匪人。
俍兵凶狠善戰,對敵不懼生死。動作機敏,尤其善於山野作戰。
他們多為土司治下的土人軍隊,並無官軍之軍紀和嚴明之軍令。
匪類見俍兵望風喪膽。民眾見之也懼怕不已。
素來民間傳聞,俍兵出征,搶掠之事,匪類莫及。
據說俍兵所過之處,時常為害鄉民,搶奪財物,搶掠婦人,勝於悍匪。
淩君回久居的黔地也有俍兵。
黔地的四大大土司都有自己的隊伍,他們的隊伍在朝中也被稱為俍兵。
大土司、小土司都有自己的軍隊,不過人數、規模不同罷了。
如今俍兵在漳州出現,莫不是朝廷又征募俍兵對付倭患?
淩君回想都不用想,此時容與與俍兵產生衝突,一定是俍兵為害城中百姓,容與看不下去出了手。
“先生,大哥已經被捕頭帶進了衙門大牢……”秘雲疏道。
“當時情形如何你可知曉?”
“一隊俍兵當街搶奪店鋪錢財,調戲店鋪女客,毆打上前阻止的店家夥計。”
“可有街上民眾看到,可為容與作證?”
“街上店鋪皆可作證。”
淩君回點點頭,“通知竹影,我要出城見方辰休。此事設法通知江海閣三當家的林照壁。”
秘雲疏迅速離去。
此時蘭泣露和衣錦繡飛快進了門。
淩君回急切道:“你們兩個可是受了傷?”
“沒有。先生已經得到消息?”
“是,雲疏剛剛離去。我讓他通知江海閣三當家的,請他出麵打點。我即刻出城去見駐防將軍方辰休。”
“漳州城內竟出現俍兵,搶奪財物,猥褻婦女,狀與倭人比,有過之無不及。”蘭泣露急促道。
“俍兵素來多有惡名。你和四公子見機行事,盡快去大牢探視一下,萬不可讓容與有閃失。泫霜的關係你們可以用一下。但是泫霜要保護好。”
“是,先生。”蘭泣露和衣錦繡轉身離去。
蘭泣露又回頭道:“先生,你自己多加小心。”
在這樣的漳州城,蘭泣露總是不放心淩君回。
畢竟他身形略單薄,像個書生,他總怕他被歹人惦記。
-
淩君回到達城外方辰休駐地的時候,已近中午。
竹影聽到他要來的消息,早已經在大門外迎接。
進了院門,方辰休也等在院外。
見淩君回過來,方辰休忙迎上前,叫道:“哥哥。”
麵色如三月春風。
淩君回見狀略略放心了些,道:“傷可有礙?”
“並無大礙。竹影姑娘深懂療傷之道,已經好多了。”
“那就好。今日我來有事相求。”
“哥哥不必客氣。可是為了容公子的事情?”
“正是。”
“哥哥不必擔心。竹影已經將事情和我說了。哥哥來之前我已經派副將前往漳州府衙,保容公子出來。”
“太感謝方將軍了。”淩君回說完深深一揖。
方辰休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道:“哥哥何故如此客氣?”
竹影也著急上前一步,卻也隱忍沒有說話。
此時在竹影心中,先生的地位自然在方將軍之上。
淩君回又將漳州府城內容與和俍兵衝突的事情細說一遍。
所幸俍兵被容與打傷,傷的不重,並無大礙。
方辰休並不驚詫。
看來他對俍兵傷民之事也有所了解。
隻道:“了然。就是城中知府大人也心中了然。放心哥哥,他們不會為難容公子。”
“此次漳州俍兵從何處征調過來?”淩君回問道。
“現在漳州倭賊甚眾。朝廷也有耳聞,情不得已從黔桂土司處征調五千俍兵。是黔南和桂西土司的軍隊。”
“我朝俍兵素來軍紀極差,對敵能克敵製勝,於朝廷是有利處。對民,搶奪無度,於朝廷是個害處。”淩君回此時說話有些直接。
淩君回在黔地居住,知道黔南與桂西接壤之處為田氏土司。
田氏土司向來凶狠霸道。在黔地四大土司中,最為虎狼之性。
此時淩君回心中倒是希望此番朝廷能征調楊氏俍兵。
雖然田氏俍兵凶狠如此,卻比不上黔地的另一大土司——楊氏土司的俍兵。因為楊氏俍兵比起田氏來軍紀完備。
奈何楊氏俍兵離漳州要更遠一些,遠在黔北和黔西北,已近川蜀。
田氏俍兵與桂北俍兵屬地接壤,征調更近,許是更容易溝通協同。
“朝廷對俍兵秉性也多有考慮。特派了監軍前來。”方辰休道。
“此時漳州是否已經倭患成災?”
“倭患情形遠比漳州城內嚴重。據偵探來報,已入漳州府的倭人,僅僅在梅山一帶就達千人。”
淩君回點頭不語,梅山一帶就如此之多,倭人這哪裏還是與武林人士切磋武功。這是要公然入侵大明。
“漳州府沿海數百裏,我區區十萬大軍在海邊日夜守防,防不勝防。在設防不利的地方,倭人冒險登陸。最近半個月來,倭人入我大明境內者,甚眾。”方辰休道。
淩君回心道:原來是近半月的事情。怪不得他之前和容與在漳州府境內一路行來並未發現倭患如此嚴重。
也是難怪,現在真是臨近冬季,倭人順著北風一路南下正是時候。
預測不錯的話,在開春之前還會有大批倭人上岸。
看來朝廷的舉措深謀遠慮。
“坊間傳聞,朝廷的軍隊都是酒肉之徒,並無戰力……”
“唉!坊間流言蜚語之徒哪裏知道海防艱苦。數百裏海岸,十萬大軍,處處設防,還要海上攔截悍匪,每年惡戰不下百場。每戰必勝,才能勉強確保沿線商船暢通,讓漳州成為我朝番邦貨物集散地。
海上風雨瞬息萬變,我區區十萬大軍真是防不勝防,捉襟見肘。每年都有數百將士殉難……”
方辰休不禁黯然歎息。
淩君回拍了拍方辰休道:“不必介懷流言,坊間哪裏懂得將士辛苦。”
“哥哥有所不知,我此時所在的將軍駐地,駐防將士不過三千人。其餘人皆布防在沿線各地,所有兵士日夜駐防,從不敢懈怠。”
“辛苦了。”淩君回此時心中了然,征調俍兵乃不得已之舉。
此時若是倭人騷動,沒有俍兵對敵,這將軍駐地的兵馬必捉襟見肘。
大明的海防將士如西北邊關將士一樣,盡力守防,並不像坊間傳聞那樣,都是些酒肉之徒。
傳言他們是酒肉之徒的坊間閑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海邊駐防何等情形。
“方才所謂的俍兵監軍,可是從京城來的?”淩君回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