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能學會斷水劍法的人,必然曾經有過長久的,生死一念的體驗。
秘雲疏的過往,要何其慘烈,才讓他練就了斷水劍法?
這偌大的滴水樓,群英薈萃,真正彼此了解對方過往的又有幾人?
過往已成往事,往事已成空。
但是誰也不能想到,莫含簫的武功修為,已臻化境。
年紀輕輕的莫含簫,武功如此之高。
兩人的對決已經不僅僅在招式,而在內力和劍氣。
他們這樣的比拚,劍氣側漏,難免要被附近的武林中人察覺。
而這一帶,除了滴水樓的人還有萬花門的人。
果然,很快就驚動了江湖人來圍觀。
無論是誰來,對於秘雲疏和莫含簫來說,都可視若罔聞。
但是有一個人來,卻能讓他們兩人都慌了神。
那人就是淩君回。
秘雲疏對麵具人的暗中調查,早已有了眉目,但是他沒有告訴淩君回。
他想自己和容與兩個人把這件事扛下來。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實力。
他也了解容與的能力。
他們不想讓淩君回有閃失。
關鍵是莫含簫在淩君回心裏的重要性,簡直讓他吃驚。
淩君回若是知道了莫含簫就是白衣麵具人,就是傷黃正青和鄧賢文的人,他將如何麵對?
淩君回恰恰來了,他比誰來的都早。
因為他比一般人都能夠敏銳地覺察到劍氣,他比誰都能更早知道有高手在對決。
他的動作比誰都快。雖然他因為傅雁行即將出征的事情神誌有些虛浮。
但是他對危險的敏感能讓他瞬間清醒。
淩君回到了,就這樣默默地看著眼前交手的兩個人。
一個是莫含簫,一個是秘雲疏。
就算是秘雲疏易了容,他也一樣一眼就認出來了。
兩個人的武功已經不需要招式比拚,他們隻需要最直接的方式將對方的精力耗盡。
聽著遠遠還有一些細碎的腳步聲向這邊趕來的時候,淩君回知道,江湖人感覺到了劍氣,趕過來了。
隨即淡淡道:“別打了,都住手吧。”
說罷,轉身離去。他似乎不想讓人看到他,也不想讓更多的江湖人知道,現在是秘雲疏和莫含簫的對決。
他不想秘雲疏的身份暴露在江湖人麵前,似乎也不想讓人知道莫含簫的身份。
秘雲疏聽到淩君回的話,隻好躍出數丈,轉過身默默離開。
瞬間劍氣消失,一切都歸於平靜。
莫含簫什麽話也沒說。默默牽著馬,慢慢地離去。
他穿過小巷,走在夜色降臨的小路上,有風吹過來,樹上有樹葉簌簌落下。
初冬的燈影下,他挺拔的背影有一絲說不出的落寞和淒涼。
淩君回回到住處,臉色沒有一絲悲喜。
他靜靜地坐在房中。容與、蘭泣露和衣錦繡在他兩邊坐著。
容與問道:“先生一早就知道莫含簫莫公子的身份?”
“也不是很早,才知道不久。”
不一會秘雲疏走了進來,他又換了裝束。
待秘雲疏坐下,淩君回問道:“你查到了些什麽,細細道來。”
秘雲疏喝了口茶,道:“莫含簫公子是倭人在漳州的關鍵人物,他身邊有十餘位護衛,個個武功高強。近日我走訪了江海閣閣主黃正青,他細細回憶了當時情形,一個白衣麵具人與他比武,他敗在白衣麵具人手下。後麵具人離去,他遭到了黑衣蒙麵人的圍攻,所以才重傷,差點沒命。”
淩君回點點頭,他心裏清楚,能傷的了黃正青的人不多,這個白衣麵具人隻能是莫含簫。
“我拜訪了峨眉派的幾位高手,在月夜與他們惡鬥之人,是一位白衣麵具人,帶著兩名黑衣麵具人。白衣麵具人的武功最高。他們就在漳州城西南角的義莊和峨眉派的人動的手。後來白衣麵具人傷了峨眉派的七師叔,就帶著兩個黑衣麵具人離開。他們走後有眾多黑衣蒙麵人又圍攻他們,幸虧義莊內有人相助,峨眉派的幾位高手才幸免於難。”
秘雲疏所謂的黑衣麵具人,是不是已經有一人毀在了淩君回的手上?淩君回不得而知。
秘雲疏接著道:“我本來不確定莫公子就是那位白衣麵具人,今日我與他動手,他的武功和手中的劍,我確定他就是我曾經遇到過的那位白衣麵具人。”
秘雲疏停了下來,看了看淩君回,又看了看容與。
低下聲音道:“大帥聽得懂倭人語,我想其中必有蹊蹺。便私下詢問了大帥。得知大帥的東瀛語是與一位馬行的丁師傅學的,這位丁師傅曾經是大帥父親的好友。我便接近了這位丁師傅。丁師傅告訴我,他曾是位商船上的舵手。後因為海上遇到海盜,受了重傷,後來才上了岸,在馬行做了喂馬的師傅。”
“後來我通過這位師傅的引見,見到了一些與東瀛商隊做生意的船家和東瀛的商人。慢慢了解到一些事情。東瀛最有勢力的豪強足利家族,他們有武士軍隊,在是東瀛大片土地的實際控製者。
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他們利用對外經商和搶奪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財物。他們在海上有強大的商隊和護衛。漸漸地,他們想在海外有自己的領地,意欲在通往番邦的海上建立自己的屬地。最終他們派出了自己的一個兒子,帶著大批衛士來到大明,想建立一個小屬國,以便自己的商船往來周轉。”
“足利家族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派往海外,據說是來到了大明,在這個兒子成年之後,他已經了解和習慣了大明的生活習俗,精通大明的文治武功,他們便開始尋找最合適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屬國,最終定下來,便是漳州外的一處小島。”
“他們在漳州布置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覺得時機成熟,便派出大批武士,並招募大明本地人,意欲占據漳州。這些都是東瀛商隊的消息。後來,我的左使混入他們中間,了解到這個家族的小兒子就是莫含簫莫公子,好像叫足利源……”
秘雲疏停了下來,默默地看著淩君回,淩君回臉色沒有什麽表情,隻點點頭,問道:“可還有別的?”
秘雲疏的臉色黯然下來。
“餘下的事情,先生怕是已經知道了。”
淩君回苦笑了。
眼下正是冬季來臨之時,遠在北方東瀛商人和武士,正是趁著北風,大規模南下的時候。
方辰休已經長久未見,他和他的將士在漳州百裏的海麵上日夜布防。
江海閣的兄弟們也長久未見,因為他們也日夜守候在海上。
他們是大明海防民間的護衛。
因為有些商船,軍隊無暇顧及,也不好查勘。大明的海防需要這些民間的護衛。
而早已布防在漳州境內的倭人武士,也趁著此時正蠢蠢欲動。
他們在等待海上東瀛武士們的到來,準備做裏應外合之勢,一舉攻下漳州。
此時的傅雁行帶著俍兵進山,他們在偵查倭人的蹤跡,在布防,千方百計禦敵。
漳州城內還有多少倭人的武士等著接應那些準備上岸的倭人,接應那些準備攻破漳州城的武士。
淩君回不得而知。
現在他隻知道,莫含簫才是真正的關鍵。
至少在這漳州城內,莫含簫是絕對的關鍵。
容與、蘭泣露和衣錦繡默默地看著淩君回,沒有說話。
事情怎麽那麽巧。
此時他們的心裏都有些亂。
他們看得出來,先生對於那位叫莫含簫的年輕人愛惜倍至。
而那個叫莫含簫的人對先生也是極為關心。
若不是這層關係,他們處理起來要簡單的多。
門外傳來竹影的聲音,“先生,有您的信。”
淩君回默默地走出房間,取過信看了看,信是方辰休托人帶來的,信上說了些關於倭人的事情,托他好好照顧竹影和他們即將出生的孩子。
信上說,萬一他不能回來,就讓竹影帶著孩子回去京城的方家。
淩君回的臉上沒有一絲波瀾。
他輕聲道:“竹影,過些日子我替你尋個安全的地方,把方將軍的孩子生下來,好好照顧。”
他的聲音輕柔和藹,竹影微微地笑了。
“先生是擔心我身體這樣,耽誤事嗎?”
淩君回也笑了笑,笑容從容自然,“孩子重要。方將軍年近四十了才得一嗣,我們一定要好好替他照顧好這個孩子。”
竹影一聽,笑了,臉紅了。
淩君回後頭道:“容與,通知十三樓的人,集所有力量,保護好竹影。”
在最危急的時候,淩君回的氣度就顯現出來。冷靜自如,勇猛不怯。
竹影離去後,淩君回又回到房間裏。
“雲疏帶隊收集各路消息,帶上黃正青送來的令牌,注意聯絡官府。蘭泣露和衣錦繡聯絡峨眉派,容與聯係雪山派,泫霜聯係萬花門的人,合力對敵。絕不手軟。”淩君回知道,在方辰休出海,傅雁行進山之時,就是倭人蠢蠢欲動之時。
在漳州城內,官府的人在明,他們在暗,聯手對敵才有勝算。
蘭泣露有些慌張,淩君回安排妥當,獨獨沒有他自己。
“先生的身邊沒有人不行。我留在先生身邊。”蘭泣露道。
“不必了,我自有主張。”淩君回淡淡道。
容與等四人雖然心裏不放心,卻不知如何是好,隻是靜靜坐著麵麵相覷。
此時他們才知道滴水樓來的人太少了。
“雲疏,可有其他公子前來的消息?”容與情急之下問道。
“七哥和小十在來的路上,先生讓他們在浙江和福建的交界處接應。以備不時之需。”秘雲疏看了看淩君回道。
“你們不用擔心我。”淩君回默默起身回房。
秘雲疏的過往,要何其慘烈,才讓他練就了斷水劍法?
這偌大的滴水樓,群英薈萃,真正彼此了解對方過往的又有幾人?
過往已成往事,往事已成空。
但是誰也不能想到,莫含簫的武功修為,已臻化境。
年紀輕輕的莫含簫,武功如此之高。
兩人的對決已經不僅僅在招式,而在內力和劍氣。
他們這樣的比拚,劍氣側漏,難免要被附近的武林中人察覺。
而這一帶,除了滴水樓的人還有萬花門的人。
果然,很快就驚動了江湖人來圍觀。
無論是誰來,對於秘雲疏和莫含簫來說,都可視若罔聞。
但是有一個人來,卻能讓他們兩人都慌了神。
那人就是淩君回。
秘雲疏對麵具人的暗中調查,早已有了眉目,但是他沒有告訴淩君回。
他想自己和容與兩個人把這件事扛下來。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實力。
他也了解容與的能力。
他們不想讓淩君回有閃失。
關鍵是莫含簫在淩君回心裏的重要性,簡直讓他吃驚。
淩君回若是知道了莫含簫就是白衣麵具人,就是傷黃正青和鄧賢文的人,他將如何麵對?
淩君回恰恰來了,他比誰來的都早。
因為他比一般人都能夠敏銳地覺察到劍氣,他比誰都能更早知道有高手在對決。
他的動作比誰都快。雖然他因為傅雁行即將出征的事情神誌有些虛浮。
但是他對危險的敏感能讓他瞬間清醒。
淩君回到了,就這樣默默地看著眼前交手的兩個人。
一個是莫含簫,一個是秘雲疏。
就算是秘雲疏易了容,他也一樣一眼就認出來了。
兩個人的武功已經不需要招式比拚,他們隻需要最直接的方式將對方的精力耗盡。
聽著遠遠還有一些細碎的腳步聲向這邊趕來的時候,淩君回知道,江湖人感覺到了劍氣,趕過來了。
隨即淡淡道:“別打了,都住手吧。”
說罷,轉身離去。他似乎不想讓人看到他,也不想讓更多的江湖人知道,現在是秘雲疏和莫含簫的對決。
他不想秘雲疏的身份暴露在江湖人麵前,似乎也不想讓人知道莫含簫的身份。
秘雲疏聽到淩君回的話,隻好躍出數丈,轉過身默默離開。
瞬間劍氣消失,一切都歸於平靜。
莫含簫什麽話也沒說。默默牽著馬,慢慢地離去。
他穿過小巷,走在夜色降臨的小路上,有風吹過來,樹上有樹葉簌簌落下。
初冬的燈影下,他挺拔的背影有一絲說不出的落寞和淒涼。
淩君回回到住處,臉色沒有一絲悲喜。
他靜靜地坐在房中。容與、蘭泣露和衣錦繡在他兩邊坐著。
容與問道:“先生一早就知道莫含簫莫公子的身份?”
“也不是很早,才知道不久。”
不一會秘雲疏走了進來,他又換了裝束。
待秘雲疏坐下,淩君回問道:“你查到了些什麽,細細道來。”
秘雲疏喝了口茶,道:“莫含簫公子是倭人在漳州的關鍵人物,他身邊有十餘位護衛,個個武功高強。近日我走訪了江海閣閣主黃正青,他細細回憶了當時情形,一個白衣麵具人與他比武,他敗在白衣麵具人手下。後麵具人離去,他遭到了黑衣蒙麵人的圍攻,所以才重傷,差點沒命。”
淩君回點點頭,他心裏清楚,能傷的了黃正青的人不多,這個白衣麵具人隻能是莫含簫。
“我拜訪了峨眉派的幾位高手,在月夜與他們惡鬥之人,是一位白衣麵具人,帶著兩名黑衣麵具人。白衣麵具人的武功最高。他們就在漳州城西南角的義莊和峨眉派的人動的手。後來白衣麵具人傷了峨眉派的七師叔,就帶著兩個黑衣麵具人離開。他們走後有眾多黑衣蒙麵人又圍攻他們,幸虧義莊內有人相助,峨眉派的幾位高手才幸免於難。”
秘雲疏所謂的黑衣麵具人,是不是已經有一人毀在了淩君回的手上?淩君回不得而知。
秘雲疏接著道:“我本來不確定莫公子就是那位白衣麵具人,今日我與他動手,他的武功和手中的劍,我確定他就是我曾經遇到過的那位白衣麵具人。”
秘雲疏停了下來,看了看淩君回,又看了看容與。
低下聲音道:“大帥聽得懂倭人語,我想其中必有蹊蹺。便私下詢問了大帥。得知大帥的東瀛語是與一位馬行的丁師傅學的,這位丁師傅曾經是大帥父親的好友。我便接近了這位丁師傅。丁師傅告訴我,他曾是位商船上的舵手。後因為海上遇到海盜,受了重傷,後來才上了岸,在馬行做了喂馬的師傅。”
“後來我通過這位師傅的引見,見到了一些與東瀛商隊做生意的船家和東瀛的商人。慢慢了解到一些事情。東瀛最有勢力的豪強足利家族,他們有武士軍隊,在是東瀛大片土地的實際控製者。
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他們利用對外經商和搶奪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財物。他們在海上有強大的商隊和護衛。漸漸地,他們想在海外有自己的領地,意欲在通往番邦的海上建立自己的屬地。最終他們派出了自己的一個兒子,帶著大批衛士來到大明,想建立一個小屬國,以便自己的商船往來周轉。”
“足利家族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派往海外,據說是來到了大明,在這個兒子成年之後,他已經了解和習慣了大明的生活習俗,精通大明的文治武功,他們便開始尋找最合適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屬國,最終定下來,便是漳州外的一處小島。”
“他們在漳州布置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覺得時機成熟,便派出大批武士,並招募大明本地人,意欲占據漳州。這些都是東瀛商隊的消息。後來,我的左使混入他們中間,了解到這個家族的小兒子就是莫含簫莫公子,好像叫足利源……”
秘雲疏停了下來,默默地看著淩君回,淩君回臉色沒有什麽表情,隻點點頭,問道:“可還有別的?”
秘雲疏的臉色黯然下來。
“餘下的事情,先生怕是已經知道了。”
淩君回苦笑了。
眼下正是冬季來臨之時,遠在北方東瀛商人和武士,正是趁著北風,大規模南下的時候。
方辰休已經長久未見,他和他的將士在漳州百裏的海麵上日夜布防。
江海閣的兄弟們也長久未見,因為他們也日夜守候在海上。
他們是大明海防民間的護衛。
因為有些商船,軍隊無暇顧及,也不好查勘。大明的海防需要這些民間的護衛。
而早已布防在漳州境內的倭人武士,也趁著此時正蠢蠢欲動。
他們在等待海上東瀛武士們的到來,準備做裏應外合之勢,一舉攻下漳州。
此時的傅雁行帶著俍兵進山,他們在偵查倭人的蹤跡,在布防,千方百計禦敵。
漳州城內還有多少倭人的武士等著接應那些準備上岸的倭人,接應那些準備攻破漳州城的武士。
淩君回不得而知。
現在他隻知道,莫含簫才是真正的關鍵。
至少在這漳州城內,莫含簫是絕對的關鍵。
容與、蘭泣露和衣錦繡默默地看著淩君回,沒有說話。
事情怎麽那麽巧。
此時他們的心裏都有些亂。
他們看得出來,先生對於那位叫莫含簫的年輕人愛惜倍至。
而那個叫莫含簫的人對先生也是極為關心。
若不是這層關係,他們處理起來要簡單的多。
門外傳來竹影的聲音,“先生,有您的信。”
淩君回默默地走出房間,取過信看了看,信是方辰休托人帶來的,信上說了些關於倭人的事情,托他好好照顧竹影和他們即將出生的孩子。
信上說,萬一他不能回來,就讓竹影帶著孩子回去京城的方家。
淩君回的臉上沒有一絲波瀾。
他輕聲道:“竹影,過些日子我替你尋個安全的地方,把方將軍的孩子生下來,好好照顧。”
他的聲音輕柔和藹,竹影微微地笑了。
“先生是擔心我身體這樣,耽誤事嗎?”
淩君回也笑了笑,笑容從容自然,“孩子重要。方將軍年近四十了才得一嗣,我們一定要好好替他照顧好這個孩子。”
竹影一聽,笑了,臉紅了。
淩君回後頭道:“容與,通知十三樓的人,集所有力量,保護好竹影。”
在最危急的時候,淩君回的氣度就顯現出來。冷靜自如,勇猛不怯。
竹影離去後,淩君回又回到房間裏。
“雲疏帶隊收集各路消息,帶上黃正青送來的令牌,注意聯絡官府。蘭泣露和衣錦繡聯絡峨眉派,容與聯係雪山派,泫霜聯係萬花門的人,合力對敵。絕不手軟。”淩君回知道,在方辰休出海,傅雁行進山之時,就是倭人蠢蠢欲動之時。
在漳州城內,官府的人在明,他們在暗,聯手對敵才有勝算。
蘭泣露有些慌張,淩君回安排妥當,獨獨沒有他自己。
“先生的身邊沒有人不行。我留在先生身邊。”蘭泣露道。
“不必了,我自有主張。”淩君回淡淡道。
容與等四人雖然心裏不放心,卻不知如何是好,隻是靜靜坐著麵麵相覷。
此時他們才知道滴水樓來的人太少了。
“雲疏,可有其他公子前來的消息?”容與情急之下問道。
“七哥和小十在來的路上,先生讓他們在浙江和福建的交界處接應。以備不時之需。”秘雲疏看了看淩君回道。
“你們不用擔心我。”淩君回默默起身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