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最讓淩君回糟心的不是傅雁行的出征。


    也不是莫含簫是東瀛人,還是東瀛派往大明的關鍵人物。


    也不是方辰休出海,把身懷六甲的竹影放在漳州城。


    很快,萬花門的花南求見。


    衣錦繡見到花南的時候,臉色變得煞白。不僅僅是因為花南受了傷。


    因為花南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我要見樓主。”


    衣錦繡看花南慌張的樣子就知道出事了。


    而且事情是超出了他們所有人的想象。


    花南見到淩君回的時候,噗通就跪下了。


    淩君回臉色變了,道:“你們都出去吧。”


    因為花南交給了淩君回一件東西,竟是宋九洛從小佩戴的玉墜。


    玉墜是傅雁行家傳的月牙墜,盈白如脂。


    雖未見有多金貴,卻是宋九洛的貼身之物,時時帶在身上。


    有時戴在脖頸間,有時係在腰間。


    淩君回接過月牙玉時,整個人都慌了,他心痛的毛病瞬間犯了。


    一時間淩君回臉色慘白,額上滲出了密密的汗珠。


    花南說,宋九洛已經到了漳州。


    他在進福建地界,見到萬花門前來接應的花字輩護法的時候,就將玉墜交給了花南。


    他告訴花南:一旦出事,帶著玉墜找滴水樓樓主。


    其實宋九洛也不知道為何要讓花南帶著自己的玉墜去找滴水樓主。


    這件事情是他在即將出雪山派的時候,他的師祖雪山派掌門告訴他的:進了漳州,就派人帶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去找滴水樓主。


    雪山派掌門是淩君回的師傅,他自然知道滴水樓主是誰,自然知道滴水樓主就在漳州。


    他的意思是宋九洛到了漳州要找淩君回,淩君回自然會照顧他。


    可是宋九洛認為:出了事就去找滴水樓主。滴水樓主肯定有辦法。師祖說的話絕對沒錯。


    畢竟宋九洛才滿十六歲,他還是個孩子。隻是個大男孩而已。


    這些年來,他在他的爹地淩君回和父親傅雁行的保護下,成長的很好。


    雖然不乏江湖經曆,但是他少有遇到過江湖的凶險。


    可是因為萬花門萬福婆婆的一塊墨玉牌改變了他的生活,甚至是要改變他的人生。


    淩君回強作鎮定道:“玉墜的主人呢?”


    “門主過了北溪以後,走散了。”花南明顯有些慌張。


    一聽到門主一詞,淩君回的汗又多了一層。“這玉墜的主人可是你們門主?”


    “正是。”


    “他是何模樣?”


    “十五六歲的少年,身形高挑,麵如冠玉。”


    淩君回頓覺自己有些喘不過起來,他知道萬福婆婆送的墨玉非比尋常,卻不知道得了此物的人就是盟主。


    可是洛兒他還是個孩子。他怎麽能撐得起這麽大的萬花門?


    花南跪地叩首,急切道:“懇請先生救援門主。我萬花門上下定會報答先生的大恩大德。”


    說話間,急的眼睛已經紅了。


    淩君回強穩住自己,點點頭道:“你們走散之時,他身邊可有旁人?”


    “門主身邊寸步不離帶著一位年輕人,那位年輕人身手敏捷,武功不輸我輩。還有我門中之人,萬壽、萬祿。花北、花東前去接應,應該也跟在身邊。”


    一時間淩君回思緒萬千,這個跟在九洛身邊的年輕人是誰?看花南的語氣應該不是萬花門的人。難道是師傅安排在九洛身邊保護他的人?


    萬字輩的高手在萬花門地位僅次於門主,他們的武功自然也極高。竟然有兩位萬字輩的人跟在九洛身邊。


    九洛身邊這幾位高手,若不是遇到大隊人馬,應該不會有事。


    莫不是他將宋九洛送往雪山派的時候,萬花門的這些人就跟在他的身邊不遠處?


    宋九洛為何會突然失蹤?他為何要來漳州?因為萬花門還是因為其他?


    “你和他們為何會走散?”淩君回問道。


    “因為我們渡河的人太多,我和其他幾位兄弟是在另一艘船上過的渡口,上了岸,四處找不到門主及其他人。我們在找尋時又遭遇倭寇,所以我慌張進城報信。其他兄弟還留在北溪附近探尋門主的消息。”


    淩君回點點頭,強忍著心口的疼痛,叫道:“容與。”


    容與早已經在門外等候,聞聲推開門答道:“先生。”


    “通知所有人即刻出城,直奔北溪渡口,馳援萬花門門主。”


    容與心中有諸多疑慮,萬花門門主絹紈不是殉難了嗎?現在是新門主嗎?但是他不敢多問,迅速起身離去。心道:萬花門真是英雄虎膽之人輩出啊。


    淩君回又叫到:“等等,記住萬花門門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身形高挑,神情稚嫩,麵如冠玉……”


    聽得容與一愣,萬花門門主竟然是個少年。絹紈真是神人,竟然敢找一個少年來接替他。忙道:“記下了,先生!”


    淩君回又叫道:“錦繡,迅速帶上花南護法直奔北溪,護花護法周全!”


    待衣錦繡帶走花南,淩君回叫道:“雲疏,迅速通知神機營的傅將軍,讓竹影迅速通知方將軍。派人援助萬花門門主,一個叫宋九洛的少年。”


    淩君回的安排一氣嗬成。


    他還知道軍務和私人的關係。


    宋九洛隻是區區一個少年,他為何要動如此大的幹戈?


    因為宋九洛是傅雁行的兒子,如果宋九洛落入敵手,那麽全軍受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他不得不這麽做。他希望傅雁行能懂,希望方辰休也能懂。


    他絕不是沒有分寸之人。


    待秘雲疏離去,蘭泣露已經收拾停當,在外麵叫道:“先生。”


    說著,走了進來。


    見淩君回臉色慘白,大驚,“先生怎麽了?”


    “無妨,即刻出發。”淩君回雖然痛的喘不過氣來,動作一點也不慢。


    蘭泣露看著淩君回的臉色,最終也沒問什麽。


    竹影看著離去的一行人,第一次感覺自己做了一件蠢事。


    為什麽在這個時候身懷六甲?


    北溪,滴水樓是知道的。北溪的渡口,他們也是知道的。


    此時他們都很佩服淩君回,他和容與在進漳州的時候就將來路和地形摸了個清楚。


    至少是清楚了個大概。但是北溪這樣的渡口卻是摸的非常清楚。


    容與帶著蘭泣露和衣錦繡,還有葉泫霜。花南也在其中。他們穿過漳州城內的大街,直往北門而去。


    此時他們中沒有人知道萬花門門主宋九洛就是淩君回的兒子。


    當然也包括花南。


    淩君回騎著馬在他們中間,他的臉色已經像大理石一樣堅毅。


    一行人難得的嚴肅沉默。


    -


    他們這樣的陣仗,穿過大街直往北門。


    隻在半個時辰之後,莫含簫就知道了他們出城的消息。


    因為莫含簫一直派人盯著淩君回的行蹤,他怕他出事。


    雖然他的人不敢靠近,但是淩君回此番出城如此大的陣仗,他自然是很快就知道了。


    莫含簫竟然也沒有猶豫,收拾了行裝,也準備出城。


    可想而知,他出城絕對不那麽容易。因為他的家仆們和護衛們絕對不會放他出城。


    莫含簫剛剛出了自己的房門,進了門外的小院,閔伯就來了。


    他有些遲疑,問道:“少主是要出門嗎?”


    “出城。”莫含簫淡淡道。


    閔伯立刻麵露難色。少主要出城,竟沒有帶護衛的意思。


    而且他此刻的神色,看上去不是一般的事情。


    所以,此時閔伯覺得當年他們從東瀛出發的時候,將軍的話多少是對的:不要讓少主被大明人攝去心智,不要讓少主留戀大明。


    也許是物極必反,少主這些年一直深居簡出,出門也是經常漂泊在海上。


    可是最近他突然變了,變的任性,變得一門心思,諱莫如深了。


    而且脾氣還很大。


    閔伯不敢多說,卻對門邊的護衛使了個眼色。


    護衛轉身離去。


    很快莫含簫還沒到前院,就奔來了幾個衣著寬大的黑衣人。


    莫含簫立定,默默地看著他們。


    奔來的三個人噗通跪地,其中一人道:“少主,請三思。”


    “這是我的私事。你們的事情我不管,我的事情你們也別管。”


    “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少主,都是征夷大將軍足利君的意思。請少主不要為了私事棄國事不顧……”


    “國事你們做主就好,我連自己的私事都做不了主嗎?”莫含簫說著繞開伏在地上的人就準備出門。


    隻聽前院咣一聲,大門已經關上。又咣一聲,看來這三重院子的門,全都關上了。


    莫含簫突然瞪眼,身形已動,此時緊跟在他身後的一個侍衛輕聲道:“少主息怒,少主此刻出門怕是要對先生不利。”


    說話的人是莫含簫身邊的八個侍衛之一,叫原野一郎。也是莫含簫最信任的人之一。


    每次關於淩君回的消息,莫含簫也隻讓他一人知道,一個人去打探。


    這竹林深處的院牆還是大門,怎麽可能關得住莫含簫。


    可是莫含簫聽得對先生不利,心中一滯,隨即將手中的箭囊扔在地上,叫道:“都滾出去!”


    說著轉身氣呼呼地回了房。


    原野一郎默默跟在莫含簫的身後。


    剛才閔伯讓出去報信阻止莫含簫的人也是他。


    莫含簫自然是知道的。卻不開口問他。


    原野一郎默默跪下道:“少主絕頂聰明,定能猜出下屬此舉的無奈。”


    莫含簫點點頭。


    此番他若是也出城追隨淩君回,他的四大家仆一定會派人跟著他。


    那他們就會知道淩君回一行人的行蹤,很有可能會對淩君回不利。


    原野一郎又道:“少主,您該插手國事了。”


    說著俯首貼地,跪地不起。


    莫含簫默默地坐下,將桌上的茶一飲而盡。


    半晌道:“起來吧。去將其他幾位都叫進來。我有事和你們商量。”


    在大明的這些年,莫含簫自然也有自己的心腹和傭工。


    這些人,有的武功卓絕,有的文韜武略,都能獨當一麵。


    有的擅長海上禦航,有的通曉番邦語言,有的是對番邦商貿的天才。自然還有默默無聞的幕後的管家。


    莫含簫的心腹和傭工,大多是大明人,也有海外人,當然也有東瀛人。


    這些年在大明,莫含簫最高興做的事情就是出海航行,看盡番國繁華,將番國的物品運送到大明售賣,將大明的貨物運送到番國售賣。


    他從這些交易中賺取錢財。


    他最喜歡做的就是海上商貿賺錢,然後回來享受在大明的安靜生活。


    對所謂東瀛的國事,他並不感興趣。


    這些年他似乎從未想過要回東瀛。似乎在他的潛意識裏,他故意要回避東瀛。


    也許因為他自己對東瀛早已沒有印象,早已非常陌生,根本無法將東瀛的國事放在自己的心上。


    甚至沒有父親母親的印象,甚至沒有家人的概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明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期並收藏明月明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