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君回瞬間衣袂飛動,抬手間,袖中暗器如細雨般射出。
這是蘭泣露為他設計的暗器。蘭泣露叫它蘭花飛絮。
他這波暗器的發射,不過是投石問路。
果然有人從樹上落了下來。他不止一次聽說倭人的忍者如何善於隱蔽。今日他是親眼見到了。
忍者的暗器也是無與倫比的。
此時的淩君回一點都不手軟,將斷水劍法中的一招乾坤霹靂用了十成的功力化了一個圈。
劍光所過之處,手腕粗的樹枝撲簌斷落。
黑衣人也在林中撲簌簌落下,已經有黑衣人倒地。
淩君回騰空躍起,劍光又起。整個樹林裏一片寂靜,隻有樹枝斷落和噗通噗通人影摔下的聲音。
忍者豈能不還擊。
奈何淩君回已如發狂的野獸,心中已無半點善念。
這些天的悲憤突然在此時發泄出來。人如旋風,劍如旋風。
劍風下的黑色鬥篷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對方的暗器很難傷到他。
而他倏忽莫測的身形,又如同忍者一般收縮自如。
忍者從樹上飛落,向他刺來。
淩君回此時心中已無他念,隻有禦劍殺戮。
莫含簫已經趕到近前,用東瀛語大聲咕嚕,他的意思是:不要傷他,若是傷他,我定殺你們。
不一會,樹林裏十數條身影倏忽而去。
不遠處緊隨其後,趕過來的容與的身影也一閃而去。
淩君回見立在不遠處的莫含簫,道:“今夜你我放手一搏吧。你若勝我,我悉聽尊便;我若勝你,你們在大明便無勝算。就離開吧。”
莫含簫沒有說話,他輕輕地將淩君回的錢袋放入懷中。
淩君回道:“據我所知,上一任的江海閣閣主鄧賢文曾經有恩與你,在海上救過你的命,可是他死了,他是怎麽死的,你心裏很清楚。他的夫人秦八娘,是我的師姐,她也死了,她是怎麽死的,你也很清楚吧?今晚,我要為他們一戰,為大明一戰。也請你為東瀛一戰,用盡全力吧。”
莫含簫聽著淩君回的話,神色黯然,後退一步,步態有些踉蹌。
鄧賢文和秦八娘的死,他有責任,人卻不是他殺的。
當時他和鄧賢文不過是比武交手,誰曾想鄧賢文並未受傷,在回去的途中,被人圍攻身亡。
而秦八娘,他甚至被她刺中要害都不曾還手,到頭來秦八娘卻身亡在郊外。
之前他還曾經傳令保護秦八娘,誰知道竟會如此。
淩君回說完,緊了緊身上黑色的鬥篷,鬥篷下麵,赫然穿著莫含簫為他準備的天縹色綢緞衣衫。
看上去華貴又得體。
因為綢緞衣衫的內襯還是綢緞,夾層裏鋪了一層薄薄的蠶絲。暖和又熨帖。
莫含簫心中傷痛欲絕,吼間如骨鯁在喉一般疼痛。
這是一場他不得不麵對的對決。是一場讓他不知道如何麵對的對決。
是蒼天要他一輩子孤寡嗎,是想要他死嗎?
莫含簫的眼裏大顆的淚滴打落下來。
暗影處,蘭泣露、衣錦繡等人默默地看著樹林裏的兩個身影,躊躇不前。
這是一場真正的高手對決。這是兩個絕頂高手的對決。
在年幼時,淩君回曾經教過莫含簫劍法,知道莫含簫天生是個習武的天才。
然而淩君回自己,閱人無數,經曆豐富,心性闊達。這也成就了他的劍法。
莫含簫頹然跪下,給淩君回磕了三個頭。
眼淚撲簌落下。
淩君回也轉過頭去,拭去流下的眼淚。
這個曾經的少年,是他疼愛有加的少年,此時他們要生死相搏。
不得不說,這個晚上是一場劍法上、心理上殘酷又浩大的對決。
因為此時莫含簫和淩君回的對決,似乎江湖上所有人都出動了。
這是淩君回沒有料到的。
莫含簫自然也沒有料到。
可是,容與帶著滴水樓的人,而峨眉派、雪山派早已得到了消息,傾巢出動。
秘雲疏自然不會忘了官府的人,他在早早通知了官府的捕快。
因為他們是清醒的。不管淩君回怎麽對待莫含簫,這到底都不是他們兩個人的對決。
莫含簫的背後一定是有不為人知的守護。
隻要莫含簫處於不利地位,他背後的勢力不可能袖手旁觀。
從莫含簫幾次與江湖高手對決就可以看出來。暗處盯著莫含簫的人非常可怕。
在漳州城的非常時期,捕快都從庫房了領取了弓弩。
看上去這是一場江湖械鬥,官府的人來善後罷了。
而莫含簫,他的身份,注定他就是這場倭人和大明戰爭的關鍵人物。
他是足利家族的兒子,是倭人在大明的少主。
他的身邊有多少護衛,不得而知。有的在明,有的在暗。
隻怕連莫含簫都不清楚他們到底有幾波人,有多少人。
當莫含簫從城內奔出來,到這這片樹林的時候,消息就已經傳到的他的府中。
很快在城中的倭人武士便結集而來。
他們幾次試探,知道了淩君回的武功。
如果莫含簫敗在淩君回的手裏,那麽就意味著東瀛的倭人在漳州沒有了少主人。
他們的謀劃便沒有了主心骨。確切地說,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可是倭人不傻,他們怎麽能夠容許莫含簫失敗被擒?
就算莫含簫在他們眼中再無足輕重,可是他也是足利家的少爺。
現在足利家族在東瀛如日中天,天皇早已經是足利家的傀儡。
若是對莫含簫保護不利的消息傳到東瀛,那麽四大家仆和護衛們,他們的家人就麵臨著被足利大將軍戮殺的危險。
所以此時出動的倭人絕對不會少。
淩君回此時已經意識到周圍的變化。
他沒有想到事情會是如此地步,他今晚和莫含簫的相遇,隻是偶然。並不是他們籌劃好的。
當他和莫含簫對陣到一百招的時候,他發現了端倪。
他趁著夜色,帶走了莫含簫。
外圍的人隻道是二人比試時的躲閃和追逐,輕功卓絕,衝出了重圍。
他們二人奪人心智的劍氣,能摧毀人心脈的內力,讓兩方人都不敢靠近。
此時場中的兩人三起三落,不共戴天的殺伐,慘烈又決絕,讓遠遠圍觀的人歎為觀止。
不得不說,圍觀的人為二人的身手不凡而心情激蕩。
兩個人如魅影一般,劍快,人快,如同電光火石一般。
在淩君回和莫含簫飛掠出重圍之後,容與和各大門派的高手和莫含簫身後的守衛們就在動靜之間遭遇了,他們開始了一場生死慘烈的對決。
捕快們早已經在外圍布置了天羅地網。
他們在暗夜裏很快就加入了混戰。
不得不說,這場混戰動到了倭人安插在漳州城內的根基。
-
淩君回很快帶走莫含簫,在外人看來是兩人惡戰追逐,事實上是莫含簫受了傷。
莫含簫的外傷不是淩君回所為,他是在為淩君回擋住毒刺時受的傷。
在莫含簫為淩君回擋住從外圍飛來的毒刺的時候,一分神,又受了淩君回一掌。
本來在淩君回和莫含簫對陣之時,沒人敢打入暗器,因為無法確定暗器的準確性。不能確定傷不到自己人。
這枚暗器來的奇怪,至少發暗器的人不在乎傷到的人是誰,無論是淩君回還是莫含簫被傷,他都無所謂。
淩君回的掌力剛猛,威力十足,莫含簫一掌被打飛出去。
看著被打飛出去的莫含簫,淩君回大驚,他作勢要殺莫含簫的時候,趁機勾住了莫含簫的腰帶,帶走了莫含簫。
淩君回連扶帶抱,逃離了混戰的樹林。
剛跑不遠,竟遇到了等候的馬車。
是十三樓牙行的車。容與早已安排好了十三樓接應。
淩君回竟然帶著重傷的莫含簫上了馬車,而接應的人並不知曉具體情況,隻道是他們的人受了傷,就駕著馬車按照淩君回的命令出了城。
出城的時候,淩君回出示了傅雁行的同行令牌。
十三樓總管李代波早已經為淩君回在城外準備了住處。
還沒有出城,莫含簫就撐不住了,暈了過去。
迷糊間,他聽到淩君回的叫聲:“含簫,含簫……”
他感覺到了有淚水打在臉上。淩君回抱住了他,他感到了他的溫暖。迷糊間他叫了聲“公子,哥哥……”
等莫含簫醒來時,他沒有睜開眼睛,隻是輕聲道:“我死了嗎?”
他以為像以前一樣,身邊沒有人,不會有任何的回聲。
隻不過是自己一個人的喃喃自語罷了。
可是他話音剛落,一個溫和的聲音就回應了他:“沒死。”
說話間,他感覺到了溫熱的毛巾敷到了臉上,有人給他擦拭臉頰。
“早晨了,太陽都出來了,小鳥都在外麵叫了,我們出去玩吧。”這個聲音很奇怪。
莫含簫的眼淚迅速流下來。這是二十年前,他在淩君回的床邊說的話。
那天淩君回睡的太久,總也不起床,他想出去玩,便說了這樣的話。
他還記得。他清楚地記得,他當時說的話:早晨了,太陽都出來了,小鳥都在外麵叫了,我們出去玩吧。
他在學他說話。
看莫含簫默默地流淚,淩君回慌了,道:“哭啥?是不是哪裏疼?”
莫含簫突然伸出胳膊,摟住淩君回的脖子,抽泣道:“公子,我想你了……”
淩君回輕輕地拍著莫含簫,“我在。別怕,不會有事的……”
莫含簫因為抽泣,傷到了傷口,突然叫了一聲。
淩君回立刻拿開他的手,看了看他的傷口,道:“小心些,別用力。你中的是毒箭,幸好餘毒已清。好起來也要半月以後了。”
“我不想好。”
“你不想好,你想幹嘛?想變成呆子?”
莫含簫眼淚又流下來。他此時極端虛弱,見淩君回在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忍不住又流下淚來。
他幼時就被護衛們從東瀛帶到大明,中間一度被大水衝散,獨自一人流落在鄉野間。還遭遇了四大家仆的內亂。
他自幼見慣了臉色和利用。時時擔心自己稍有不慎,稍有不聽話就會被害死。
是淩君回幫助了他,照顧他,讓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
讓他感受到不需要報答的恩情,感受到了普通人都有的家庭的親情。
此時,在他命懸一線的時候,還是他在自己身邊。
疼愛他,順著他,無條件地照顧他。
他能感覺到,淩君回是真心疼愛他。
在這世間,他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能力,能看懂人的心。特別是他在乎的人。
他現在什麽也顧不了,他隻想安安靜靜地躺著,有他喜歡的人在身邊陪著。
淩君回掀開了他被子的一角,細細檢查他胸口的傷。
莫含簫才意識到,自己穿著中衣,渾身上下都換過了。臉頓時紅了。
輕輕閉上了眼睛。
淩君回啪地拍了他一下,道:“身體別那麽僵硬,有那麽冷嗎?”說著輕輕摁了摁傷口的四周。
“恢複的不錯,真棒。”說著回頭給莫含簫一個笑臉。
莫含簫看著他也笑了笑。
淩君回端著他盥洗的水盆出去了。
突然之間,“嘭”一聲,巨大的響聲傳了過來。
這是蘭泣露為他設計的暗器。蘭泣露叫它蘭花飛絮。
他這波暗器的發射,不過是投石問路。
果然有人從樹上落了下來。他不止一次聽說倭人的忍者如何善於隱蔽。今日他是親眼見到了。
忍者的暗器也是無與倫比的。
此時的淩君回一點都不手軟,將斷水劍法中的一招乾坤霹靂用了十成的功力化了一個圈。
劍光所過之處,手腕粗的樹枝撲簌斷落。
黑衣人也在林中撲簌簌落下,已經有黑衣人倒地。
淩君回騰空躍起,劍光又起。整個樹林裏一片寂靜,隻有樹枝斷落和噗通噗通人影摔下的聲音。
忍者豈能不還擊。
奈何淩君回已如發狂的野獸,心中已無半點善念。
這些天的悲憤突然在此時發泄出來。人如旋風,劍如旋風。
劍風下的黑色鬥篷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對方的暗器很難傷到他。
而他倏忽莫測的身形,又如同忍者一般收縮自如。
忍者從樹上飛落,向他刺來。
淩君回此時心中已無他念,隻有禦劍殺戮。
莫含簫已經趕到近前,用東瀛語大聲咕嚕,他的意思是:不要傷他,若是傷他,我定殺你們。
不一會,樹林裏十數條身影倏忽而去。
不遠處緊隨其後,趕過來的容與的身影也一閃而去。
淩君回見立在不遠處的莫含簫,道:“今夜你我放手一搏吧。你若勝我,我悉聽尊便;我若勝你,你們在大明便無勝算。就離開吧。”
莫含簫沒有說話,他輕輕地將淩君回的錢袋放入懷中。
淩君回道:“據我所知,上一任的江海閣閣主鄧賢文曾經有恩與你,在海上救過你的命,可是他死了,他是怎麽死的,你心裏很清楚。他的夫人秦八娘,是我的師姐,她也死了,她是怎麽死的,你也很清楚吧?今晚,我要為他們一戰,為大明一戰。也請你為東瀛一戰,用盡全力吧。”
莫含簫聽著淩君回的話,神色黯然,後退一步,步態有些踉蹌。
鄧賢文和秦八娘的死,他有責任,人卻不是他殺的。
當時他和鄧賢文不過是比武交手,誰曾想鄧賢文並未受傷,在回去的途中,被人圍攻身亡。
而秦八娘,他甚至被她刺中要害都不曾還手,到頭來秦八娘卻身亡在郊外。
之前他還曾經傳令保護秦八娘,誰知道竟會如此。
淩君回說完,緊了緊身上黑色的鬥篷,鬥篷下麵,赫然穿著莫含簫為他準備的天縹色綢緞衣衫。
看上去華貴又得體。
因為綢緞衣衫的內襯還是綢緞,夾層裏鋪了一層薄薄的蠶絲。暖和又熨帖。
莫含簫心中傷痛欲絕,吼間如骨鯁在喉一般疼痛。
這是一場他不得不麵對的對決。是一場讓他不知道如何麵對的對決。
是蒼天要他一輩子孤寡嗎,是想要他死嗎?
莫含簫的眼裏大顆的淚滴打落下來。
暗影處,蘭泣露、衣錦繡等人默默地看著樹林裏的兩個身影,躊躇不前。
這是一場真正的高手對決。這是兩個絕頂高手的對決。
在年幼時,淩君回曾經教過莫含簫劍法,知道莫含簫天生是個習武的天才。
然而淩君回自己,閱人無數,經曆豐富,心性闊達。這也成就了他的劍法。
莫含簫頹然跪下,給淩君回磕了三個頭。
眼淚撲簌落下。
淩君回也轉過頭去,拭去流下的眼淚。
這個曾經的少年,是他疼愛有加的少年,此時他們要生死相搏。
不得不說,這個晚上是一場劍法上、心理上殘酷又浩大的對決。
因為此時莫含簫和淩君回的對決,似乎江湖上所有人都出動了。
這是淩君回沒有料到的。
莫含簫自然也沒有料到。
可是,容與帶著滴水樓的人,而峨眉派、雪山派早已得到了消息,傾巢出動。
秘雲疏自然不會忘了官府的人,他在早早通知了官府的捕快。
因為他們是清醒的。不管淩君回怎麽對待莫含簫,這到底都不是他們兩個人的對決。
莫含簫的背後一定是有不為人知的守護。
隻要莫含簫處於不利地位,他背後的勢力不可能袖手旁觀。
從莫含簫幾次與江湖高手對決就可以看出來。暗處盯著莫含簫的人非常可怕。
在漳州城的非常時期,捕快都從庫房了領取了弓弩。
看上去這是一場江湖械鬥,官府的人來善後罷了。
而莫含簫,他的身份,注定他就是這場倭人和大明戰爭的關鍵人物。
他是足利家族的兒子,是倭人在大明的少主。
他的身邊有多少護衛,不得而知。有的在明,有的在暗。
隻怕連莫含簫都不清楚他們到底有幾波人,有多少人。
當莫含簫從城內奔出來,到這這片樹林的時候,消息就已經傳到的他的府中。
很快在城中的倭人武士便結集而來。
他們幾次試探,知道了淩君回的武功。
如果莫含簫敗在淩君回的手裏,那麽就意味著東瀛的倭人在漳州沒有了少主人。
他們的謀劃便沒有了主心骨。確切地說,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可是倭人不傻,他們怎麽能夠容許莫含簫失敗被擒?
就算莫含簫在他們眼中再無足輕重,可是他也是足利家的少爺。
現在足利家族在東瀛如日中天,天皇早已經是足利家的傀儡。
若是對莫含簫保護不利的消息傳到東瀛,那麽四大家仆和護衛們,他們的家人就麵臨著被足利大將軍戮殺的危險。
所以此時出動的倭人絕對不會少。
淩君回此時已經意識到周圍的變化。
他沒有想到事情會是如此地步,他今晚和莫含簫的相遇,隻是偶然。並不是他們籌劃好的。
當他和莫含簫對陣到一百招的時候,他發現了端倪。
他趁著夜色,帶走了莫含簫。
外圍的人隻道是二人比試時的躲閃和追逐,輕功卓絕,衝出了重圍。
他們二人奪人心智的劍氣,能摧毀人心脈的內力,讓兩方人都不敢靠近。
此時場中的兩人三起三落,不共戴天的殺伐,慘烈又決絕,讓遠遠圍觀的人歎為觀止。
不得不說,圍觀的人為二人的身手不凡而心情激蕩。
兩個人如魅影一般,劍快,人快,如同電光火石一般。
在淩君回和莫含簫飛掠出重圍之後,容與和各大門派的高手和莫含簫身後的守衛們就在動靜之間遭遇了,他們開始了一場生死慘烈的對決。
捕快們早已經在外圍布置了天羅地網。
他們在暗夜裏很快就加入了混戰。
不得不說,這場混戰動到了倭人安插在漳州城內的根基。
-
淩君回很快帶走莫含簫,在外人看來是兩人惡戰追逐,事實上是莫含簫受了傷。
莫含簫的外傷不是淩君回所為,他是在為淩君回擋住毒刺時受的傷。
在莫含簫為淩君回擋住從外圍飛來的毒刺的時候,一分神,又受了淩君回一掌。
本來在淩君回和莫含簫對陣之時,沒人敢打入暗器,因為無法確定暗器的準確性。不能確定傷不到自己人。
這枚暗器來的奇怪,至少發暗器的人不在乎傷到的人是誰,無論是淩君回還是莫含簫被傷,他都無所謂。
淩君回的掌力剛猛,威力十足,莫含簫一掌被打飛出去。
看著被打飛出去的莫含簫,淩君回大驚,他作勢要殺莫含簫的時候,趁機勾住了莫含簫的腰帶,帶走了莫含簫。
淩君回連扶帶抱,逃離了混戰的樹林。
剛跑不遠,竟遇到了等候的馬車。
是十三樓牙行的車。容與早已安排好了十三樓接應。
淩君回竟然帶著重傷的莫含簫上了馬車,而接應的人並不知曉具體情況,隻道是他們的人受了傷,就駕著馬車按照淩君回的命令出了城。
出城的時候,淩君回出示了傅雁行的同行令牌。
十三樓總管李代波早已經為淩君回在城外準備了住處。
還沒有出城,莫含簫就撐不住了,暈了過去。
迷糊間,他聽到淩君回的叫聲:“含簫,含簫……”
他感覺到了有淚水打在臉上。淩君回抱住了他,他感到了他的溫暖。迷糊間他叫了聲“公子,哥哥……”
等莫含簫醒來時,他沒有睜開眼睛,隻是輕聲道:“我死了嗎?”
他以為像以前一樣,身邊沒有人,不會有任何的回聲。
隻不過是自己一個人的喃喃自語罷了。
可是他話音剛落,一個溫和的聲音就回應了他:“沒死。”
說話間,他感覺到了溫熱的毛巾敷到了臉上,有人給他擦拭臉頰。
“早晨了,太陽都出來了,小鳥都在外麵叫了,我們出去玩吧。”這個聲音很奇怪。
莫含簫的眼淚迅速流下來。這是二十年前,他在淩君回的床邊說的話。
那天淩君回睡的太久,總也不起床,他想出去玩,便說了這樣的話。
他還記得。他清楚地記得,他當時說的話:早晨了,太陽都出來了,小鳥都在外麵叫了,我們出去玩吧。
他在學他說話。
看莫含簫默默地流淚,淩君回慌了,道:“哭啥?是不是哪裏疼?”
莫含簫突然伸出胳膊,摟住淩君回的脖子,抽泣道:“公子,我想你了……”
淩君回輕輕地拍著莫含簫,“我在。別怕,不會有事的……”
莫含簫因為抽泣,傷到了傷口,突然叫了一聲。
淩君回立刻拿開他的手,看了看他的傷口,道:“小心些,別用力。你中的是毒箭,幸好餘毒已清。好起來也要半月以後了。”
“我不想好。”
“你不想好,你想幹嘛?想變成呆子?”
莫含簫眼淚又流下來。他此時極端虛弱,見淩君回在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忍不住又流下淚來。
他幼時就被護衛們從東瀛帶到大明,中間一度被大水衝散,獨自一人流落在鄉野間。還遭遇了四大家仆的內亂。
他自幼見慣了臉色和利用。時時擔心自己稍有不慎,稍有不聽話就會被害死。
是淩君回幫助了他,照顧他,讓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
讓他感受到不需要報答的恩情,感受到了普通人都有的家庭的親情。
此時,在他命懸一線的時候,還是他在自己身邊。
疼愛他,順著他,無條件地照顧他。
他能感覺到,淩君回是真心疼愛他。
在這世間,他似乎有一種特別的能力,能看懂人的心。特別是他在乎的人。
他現在什麽也顧不了,他隻想安安靜靜地躺著,有他喜歡的人在身邊陪著。
淩君回掀開了他被子的一角,細細檢查他胸口的傷。
莫含簫才意識到,自己穿著中衣,渾身上下都換過了。臉頓時紅了。
輕輕閉上了眼睛。
淩君回啪地拍了他一下,道:“身體別那麽僵硬,有那麽冷嗎?”說著輕輕摁了摁傷口的四周。
“恢複的不錯,真棒。”說著回頭給莫含簫一個笑臉。
莫含簫看著他也笑了笑。
淩君回端著他盥洗的水盆出去了。
突然之間,“嘭”一聲,巨大的響聲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