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龍首夜明珠”外表看似平平無奇,卻跟其他幾個珍寶一樣,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
那“陰陽紫金闕”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寶物,甚至可以說是神器,內部獨成一體,可將世間萬物包含其中,可以說紫金闕內便是一番天地。
“引屍蟲”的汗液便是“趕屍引”,可作禦屍之中,更憑借“趕屍引”這個東西創立了湘西派,令江湖中人聞風喪膽,神秘莫測。
而“金蠶蠱”號稱“萬蠱之王”,若說天下間所有蠱蟲毒性攏共一石,但“金蠶蠱”便要獨占八鬥。
這兩者結合更能喚出荒古凶獸——巫蠱,恐怕連三豐真人施展手段也未必能殺滅這巫蠱,兩者效用可怖,足見一般。
而這“龍首夜明珠”既與這些東西並駕齊驅,自也不是凡俗之物,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除了比尋常夜明珠大一些之外並沒有其它特別的地方,但其效用可是一等一的厲害。
林謝拿在手裏,感受著“龍首夜明珠”的晶瑩玉潤,笑道:“你倒是猜猜這東西有什麽特別的。”
李孤行哪裏知曉,就算猜到天亮也未必猜得準。
他眨了眨眼,裝作一臉的淡定,甚至用一種近乎不屑的語氣道:“我哪裏能猜到?這又不是我的東西,這種蠢事我才不做。倒是你,林大師,許久不見,你竟在永夜城學會了跟人賣關子的陋習。”
林謝雅然笑笑,純白的僧衣飄蕩了起來。
“也是,跟舅舅別的沒學會,說話雲山霧罩賣弄關子倒是學會了不少。”
他將“龍首夜明珠”放在李孤行手上,“感受一下,用自身內力催動他,看看有什麽感覺。”
李孤行依言照做,磅礴內力灌輸其中,隻覺“龍首夜明珠”變得越發滾燙,極其燙手,但從外觀上似乎並沒有什麽變化,更沒感受出他有什麽不同。無錯更新@
林謝瞧著他一臉疑惑的神情,心覺好笑。
“將心思放平,別總想些亂七八糟的,這東西心智不專可看不出什麽門道。”
李孤行依言而行,將自己雜念排出幹淨,心中隻有那“龍首夜明珠”。
也便是在他排空心思的同時,他忽然覺得原本萬般滾當的“龍首夜明珠”竟逐漸變得清涼了起來。
原本這股炙熱還難以讓其專注,自這股清涼傳入身體之後,頓覺無比的舒爽,更有一股難以言喻的輕鬆與暢快。
隨著他心思排的越發幹淨,那分暢快與平靜也變得越發的穩固。
他整個人好似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一片蒼茫混沌之中,亮著一顆內有龍紋的夜明珠。
這夜明珠帶來無盡的安全感,甚至令李孤行不自覺的放下了所有的防備,連最後一分提防的意識也消失殆盡。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嬰兒趴在母親的懷裏,安心、舒服,沒有一分想法。
等他回過神來,這才發覺“龍首夜明珠”的神妙,大讚道:“神了,果真神了!!”
林謝道:“你現在明白了?”
李孤行點點頭,“這東西效用看起來不甚起眼,但卻是是人日進千裏的良助!”
林謝道:“倒也不假,但你隻說對了一半。”
那“龍首夜明珠”使人純一無暇,心思澄澈,擁有這般心境,修行高深晦澀的武功或是突破瓶頸便可事半功倍,甚至能一蹴而就根基牢固。
林謝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在實力上如此突飛猛進,想來少不了這“龍首夜明珠”的功勞。
便是將這東西借給自己的師父諸葛玄策,相比他那“諸葛三十六”奇門的瓶頸也會突破。
但這效用也隻是“龍首夜明珠”的一半,能給人帶來平靜,是因為他能隔絕世間一切惡意。
譬如對李孤行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的徐念,隻要李孤行身懷“龍首夜明珠”便再也對他恨不起來。
。(本章未完!)
249、開戰
不僅不恨,甚至能將這份恨意轉化為友情。_o_m
而早些擁有這個東西,那苗疆之行中,“通天塔”和巫蠱兩大難關,便不用這般九死一生了。
林謝講了這些,倒是令李孤行有種難以言說的苦楚,更用一種幽怨又帶有感激的眼神看向了諸葛玄策。
“師父啊,你讓我去湘西地界,原來是這個原因!”
他心裏念叨著,卻有一股無比的暖熱。
諸葛玄策是何等人,他哪裏算不出來解決湘西派之行簡單的辦法,但在荊棘和坦途之中,他毅然決然的幫李孤行選擇了荊棘,更不惜搭上自己重傷,和三豐真人與龍虎山張天師為他助力,隻為了李孤行在這趟旅行之中能獲得提升。
“你還真是會打磨弟子啊。”
李孤行悠悠道,心裏又多了幾分感激。
諸葛玄策的確是這樣的人,一心一意為李孤行著想。
不過他也有沒算到的地方,譬如李孤行會動用手中的“無歸”。
那趙國四十萬怨靈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強從幽冥地府之中召喚而出,勢必會影響天下。
尤其是那龍脈,在李孤行的影響下,變得更加的動蕩。
幾人又在軍營之中呆了幾日,期間李孤行和林謝、慕容淵切磋,彼此之間精進不少。
李孤行又將“龍首夜明珠”交給了白蕭真人,並交代了用法,兩位絕頂相視一笑,轉身閑雲野鶴去了。
就是駱大狗似乎陷入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之中,他好似終日心不在焉,更說不清自己心中想了些什麽。
總而言之,這些時日他沉默了許多,原本開朗愛小的他竟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
這狀態也就在他見過冥竹靈之後。
且冥宮此番作為倒是讓李孤行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冥宮除了冥竹靈之外還派了包括徐念在內的六名尊使,這陣仗可是前所未有。
這麽大的陣仗隻隨王嶽打了個仗,更沒跟自己一行過多的為難,甚至在對付巫蠱的時候沒有趁人之危。
冥竹靈何等武功,甚至連月清書都自言沒有把握勝過他。
更何況再加上那包括徐念在內的六個尊使。
別說一個月清流護著,便是胖阿姐親在,他們要搶人也未必搶不到。
如此一來,再結合駱大狗的反應,李孤行有些坐不住了,更加想不透他們此行所來的目的是什麽。
李孤行本想問問駱大狗,卻不知如何開口,就像當初的真像浮出水麵,駱大狗的父親確非自己所殺,但他卻不敢同駱大狗講半句一樣,甚至默默忍受著駱大狗隨時而來的報複。
倒是楊沁看的通透,夜半時分拉來李孤行,同他訴說了一番。
駱大狗這個孩子的心思雖重,但說到底,他仍舊是個孩子,要用孩子的思維去開導他。
任誰都看得出他們兩個表麵上吵吵鬧鬧的,但心裏是真正的要好,設身處地為彼此考慮,這樣的關係又哪裏是一些蠅營狗苟的事能夠撼動的。
與其自己在這裏瞎猜,倒不如裝作一個大人的模樣,同他好好的敞開心扉談一次。.五
李孤行似乎明白了什麽,又好似什麽也沒聽懂,什麽孩子的想法長輩的教導,對於他來說跟稀粥和幹飯一樣,除了幹的和細的,都是大米。
楊沁瞧著李孤行一頭霧水的樣子,也懶得解釋,放下一句“你自己想去吧”,便不再理會了。
他還沒有理順清楚頭緒,但見遠處飛馬來報。
“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
但見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裏加急!禦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求見王嶽王大人!”
此乃聖命,誰敢怠慢,王嶽施展輕功,一個起落自人群中躍了出去,跪地接旨。
。(本章未完!)
249、開戰
他這一跪,眾人皆明白是什麽意思,出去李孤行等不願收此拘束,其他人不論男女老幼皆都跪下聽旨。
那傳令的士兵對著王嶽看了看文書上的金印,但見上麵用金印寫了馬上飛遞四字,文書完好無損,證明內容沒有泄露。
那人同王嶽一起將文書打開,登時將王嶽嚇得一個激靈。
傳令兵道:“這便是聖上旨意,立馬班師回朝!”
王嶽跪地扣頭,道了句“臣領旨謝恩。”便即接了文書。
李孤行不明朝廷發生了什麽大事,需用到八百裏加急。
白蕭真人不想理凡塵俗務,領旨謝恩之後便徑自飛走了。
諸葛玄策掐指算了算,將前前後後算的明白,悄悄叫過李孤行,拉在一旁說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也不確定你要不要摻和。”
諸葛玄策頭一次這般對他說話,這般嚴肅又這般的不確定,足可見此間事幹係定然不小。
李孤行道:“師父請說,到底何事?”
他偏頭看了看王嶽的神情,麵如死灰,慌張不行,卻又有帶著幾分狡黠和興奮。
瞧著他的神情,李孤行也猜到了幾分,湊在諸葛玄策耳邊小聲道:“莫非是朝廷要開戰了?”
諸葛玄策用手輕輕敲了敲他的腦袋瓜,“你啊你,老夫就喜歡你這聰明勁。誠如所說,朝廷是要同瓦剌部開戰了!”
李孤行大喘一口冷氣,心中做起了計較。
自仁宗、宣宗之後,朝廷與民耕始,休養生息,百姓生活富足國泰民安,已有仁宣之治的稱呼。
在太平盛世無事生非對蒙元瓦剌部用兵,無異於自斷長城。
且不說打的打不過,光是錢糧、民夫、兵源等就不是能用腦袋丈量出來的量級。
李孤行實在不明白,為何朝廷要同瓦剌部開戰。
更何況,邊民開商互市多年,彼此之間雖偶有摩擦,那也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更多的人從這裏麵得到了利益,誰也不會有意破壞。
畢竟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吃飽穿暖,而一個太平盛世正是這些百姓吃飽穿暖的前提,朝廷無緣無故同瓦剌部開戰無疑是自尋死路。
李孤行正這般想著,忽而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更想到了一件令他後背發涼的事。
那人便是諸葛正、他本在邊塞好好的做著生意,沒來由的淪落成了乞丐,甚至於差點連諸葛家本家的大小姐的性命都保不住。。
249、開戰
那“陰陽紫金闕”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寶物,甚至可以說是神器,內部獨成一體,可將世間萬物包含其中,可以說紫金闕內便是一番天地。
“引屍蟲”的汗液便是“趕屍引”,可作禦屍之中,更憑借“趕屍引”這個東西創立了湘西派,令江湖中人聞風喪膽,神秘莫測。
而“金蠶蠱”號稱“萬蠱之王”,若說天下間所有蠱蟲毒性攏共一石,但“金蠶蠱”便要獨占八鬥。
這兩者結合更能喚出荒古凶獸——巫蠱,恐怕連三豐真人施展手段也未必能殺滅這巫蠱,兩者效用可怖,足見一般。
而這“龍首夜明珠”既與這些東西並駕齊驅,自也不是凡俗之物,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除了比尋常夜明珠大一些之外並沒有其它特別的地方,但其效用可是一等一的厲害。
林謝拿在手裏,感受著“龍首夜明珠”的晶瑩玉潤,笑道:“你倒是猜猜這東西有什麽特別的。”
李孤行哪裏知曉,就算猜到天亮也未必猜得準。
他眨了眨眼,裝作一臉的淡定,甚至用一種近乎不屑的語氣道:“我哪裏能猜到?這又不是我的東西,這種蠢事我才不做。倒是你,林大師,許久不見,你竟在永夜城學會了跟人賣關子的陋習。”
林謝雅然笑笑,純白的僧衣飄蕩了起來。
“也是,跟舅舅別的沒學會,說話雲山霧罩賣弄關子倒是學會了不少。”
他將“龍首夜明珠”放在李孤行手上,“感受一下,用自身內力催動他,看看有什麽感覺。”
李孤行依言照做,磅礴內力灌輸其中,隻覺“龍首夜明珠”變得越發滾燙,極其燙手,但從外觀上似乎並沒有什麽變化,更沒感受出他有什麽不同。無錯更新@
林謝瞧著他一臉疑惑的神情,心覺好笑。
“將心思放平,別總想些亂七八糟的,這東西心智不專可看不出什麽門道。”
李孤行依言而行,將自己雜念排出幹淨,心中隻有那“龍首夜明珠”。
也便是在他排空心思的同時,他忽然覺得原本萬般滾當的“龍首夜明珠”竟逐漸變得清涼了起來。
原本這股炙熱還難以讓其專注,自這股清涼傳入身體之後,頓覺無比的舒爽,更有一股難以言喻的輕鬆與暢快。
隨著他心思排的越發幹淨,那分暢快與平靜也變得越發的穩固。
他整個人好似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一片蒼茫混沌之中,亮著一顆內有龍紋的夜明珠。
這夜明珠帶來無盡的安全感,甚至令李孤行不自覺的放下了所有的防備,連最後一分提防的意識也消失殆盡。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嬰兒趴在母親的懷裏,安心、舒服,沒有一分想法。
等他回過神來,這才發覺“龍首夜明珠”的神妙,大讚道:“神了,果真神了!!”
林謝道:“你現在明白了?”
李孤行點點頭,“這東西效用看起來不甚起眼,但卻是是人日進千裏的良助!”
林謝道:“倒也不假,但你隻說對了一半。”
那“龍首夜明珠”使人純一無暇,心思澄澈,擁有這般心境,修行高深晦澀的武功或是突破瓶頸便可事半功倍,甚至能一蹴而就根基牢固。
林謝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在實力上如此突飛猛進,想來少不了這“龍首夜明珠”的功勞。
便是將這東西借給自己的師父諸葛玄策,相比他那“諸葛三十六”奇門的瓶頸也會突破。
但這效用也隻是“龍首夜明珠”的一半,能給人帶來平靜,是因為他能隔絕世間一切惡意。
譬如對李孤行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的徐念,隻要李孤行身懷“龍首夜明珠”便再也對他恨不起來。
。(本章未完!)
249、開戰
不僅不恨,甚至能將這份恨意轉化為友情。_o_m
而早些擁有這個東西,那苗疆之行中,“通天塔”和巫蠱兩大難關,便不用這般九死一生了。
林謝講了這些,倒是令李孤行有種難以言說的苦楚,更用一種幽怨又帶有感激的眼神看向了諸葛玄策。
“師父啊,你讓我去湘西地界,原來是這個原因!”
他心裏念叨著,卻有一股無比的暖熱。
諸葛玄策是何等人,他哪裏算不出來解決湘西派之行簡單的辦法,但在荊棘和坦途之中,他毅然決然的幫李孤行選擇了荊棘,更不惜搭上自己重傷,和三豐真人與龍虎山張天師為他助力,隻為了李孤行在這趟旅行之中能獲得提升。
“你還真是會打磨弟子啊。”
李孤行悠悠道,心裏又多了幾分感激。
諸葛玄策的確是這樣的人,一心一意為李孤行著想。
不過他也有沒算到的地方,譬如李孤行會動用手中的“無歸”。
那趙國四十萬怨靈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強從幽冥地府之中召喚而出,勢必會影響天下。
尤其是那龍脈,在李孤行的影響下,變得更加的動蕩。
幾人又在軍營之中呆了幾日,期間李孤行和林謝、慕容淵切磋,彼此之間精進不少。
李孤行又將“龍首夜明珠”交給了白蕭真人,並交代了用法,兩位絕頂相視一笑,轉身閑雲野鶴去了。
就是駱大狗似乎陷入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態之中,他好似終日心不在焉,更說不清自己心中想了些什麽。
總而言之,這些時日他沉默了許多,原本開朗愛小的他竟變得沉默寡言了起來。
這狀態也就在他見過冥竹靈之後。
且冥宮此番作為倒是讓李孤行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冥宮除了冥竹靈之外還派了包括徐念在內的六名尊使,這陣仗可是前所未有。
這麽大的陣仗隻隨王嶽打了個仗,更沒跟自己一行過多的為難,甚至在對付巫蠱的時候沒有趁人之危。
冥竹靈何等武功,甚至連月清書都自言沒有把握勝過他。
更何況再加上那包括徐念在內的六個尊使。
別說一個月清流護著,便是胖阿姐親在,他們要搶人也未必搶不到。
如此一來,再結合駱大狗的反應,李孤行有些坐不住了,更加想不透他們此行所來的目的是什麽。
李孤行本想問問駱大狗,卻不知如何開口,就像當初的真像浮出水麵,駱大狗的父親確非自己所殺,但他卻不敢同駱大狗講半句一樣,甚至默默忍受著駱大狗隨時而來的報複。
倒是楊沁看的通透,夜半時分拉來李孤行,同他訴說了一番。
駱大狗這個孩子的心思雖重,但說到底,他仍舊是個孩子,要用孩子的思維去開導他。
任誰都看得出他們兩個表麵上吵吵鬧鬧的,但心裏是真正的要好,設身處地為彼此考慮,這樣的關係又哪裏是一些蠅營狗苟的事能夠撼動的。
與其自己在這裏瞎猜,倒不如裝作一個大人的模樣,同他好好的敞開心扉談一次。.五
李孤行似乎明白了什麽,又好似什麽也沒聽懂,什麽孩子的想法長輩的教導,對於他來說跟稀粥和幹飯一樣,除了幹的和細的,都是大米。
楊沁瞧著李孤行一頭霧水的樣子,也懶得解釋,放下一句“你自己想去吧”,便不再理會了。
他還沒有理順清楚頭緒,但見遠處飛馬來報。
“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
但見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裏加急!禦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求見王嶽王大人!”
此乃聖命,誰敢怠慢,王嶽施展輕功,一個起落自人群中躍了出去,跪地接旨。
。(本章未完!)
249、開戰
他這一跪,眾人皆明白是什麽意思,出去李孤行等不願收此拘束,其他人不論男女老幼皆都跪下聽旨。
那傳令的士兵對著王嶽看了看文書上的金印,但見上麵用金印寫了馬上飛遞四字,文書完好無損,證明內容沒有泄露。
那人同王嶽一起將文書打開,登時將王嶽嚇得一個激靈。
傳令兵道:“這便是聖上旨意,立馬班師回朝!”
王嶽跪地扣頭,道了句“臣領旨謝恩。”便即接了文書。
李孤行不明朝廷發生了什麽大事,需用到八百裏加急。
白蕭真人不想理凡塵俗務,領旨謝恩之後便徑自飛走了。
諸葛玄策掐指算了算,將前前後後算的明白,悄悄叫過李孤行,拉在一旁說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也不確定你要不要摻和。”
諸葛玄策頭一次這般對他說話,這般嚴肅又這般的不確定,足可見此間事幹係定然不小。
李孤行道:“師父請說,到底何事?”
他偏頭看了看王嶽的神情,麵如死灰,慌張不行,卻又有帶著幾分狡黠和興奮。
瞧著他的神情,李孤行也猜到了幾分,湊在諸葛玄策耳邊小聲道:“莫非是朝廷要開戰了?”
諸葛玄策用手輕輕敲了敲他的腦袋瓜,“你啊你,老夫就喜歡你這聰明勁。誠如所說,朝廷是要同瓦剌部開戰了!”
李孤行大喘一口冷氣,心中做起了計較。
自仁宗、宣宗之後,朝廷與民耕始,休養生息,百姓生活富足國泰民安,已有仁宣之治的稱呼。
在太平盛世無事生非對蒙元瓦剌部用兵,無異於自斷長城。
且不說打的打不過,光是錢糧、民夫、兵源等就不是能用腦袋丈量出來的量級。
李孤行實在不明白,為何朝廷要同瓦剌部開戰。
更何況,邊民開商互市多年,彼此之間雖偶有摩擦,那也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更多的人從這裏麵得到了利益,誰也不會有意破壞。
畢竟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吃飽穿暖,而一個太平盛世正是這些百姓吃飽穿暖的前提,朝廷無緣無故同瓦剌部開戰無疑是自尋死路。
李孤行正這般想著,忽而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更想到了一件令他後背發涼的事。
那人便是諸葛正、他本在邊塞好好的做著生意,沒來由的淪落成了乞丐,甚至於差點連諸葛家本家的大小姐的性命都保不住。。
249、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