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慶府,巫峽。


    朱欽靈與滕倪離開安陸後一路向西,遇到險峻路段便換乘小舟,碰上浪急風大再換騎快馬,如此水陸兼程過了近一個月,終於抵達巫峽。


    古代交通十分不便,若是在中原地區還好,可以修建馳道,但一往西行,不是大江大河就是高山峽穀,因此二人才會水陸兼程近一個月,才剛剛進入巫峽。


    巫峽上,一艘木舟正逆江而行,朱欽靈和滕倪二人坐在船頭欣賞峽穀風景,隻見兩岸懸崖峭壁,風光奇絕,盡是陡峭連綿的山峰,船行峽中,青山不斷,群峰如屏,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雲開別有天,如同一條迂回曲折的過道,看起來綺麗幽深,俊秀異常。


    見此情景,朱欽靈不禁想起南北朝時酈道元的名詩:“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船家聽到朱欽靈詠出這首名句,笑道:“這位客官好文采,巴東三峽是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我們現在正行駛在巫峽之中。”


    巫峽,自巫山縣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裏,有大峽之稱,它峽長穀深,奇峰突兀,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與驚險刺激。


    滕倪見此奇景,也不禁感慨怪不得文人墨客稱巫峽是“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


    轉過一座湍急的河道,眼前頓時一片開闊,隻見十二座各具特色的山峰屏列於巫峽南北兩岸。


    船家趁機又向二人介紹到這些山峰就是大名鼎鼎的巫山十二峰,有道是“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古往今來的遊人莫不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陶醉。


    滕倪一見到十二峰,就知道此行目的地即將抵達,讓朱欽靈做好準備,即將踏入武林中最為神秘的門派之一——逍遙派。


    逍遙派行事低調,極少在江湖上走動,是個以隱世為主的龐大門派。派內弟子以巴人為主,對中原武林的紛爭了無興趣,常年占據巫峽追求修仙練道,所以在外人看來異常神秘。


    該派技法龐雜,醫卜星相,琴棋書畫,機械雜工,貿遷種植,鬥酒唱曲,行令猜謎,五行八卦、奇門遁甲、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無所不通,亦無所不精。


    派內除掌門北冥大師外,地位最為尊崇的乃是“逍遙三聖”,即隱居在斬龍台、授書台和楚陽台的妙法、上清、太清三位真人。


    逍遙三聖之下還有逍遙八仙,分別隱居於巫峽八景之中。


    無論是逍遙三聖還是逍遙八仙都不問世事,一心修煉,常被百姓誤認仙人,在巴蜀一帶名望頗高。


    而被中原武林所熟知的逍遙派高手,則是處於逍遙八仙之下的逍遙散人。


    逍遙散人共分十二支,分別隱世於巫峽十二峰中,這十二峰即江北岸的登龍、聖泉、朝雲、神女、鬆戀、聚仙六峰,和南岸的飛鳳、翠屏、聚鶴、淨壇、起雲、上升六峰


    船家將小舟行至一處高聳入雲的山峰底停下,而後對朱欽靈說道:“客官,老漢隻能送你們到此,山峰頂部的石台便是斬龍台。”


    朱欽靈微微點頭,而後便與滕倪下船,向山峰攀去,


    從山腳至峰頂的斬龍台雖然有一條人工修築的小路,但因年久失修,許多地方已經損毀,重新成為植被盤踞之地。


    沿著陡峭盤旋的台階攀登二人不多時便來到一處斷崖,斷崖不長,僅有兩丈,上麵還有一條斷裂的鐵索橋,若是普通人來到此處便隻能打道回府,但對滕倪和朱欽靈來說,隻消輕輕一躍,便跨過斷崖。


    越過斷崖後二人繼續向上,一路雖然崎嶇但也足以通行,行至半山腰時,旁邊的樹叢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朱欽靈與滕倪二人察覺到異樣立即停下,警惕的注視著樹叢。


    樹叢中的異物見對方發現自己,立即停止行動,整片山林瞬間又恢複安靜,但滕倪卻能感到叢林中許多東西正從四麵八方慢慢將自己包圍。


    朱欽靈見山中充滿危機,立即開啟“心眼”向四周探查,隻見叢林中隱藏著一個個身高三尺,行動靈敏的人型生物。


    “什麽人,出來!”隨著滕倪一聲厲喝,樹叢中更加安靜,連蟲鳴鳥叫都消失不見。


    就在滕倪準備躍入叢林中主動出擊時,隻見一個滿臉血紅的麵孔從樹林中猛然探出,如同惡鬼般凶厲,雙眼還充滿挑釁的盯著滕倪,口中不停發出凶厲的嘶吼。


    是山魈!


    朱欽靈見此物心中瞬間了然。山魈在明朝時被稱作“山鬼”,傳聞它們逞凶好色,喜歡掠搶漂亮的民女,甚至還會捉住山上落單的行人吃掉。


    做為最凶狠的和最大的猴類,山魈膘悍強壯,喜群居,食性繁雜,在山中凶猛無比,能夠手撕虎豹。


    山魈群從樹林中鑽出,張牙舞爪的圍住朱欽靈與滕倪二人,似乎是在向二人示威,為首山魈王身高五尺,在眾山魈的歡呼中從族群中走出,雙眼冒光的盯著滕倪,而後發出一陣鬼嚎般的尖叫,用雙手捶打胸口,向滕倪展示自己的強壯。


    滕倪露出一絲不屑地嗤笑,憐憫地看著這頭野獸,右手已經輕輕搭在劍柄。


    山魈王見滕倪敢輕視自己,怒嘶一聲如同一陣疾風朝滕倪撲去,一爪抓向滕倪脖頸。


    滕倪站在原地紋絲未動,就在這畜生以為自己將要得手,才發現自己的爪子不知何時已經和軀體脫離掉在地上,接著又是一道翠光閃過,山魈王已經屍首分離。


    旁邊的山魈見頭領被殺,頓時被驚呆在地,失去首領的指揮不知如何是好,滕倪此時抬頭用眼神一掃,外露的殺氣驚得這群山魈紛紛後退,最後不約而同的一哄而散,竄入叢林消失不見。


    解決完山魈的阻攔後,滕倪與朱欽靈繼續向山頂攀登,大約一刻鍾後終於登上山頂平台。


    隻見此處平台足有數十畝大小,平整的地麵由人工打磨得異常光滑,懸崖四周建有一道漢白玉欄杆,在靠近崖壁的一側,還有一間素雅的草堂,草堂旁邊的石壁上赫然刻著“斬龍台”三個大字。


    就在朱欽靈打量那間草堂時,旁邊的樹下鑽出一名紮著兩個丸子頭發型的童子,童子拍了拍身上的土灰,而後走到朱欽靈和滕倪身邊躬身行禮道:“此處是家師清修之地,還請兩位勿再上前。”


    朱欽靈看著這個年齡大約五六歲的聰俊童子笑了笑說:“麻煩仙童通報一聲,就說蠱門掌門滕倪前來拜會妙法真人。”


    那童子一聽蠱門掌門的名號,立刻對二人說道:“貴客稍等,小童這就前去通報。”


    看著那童子如同兔子般衝入草堂,朱欽靈和滕倪暫且在崖邊等候,不多時,就見草堂木門從內部被推開,走出一位身穿白袍、鶴發童顏的飄逸老者,正是大名鼎鼎的逍遙三聖之首——妙法真人。


    妙法真人還未走到滕倪和朱欽靈身前,笑吟吟的聲音已經先至:“滕掌門尊駕光臨,老朽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滕倪此時也回禮道:“今日突然前來叨擾真人,還望真人海涵。”說完就向妙法真人介紹愛子朱欽靈,三人又客套一陣後便在妙法真人的指引下朝草堂走去。


    三人走入草堂後,妙法真人與滕倪和朱欽靈席地而坐,童子在一旁用蒲扇往小爐中微微扇風,將小爐上的紫砂壺燒得往外直噴茶香。


    朱欽靈在氤氳茶香的草堂中向窗外雲霧繚繞的群山望去,如人間仙境般超脫凡塵,看來這個逍遙派的日子果然過得很逍遙。


    滕倪與妙法真人談經論道一番後,終於道出此行目的:“敢問真人,北冥掌門何時出關?”


    妙法真人嗬嗬一笑,反問道:“滕掌門此行目的是為尋北冥大師?”


    滕倪看來一眼朱欽靈,而後微微點頭。


    妙法真人曾受過滕倪外婆的大恩,因此一直欠九黎聖王一脈一個大人情,滕倪知道自己這次的請求定不會受到拒絕,因此一開始便坦誠相告。


    “那滕掌門來得還真是及時,北冥大師閉關即將滿三年,七月初將會出關召開逍遙大會。”妙法真人說完,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欽靈一眼。


    滕倪一聽北冥大師七日之後就會出關,心中頓感萬幸,否則自己可沒有時間熬過這個老怪物漫長的閉關期。


    朱欽靈在路上曾聽滕倪講過,北冥大師每閉關三年,就會出關三個月,而後再閉關三年,三年後又會出關三個月,如此循環往複,期滿十次,則會閉一次長達三十年的大關,這十小關加一大關,共計需六十二年零六個月的時間,此為一輪回。


    而北冥大師這個逍遙派中最為神秘的始祖,沒人知道他共曆經過多少次輪回,隻知每次輪回後,他那逐漸蒼老的身軀會重新變回二十歲左右的模樣,但功力卻絲毫不減,因此這個老怪物的武功到底有多深,這世間怕沒人能說得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圖霸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名墨路狂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名墨路狂徒並收藏皇圖霸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