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跟隨太子返回小院,太子坐於高台伏案旁,佳顏陪在身邊,飛魚站在旁側。
佳顏看著台下一群抓耳撓腮的書生,說道:“太子哥哥,你看看他們,哪裏像是個會作詩的書生啊,坐立不安,愁容滿麵的,是太子哥哥出題太難了嘛?”
又看了下麵的書生一眼,佳顏氣惱道:“我感覺也不難啊,他們也太笨了,虧還口口聲聲自稱讀書人,都讀的什麽呀。”
太子小聲說道:“簡單的話,你作一首?”
佳顏縮了縮腦袋,用一種撒嬌的語氣說道:“太子哥哥~你就會捉弄人家,我哪裏會作詩啊。”雖是將臉藏在了麵紗下,不過這麽近的距離,太子還是看見了那美若天仙的妹妹鼓起的俏臉。
看著這位明明自己不行,卻也瘋狂逼逼的妹妹,太子一時也是感覺有些好笑。又聯想到了那群說李長謙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剽竊而來的書生。
“那群書生怎配與佳顏相比。”太子寵妹那格技能欄可是點滿了。
人群中走出一位書生,正是剛剛那位點破小舟破損的書生,他拱手作揖:“太子殿下,草民心草書院彭展。”
太子聞言看向書生問道:“彭公子出列可有詩詞出爐?”
彭展微微一笑說道:“既是即興作詩,那便不能長時思考,時間一長那便不能稱之為即興。草民聞殿下所講之事,心有所感,便做此詩。”
太子聞言,眼神一亮,語氣稍顯急切:“速速念來,速速念來。”
彭展手中折扇一展,踱步行走,口中念到:“江中沉舟風漫漫,斟杯美酒伏與案。滿池龍舟齊相爭,樂在逍遙賽八仙。”
“好詩!”周圍有才子發出喝彩,其餘眾人也鼓掌附和。
唯有台下高彥的神色由驚喜轉為黯然,一旁王小慶出聲問道:“書兵兄何故歎氣,此時甚好啊。”
高彥撇了撇嘴悠悠說道:“此詩是不錯,點名了沉舟,也聯係了當日賽舟的情景,將賽舟眾人,比作八仙,渡河場景喻作八仙過海,為了突出當日賽舟情況的熱鬧,確實是首好詩。”
“既認為也是好詩,那高兄有為何這般歎氣?”王小慶疑惑道。
“中心搞錯了。”丁晗在一旁適時的插了一嘴。
“中心錯了?什麽意思。”
丁晗瞥了一眼同門的師弟,說道:“虧你還是去年的詩榜榜首。”王小慶聞言臉色漲紅,羞愧的低下了頭。
“這首詩的中心是在沉舟,而不是競舟。”丁晗出聲提醒。
王小慶恍然大悟說道:“太子出題之時便說,以沉舟為題,講述那個故事其實隻是為了說出沉舟的來曆,做作的詩還是得從沉舟下手,競舟隻能是點綴。”
台上佳顏聽完彭展所作之詩,笑了笑說道:“詩寫的還不錯嘛,我收回剛剛我說的話了,太子哥哥……”可當他看向太子的時候,發現太子的臉色並不是很開心,於是也收斂了笑容,問道:“怎麽了,太子哥哥。”
太子看向胞妹說道:“此詩隻能說尚且能看,不過他好像會錯意了,我讓作詩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以那沉舟為題,他跑偏了。”
佳顏聞言,氣惱的說道:“哼,虧我剛剛還想著收回我說的那句話呢,現在看來,他們更是一群草包。”
可憐的眾人,因為彭展一人,在佳顏公主心中的分數驟減。
佳顏看向台下的某處,那裏是一位俊俏書生,皮膚白嫩如女子,溫文爾雅,在略顯浮躁的書生群裏,顯得格格不入。從剛開始佳顏就注意到這位書生了,因為眾人都在討論,隻有他愣愣出神,一動不動,顯得與眾不同,加上俊俏的臉蛋,很難不吸引到佳顏的注意。
李民顧是在愣神,從太子指出那艘破船的時候,他的思想就已經不在這裏了,滿腦子都是李長謙與他所說的那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太子所說的事情,萬般的契合大哥所作的新詩,他在品味這首詩,從太子講完故事後,他便重新賞析了這首詩,感覺又是不同。
彭展所作的詩尚可入眼,但是對比這首,那就是不堪入目了。
突然,佳顏看見這位愣神的書生動了,但是對麵一位青衣老者速度更快。隻見那位青衣老者以迅雷之勢站起說道:“審題,注意審題!是沉舟不是競舟。”
太子麵對此景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開心的笑了起來,他舉辦詩會就是為了這種場景的出現,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老者頭發花白但腰板挺拔,渾身書香氣息,令人一眼望去,便知此人胸有筆墨,腹滿才華。
大儒杜成文,國子監三位大儒之一,還是李民顧的老師。
太子也認出了老者,起身作揖,問道:“杜老可有詩?”
“回稟殿下,老夫偶得一首。”
太子聞言,眼中神采飛揚。被太師稱之為大許建國以來第一詩才。出道便作《沙場》、《秋遊江心湖》等驚世之詩。後入國子監教學,之後便少有詩詞流出,有人說他江郎才盡,他也不與回應。今日他既然有詩,那肯定值得品鑒。
“請杜老賦詩。”太子用了一個請字,足以見得他對杜成文的重視。
杜成文再次作揖,眼波滄桑望向國子監方向,出聲念道:“年少經津渡,歸來半老翁。船殘遭水戲,曾在激流中。”
素養山下的湖名為經津湖,杜成文年少時便在經津湖裏遊渡,懷念以往。可是時光匆匆,現在已經是頭發花白的老頭了,如同那殘破沉浸在湖中的船隻一般,隻能遭受湖水的戲弄,仿佛在嘲笑自己不複當年,但是最後一聯卻抒發了一種豪邁之感,殘破又如何,至少我也曾在湖水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這是老師的回憶嗎?還是老師想到了一些人。眾國子監學子心中也不斷的冒出一個個名人大家,他們也遭受過苦難,遭受過貶官,但是心中豪情仍在,不會被現在的困難壓倒,至少曾經,自己也是那個掌舵者。
杜成文眼中蕩漾。看著那殘破的船,他確實想起了過往,想起了自己風華正茂的時候,老了?嗬!老夫才不會老,老夫隻是不在年輕罷了。
李民顧心中也充滿了驚訝,他也沒想到老師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這首詩應該在自己心中為佳作的,但是現在卻不是,至少在聽到大哥的那兩句詩之後,這首詩就不是了。
“好!甚好!”太子拍手叫好,他想要的詩,就是這樣的,要富有深意,要有激勵之感。誰說杜老江郎才盡?此詩一出,還有誰敢說出此話。
“船殘遭水戲,曾在激流中。”太子又想起了那日龍舟競賽的場景,自己身後所有人都不敢奮力劃船,隻能默默的看著自己的小舟披荊斬棘。
可誰又知道太子心中所想,他不怕輸,他隻想與人共同競賽,與民同樂。可是事實不行,他是太子,地位超凡,沒人敢超他的船,所以他才故意讓飛魚弄沉了自己的船,讓其他人可以盡心的比賽。
雖然自己的船沉了,但是至少曾在激流中,他心中熱血,等自己到了年邁之時,能否如此這般。但同時,他心中又有些空落落的感覺。
這詩絕對稱得上是絕詩,但是他總感覺缺少了什麽東西,感覺心中一股說不清的情感被鎮壓住了,其實不僅僅是他,台下眾人,真正有才華的大家、學子,但凡能讀出詩中情感的,都有這種體會。
心中有團東西,在躁動、在跳躍,可就是衝不破那層薄紗。
佳顏看著台下一群抓耳撓腮的書生,說道:“太子哥哥,你看看他們,哪裏像是個會作詩的書生啊,坐立不安,愁容滿麵的,是太子哥哥出題太難了嘛?”
又看了下麵的書生一眼,佳顏氣惱道:“我感覺也不難啊,他們也太笨了,虧還口口聲聲自稱讀書人,都讀的什麽呀。”
太子小聲說道:“簡單的話,你作一首?”
佳顏縮了縮腦袋,用一種撒嬌的語氣說道:“太子哥哥~你就會捉弄人家,我哪裏會作詩啊。”雖是將臉藏在了麵紗下,不過這麽近的距離,太子還是看見了那美若天仙的妹妹鼓起的俏臉。
看著這位明明自己不行,卻也瘋狂逼逼的妹妹,太子一時也是感覺有些好笑。又聯想到了那群說李長謙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剽竊而來的書生。
“那群書生怎配與佳顏相比。”太子寵妹那格技能欄可是點滿了。
人群中走出一位書生,正是剛剛那位點破小舟破損的書生,他拱手作揖:“太子殿下,草民心草書院彭展。”
太子聞言看向書生問道:“彭公子出列可有詩詞出爐?”
彭展微微一笑說道:“既是即興作詩,那便不能長時思考,時間一長那便不能稱之為即興。草民聞殿下所講之事,心有所感,便做此詩。”
太子聞言,眼神一亮,語氣稍顯急切:“速速念來,速速念來。”
彭展手中折扇一展,踱步行走,口中念到:“江中沉舟風漫漫,斟杯美酒伏與案。滿池龍舟齊相爭,樂在逍遙賽八仙。”
“好詩!”周圍有才子發出喝彩,其餘眾人也鼓掌附和。
唯有台下高彥的神色由驚喜轉為黯然,一旁王小慶出聲問道:“書兵兄何故歎氣,此時甚好啊。”
高彥撇了撇嘴悠悠說道:“此詩是不錯,點名了沉舟,也聯係了當日賽舟的情景,將賽舟眾人,比作八仙,渡河場景喻作八仙過海,為了突出當日賽舟情況的熱鬧,確實是首好詩。”
“既認為也是好詩,那高兄有為何這般歎氣?”王小慶疑惑道。
“中心搞錯了。”丁晗在一旁適時的插了一嘴。
“中心錯了?什麽意思。”
丁晗瞥了一眼同門的師弟,說道:“虧你還是去年的詩榜榜首。”王小慶聞言臉色漲紅,羞愧的低下了頭。
“這首詩的中心是在沉舟,而不是競舟。”丁晗出聲提醒。
王小慶恍然大悟說道:“太子出題之時便說,以沉舟為題,講述那個故事其實隻是為了說出沉舟的來曆,做作的詩還是得從沉舟下手,競舟隻能是點綴。”
台上佳顏聽完彭展所作之詩,笑了笑說道:“詩寫的還不錯嘛,我收回剛剛我說的話了,太子哥哥……”可當他看向太子的時候,發現太子的臉色並不是很開心,於是也收斂了笑容,問道:“怎麽了,太子哥哥。”
太子看向胞妹說道:“此詩隻能說尚且能看,不過他好像會錯意了,我讓作詩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以那沉舟為題,他跑偏了。”
佳顏聞言,氣惱的說道:“哼,虧我剛剛還想著收回我說的那句話呢,現在看來,他們更是一群草包。”
可憐的眾人,因為彭展一人,在佳顏公主心中的分數驟減。
佳顏看向台下的某處,那裏是一位俊俏書生,皮膚白嫩如女子,溫文爾雅,在略顯浮躁的書生群裏,顯得格格不入。從剛開始佳顏就注意到這位書生了,因為眾人都在討論,隻有他愣愣出神,一動不動,顯得與眾不同,加上俊俏的臉蛋,很難不吸引到佳顏的注意。
李民顧是在愣神,從太子指出那艘破船的時候,他的思想就已經不在這裏了,滿腦子都是李長謙與他所說的那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太子所說的事情,萬般的契合大哥所作的新詩,他在品味這首詩,從太子講完故事後,他便重新賞析了這首詩,感覺又是不同。
彭展所作的詩尚可入眼,但是對比這首,那就是不堪入目了。
突然,佳顏看見這位愣神的書生動了,但是對麵一位青衣老者速度更快。隻見那位青衣老者以迅雷之勢站起說道:“審題,注意審題!是沉舟不是競舟。”
太子麵對此景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開心的笑了起來,他舉辦詩會就是為了這種場景的出現,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老者頭發花白但腰板挺拔,渾身書香氣息,令人一眼望去,便知此人胸有筆墨,腹滿才華。
大儒杜成文,國子監三位大儒之一,還是李民顧的老師。
太子也認出了老者,起身作揖,問道:“杜老可有詩?”
“回稟殿下,老夫偶得一首。”
太子聞言,眼中神采飛揚。被太師稱之為大許建國以來第一詩才。出道便作《沙場》、《秋遊江心湖》等驚世之詩。後入國子監教學,之後便少有詩詞流出,有人說他江郎才盡,他也不與回應。今日他既然有詩,那肯定值得品鑒。
“請杜老賦詩。”太子用了一個請字,足以見得他對杜成文的重視。
杜成文再次作揖,眼波滄桑望向國子監方向,出聲念道:“年少經津渡,歸來半老翁。船殘遭水戲,曾在激流中。”
素養山下的湖名為經津湖,杜成文年少時便在經津湖裏遊渡,懷念以往。可是時光匆匆,現在已經是頭發花白的老頭了,如同那殘破沉浸在湖中的船隻一般,隻能遭受湖水的戲弄,仿佛在嘲笑自己不複當年,但是最後一聯卻抒發了一種豪邁之感,殘破又如何,至少我也曾在湖水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這是老師的回憶嗎?還是老師想到了一些人。眾國子監學子心中也不斷的冒出一個個名人大家,他們也遭受過苦難,遭受過貶官,但是心中豪情仍在,不會被現在的困難壓倒,至少曾經,自己也是那個掌舵者。
杜成文眼中蕩漾。看著那殘破的船,他確實想起了過往,想起了自己風華正茂的時候,老了?嗬!老夫才不會老,老夫隻是不在年輕罷了。
李民顧心中也充滿了驚訝,他也沒想到老師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這首詩應該在自己心中為佳作的,但是現在卻不是,至少在聽到大哥的那兩句詩之後,這首詩就不是了。
“好!甚好!”太子拍手叫好,他想要的詩,就是這樣的,要富有深意,要有激勵之感。誰說杜老江郎才盡?此詩一出,還有誰敢說出此話。
“船殘遭水戲,曾在激流中。”太子又想起了那日龍舟競賽的場景,自己身後所有人都不敢奮力劃船,隻能默默的看著自己的小舟披荊斬棘。
可誰又知道太子心中所想,他不怕輸,他隻想與人共同競賽,與民同樂。可是事實不行,他是太子,地位超凡,沒人敢超他的船,所以他才故意讓飛魚弄沉了自己的船,讓其他人可以盡心的比賽。
雖然自己的船沉了,但是至少曾在激流中,他心中熱血,等自己到了年邁之時,能否如此這般。但同時,他心中又有些空落落的感覺。
這詩絕對稱得上是絕詩,但是他總感覺缺少了什麽東西,感覺心中一股說不清的情感被鎮壓住了,其實不僅僅是他,台下眾人,真正有才華的大家、學子,但凡能讀出詩中情感的,都有這種體會。
心中有團東西,在躁動、在跳躍,可就是衝不破那層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