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門,殿內。
華明在一個時辰前便已離去,道門已尋到,可並無他需要的東西。
況且二師兄杜劍鴻對這個所謂的東江燕王並無任何敬意,反而對他存有一絲狹隘,言語間很不客氣。
畢竟命都是人家救下來了,燕王華明也並無不滿之意。
而這次他未曾開口邀請應川入燕王府,倒是讓兩人相談間沒有隔閡之意。
對於應川來言,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從沒想過會加入哪一方勢力,於他來說眼前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境界,然後去尋未知之北的青靈師姐,他隱約覺得世間或許隻有她能解他之惑。
關於殘缺陣法、血月、毀滅的湖心小島、體內的噬類精血、腦中的《太上篇》、甚至是自己的身世、消失的紀侖之屍……
太多太多疑問壓在心底,沉甸甸的教人無從適應。
“小六子,為何獨自站在殿內?”
向來神出鬼沒的一陽道人驀然出現在應川身旁,出聲打斷了他的遐思。
“師尊,您回來了!”
對於這個門主,初時他有些頗不適應,次數多了應川倒也慢慢習慣下來,這便是境界的差距,如此不可逾越…
“那個勞什子燕王走了?”
門主一陽話語輕佻,如此看來二師兄那個性子應當不是天生的!
“回師尊,華明一個時辰前已經離去!”
應川恭敬的回道。
“聽為師一句,入了道一門以後,那道城牆後的世間便與你再無瓜葛。
你可知,你大師姐青靈為了那道城牆不被破滅付出了多少?
你又否知道,這三個月外麵發生了什麽...”
一陽道人講道這裏停了下來,然後指著青白玉像說道:“誰也不知道此物來自何處,但他(她)就這樣出現了,是你大師姐帶來的,我一直看不透她。”
門主一陽停頓片刻,自嘲的笑道。
“嗬...若論境界,十個一陽也不抵她一隻手掌,但她卻願拜我為師。”
一陽道人今日話語略顯絮叨,也講出了不少秘辛,沉默了許久,他又講道:“如今你大師姐去往極寒之地、未知之北、或許是那血月之上,她承受了太多,太多,為師愧為道修之師。”
講到此處,向來樂觀暢懷的一陽道人神色有些頹喪,白胖的圓臉上滿是寂寥,話語消沉飽含萎靡之意。
“師尊,城牆之後發生了什麽?”
應川開口打斷了沉默。
“與你無關,為師擇日會將小師妹送出門去,道一門所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哎...看來又要動蕩不安,不知又會發生什麽?
你大師姐便是武安動蕩時期來到的道一門!”
一陽道人講完後便消失不見,空氣中飄散著最後一句解答。
“小六子,那青白玉像有大秘密,你當盡心參悟!”
“秘密?”十七歲的少年苦笑著自言自語。
......
腎為先天之本,水乃萬物之源,本源之根。
白玉小橋旁,應川已經連續五六個時辰沒有任何動作。
一向跳脫的牧向望,早已受到被門主一陽再三警告,不許她接近應川十丈之內。
水性至柔至剛,不與萬物爭而無堅不摧,無為而無不為。
小溪常年反複流轉不見疲倦,自遠處山腰小瀑高開低走,滋養水中魚兒,造就道一門內靈霧蒸騰。
曾有人講過,水是天地間固定的資源,無盡歲月裏不多不少,符合輪回之意。
內視體內腎髒,眼觀小溪水流,應川感悟良多,周身淡金靈氣繚繞聚散不止,昏黃的陽光找不出一絲縫隙,動搖不了少年半絲道心。
“修者,修的是心!”
此刻,應川腦中回想起三師姐米若音那珠圓玉潤的聲線。
想到此處,應川心念禁不住翻動《太上篇》,許久未曾關注的瑩白卷軸,不知何時竟又多出十六個古樸字體。
“太上...脈隨相承。先天之本,凝脈之源。後天之軀,以無為本。”
耳邊又響起第四曰:“道者,法也,術者,修也,人也,悟也,合一者。”
隨著境界的提升,應川對於養氣術有了全新的感悟。
悟也,合一者,或許並不是氣體境的氣合,而是脈體境的道悟。
觀溪整整三日有餘,應川感覺可以嚐試凝出第三滴精血。
“小六子,你來一下。”
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門主一陽的聲音。
待他站起轉身卻看見牧向望手持屠離刃,一聲不吭的站在一陽道人身旁,神情上滿是不舍、留戀。
“師尊,這是?”
應川連忙走上前來,內心已經隱約猜測到牧向望今日可能要離去。
“小師妹身懷青木之氣,如今已經進入脈隨境,是該出去遊曆一番,畢竟她算是個例外...”
一陽道人欲言又止,模棱兩可的講道,最後更是走到白玉小橋上去,給最小的兩個徒兒留些空間。
“小...望望,這發簪喜歡嗎?”
應川最終還是喊她的乳名兒,問出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很喜歡,小川哥哥,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牧向望難得的沒有哭出聲來,小臉上滿是愛戀。
“你也是,望望,聽師尊的話,待小川哥哥突破定去看望你。”
少年麵露微笑,摸了摸她頭上的發簪繼續道:“在外麵,萬事小心!”
“嗯!”
乖巧異常的牧向望認真的點了點頭,接著笑道:“我等著你,小川哥哥!再見!”
“師尊,你說我什麽時候可以回來?”
牧向望跑到門主一陽麵前,抬著腦袋脆生生的喊道。
“會回來的,都會回來的!”
一陽道人拉著最小的徒兒,最後看了一眼昏黃的太陽,輕抬手中拂塵,兩人便立刻消失在橋上。
“小川哥哥,我會想你的...”
空氣中獨留一段模糊不清的話語。
應川看著白玉小橋,內心暗暗歎息:“小傻瓜,記得保護好自己。”
內心突覺有些疲倦,應川抬腳朝道殿走去,路過三色古樹時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五師兄,多謝上次舍命相救。”
應川看著一直以來靜立不動的宗正明,拱手謝道。
若不是刻意望去,應川都忘記自己還有一個五師兄,明明一個世無雙的青年男子,卻能使人生出一種沒有任何存在感的錯覺。
這難道也是一種境界?
看著樹下不曾回頭也沒有任何回應的宗正明,應川搖了搖頭朝殿內走去。
華明在一個時辰前便已離去,道門已尋到,可並無他需要的東西。
況且二師兄杜劍鴻對這個所謂的東江燕王並無任何敬意,反而對他存有一絲狹隘,言語間很不客氣。
畢竟命都是人家救下來了,燕王華明也並無不滿之意。
而這次他未曾開口邀請應川入燕王府,倒是讓兩人相談間沒有隔閡之意。
對於應川來言,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從沒想過會加入哪一方勢力,於他來說眼前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境界,然後去尋未知之北的青靈師姐,他隱約覺得世間或許隻有她能解他之惑。
關於殘缺陣法、血月、毀滅的湖心小島、體內的噬類精血、腦中的《太上篇》、甚至是自己的身世、消失的紀侖之屍……
太多太多疑問壓在心底,沉甸甸的教人無從適應。
“小六子,為何獨自站在殿內?”
向來神出鬼沒的一陽道人驀然出現在應川身旁,出聲打斷了他的遐思。
“師尊,您回來了!”
對於這個門主,初時他有些頗不適應,次數多了應川倒也慢慢習慣下來,這便是境界的差距,如此不可逾越…
“那個勞什子燕王走了?”
門主一陽話語輕佻,如此看來二師兄那個性子應當不是天生的!
“回師尊,華明一個時辰前已經離去!”
應川恭敬的回道。
“聽為師一句,入了道一門以後,那道城牆後的世間便與你再無瓜葛。
你可知,你大師姐青靈為了那道城牆不被破滅付出了多少?
你又否知道,這三個月外麵發生了什麽...”
一陽道人講道這裏停了下來,然後指著青白玉像說道:“誰也不知道此物來自何處,但他(她)就這樣出現了,是你大師姐帶來的,我一直看不透她。”
門主一陽停頓片刻,自嘲的笑道。
“嗬...若論境界,十個一陽也不抵她一隻手掌,但她卻願拜我為師。”
一陽道人今日話語略顯絮叨,也講出了不少秘辛,沉默了許久,他又講道:“如今你大師姐去往極寒之地、未知之北、或許是那血月之上,她承受了太多,太多,為師愧為道修之師。”
講到此處,向來樂觀暢懷的一陽道人神色有些頹喪,白胖的圓臉上滿是寂寥,話語消沉飽含萎靡之意。
“師尊,城牆之後發生了什麽?”
應川開口打斷了沉默。
“與你無關,為師擇日會將小師妹送出門去,道一門所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哎...看來又要動蕩不安,不知又會發生什麽?
你大師姐便是武安動蕩時期來到的道一門!”
一陽道人講完後便消失不見,空氣中飄散著最後一句解答。
“小六子,那青白玉像有大秘密,你當盡心參悟!”
“秘密?”十七歲的少年苦笑著自言自語。
......
腎為先天之本,水乃萬物之源,本源之根。
白玉小橋旁,應川已經連續五六個時辰沒有任何動作。
一向跳脫的牧向望,早已受到被門主一陽再三警告,不許她接近應川十丈之內。
水性至柔至剛,不與萬物爭而無堅不摧,無為而無不為。
小溪常年反複流轉不見疲倦,自遠處山腰小瀑高開低走,滋養水中魚兒,造就道一門內靈霧蒸騰。
曾有人講過,水是天地間固定的資源,無盡歲月裏不多不少,符合輪回之意。
內視體內腎髒,眼觀小溪水流,應川感悟良多,周身淡金靈氣繚繞聚散不止,昏黃的陽光找不出一絲縫隙,動搖不了少年半絲道心。
“修者,修的是心!”
此刻,應川腦中回想起三師姐米若音那珠圓玉潤的聲線。
想到此處,應川心念禁不住翻動《太上篇》,許久未曾關注的瑩白卷軸,不知何時竟又多出十六個古樸字體。
“太上...脈隨相承。先天之本,凝脈之源。後天之軀,以無為本。”
耳邊又響起第四曰:“道者,法也,術者,修也,人也,悟也,合一者。”
隨著境界的提升,應川對於養氣術有了全新的感悟。
悟也,合一者,或許並不是氣體境的氣合,而是脈體境的道悟。
觀溪整整三日有餘,應川感覺可以嚐試凝出第三滴精血。
“小六子,你來一下。”
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門主一陽的聲音。
待他站起轉身卻看見牧向望手持屠離刃,一聲不吭的站在一陽道人身旁,神情上滿是不舍、留戀。
“師尊,這是?”
應川連忙走上前來,內心已經隱約猜測到牧向望今日可能要離去。
“小師妹身懷青木之氣,如今已經進入脈隨境,是該出去遊曆一番,畢竟她算是個例外...”
一陽道人欲言又止,模棱兩可的講道,最後更是走到白玉小橋上去,給最小的兩個徒兒留些空間。
“小...望望,這發簪喜歡嗎?”
應川最終還是喊她的乳名兒,問出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很喜歡,小川哥哥,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牧向望難得的沒有哭出聲來,小臉上滿是愛戀。
“你也是,望望,聽師尊的話,待小川哥哥突破定去看望你。”
少年麵露微笑,摸了摸她頭上的發簪繼續道:“在外麵,萬事小心!”
“嗯!”
乖巧異常的牧向望認真的點了點頭,接著笑道:“我等著你,小川哥哥!再見!”
“師尊,你說我什麽時候可以回來?”
牧向望跑到門主一陽麵前,抬著腦袋脆生生的喊道。
“會回來的,都會回來的!”
一陽道人拉著最小的徒兒,最後看了一眼昏黃的太陽,輕抬手中拂塵,兩人便立刻消失在橋上。
“小川哥哥,我會想你的...”
空氣中獨留一段模糊不清的話語。
應川看著白玉小橋,內心暗暗歎息:“小傻瓜,記得保護好自己。”
內心突覺有些疲倦,應川抬腳朝道殿走去,路過三色古樹時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五師兄,多謝上次舍命相救。”
應川看著一直以來靜立不動的宗正明,拱手謝道。
若不是刻意望去,應川都忘記自己還有一個五師兄,明明一個世無雙的青年男子,卻能使人生出一種沒有任何存在感的錯覺。
這難道也是一種境界?
看著樹下不曾回頭也沒有任何回應的宗正明,應川搖了搖頭朝殿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