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無論有沒有胎記,他都是汪曲。


    其實,話攤開來說,也沒有那麽難以接受。


    直白坦誠的說完,反倒沒了忐忑糾結。


    “對,你是汪曲。”


    笙歌肯定道。


    “隻是,我這個人樹敵不少,爭議良多,你作為我的弟弟,以後貌似也少不了麻煩,所以做好心理準備。”


    她的身份,她所要做的事情,就注定了她對生活不會風平浪靜。


    隻要有機會,史官文人,便不會放過她。


    所以,以後也有小少年心煩的了。


    “我不怕。”


    爭議也好,麻煩也罷,都不怕。


    “知道你不怕。”


    笙歌翻了個白眼,小小年紀就能夠麵不改色拿著刀在自己胸口上劃拉那麽大口子的,怎麽著都不像是會怕麻煩的。


    “好了,這傷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疤都不會留。”


    “還有,別胡思亂想了。”


    “你與他不同,你是弟弟。”


    他……


    他是老父親的角色。


    就是借她十個膽子,她也不敢對著大聖喊弟弟。


    “好。”


    小少年,不對,應該是汪曲。


    汪曲沒有再追問,沉聲應了下來。


    笙歌鬆了口氣,就怕這個小家夥不依不饒。


    “你既然是我的弟弟,日後也要把皇貴妃娘娘當作家人長輩在敬重。”


    “她養大了我,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我求了一個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的機會。”


    “若不是她,我可能如今還在京城呢,更別提遇到你還救了你了。”


    萬貴妃是她在這個世界這十餘年,最喜歡的一個人。


    她是要為萬貴妃養老送終的。


    小少年點頭,應了下來。


    汪直。


    萬貴妃。


    這就是他此生活著的意義了。


    ……


    距離大同府越來越近,笙歌的心也越來越不平靜。


    從她踏入大同府的那一刻起,就再也不是宦官汪直,而是大同府都指揮使。


    大同府的兵馬,一應聽她調令。


    不得不說,明憲宗還真是舍得,就這麽把大同府都給了她。


    到時候,她窩在大同府練兵,京城那幫想要拿唾沫淹死她,筆杆子戳死她的官員也是鞭長莫及了。


    隻是,這大同府為何跟她想象中不太一樣。


    汪曲牽著馬,笙歌駐足望著不遠處宏偉古樸的城牆,以及城牆南門東倒西歪每個成形的守城門士兵,皺了皺眉。


    再怎麽說,大同府也算是大明朝九邊重鎮,京城的屏障,為何懶散至極。


    憑什麽防禦外敵?


    就憑曆朝曆代的先輩們一代代在大同修築的長城嗎?


    這個都指揮使,怕是沒那麽好當。


    笙歌和汪曲慢慢向城門走去,城門口有痞裏痞氣的士兵手中的長矛對向普通的平民百姓在收取入城門保護費,一臉的理直氣壯本該如此。


    身為士兵,本該保家衛國,護佑城中百姓安居樂業,可什麽時候手中的兵器揮向了弱者,揮向了他們本該誓死守護的人民。


    “城門稅?”


    笙歌看向了擋住她去路的人,麵色蠟黃,眼神渾濁,虛的不得了。


    “當今天子勤政愛民,體恤百姓,何時加收了城門稅,我竟不知。”


    笙歌冷聲道。


    坐在皇城之中,永遠都看不到這世間真正的樣子。


    有的隻是歌功頌德,有的隻是風調雨順,天下萬安。


    “皇城有沒有小爺我不知道,但這大同府身為邊陲重鎮,收城門稅不是理所應當嗎?”


    帶頭的士兵凶神惡煞的瞪著笙歌。


    看著也算是錦衣華服的富家公子,怎麽扣扣搜搜的連幾個銅板都舍不得掏。


    “你這話說的,真讓我不知道理所應當四個字應該怎麽寫。”


    “知府的意思?”


    “指揮使的意思?”


    反正皇位上坐著的那個沒臉收這個稅。


    而新鮮出爐的指揮使就是她自己。


    雖說大同府的都指揮使這麽多年形同虛設,但最起碼也是堂堂正正的正三品。


    都指揮使司是明朝設立於地方的軍事指揮機關,手裏實打實握著地方軍權。


    按理說,不至於被一個四品知府拿捏。


    可偏偏這些年大同府流水的指揮使,鐵打的知府,自然知府大人就成了這城內獨一號的人物了。


    “士兵在城門口輪崗,本是為了盤查危險,而不是盤剝百姓。”


    “告訴你們知府大人,新任的都指揮使到了。”


    “我就在這裏等著了,看看你們的知府大人何時前來迎接。”


    “對了,我姓汪。”


    也不知汪曲從哪裏尋來一把椅子,笙歌很是自然的坐了下來。


    還真真是天高皇帝遠,小小的知府過的就像土皇帝似的,稅法都別具一格。


    府衙內,冠冕堂皇的知府大人一聽這姓,聯想到京中不日前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心下一慌。


    姓汪……


    昭德宮養大的那位小祖宗,皇上的心腹。


    無數人猜來猜去,都沒想道當今的天子竟然不管不顧直接空降汪直為正三品的都指揮使。


    還派來了這裏……


    以後的日子怕是得夾起尾巴小心翼翼的伺候著這位爺了。


    想來嬌生慣養在深宮長大的宦官,至多也就是體驗下生活,厭了倦了,自然就回到皇城那個錦繡堆了。


    穩住,別慌。


    “下官大同知府不知指揮使大人今日到來,有失遠迎,還請大人贖罪。”


    能屈能伸,方顯大英雄本色。


    知府大人臉上堆著笑,滿臉的謙卑,看著笙歌就好似看著財神爺。


    “劉知府言重了。”


    “我隻是有一事不解,我大明稅法,何時多了一條城門稅。”


    “這些年我身為掌印,各方大事都略有了解,可對這一樁,獨獨有些疑問。”


    笙歌並沒有刻意遮掩自己的身份。


    就在城門口,當著來來往往無數百姓的麵,如同嘮家常一般承認了自己太監的身份。


    “城門稅?”


    知府大人不解的反問道。


    “下官失察,任這大同府數年竟不知還有人似收城門稅,是下官之過。”


    “下官這就派人去查清楚這是怎麽回事。”


    一句失察,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的幹幹淨淨。


    這就是官場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皇上掛念邊疆百姓生活疾苦,這才派了我前來,也不知有沒有打擾到知府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直播進行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你安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你安離並收藏快穿:直播進行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