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縣城,沿河一條大街,走向南北,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各式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上商客熙攘往來。
城內,居中地帶有一座小山兀然矗立著,最為顯眼。
此山一峰獨立,猶如一支春筍拔地而起,雲山疊翠、獨秀擎天,每逢雲雨天氣,山峰便有飄渺煙雲環繞,綺旎秀麗,故名曰“雲秀峰”,乃天保縣一方奇景。
曾有文人作詩雲:“一柱當空擎,卓卓旁無倚。孤亭寄山腰,平疇覽如綺。秀色上參天,雄城鑲獨峙。空岩或騰龍,飛天咫尺耳。”
雲秀峰山腳下,有一座秀陽書院。
大門當空懸掛“教衍雲岩”匾額,書院屋舍如庠序,四水歸堂四合院式,院內設正學堂、實學齋、實用齋、希賢堂,飛簷翹角,檀香木柱子,瓦色青石磚,雕花細紅窗棱。
書院以治學嚴謹、學風優良而聞名,教授理學和漢學,經世人才輩出,名氣外揚,除本縣外,周鄰、外縣學子也慕名紛至學讀,曆經數輩,弦歌不絕。
此時晨光絢麗,雲峰勁翠旭日紅,朱張院啟鬆陰靜,正學堂書聲朗朗。
一席白衣文雅俊逸的年輕男子正負手執書立於窗下,眼望著窗外蒼鬆怪石,身後十數名當值誌學之年的學子正經端坐,搖頭晃腦地朗誦著《詩經—小雅·采薇》篇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學生每讀一句,男子便滿意的點下頭,直至朗誦完整篇詩句,男子才轉過身,麵帶微笑地向學生們說道“好!大家讀的很好。下麵,哪位學生可以解釋文章的意思?請他來跟大家講講。”
底下的學生紛紛舉手示意,嘴裏爭著喊道,都希望能夠在老師和同窗麵前表現自己的才識:
“我!”
“我!我!”
“老師!我可以!”....
年輕的教習笑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學生們,對他們的表現甚是滿意,卻發現坐在最後一位的一名學生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般,爭著舉手積極表現,而是將頭埋在書本裏一動不動的。
年輕教習走了過去,用手中的書挑開被用作遮擋的書本,隻見墩肥渾圓的學生正趴著打瞌睡,一臉油肥攤在課桌上。
教習可笑又無奈地搖了搖頭,手中書本輕輕地向學生肥厚的臉頰拍了拍。
學生隨即發出猶如豬哼氣的“嘎”的一聲,並猛然抬頭坐直,迷糊地看到了俊秀的教習和一群轉頭捂著笑看著他的同學。
他揉了揉眼睛,悠然地將身子向後靠了靠,對自己課堂打瞌睡被抓包的事並不擔憂,反而嬉皮笑臉地著對年輕教習打了招呼:“嗬嗬!文教習好!”
年輕教習對這名學生的不守規矩也是習以為常,冷哼道:“譚公子睡的可是安穩啊?!是不是打擾到你了?!”
姓譚的公子哥明目張膽的伸了伸懶腰,一臉不屑道:“多謝文教習關心!昨夜我姨娘祝壽,喝了些酒,又和幾位姐姐玩的稍晚了些,所以今早有些怠倦!”說完,得意地看著年輕教習。
麵對學生的挑釁,年輕教習板著臉,厲聲道:“譚威!這裏可是學堂,請你守些規矩!”
“喲?!我怎麽不守規矩了?今天我可是按時來上學的,我可沒有搗亂啊!”譚威很是輕蔑地反問道。
年輕教習加重語氣,“你連著幾天不露麵!今天一來上課就睡覺,你以為這是你家嗎?!成何體統!”
譚威皮笑肉不笑,道:“文亦武,你這個才做幾天的代理教習,才是不懂規矩的吧!你不知道我是誰嗎?!在這裏,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幹嘛就幹嘛!”
接著,對前麵轉頭過來看熱鬧的同學們,假模假樣地問道:“你們說,我說的的對不對?!”
這一問,引來一群攀炎附勢者的附和聲:
“對!”
“對!譚公子想幹嘛就幹嘛!”....
被學生指名道姓的年輕教習很是不悅地皺起眉,“我知道你是誰。但我不管你是誰!這是書院,可不是你家私塾!我雖是代理教習,但是你作為學生讀書學習首先要做的便是尊師重道,你如再蠻橫不守規矩,目無師長,我可以請你出去!”
譚威收起了嬉笑的麵容,轉而陰冷地說道:“請我出去?!我倒要看看,你一個代班小小教習,怎麽叫我出去!哼!”
說著,便朝門外高喊道:“煙鬥!”
話音剛落,門外蹭蹭地跑進一名男子,矮短個兒,一身書童扮相,年紀卻比在座學生都要大一番。
男子小跑到譚威跟前,低眉諂目道:“大少爺,小的在。”
譚威並不看被自己冠名“煙鬥”的書童,隻是斜眼向著文亦武,輕蔑地說:“煙鬥啊!文教習說要請咱們出去,你說昨兒咱們跟老祖宗請安鬧著今天要來學堂,這剛來沒一會兒就要被老師叫回去,你說老祖宗得多傷心啊!”
聽到這,書童煙鬥立刻板起惡臉來走過來直貼近文亦武,矮短的身形在體態修長年輕教習麵前顯得呆小可笑,但這並不妨礙書童仗勢欺人的氣焰。
隻見煙鬥踮起腳緊抓文亦武的衣襟,仰頭怒目道“你這臭學究!竟然敢叫我家少爺出去,是不是不想活了!”
年輕教學有些慌張,丟掉手中的書,連忙擺手解釋道:“不是的,誤會了。我隻是跟你家公子說些師生禮儀,並沒有真的要叫他出去,誤會,誤會!”
不想,煙鬥更加拽緊衣襟,惡狠狠道“還敢教訓我家少爺狗屁師生禮儀,我沒叫你給我家少爺下跪已經算是禮儀了,看我不抽你丫的!”說著,抬起右手將要朝文亦武臉上甩去。
這一幕,剛巧被巡視的書院監院看到了,急忙大喊一聲“住手!”,便跨著大步匆匆走進來。
見是監院,煙鬥趕忙鬆開手,低著頭等著,堂上其他學生也都噤聲肅穆,隻有那譚威笑嘻嘻背手而站。
身著綢緞大褂,闊額圓臉的監院陸啟山走了過來,對著煙鬥大聲嗬斥:“放肆!你一個書童竟敢對教習不敬!給我出去!!”
煙鬥低著頭,偷瞄了一眼自家少爺,見譚威並不理會,隻得悻悻離開。
監院沉著臉向年輕教習問道:“文教習,這是怎麽回事?”
文教習趕忙答道:“監院,譚威在晨讀的時候伏台睡覺,學生隻是上前提醒他,不曾想他竟然叫那書童大鬧學堂!”
聽了年輕教習的解釋,監院轉頭看向譚威,輕聲質問:“譚威!是這樣嗎?”
譚威稍微低了低頭,卻依然散漫地笑道:“監院!文教習要趕我出去!我家煙鬥有些著急了,才跑進來跟文教習求情的。”
對於譚威的說辭,陸啟山自是明了,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陸監院無奈地搖了搖頭,靠近譚威溫聲說道:“譚大少爺!你爹前兩天剛為你上次鬧的事跟山長說情,你就別再惹事了!”
譚威低頭嘴裏應付著說了句“是!謹聽監院教訓!”說完,得意地看了眼文亦武。
監院轉身對教習文亦武說:“文教習!借一步說話。”說著邁步走向門外。
文亦武整了整衣襟,也跟著往外走,身後滿堂學子嘰嘰喳喳小聲喧動起來。
門外,陸監院對著文亦武正色道:“文教習!你剛剛來書院暫代丘洪教習在正學堂上幾天的課,可能對學生們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咱們書院育教出類,聲名遠播,許多豪門子弟都慕名前來就讀。你也知道,我院一直以來秉承‘大公無類’的辦學準則,無論對豪門子弟還是寒門士子,除了招取測試成績優異的‘正課生’,還會錄取一些‘附課生’的。”
說到這,監院頓了頓,看著年輕教習,見他躬著身低頭聽講,並沒有明顯地表示出聽懂的意思。
於是便故意幹咳了一聲,身子向文亦武靠近了些,壓低聲音說:“這些個附課生,都是品行稍遜的貴胄子弟,不好管教,特別是那譚威,他們譚家是我們天保縣豪富士族,德昌票號就是他們家開的,其祖上官至工部員外郎,承著祖上官蔭,譚家在本地聲勢煊赫,對我們書院也是慷慨相資,本院學生的膏火錢多是得益於譚家的捐輸。像譚威這般紈絝子弟,不是一般學子,脾性是大了些,管教不好過於嚴苛,隻要他行徑沒有太過分,文教習可以放寬心些,畢竟,文教習你隻是代理幾天的課而已,不必對此學生過於糾結。”
陸監院說完,直盯著文教習,似要確保文教習對自己話聽進去並且聽的懂。
年輕教習躬身對監院行禮道:“亦武謹遵監院指示!”
陸啟山對年輕教習的答複很是滿意,拍了拍年輕教習的肩膀,笑道:“好!還請文教習多費心些!”說著便轉身向其他學堂走去。
文亦武保持躬身行禮,嘴裏答應著“是!”
待監院離開五六步後,才直起身。
回到課堂,大聲地示意吵鬧的學生們安靜下來,看到後排翹著腳坐著的譚威,正洋洋自得向著他陰笑著。
文亦武不理會譚威,清了清嗓子,對著其他學生款款說道:“請各位學生再誦讀一遍《小雅·采薇》,之後老師給大家講解。”
不一會兒,課堂內又傳出朗朗讀書聲。
城內,居中地帶有一座小山兀然矗立著,最為顯眼。
此山一峰獨立,猶如一支春筍拔地而起,雲山疊翠、獨秀擎天,每逢雲雨天氣,山峰便有飄渺煙雲環繞,綺旎秀麗,故名曰“雲秀峰”,乃天保縣一方奇景。
曾有文人作詩雲:“一柱當空擎,卓卓旁無倚。孤亭寄山腰,平疇覽如綺。秀色上參天,雄城鑲獨峙。空岩或騰龍,飛天咫尺耳。”
雲秀峰山腳下,有一座秀陽書院。
大門當空懸掛“教衍雲岩”匾額,書院屋舍如庠序,四水歸堂四合院式,院內設正學堂、實學齋、實用齋、希賢堂,飛簷翹角,檀香木柱子,瓦色青石磚,雕花細紅窗棱。
書院以治學嚴謹、學風優良而聞名,教授理學和漢學,經世人才輩出,名氣外揚,除本縣外,周鄰、外縣學子也慕名紛至學讀,曆經數輩,弦歌不絕。
此時晨光絢麗,雲峰勁翠旭日紅,朱張院啟鬆陰靜,正學堂書聲朗朗。
一席白衣文雅俊逸的年輕男子正負手執書立於窗下,眼望著窗外蒼鬆怪石,身後十數名當值誌學之年的學子正經端坐,搖頭晃腦地朗誦著《詩經—小雅·采薇》篇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學生每讀一句,男子便滿意的點下頭,直至朗誦完整篇詩句,男子才轉過身,麵帶微笑地向學生們說道“好!大家讀的很好。下麵,哪位學生可以解釋文章的意思?請他來跟大家講講。”
底下的學生紛紛舉手示意,嘴裏爭著喊道,都希望能夠在老師和同窗麵前表現自己的才識:
“我!”
“我!我!”
“老師!我可以!”....
年輕的教習笑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學生們,對他們的表現甚是滿意,卻發現坐在最後一位的一名學生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般,爭著舉手積極表現,而是將頭埋在書本裏一動不動的。
年輕教習走了過去,用手中的書挑開被用作遮擋的書本,隻見墩肥渾圓的學生正趴著打瞌睡,一臉油肥攤在課桌上。
教習可笑又無奈地搖了搖頭,手中書本輕輕地向學生肥厚的臉頰拍了拍。
學生隨即發出猶如豬哼氣的“嘎”的一聲,並猛然抬頭坐直,迷糊地看到了俊秀的教習和一群轉頭捂著笑看著他的同學。
他揉了揉眼睛,悠然地將身子向後靠了靠,對自己課堂打瞌睡被抓包的事並不擔憂,反而嬉皮笑臉地著對年輕教習打了招呼:“嗬嗬!文教習好!”
年輕教習對這名學生的不守規矩也是習以為常,冷哼道:“譚公子睡的可是安穩啊?!是不是打擾到你了?!”
姓譚的公子哥明目張膽的伸了伸懶腰,一臉不屑道:“多謝文教習關心!昨夜我姨娘祝壽,喝了些酒,又和幾位姐姐玩的稍晚了些,所以今早有些怠倦!”說完,得意地看著年輕教習。
麵對學生的挑釁,年輕教習板著臉,厲聲道:“譚威!這裏可是學堂,請你守些規矩!”
“喲?!我怎麽不守規矩了?今天我可是按時來上學的,我可沒有搗亂啊!”譚威很是輕蔑地反問道。
年輕教習加重語氣,“你連著幾天不露麵!今天一來上課就睡覺,你以為這是你家嗎?!成何體統!”
譚威皮笑肉不笑,道:“文亦武,你這個才做幾天的代理教習,才是不懂規矩的吧!你不知道我是誰嗎?!在這裏,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幹嘛就幹嘛!”
接著,對前麵轉頭過來看熱鬧的同學們,假模假樣地問道:“你們說,我說的的對不對?!”
這一問,引來一群攀炎附勢者的附和聲:
“對!”
“對!譚公子想幹嘛就幹嘛!”....
被學生指名道姓的年輕教習很是不悅地皺起眉,“我知道你是誰。但我不管你是誰!這是書院,可不是你家私塾!我雖是代理教習,但是你作為學生讀書學習首先要做的便是尊師重道,你如再蠻橫不守規矩,目無師長,我可以請你出去!”
譚威收起了嬉笑的麵容,轉而陰冷地說道:“請我出去?!我倒要看看,你一個代班小小教習,怎麽叫我出去!哼!”
說著,便朝門外高喊道:“煙鬥!”
話音剛落,門外蹭蹭地跑進一名男子,矮短個兒,一身書童扮相,年紀卻比在座學生都要大一番。
男子小跑到譚威跟前,低眉諂目道:“大少爺,小的在。”
譚威並不看被自己冠名“煙鬥”的書童,隻是斜眼向著文亦武,輕蔑地說:“煙鬥啊!文教習說要請咱們出去,你說昨兒咱們跟老祖宗請安鬧著今天要來學堂,這剛來沒一會兒就要被老師叫回去,你說老祖宗得多傷心啊!”
聽到這,書童煙鬥立刻板起惡臉來走過來直貼近文亦武,矮短的身形在體態修長年輕教習麵前顯得呆小可笑,但這並不妨礙書童仗勢欺人的氣焰。
隻見煙鬥踮起腳緊抓文亦武的衣襟,仰頭怒目道“你這臭學究!竟然敢叫我家少爺出去,是不是不想活了!”
年輕教學有些慌張,丟掉手中的書,連忙擺手解釋道:“不是的,誤會了。我隻是跟你家公子說些師生禮儀,並沒有真的要叫他出去,誤會,誤會!”
不想,煙鬥更加拽緊衣襟,惡狠狠道“還敢教訓我家少爺狗屁師生禮儀,我沒叫你給我家少爺下跪已經算是禮儀了,看我不抽你丫的!”說著,抬起右手將要朝文亦武臉上甩去。
這一幕,剛巧被巡視的書院監院看到了,急忙大喊一聲“住手!”,便跨著大步匆匆走進來。
見是監院,煙鬥趕忙鬆開手,低著頭等著,堂上其他學生也都噤聲肅穆,隻有那譚威笑嘻嘻背手而站。
身著綢緞大褂,闊額圓臉的監院陸啟山走了過來,對著煙鬥大聲嗬斥:“放肆!你一個書童竟敢對教習不敬!給我出去!!”
煙鬥低著頭,偷瞄了一眼自家少爺,見譚威並不理會,隻得悻悻離開。
監院沉著臉向年輕教習問道:“文教習,這是怎麽回事?”
文教習趕忙答道:“監院,譚威在晨讀的時候伏台睡覺,學生隻是上前提醒他,不曾想他竟然叫那書童大鬧學堂!”
聽了年輕教習的解釋,監院轉頭看向譚威,輕聲質問:“譚威!是這樣嗎?”
譚威稍微低了低頭,卻依然散漫地笑道:“監院!文教習要趕我出去!我家煙鬥有些著急了,才跑進來跟文教習求情的。”
對於譚威的說辭,陸啟山自是明了,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陸監院無奈地搖了搖頭,靠近譚威溫聲說道:“譚大少爺!你爹前兩天剛為你上次鬧的事跟山長說情,你就別再惹事了!”
譚威低頭嘴裏應付著說了句“是!謹聽監院教訓!”說完,得意地看了眼文亦武。
監院轉身對教習文亦武說:“文教習!借一步說話。”說著邁步走向門外。
文亦武整了整衣襟,也跟著往外走,身後滿堂學子嘰嘰喳喳小聲喧動起來。
門外,陸監院對著文亦武正色道:“文教習!你剛剛來書院暫代丘洪教習在正學堂上幾天的課,可能對學生們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咱們書院育教出類,聲名遠播,許多豪門子弟都慕名前來就讀。你也知道,我院一直以來秉承‘大公無類’的辦學準則,無論對豪門子弟還是寒門士子,除了招取測試成績優異的‘正課生’,還會錄取一些‘附課生’的。”
說到這,監院頓了頓,看著年輕教習,見他躬著身低頭聽講,並沒有明顯地表示出聽懂的意思。
於是便故意幹咳了一聲,身子向文亦武靠近了些,壓低聲音說:“這些個附課生,都是品行稍遜的貴胄子弟,不好管教,特別是那譚威,他們譚家是我們天保縣豪富士族,德昌票號就是他們家開的,其祖上官至工部員外郎,承著祖上官蔭,譚家在本地聲勢煊赫,對我們書院也是慷慨相資,本院學生的膏火錢多是得益於譚家的捐輸。像譚威這般紈絝子弟,不是一般學子,脾性是大了些,管教不好過於嚴苛,隻要他行徑沒有太過分,文教習可以放寬心些,畢竟,文教習你隻是代理幾天的課而已,不必對此學生過於糾結。”
陸監院說完,直盯著文教習,似要確保文教習對自己話聽進去並且聽的懂。
年輕教習躬身對監院行禮道:“亦武謹遵監院指示!”
陸啟山對年輕教習的答複很是滿意,拍了拍年輕教習的肩膀,笑道:“好!還請文教習多費心些!”說著便轉身向其他學堂走去。
文亦武保持躬身行禮,嘴裏答應著“是!”
待監院離開五六步後,才直起身。
回到課堂,大聲地示意吵鬧的學生們安靜下來,看到後排翹著腳坐著的譚威,正洋洋自得向著他陰笑著。
文亦武不理會譚威,清了清嗓子,對著其他學生款款說道:“請各位學生再誦讀一遍《小雅·采薇》,之後老師給大家講解。”
不一會兒,課堂內又傳出朗朗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