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縣城內南隅一處,大街被河阻斷,便有跨河而建的雙拱石橋,取名“南橋”,秀巧玲瓏。
此處最是熱鬧,因在此憑欄遙看鑒水瀠洄、秀峰雲繞是最佳位置,吸引著許多百姓、遊客至此停留駐足,更是一些搶做生意將貨攤從橋下擺至橋上,有賣雜貨的、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橋上橋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嵐風駕車離開金爺處所,出了小路,重新走上大街,繼續向南走。
行約一刻鍾,便看到南橋人流上下攢動,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接踵交匯,絡繹不絕。
尤其那三三兩兩頭戴大銀簪花頭飾,胸前掛著寬扁雕花銀項鏈,穿著黑底藍紋土布衣服的僮族姑娘走在街上十分惹眼,吸引了眾多愛慕、豔羨的目光。
再過三日,便是三月三,僮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也稱“歌圩節”。到那天,將在這裏舉行一場盛會,僮族青年男女聚集一起圍火歡舞、對歌飲宴。
此時,橋北邊的廣場的空地上聚集著許多年輕僮族男女,男女各成隊伍,分成好幾撥人群,正你來我往的對練山歌,周圍大批圍觀捧場的人。
廣場除了中間對唱的人群,兩旁角落有幾處則被一些走江湖賣藝的戲班或雜耍的給占據著,各自吸引了為數不多的觀眾,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圈子。
東南一處的角落,圍著三兩個人,當間一個身材矮小瘦削的人,正一屁股坐在一個小箱子裏。
準確的說是整個人卷縮著正往箱子底部鑽,箱子是個四尺見方的小箱子,放一隻小貓小狗沒問題,但是要鑽進一個成年人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個家夥如同折紙一般,身上各個骨頭像是脫離原來位置又折疊一起,先是將頭貼入胸前,又將身子大幅度彎下緊緊貼大腿,小腿和腳折起來緩緩地塞進箱子底。隨後手臂脫出肩膀埋入箱底,留下一隻手向後旋轉慢慢地起箱蓋蓋上。
等了片刻,箱蓋又緩緩打開,箱子裏的人從頭部開始慢慢抬起、伸直,直到整個人站在箱子。
一連串的動作愣是將圍著的幾人看呆,紛紛鼓掌以表示對這神奇的縮骨功的讚歎。
嵐風停車看了有一會兒,便又繼續順著橋往前趕車。
河對岸靠橋東邊,可看到一幢三層高的樓。
飛簷畫角,碧闌幹低接軒窗,翠簾幕高懸戶牖,此乃天保縣當下第一高樓,登樓憑欄遠眺視野開闊,天保城的華燈璀璨、遠處的秀山綠水盡收眼底,是本地高官貴胄和風流士子品美酒、賞美景的絕佳去處。
走過橋向右拐,便見朱紅大門頂端懸著一塊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繡雲樓”。
酒樓開門時間都是在酉時之後,現在大門緊閉著。
嵐風坐在車上,隨意瞟看了一眼這幢即使在白日沒有燈火映襯生輝也仍然顯得貴氣不俗的酒樓,想到明晚要在這兒破費,無奈的搖了搖頭。
縣衙在繡雲樓南麵,過繡雲樓正門往右再走一小段路便是。
衙門大門方位朝南,形狀呈八字,大門前設有雁翅影壁,兩側有“八字牆”,門口有的還放置一對呲牙咧嘴的石頭獅子,占地開闊。
衙門正中為大堂、二堂,三堂在後,兩廡為花廳、簽押房。後為官眷所居,稱為“內衙”。
正是巳時,縣衙當前無事,一群衙役圍聚在大堂前院閑聊。
中間坐著一位年紀較大,是這群衙門佐雜班的班頭,正在侃侃吹噓自己以前辦案抓拿犯人的英雄事跡。
圍著的幾個跟差時不時附和著:
“好!”
“厲害!”
“班頭真牛!”....
一個門子正提著水壺正給這些大爺們依次倒茶水。
門子是個十三歲出頭的小子,本地僮族人,喚作羅阿弟,衙差們習慣叫他“阿弟”。
這會兒,阿弟給各位倒完茶水,站在一旁耳邊聽著班頭的故事。
雖然這些故事已經聽得耳朵起繭,但他仍然饒有興致的聽著,許是期望著某一天自己也會成為班頭口中那樣威風八麵的人物。
突然,大門前傳來聲響,聽著有人正嚷嚷地走近。
剛要細聽,突然一個大漢身形的人影踉蹌著跨過門欄。
隻見大漢體型健碩,幾乎將半個門給遮擋住了。其雙手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在背後,雙眼迷離,左右搖晃站著,似乎雙腳無法支持這巨大的身體,嘴裏含含糊糊地地嘟囔著:“....老子從不吃霸王餐...竟然敢綁老子......”
突然,身後伸出一根棒子,“啪”清脆一聲,直接向大漢腦後敲下。
震的大漢連忙低頭蹲下,也把跟前的各位衙役們下了一跳。
蹲下的大漢背後,一個身著差服的中年衙役,手裏攥著木棒,斜眼看看地上的大漢,嗬斥道:“別他娘地瞎嚷嚷!你不但吃了霸王餐,還打了人,還有理叫冤?欺男霸女的壞事你可幹了不少,這通緝榜上可是有你的份。”
正說著,眼見班頭坐在院中,中年衙役馬上閉嘴,緊步上前作了個揖,露出笑臉道:“頭兒在吶!巧了,我剛才在茶樓碰到這麽個家夥,醉酒不給錢還打了人家茶樓夥計,剛好我在場,發現是通緝的人,就把他給逮了回來!”
本想邀功,卻不想被班頭當下喝斷:“呸,你那是剛好在場啊?!你這分明上那去喝酒了吧!”
被班頭揭露,中年衙役仍舊貼著笑臉,尷尬地解釋:“嘿嘿!瞞不過班頭,家裏來的路上肚子餓,想著先墊點東西。剛好碰到這事,就直接抓來給咱大人審斷。”
“混賬東西,這點雞毛蒜皮的事也值當驚動大人升堂嗎?”
“我...”
“我什麽我,趕緊把這貨押進房,等酒醒了,再讓這家夥掏錢贖身!”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不用升堂,等那醉漢酒醒,直接罰他個幾兩銀子進口袋,兄弟們又夠喝一壺的了。
中年衙役心領神會,眼珠子滋溜一轉,咧開嘴大聲應道:“好嘞!”
轉身走到大漢身邊,大喝一聲“起來”,一腳踢向大漢屁股,拽著大漢捆著的繩邊往左邊簽押房走去。
班頭瞄了眼兩人的身影,然後輕咳了一聲。
圍在旁邊的幾個跟班的,很是自覺地轉過頭,繼續集中精神繼續聽班頭神侃....
此處最是熱鬧,因在此憑欄遙看鑒水瀠洄、秀峰雲繞是最佳位置,吸引著許多百姓、遊客至此停留駐足,更是一些搶做生意將貨攤從橋下擺至橋上,有賣雜貨的、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橋上橋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嵐風駕車離開金爺處所,出了小路,重新走上大街,繼續向南走。
行約一刻鍾,便看到南橋人流上下攢動,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接踵交匯,絡繹不絕。
尤其那三三兩兩頭戴大銀簪花頭飾,胸前掛著寬扁雕花銀項鏈,穿著黑底藍紋土布衣服的僮族姑娘走在街上十分惹眼,吸引了眾多愛慕、豔羨的目光。
再過三日,便是三月三,僮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也稱“歌圩節”。到那天,將在這裏舉行一場盛會,僮族青年男女聚集一起圍火歡舞、對歌飲宴。
此時,橋北邊的廣場的空地上聚集著許多年輕僮族男女,男女各成隊伍,分成好幾撥人群,正你來我往的對練山歌,周圍大批圍觀捧場的人。
廣場除了中間對唱的人群,兩旁角落有幾處則被一些走江湖賣藝的戲班或雜耍的給占據著,各自吸引了為數不多的觀眾,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圈子。
東南一處的角落,圍著三兩個人,當間一個身材矮小瘦削的人,正一屁股坐在一個小箱子裏。
準確的說是整個人卷縮著正往箱子底部鑽,箱子是個四尺見方的小箱子,放一隻小貓小狗沒問題,但是要鑽進一個成年人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個家夥如同折紙一般,身上各個骨頭像是脫離原來位置又折疊一起,先是將頭貼入胸前,又將身子大幅度彎下緊緊貼大腿,小腿和腳折起來緩緩地塞進箱子底。隨後手臂脫出肩膀埋入箱底,留下一隻手向後旋轉慢慢地起箱蓋蓋上。
等了片刻,箱蓋又緩緩打開,箱子裏的人從頭部開始慢慢抬起、伸直,直到整個人站在箱子。
一連串的動作愣是將圍著的幾人看呆,紛紛鼓掌以表示對這神奇的縮骨功的讚歎。
嵐風停車看了有一會兒,便又繼續順著橋往前趕車。
河對岸靠橋東邊,可看到一幢三層高的樓。
飛簷畫角,碧闌幹低接軒窗,翠簾幕高懸戶牖,此乃天保縣當下第一高樓,登樓憑欄遠眺視野開闊,天保城的華燈璀璨、遠處的秀山綠水盡收眼底,是本地高官貴胄和風流士子品美酒、賞美景的絕佳去處。
走過橋向右拐,便見朱紅大門頂端懸著一塊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繡雲樓”。
酒樓開門時間都是在酉時之後,現在大門緊閉著。
嵐風坐在車上,隨意瞟看了一眼這幢即使在白日沒有燈火映襯生輝也仍然顯得貴氣不俗的酒樓,想到明晚要在這兒破費,無奈的搖了搖頭。
縣衙在繡雲樓南麵,過繡雲樓正門往右再走一小段路便是。
衙門大門方位朝南,形狀呈八字,大門前設有雁翅影壁,兩側有“八字牆”,門口有的還放置一對呲牙咧嘴的石頭獅子,占地開闊。
衙門正中為大堂、二堂,三堂在後,兩廡為花廳、簽押房。後為官眷所居,稱為“內衙”。
正是巳時,縣衙當前無事,一群衙役圍聚在大堂前院閑聊。
中間坐著一位年紀較大,是這群衙門佐雜班的班頭,正在侃侃吹噓自己以前辦案抓拿犯人的英雄事跡。
圍著的幾個跟差時不時附和著:
“好!”
“厲害!”
“班頭真牛!”....
一個門子正提著水壺正給這些大爺們依次倒茶水。
門子是個十三歲出頭的小子,本地僮族人,喚作羅阿弟,衙差們習慣叫他“阿弟”。
這會兒,阿弟給各位倒完茶水,站在一旁耳邊聽著班頭的故事。
雖然這些故事已經聽得耳朵起繭,但他仍然饒有興致的聽著,許是期望著某一天自己也會成為班頭口中那樣威風八麵的人物。
突然,大門前傳來聲響,聽著有人正嚷嚷地走近。
剛要細聽,突然一個大漢身形的人影踉蹌著跨過門欄。
隻見大漢體型健碩,幾乎將半個門給遮擋住了。其雙手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在背後,雙眼迷離,左右搖晃站著,似乎雙腳無法支持這巨大的身體,嘴裏含含糊糊地地嘟囔著:“....老子從不吃霸王餐...竟然敢綁老子......”
突然,身後伸出一根棒子,“啪”清脆一聲,直接向大漢腦後敲下。
震的大漢連忙低頭蹲下,也把跟前的各位衙役們下了一跳。
蹲下的大漢背後,一個身著差服的中年衙役,手裏攥著木棒,斜眼看看地上的大漢,嗬斥道:“別他娘地瞎嚷嚷!你不但吃了霸王餐,還打了人,還有理叫冤?欺男霸女的壞事你可幹了不少,這通緝榜上可是有你的份。”
正說著,眼見班頭坐在院中,中年衙役馬上閉嘴,緊步上前作了個揖,露出笑臉道:“頭兒在吶!巧了,我剛才在茶樓碰到這麽個家夥,醉酒不給錢還打了人家茶樓夥計,剛好我在場,發現是通緝的人,就把他給逮了回來!”
本想邀功,卻不想被班頭當下喝斷:“呸,你那是剛好在場啊?!你這分明上那去喝酒了吧!”
被班頭揭露,中年衙役仍舊貼著笑臉,尷尬地解釋:“嘿嘿!瞞不過班頭,家裏來的路上肚子餓,想著先墊點東西。剛好碰到這事,就直接抓來給咱大人審斷。”
“混賬東西,這點雞毛蒜皮的事也值當驚動大人升堂嗎?”
“我...”
“我什麽我,趕緊把這貨押進房,等酒醒了,再讓這家夥掏錢贖身!”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不用升堂,等那醉漢酒醒,直接罰他個幾兩銀子進口袋,兄弟們又夠喝一壺的了。
中年衙役心領神會,眼珠子滋溜一轉,咧開嘴大聲應道:“好嘞!”
轉身走到大漢身邊,大喝一聲“起來”,一腳踢向大漢屁股,拽著大漢捆著的繩邊往左邊簽押房走去。
班頭瞄了眼兩人的身影,然後輕咳了一聲。
圍在旁邊的幾個跟班的,很是自覺地轉過頭,繼續集中精神繼續聽班頭神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