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回到東宮,細想了一夜,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等到下朝,迫不及待的找上了朱元璋。


    和朱元璋細細講了遍昨天的見聞,特別是何秋所言改革之事。


    “若是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商人就敢踐踏法律?嘿嘿,當年他張士誠不就是這麽一個例子,私鹽販子起家,說是受不了鹽丁欺壓,誰不知道他就是看天下大亂想搏個前程出來。”


    “說得好啊。”


    認真聽完朱標轉述的何秋所言改革之事,朱元璋先考教起了朱標。


    “太子,你覺得這何秋說的對嗎?能不能真正實行?”


    朱標有些躊躇,“昨日聽完,又想了一夜,兒臣覺得何秋所言確實不錯,但所獻之策,還是有待商榷。”


    “若是推廣起來,怕是會激起民變吧,有些過於嚴苛了。”


    朱元璋有些失望,但還是耐著性子跟朱標講:“你所擔憂的不止是民變吧,而是官紳的反對。”


    “我知道你性子寬仁,但也要切記元亡之過,它元朝滅亡不就是因為地方橫征暴斂過度,百姓受不了了,又趕上征發民夫修黃河,才揭竿而起的?”


    “這天下是我帶著人打下來的,自然能再帶著人奪回來。官紳反對有什麽好怕的,反對他就不做我大明的官了?”


    “何秋所言改革,脈絡已經很清楚了,先改財政,掌財權,再改軍政,掌軍權,最後才動的文官和豪紳,不就是讓你用來壓著反對的聲音的?”


    “海禁一策,我已經有在放開了,之前利國指出,是怕陳友諒的餘孽上岸作亂,如今看來已經可以取消了。”


    “至於後續的科舉改革,他何秋確實是個沒做過官的,也不懂我大明的官場政策罷了。”


    說到這,朱元璋臉上帶著些笑意。


    “太子可還記得我大明的進士都要先入六部或者翰林院觀政,然後才能外放。”


    朱標點了點頭,然後猛地反應過來了。


    “父皇此策與何秋所言改考農學、律法等科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朱元璋自得的笑了笑,捋了捋胡子。


    “那是自然,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考上進士的人,就能做官,為父怎能不謹慎行事。”


    “從未做過官的人,從一個普通的讀書人直接外放縣令,不懂農桑,不懂查案,又不會收賦稅,為父如何能放的下心。”


    “這樣直接下去外放,唯一的後果就是可能被當地的那些積年老吏和地方豪紳們聯手架空。”


    “在六部和翰林院觀政後,至少沒那麽容易被這些人物掣肘,若是手段高明的,還能反過來把這些地方豪紳玩弄於股掌之間。”


    朱標問道:“那為何現在地方仍有這麽多不堪用的官員?”


    “人的才器不一啊,地方情況也各不相同,更何況人心不足,有些進士到了地方很快就和地方豪紳聯手貪汙,沒有半點讀書人的樣子。”


    朱元璋很是無奈。


    “至於何秋所說的改考農學這些,你記在心裏就是了。想做到這一點太難,最主要的就是標準不一,而且我怕這樣選才選出來的都是大族子弟。”


    “畢竟能讀得起四書五經的人本就不多,更遑論他所說的這些雜學,到時候朝堂之上怕不是都是高門子弟了。”


    “不過若是配上何秋所言的吏員改革,倒是有些可取之處。”


    “你可知何秋之策最讓我滿意的是哪些嗎?”


    朱標搖頭到:“孩兒不知。”


    “一為軍製,二為官紳一體納糧。若按他所說的改革法,軍隊分成幾塊,軍令、軍紀、練兵、後勤,條塊清晰,再佐以參謀製度,確實能減少打敗仗的幾率,還能把軍權牢牢的掌握在皇室手裏。”


    “要知道,我自然是不怕軍權旁落的,你大概也不會有這個擔心,這些能打的勳貴,你都是認識的,你嶽父還是常遇春,他的兒子又沒幾個成器的。”


    “但是後麵的就不好說了呀。”


    “這官紳一體納糧確實很妙,有人給官員投獻,沒有用,照樣要給我納糧,而且隻看地,不看人。和攤丁入畝一樣,都是針對有大量土地的官員和豪紳,能大大減輕百姓負擔。”


    “這小子是個有仁心的啊。孟子說得好啊,‘為政不難,不罪巨室’,哼哼。”


    “要真按他這種說法治國,我大明就長久不了,就算長久了,也是皇權衰微。”


    “真是夠有趣的,一邊喊著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邊又喊著為政不難,不罪巨室,也不知道這孟子嘴裏的民是不是也是這些豪紳。”


    朱元璋在這裏大發牢騷,然後又看向自己的兒子朱標。


    “你也不用擔心,我是會提前把這些政策實施下去的,先替你掃清這些枯枝爛葉,等你繼位也不用改動,再往下一輩就會變成成例了,我大明江山就又能多百年氣運。”


    “這麽一想,加上何秋獻上的紅薯和土豆之功,他何秋一人就為我大明添了至少兩百年的氣運啊,良鄉候還是封的輕了。”


    朱標一想,確實如此,忍不住向朱元璋拍馬屁,“這也是父皇之功啊,若不然此等人物怎麽不出在蒙元,反而出在我大明呢。”


    “哈哈哈!”


    另一邊的何秋還在王府,就聽到朱棣喊他,“何先生快出來接旨,我父皇給你下旨封侯了。”


    何秋一聽賊開心,老朱承諾的良鄉候到賬了呀。


    趕緊出了院子,走到前廳就看到王府中門大開,已經擺好了香案。


    朱棣拉了他一把,他也老實的跪在那聽旨。


    就見麵前的這個中年太監用尖利的聲音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河北滄州人士何秋,獻紅薯、土豆良種,畝產數十石,此等大功,非封爵無以為報……”


    “特封何秋為良鄉候,降等襲爵三代……欽此。”


    總算念完了,這是何秋的第一個念頭,然後就被朱棣拉了起來,這就封侯了,還是能世襲的?


    我愛封建王朝,何秋在那傻樂,不管怎麽說,自己以後也算是特權階級了,不用動不動就小心被剝削了,雖然有係統在身,但總有一種不真實感。


    朱棣忙活著給這位太監發銀子,太監笑眯眯的收下了,和氣的和何秋說,“良鄉候,以後可還要好好為陛下效力啊。”


    何秋機械的點了點頭,等這位公公走了,回到了王府裏,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朱棣看著他瘋瘋顛顛的樣子,想要製止,不過考慮到這也算是他大喜的日子,就任由何秋去發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渣並收藏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