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辯解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是僅憑這樣的一點心機,就覺得能夠攪亂朝政,想要渾水摸魚,擴大自己的權勢,那就太小看朝中其他人了。
看來錦衣衛的紀綱,到底是目光短淺了些。
這麽多將軍一起過來,一旦鬧將起來,絕對不會是小事,看來自己以後站隊也要小心點了。
他們這些太監在洪武朝被壓製的死死地,可是到了如今的永樂朝,因為天子的寬和,他們也能參與部分政事,外出采風,其中優秀的如馬和這樣的,還能出海統領水師。
誰不想成為下一個馬和呢?
隻是海上的事,畢竟專業性很強,馬和既然占了先手,別人想再競爭就很難了。
如今的木恩,也隻能將目光放在錦衣衛上了,監察百官的權力,誰不想要呢?
“陛下,諸位將軍們一起來宮裏找您,說是要告狀,看著是受了委屈的。”
木恩斟酌著措辭,向朱棣匯報情況。
朱棣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的筆,吩咐道。
“你領他們進來吧。”
沒等多久,這一眾將軍們都進來了,為首的就是徐輝祖和張玉,兩人對視一眼,還是張玉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今日才得到消息,之前有錦衣衛的人故意設計,向一些軍中的將領們許諾,可以不經考核,退伍轉任吏員,這才有了張武這樣沒有考核過,就混進五城兵馬司的小人。
正是這等人,敗壞了軍中的名聲,更意圖破壞先帝的大政,臣等自知有禦下不嚴之罪,更是心有貪欲,臣等甘願受罰。
但還請陛下一並嚴懲錦衣衛,否則臣等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不錯,此事錦衣衛該給我們一個交代,我們都是粗人,隻會打仗,結果被人用手段陰了,陛下您不能坐視不管啊!”
“還請陛下明察!”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讓朱棣倍感頭疼,苦惱的扶了扶額頭,朱棣嗬斥道。
“都先給朕閉嘴!”
這群將軍這才閉上嘴巴,但他們的神情卻滿是不服氣,畢竟誰都知道他們這次被陰,不知道會造成多少軍中的袍澤們背井離鄉。
就算何秋把南洋說的很美好,可願意離家的終究是少數,一個處理不好,他們這些人恐怕就會被人戳脊梁骨了。
朱棣的神情也不大好看,這退伍士卒轉任吏員的政策,是在朱元璋的是好事就定下來的。
當初實施的好好地,怎麽到了他手上,就非要有人搞風搞雨呢?
朱棣的心中有些殺氣,但還是暫且忍住,先教訓起這幫子驕兵悍將,他們這樣聚成一團跑來告狀的行為,朱棣更加不願意見到。
若是軍中自動抱成一團,還要他這個皇帝幹嘛?
朱棣罵罵咧咧的說道。
“你們這幫人,也都是久經沙場了,眼看是陷阱都分辨不出來,直愣愣的跳進去,還好意思叫朕明察?
若是能恪守製度,還會有今天的事嗎?”
“還有,你們這麽一大群將軍湊到一塊,找朕告狀,是想幹什麽?是向朕逼宮嗎?是不是以後不管朝廷有什麽對軍中的政策,都要朕一一說服你們?”
越說朱棣越來氣,狠狠的拍了拍書桌。
這一通火一發,將軍們都是噤若寒蟬,這才發現自己今天這等作為,按製來說,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沉默半晌,朱能嬉皮笑臉的站出來打圓場說道。
“陛下,我們都是您的臣子,您該罰就罰,但這錦衣衛也該處理啊,他們這麽挑動軍士,讓我們丟了臉,敗壞了軍中的名聲,說到底不還是再打陛下您的臉嗎?
再者說了,我們都是陛下的人,他們也是陛下的人,可如今他們這樣的小人既然能蒙蔽我們,誰知道未來他們敢不敢蒙蔽陛下呢?”
謔,這話說的,張玉心中忍不住給朱能點讚,縱然他一向有些瞧不起朱能這個打仗沒腦子的,也不得不承認今天他算是辦了件好事。
朱能能占據高位,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朱棣噎了一下,不得不說,朱能的說法擊中了他的內心。
錦衣衛身為天子耳目,卻私底下做這樣的事,這對掌權的天子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今天他們敢獨自摻和到退伍士卒的安排中,明天焉知他們敢不敢做出更大的禍事,蒙騙他這個天子?
朱棣哼哼一聲,指著朱能說道。
“你這個人,也就這點急智了。這事我會查清楚的,你們也暫且留在這,木恩,宣錦衣衛指揮使、吏部的主事覲見。”
不久,紀綱就和吏部的幾名主事前來麵聖。
等到他們行了禮之後,朱棣陰著臉問道。
“紀綱,我聽軍中將領們說,之前你向他們說可以讓軍中士卒不經考核,轉任地方吏員,並且將張武這等人推進了五城兵馬司?有這樣的事嗎?”
朱棣的眼神像刀子一樣,死死的盯著紀綱。
但紀綱卻依然鎮定自若,麵不改色的說道。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還請陛下聽臣辯解。”
朱棣當即就快氣笑了,但還是打算好好聽聽紀綱要怎麽狡辯。
“這事也是去歲陛下改元永樂後,臣才發現的。先帝推行的退伍士卒轉任吏員的策略自然是對的,可每年能通過考核的人太少。
畢竟軍中士卒識字的人少,而正因為此,更多的吏員都是原來的胥吏,這些人本性難移,雖然朝廷出錢養著他們了,可他們還是喜歡到處勒索。
臣縱然清理了一批,卻還是難以為繼,畢竟這樣的人太多了。”
“無奈之下,臣隻能請求吏部天官,讓他們放個口子,將一些原本軍中的士卒直接轉任地方,不管怎麽說他們終究是為陛下,為大明效力已久的人。
總體上來說,更加值得信任,而且處事果決,理應能在吏員群體中帶出一縷清風,帶來正氣,可誰知……”
朱棣皺了皺眉頭,這事有嗎?
朱棣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了,在房間裏踱著步子,好像是有這回事,隻是去歲的時候,自己正在忙著準備遷都的事。
這樣的小事就沒有過於關注,直接丟給吏部決定了。
看來錦衣衛的紀綱,到底是目光短淺了些。
這麽多將軍一起過來,一旦鬧將起來,絕對不會是小事,看來自己以後站隊也要小心點了。
他們這些太監在洪武朝被壓製的死死地,可是到了如今的永樂朝,因為天子的寬和,他們也能參與部分政事,外出采風,其中優秀的如馬和這樣的,還能出海統領水師。
誰不想成為下一個馬和呢?
隻是海上的事,畢竟專業性很強,馬和既然占了先手,別人想再競爭就很難了。
如今的木恩,也隻能將目光放在錦衣衛上了,監察百官的權力,誰不想要呢?
“陛下,諸位將軍們一起來宮裏找您,說是要告狀,看著是受了委屈的。”
木恩斟酌著措辭,向朱棣匯報情況。
朱棣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的筆,吩咐道。
“你領他們進來吧。”
沒等多久,這一眾將軍們都進來了,為首的就是徐輝祖和張玉,兩人對視一眼,還是張玉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今日才得到消息,之前有錦衣衛的人故意設計,向一些軍中的將領們許諾,可以不經考核,退伍轉任吏員,這才有了張武這樣沒有考核過,就混進五城兵馬司的小人。
正是這等人,敗壞了軍中的名聲,更意圖破壞先帝的大政,臣等自知有禦下不嚴之罪,更是心有貪欲,臣等甘願受罰。
但還請陛下一並嚴懲錦衣衛,否則臣等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不錯,此事錦衣衛該給我們一個交代,我們都是粗人,隻會打仗,結果被人用手段陰了,陛下您不能坐視不管啊!”
“還請陛下明察!”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讓朱棣倍感頭疼,苦惱的扶了扶額頭,朱棣嗬斥道。
“都先給朕閉嘴!”
這群將軍這才閉上嘴巴,但他們的神情卻滿是不服氣,畢竟誰都知道他們這次被陰,不知道會造成多少軍中的袍澤們背井離鄉。
就算何秋把南洋說的很美好,可願意離家的終究是少數,一個處理不好,他們這些人恐怕就會被人戳脊梁骨了。
朱棣的神情也不大好看,這退伍士卒轉任吏員的政策,是在朱元璋的是好事就定下來的。
當初實施的好好地,怎麽到了他手上,就非要有人搞風搞雨呢?
朱棣的心中有些殺氣,但還是暫且忍住,先教訓起這幫子驕兵悍將,他們這樣聚成一團跑來告狀的行為,朱棣更加不願意見到。
若是軍中自動抱成一團,還要他這個皇帝幹嘛?
朱棣罵罵咧咧的說道。
“你們這幫人,也都是久經沙場了,眼看是陷阱都分辨不出來,直愣愣的跳進去,還好意思叫朕明察?
若是能恪守製度,還會有今天的事嗎?”
“還有,你們這麽一大群將軍湊到一塊,找朕告狀,是想幹什麽?是向朕逼宮嗎?是不是以後不管朝廷有什麽對軍中的政策,都要朕一一說服你們?”
越說朱棣越來氣,狠狠的拍了拍書桌。
這一通火一發,將軍們都是噤若寒蟬,這才發現自己今天這等作為,按製來說,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沉默半晌,朱能嬉皮笑臉的站出來打圓場說道。
“陛下,我們都是您的臣子,您該罰就罰,但這錦衣衛也該處理啊,他們這麽挑動軍士,讓我們丟了臉,敗壞了軍中的名聲,說到底不還是再打陛下您的臉嗎?
再者說了,我們都是陛下的人,他們也是陛下的人,可如今他們這樣的小人既然能蒙蔽我們,誰知道未來他們敢不敢蒙蔽陛下呢?”
謔,這話說的,張玉心中忍不住給朱能點讚,縱然他一向有些瞧不起朱能這個打仗沒腦子的,也不得不承認今天他算是辦了件好事。
朱能能占據高位,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朱棣噎了一下,不得不說,朱能的說法擊中了他的內心。
錦衣衛身為天子耳目,卻私底下做這樣的事,這對掌權的天子來說,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今天他們敢獨自摻和到退伍士卒的安排中,明天焉知他們敢不敢做出更大的禍事,蒙騙他這個天子?
朱棣哼哼一聲,指著朱能說道。
“你這個人,也就這點急智了。這事我會查清楚的,你們也暫且留在這,木恩,宣錦衣衛指揮使、吏部的主事覲見。”
不久,紀綱就和吏部的幾名主事前來麵聖。
等到他們行了禮之後,朱棣陰著臉問道。
“紀綱,我聽軍中將領們說,之前你向他們說可以讓軍中士卒不經考核,轉任地方吏員,並且將張武這等人推進了五城兵馬司?有這樣的事嗎?”
朱棣的眼神像刀子一樣,死死的盯著紀綱。
但紀綱卻依然鎮定自若,麵不改色的說道。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還請陛下聽臣辯解。”
朱棣當即就快氣笑了,但還是打算好好聽聽紀綱要怎麽狡辯。
“這事也是去歲陛下改元永樂後,臣才發現的。先帝推行的退伍士卒轉任吏員的策略自然是對的,可每年能通過考核的人太少。
畢竟軍中士卒識字的人少,而正因為此,更多的吏員都是原來的胥吏,這些人本性難移,雖然朝廷出錢養著他們了,可他們還是喜歡到處勒索。
臣縱然清理了一批,卻還是難以為繼,畢竟這樣的人太多了。”
“無奈之下,臣隻能請求吏部天官,讓他們放個口子,將一些原本軍中的士卒直接轉任地方,不管怎麽說他們終究是為陛下,為大明效力已久的人。
總體上來說,更加值得信任,而且處事果決,理應能在吏員群體中帶出一縷清風,帶來正氣,可誰知……”
朱棣皺了皺眉頭,這事有嗎?
朱棣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了,在房間裏踱著步子,好像是有這回事,隻是去歲的時候,自己正在忙著準備遷都的事。
這樣的小事就沒有過於關注,直接丟給吏部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