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歌聽到了徐啟年的誇獎,不露痕跡的笑了笑。
這自然是雲泥之別了,她徐雅歌可從來沒有把徐瑩當過對手。
無論相貌還是才學,她都自信能甩開徐瑩一大截。
平常的姐妹情深,平易近人,不過是凶貓戲鼠罷了。可憐被戲耍的老鼠還不知道她與自己的差距是無論怎麽努力都無法彌補的。
對於這次文會,徐雅歌早就準備良久,她研究過在座公卿的喜好,所以知道拿出什麽樣的作品可以奪魁。
就在今天,她要叫所有人都記住她徐雅歌的名字。
現在她隻需要耐心等待上場表演就可以了。
此時的弘文帝看著台下的才藝展示,無奈的搖了搖頭,除了剛開始的薑慕晴小丫頭的舞蹈和紅靈萱的畫技外,他對其他的都不怎麽感興趣,他到現在也沒有看到什麽滿意的作品。
所有的表演都千篇一律,看的弘文帝實在是提不起興致。
他問旁邊的大太監於謹道“還有多久結束,朕有些乏了?”
於謹一看就知道弘文帝嫌棄這些小姐的節目沒有新意,可是六部尚書的女兒們還沒有上台,左相徐啟年的女兒也還在台下坐著,現在就離場,他們的麵子可就全都保不住了。
於是於謹說道“陛下,快了,臣看這些小姐雖有才學可大都無甚新意,不如叫她們延後,令二位皇子主持吧?”
“這,不好吧!”弘文帝笑著看向於謹。
於謹頓時明白了弘文帝的意思,他這是同意了,可是卻不好拂了群臣的麵子,要自己想想辦法。
於謹眼珠子一轉說道“臣聽說左相之女才貌一絕,如神女降世,不如看了她的才藝陛下就起駕回宮吧!畢竟陛下龍體事關社稷,不宜太過操勞。”
“徐啟年之女嗎?”
弘文帝想了想,右相紅朱嶽的女兒已經得到過自己的稱讚了,左相徐啟年的女兒還未表演,自己現在就這麽離開了的確有些不妥。
於是弘文帝回答道“可!”
於謹領命,朗聲宣布道“陛下口諭,眾卿之女皆才學過人,朕甚欣慰,然國事重大,朕不能久居於此,固令齊楚二王代天督察,朕雖不在此,眾卿也該各展所長,揚我明楚之風!”
聽到弘文帝要離開,台下陸陸續續的跪倒一大片,他們一麵恭維著弘文帝,一麵各懷心事。
展示過才藝,得到過弘文帝讚揚的很開心,可還未登台展示的全都急壞了,雖然齊王,楚王將代替弘文帝主持文會。
可誰都知道他們的評價肯定是比不過弘文帝的,那些得過弘文帝讚賞的絕對是要奪的三甲了,其中就以紅靈萱和薑慕晴為主。
徐啟年可急壞了,徐雅歌還未登台表演,弘文帝一走,無論她表現的多好,楚王他們肯定也不敢把她推到魁首的位置啊,畢竟他們可不敢公開和弘文帝叫板,這雖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帝王心思不可用常理揣度。
看著朱紅嶽得意洋洋的臉,徐啟年怒火中燒,可是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徐雅歌也有點慌了,雖然她外表依舊落落大方,可心裏卻早已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了。
“難不成自己苦心準備的才藝就要付之東流了?”徐雅歌暗自著急道。
可這時於謹卻又繼續代替弘文帝開口道“徐氏嫡女雅歌,朕聽聞才貌雙全,今日特想一觀,不知準備了何等才藝呀?
聽到弘文帝點名要自己上場,徐雅歌懸著的心這才放到了肚子裏。
她神色自若的走出席位,淡然向弘文帝施了一禮道“小女別無所長,自幼學琴於施大家,雖不及施大家能引來百鳥爭鳴,但也算略有小成,今日陛下在此,小女隻能獻醜了。”
聽到徐雅歌是跟著名家學習琴藝,弘文帝也很欣慰,自古名師出高徒,想來是不會差的。
於是便下令讓徐雅歌開始表演琴藝。
丫鬟為徐雅歌搬來古琴,隻見徐雅歌淡然一笑,然後雙掌放於琴上,目不斜視的看著遠方。
徐雅歌本來就生的極美,此時又精心打扮過,再配上這股清冷的氣質,確實如神女降世一般。
隻見她玉指輕輕劃動琴弦,就奏出了一曲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樂章,那飛舞的音階仿佛一隻畫筆,勾勒出了一副歲月靜好的畫卷,在這副畫卷裏,每個人都很幸福,農夫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士子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將士保家衛國,榮歸故裏。一切都是那麽的美好。
期間徐雅歌還哼唱了一首不知名的小調,悠揚的小調,再配上舒緩的樂章,讓這一幅由琴聲構成的畫卷,更加形象生動的刻畫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裏,使其久久不能散去。
一曲終了,四周鴉雀無聲,大家都還沉浸在剛才和平悠揚的夢裏,久久不願醒來。
這時不知是誰的淚水劃破了這靜謐的畫卷,這不合時宜的聲音仿佛一根刺,讓眾人不得不從美麗的夢中蘇醒過來。
有的人皺起了眉頭,剛想出聲嗬斥幾句,卻發現流淚的竟然是弘文帝。
他立馬嚇的轉過頭去,到了嘴邊的話也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弘文帝也自知失態,他揉了揉眼睛,拭去淚水,慈祥的問道“你這首曲子叫什麽名字?”
於謹一看弘文帝這慈祥的麵容,還真有點反應不過來。
在他的印象中,弘文帝都是威嚴的,不苟言笑的,即使是對自己喜歡的皇子也是波瀾不驚的,何曾這麽慈祥的對別人說過話。
“陛下,這首曲子叫家國,乃是我在古書上尋到的,是描繪古時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的喜樂。”徐雅歌回答道。
“家國,好名字啊,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確實是一大喜事!”
“那你哼唱的小調呢?”弘文帝又問道。
“額,這是我自己胡亂哼唱的,我感覺和這曲家國音調相仿,也是描繪百姓生活富足的,便給它取名叫民安。”徐雅歌紅著臉說道。
“家國,民安,不正是國泰民安嗎?”
“好,好,好啊!”
弘文帝此話一出,群臣都知道今日的魁首非徐雅歌莫屬了,便紛紛祝賀起來。
這自然是雲泥之別了,她徐雅歌可從來沒有把徐瑩當過對手。
無論相貌還是才學,她都自信能甩開徐瑩一大截。
平常的姐妹情深,平易近人,不過是凶貓戲鼠罷了。可憐被戲耍的老鼠還不知道她與自己的差距是無論怎麽努力都無法彌補的。
對於這次文會,徐雅歌早就準備良久,她研究過在座公卿的喜好,所以知道拿出什麽樣的作品可以奪魁。
就在今天,她要叫所有人都記住她徐雅歌的名字。
現在她隻需要耐心等待上場表演就可以了。
此時的弘文帝看著台下的才藝展示,無奈的搖了搖頭,除了剛開始的薑慕晴小丫頭的舞蹈和紅靈萱的畫技外,他對其他的都不怎麽感興趣,他到現在也沒有看到什麽滿意的作品。
所有的表演都千篇一律,看的弘文帝實在是提不起興致。
他問旁邊的大太監於謹道“還有多久結束,朕有些乏了?”
於謹一看就知道弘文帝嫌棄這些小姐的節目沒有新意,可是六部尚書的女兒們還沒有上台,左相徐啟年的女兒也還在台下坐著,現在就離場,他們的麵子可就全都保不住了。
於是於謹說道“陛下,快了,臣看這些小姐雖有才學可大都無甚新意,不如叫她們延後,令二位皇子主持吧?”
“這,不好吧!”弘文帝笑著看向於謹。
於謹頓時明白了弘文帝的意思,他這是同意了,可是卻不好拂了群臣的麵子,要自己想想辦法。
於謹眼珠子一轉說道“臣聽說左相之女才貌一絕,如神女降世,不如看了她的才藝陛下就起駕回宮吧!畢竟陛下龍體事關社稷,不宜太過操勞。”
“徐啟年之女嗎?”
弘文帝想了想,右相紅朱嶽的女兒已經得到過自己的稱讚了,左相徐啟年的女兒還未表演,自己現在就這麽離開了的確有些不妥。
於是弘文帝回答道“可!”
於謹領命,朗聲宣布道“陛下口諭,眾卿之女皆才學過人,朕甚欣慰,然國事重大,朕不能久居於此,固令齊楚二王代天督察,朕雖不在此,眾卿也該各展所長,揚我明楚之風!”
聽到弘文帝要離開,台下陸陸續續的跪倒一大片,他們一麵恭維著弘文帝,一麵各懷心事。
展示過才藝,得到過弘文帝讚揚的很開心,可還未登台展示的全都急壞了,雖然齊王,楚王將代替弘文帝主持文會。
可誰都知道他們的評價肯定是比不過弘文帝的,那些得過弘文帝讚賞的絕對是要奪的三甲了,其中就以紅靈萱和薑慕晴為主。
徐啟年可急壞了,徐雅歌還未登台表演,弘文帝一走,無論她表現的多好,楚王他們肯定也不敢把她推到魁首的位置啊,畢竟他們可不敢公開和弘文帝叫板,這雖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帝王心思不可用常理揣度。
看著朱紅嶽得意洋洋的臉,徐啟年怒火中燒,可是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徐雅歌也有點慌了,雖然她外表依舊落落大方,可心裏卻早已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了。
“難不成自己苦心準備的才藝就要付之東流了?”徐雅歌暗自著急道。
可這時於謹卻又繼續代替弘文帝開口道“徐氏嫡女雅歌,朕聽聞才貌雙全,今日特想一觀,不知準備了何等才藝呀?
聽到弘文帝點名要自己上場,徐雅歌懸著的心這才放到了肚子裏。
她神色自若的走出席位,淡然向弘文帝施了一禮道“小女別無所長,自幼學琴於施大家,雖不及施大家能引來百鳥爭鳴,但也算略有小成,今日陛下在此,小女隻能獻醜了。”
聽到徐雅歌是跟著名家學習琴藝,弘文帝也很欣慰,自古名師出高徒,想來是不會差的。
於是便下令讓徐雅歌開始表演琴藝。
丫鬟為徐雅歌搬來古琴,隻見徐雅歌淡然一笑,然後雙掌放於琴上,目不斜視的看著遠方。
徐雅歌本來就生的極美,此時又精心打扮過,再配上這股清冷的氣質,確實如神女降世一般。
隻見她玉指輕輕劃動琴弦,就奏出了一曲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樂章,那飛舞的音階仿佛一隻畫筆,勾勒出了一副歲月靜好的畫卷,在這副畫卷裏,每個人都很幸福,農夫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士子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將士保家衛國,榮歸故裏。一切都是那麽的美好。
期間徐雅歌還哼唱了一首不知名的小調,悠揚的小調,再配上舒緩的樂章,讓這一幅由琴聲構成的畫卷,更加形象生動的刻畫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裏,使其久久不能散去。
一曲終了,四周鴉雀無聲,大家都還沉浸在剛才和平悠揚的夢裏,久久不願醒來。
這時不知是誰的淚水劃破了這靜謐的畫卷,這不合時宜的聲音仿佛一根刺,讓眾人不得不從美麗的夢中蘇醒過來。
有的人皺起了眉頭,剛想出聲嗬斥幾句,卻發現流淚的竟然是弘文帝。
他立馬嚇的轉過頭去,到了嘴邊的話也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弘文帝也自知失態,他揉了揉眼睛,拭去淚水,慈祥的問道“你這首曲子叫什麽名字?”
於謹一看弘文帝這慈祥的麵容,還真有點反應不過來。
在他的印象中,弘文帝都是威嚴的,不苟言笑的,即使是對自己喜歡的皇子也是波瀾不驚的,何曾這麽慈祥的對別人說過話。
“陛下,這首曲子叫家國,乃是我在古書上尋到的,是描繪古時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的喜樂。”徐雅歌回答道。
“家國,好名字啊,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確實是一大喜事!”
“那你哼唱的小調呢?”弘文帝又問道。
“額,這是我自己胡亂哼唱的,我感覺和這曲家國音調相仿,也是描繪百姓生活富足的,便給它取名叫民安。”徐雅歌紅著臉說道。
“家國,民安,不正是國泰民安嗎?”
“好,好,好啊!”
弘文帝此話一出,群臣都知道今日的魁首非徐雅歌莫屬了,便紛紛祝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