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資訊和太少的資訊一樣,是對理解力的阻礙。
既然現在要吃午飯了,那麽早餐可以簡單點。
回學校了,上網課還是認真點吧。
明明是飯點,食堂裏人也這麽稀少。
《理想國》,總感覺這些比喻很不恰當,很牽強,在他們的邏輯上卻是無法駁倒,但就是接受不了。我很喜歡比喻這項修辭手法,因為它具體可感,可哲學的比喻依舊是那麽的抽象,實在是不可理喻,難以接受。
提前排隊做核酸,就離譜,隻設置了一個采核酸點。
有個經濟學的女生轉哲學來了,佩服這些為理想而獻身的人。
順便去北苑食堂吃晚飯。擋板全換成透明的了,好傻逼啊。
日語機構宣傳的物資送來了,感覺好簡陋。
沒有告知哪些寢室是新生入住的,自行去踩點探查,效果甚微,還被阿姨拒絕入內。到時還是挨個寢室挨個寢室的敲門吧。
已經有新生來了啊。真懷念當新生的感覺,那份期待,充滿希望。
陶鷹鼎——陶醉了六千年:陶,出於土,而煉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燒,製陶如塑人,在經過這些磨難之後,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變成神態各異的樣子。而它,陶鷹鼎,則是中國遠古陶器中最特別的一個,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鷹鼎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它當初是做什麽用的,是盛水?儲糧?還是祭祀?又為什麽要把它做成是鳥的樣子?正因為它的唯一性,缺乏參考,所以這些問題還在吸引著研究者去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陶鷹鼎顯示著六千年前,中國人的生活器具中,實用性和造型性,已經可以達到非常美妙的融合。六千年過去了,陶鷹鼎的製作地點、方式、方法、製作周期、燒製細節,都已經無據可考了,現代的製陶者,也隻能靠著圖片和想象,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賦予它新的生命。這是一隻有著胖胖腿的鷹,尾巴又和兩隻前爪,巧妙地構成了鼎的三足,鷹的胸部和身體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內容即胸懷。陶鷹鼎的造型,帶著上古的氣息,也帶著中原質樸的民風,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氣,又同時顯示出另一種很現代的氣質,用當下的話說,就是——萌萌噠,在這個層麵,陶鷹鼎又可謂古典與現代的美妙融合,六千年前的造型藝術精湛至此,令人不禁讚歎。捧著陶鷹鼎,就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華文明起源的泉水。陶,是時間的藝術,泥土太幹則裂,太濕則塌,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們需要等,等土幹,等火旺,等陶涼。今天的我們,總感歎生活太快,時間不夠用時,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交給我們如何與時間融合,如何與時間不較勁。假如陶鷹鼎會說話,它也許會告訴我們六千年前,它在熔爐內外的日日夜夜吧。今天,它就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著天工造化,展示著技巧神思,也展示著,屬於它自己的,肌肉萌。
故事就像行進中的火車,不管你在哪兒上去,都能到達目的地,早一些晚一些而已。
既然現在要吃午飯了,那麽早餐可以簡單點。
回學校了,上網課還是認真點吧。
明明是飯點,食堂裏人也這麽稀少。
《理想國》,總感覺這些比喻很不恰當,很牽強,在他們的邏輯上卻是無法駁倒,但就是接受不了。我很喜歡比喻這項修辭手法,因為它具體可感,可哲學的比喻依舊是那麽的抽象,實在是不可理喻,難以接受。
提前排隊做核酸,就離譜,隻設置了一個采核酸點。
有個經濟學的女生轉哲學來了,佩服這些為理想而獻身的人。
順便去北苑食堂吃晚飯。擋板全換成透明的了,好傻逼啊。
日語機構宣傳的物資送來了,感覺好簡陋。
沒有告知哪些寢室是新生入住的,自行去踩點探查,效果甚微,還被阿姨拒絕入內。到時還是挨個寢室挨個寢室的敲門吧。
已經有新生來了啊。真懷念當新生的感覺,那份期待,充滿希望。
陶鷹鼎——陶醉了六千年:陶,出於土,而煉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燒,製陶如塑人,在經過這些磨難之後,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變成神態各異的樣子。而它,陶鷹鼎,則是中國遠古陶器中最特別的一個,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鷹鼎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它當初是做什麽用的,是盛水?儲糧?還是祭祀?又為什麽要把它做成是鳥的樣子?正因為它的唯一性,缺乏參考,所以這些問題還在吸引著研究者去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陶鷹鼎顯示著六千年前,中國人的生活器具中,實用性和造型性,已經可以達到非常美妙的融合。六千年過去了,陶鷹鼎的製作地點、方式、方法、製作周期、燒製細節,都已經無據可考了,現代的製陶者,也隻能靠著圖片和想象,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賦予它新的生命。這是一隻有著胖胖腿的鷹,尾巴又和兩隻前爪,巧妙地構成了鼎的三足,鷹的胸部和身體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內容即胸懷。陶鷹鼎的造型,帶著上古的氣息,也帶著中原質樸的民風,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氣,又同時顯示出另一種很現代的氣質,用當下的話說,就是——萌萌噠,在這個層麵,陶鷹鼎又可謂古典與現代的美妙融合,六千年前的造型藝術精湛至此,令人不禁讚歎。捧著陶鷹鼎,就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華文明起源的泉水。陶,是時間的藝術,泥土太幹則裂,太濕則塌,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們需要等,等土幹,等火旺,等陶涼。今天的我們,總感歎生活太快,時間不夠用時,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交給我們如何與時間融合,如何與時間不較勁。假如陶鷹鼎會說話,它也許會告訴我們六千年前,它在熔爐內外的日日夜夜吧。今天,它就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著天工造化,展示著技巧神思,也展示著,屬於它自己的,肌肉萌。
故事就像行進中的火車,不管你在哪兒上去,都能到達目的地,早一些晚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