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五。
子時,一道鑼鼓轟鳴,伴隨著幾聲鞭響,吸引著百官的注意。
隻見德政殿裏,緩緩走出一個紅袍太監,手中捧著拂塵,神色嚴肅。
那紅衣太監走到大殿門前,麵對著百官群臣、使團宮女,一聲清脆響亮地高喊。
“跪!”
那一聲,響徹雲霄一般,清亮的聲音在夜空下回蕩,整個龍場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眾人紛紛跪地下拜,恭敬地伏在地上。
“臣等拜見我皇!”
上千人齊聲高喊,好似山崩一般洪亮。
這時,趙安在小德張的陪同下,緩緩從大殿裏麵走了出來。
趙安身後,幾個小太監匆匆忙忙地抬著一把鎏金龍椅,安放在門前。
趙安緩緩向那裏走去,一屁股坐在龍椅之上。
趙安微微後仰,好不愜意。
趙安神色輕鬆,俯視著眾人。
之一揮手,那紅衣太監頓時心領神會,便繼續喊道。
“平身!”
眾人:“臣等謝恩!”
緊接著,龍場上的所有人紛紛起身,靜靜地等著趙安的封賞。
氣氛,也瞬間平靜了下來,四周也是一陣寂靜,沒有一點多餘的聲音,就連外城的喧鬧聲也聽不到。
趙安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仿佛是在觀察龍場上的眾人神情與反應。
許久,趙安才小聲說道。
趙安:“念吧。”
“是,主子。”
隻見那紅衣太監畢恭畢敬地從身旁小太監手中接過了聖旨,緩緩打開。
“禦覽方承,佳節欽定。”
“今,八月十五,仲秋佳節,勞列位臣公來此,與朕一同慶祝。”
“難得團圓盛景,君臣齊首,四海昌平。”
“特,列賞諸公,共慶昌隆。”
“故,天官賜福,滿恩心悅。”
“欽此。”
一語言畢,眾人又紛紛下拜,齊聲謝恩。
“臣,叩謝皇恩!”
趙安見狀,笑了笑,便又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平身。
“陛下賜爾等平身!”
話音剛落,龍場上的眾人也紛紛起身。
這時,京城各處傳來幾聲銅鑼敲響,緊接著就是打更人的報時。
“皇恩隆重,四海鹹平,天下讚頌,五穀豐登。”
“子時!”
頃刻間,京都各處,便是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
幾十道絢爛的煙花,也飛入空中,在夜空下綻放,映襯著地上的眾人,比過年還要熱鬧。
平常時,仲秋並沒有這麽隆重,尤其是在京都,因為趙安倡導以儉治國,所以往常的仲秋隻是平平淡淡地度過,從來沒有今年這盛況。
今年,一是因為趙安宴請諸王,犒賞功勳。二是因為今年恰逢北唐南明每十年的一次朝貢出使,為了顯出宗主國的氣派,所以今年的慶典顯得十分的熱鬧。
其實,趙安原打算宴請諸王的目的,是想給幾位回京的皇子封王,讓他們安插在三位異姓王府內,間接地削減三位異姓王爺的權力。但是如今,洪德王提前漏了馬腳,被自己收拾了,平陽王剛剛經曆了妖禍之亂,如今“大徹大悟”,已然有了退隱之心,犯不上自己再動手。
而三賢王韓成雁,在如今這個天下局麵,應對北唐的大軍虎視眈眈,不能輕易地威脅,所以趙安隻能放棄了原先的打算。
再加上趙景臣帶兵入京,儼然有了反意,倘若封了王爺,日後難免再生事端。
所以趙安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了封王的計劃。
此時此刻,趙安看著龍場上聚集的這麽多人,心中也是覺得一陣荒唐。
南漢立國以來,將近四十年的政局弊端,要在自己這一代給斬斷,趙安想想便覺得無比的頭疼。
內閣剛剛被自己廢了權,幾個皇子自己也想辦法讓他們摘了羽翼。
那麽接下來,就是整頓軍紀,和清洗朝局了。
想到這裏,趙安不禁看向了站在自己不遠處的趙景玄和徐子墨。
趙安揮了揮手,示意那紅衣太監宣旨。
那紅衣太監躬身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又從身邊小太監手中接過一道聖旨。
“三賢王,韓成雁聽宣!”
話音剛落,韓成雁快步走到殿前,單膝跪地,抱拳施禮。
韓成雁:“韓成雁聽宣。”
“禦覽方承,恩加功勳。”
“三賢王韓成雁,勞苦功高,久曆羽林衛軍政。”
“成效卓著,謀略英武。”
“今,西北邊陲,又出匪患,甚是猖獗。”
“致使,朕不能安枕,民不能聊生。”
“故,著令愛卿,整頓軍馬,為國除害。”
“特,封征虜將軍,暫入內閣執事,賞白銀八萬兩。”
韓成雁:“臣,謝恩,我皇聖明。”
說完,韓成雁便邁步上前,從那紅衣太監手中接過了聖旨退回到龍場前站好。
那紅衣太監轉頭看了看,又接過一道聖旨。
“大理寺少卿,東宮直屬武官,徐子墨聽宣。”
徐子墨見狀,急忙快步跑到大殿前,恭敬地跪好。
徐子墨:“臣,徐子墨聽宣。”
“禦覽方承,封賞重臣。”
“大理寺少卿徐子墨,初入仕途,英武有為。”
“平定妖禍之亂,忠勇可嘉,有勇有謀,救駕分憂。”
“嚴明執法,擒賊剿佞,安護太子,造福京都。”
“特,加封刑部知事,提領大理寺。”
“賞,白銀兩萬四千兩,糧草一萬五千擔。”
一時間,龍場之上不乏竊竊私語之聲。
“怎麽,賞糧草?”
“是啊,正常也是應該直接賞穀米吧。”
“沒聽說徐子墨有兵啊,莫非是大理寺的?”
趙安坐在德政殿門前,俯視著眾人,一覽無餘盡收眼底,不禁心中竊喜。
這便是趙安的一個秘密,讓徐子墨逐漸的樹立威信。
最初,趙安是打算將這軍糧私下賞給徐子墨,這樣隻會在國庫那邊留個賬,朝中的官員幾乎是不知道的。
但是這樣的話就不能給朝中文武以警示作用。
現在,聽了這道聖旨,滿朝文武就會思索好幾天,逐漸地對徐子墨有了忌憚。
趙安知道一個道理。
隻有現任他們怕,才能讓他們服!
徐子墨跪拜在地:“臣徐子墨叩謝我皇。”
說著,便起身向殿上走去,接過了聖旨。
趙安:“過來。”
一聲呼喚,徐子墨心中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便小心翼翼地來到趙安麵前。
徐子墨:“陛下,您叫小臣何事?”
隻見趙安笑著,伸出了一隻手。
趙安:“朕想從你這裏拿一樣東西。”
徐子墨:“什麽?”
趙安:“令牌。”
子時,一道鑼鼓轟鳴,伴隨著幾聲鞭響,吸引著百官的注意。
隻見德政殿裏,緩緩走出一個紅袍太監,手中捧著拂塵,神色嚴肅。
那紅衣太監走到大殿門前,麵對著百官群臣、使團宮女,一聲清脆響亮地高喊。
“跪!”
那一聲,響徹雲霄一般,清亮的聲音在夜空下回蕩,整個龍場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眾人紛紛跪地下拜,恭敬地伏在地上。
“臣等拜見我皇!”
上千人齊聲高喊,好似山崩一般洪亮。
這時,趙安在小德張的陪同下,緩緩從大殿裏麵走了出來。
趙安身後,幾個小太監匆匆忙忙地抬著一把鎏金龍椅,安放在門前。
趙安緩緩向那裏走去,一屁股坐在龍椅之上。
趙安微微後仰,好不愜意。
趙安神色輕鬆,俯視著眾人。
之一揮手,那紅衣太監頓時心領神會,便繼續喊道。
“平身!”
眾人:“臣等謝恩!”
緊接著,龍場上的所有人紛紛起身,靜靜地等著趙安的封賞。
氣氛,也瞬間平靜了下來,四周也是一陣寂靜,沒有一點多餘的聲音,就連外城的喧鬧聲也聽不到。
趙安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仿佛是在觀察龍場上的眾人神情與反應。
許久,趙安才小聲說道。
趙安:“念吧。”
“是,主子。”
隻見那紅衣太監畢恭畢敬地從身旁小太監手中接過了聖旨,緩緩打開。
“禦覽方承,佳節欽定。”
“今,八月十五,仲秋佳節,勞列位臣公來此,與朕一同慶祝。”
“難得團圓盛景,君臣齊首,四海昌平。”
“特,列賞諸公,共慶昌隆。”
“故,天官賜福,滿恩心悅。”
“欽此。”
一語言畢,眾人又紛紛下拜,齊聲謝恩。
“臣,叩謝皇恩!”
趙安見狀,笑了笑,便又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平身。
“陛下賜爾等平身!”
話音剛落,龍場上的眾人也紛紛起身。
這時,京城各處傳來幾聲銅鑼敲響,緊接著就是打更人的報時。
“皇恩隆重,四海鹹平,天下讚頌,五穀豐登。”
“子時!”
頃刻間,京都各處,便是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
幾十道絢爛的煙花,也飛入空中,在夜空下綻放,映襯著地上的眾人,比過年還要熱鬧。
平常時,仲秋並沒有這麽隆重,尤其是在京都,因為趙安倡導以儉治國,所以往常的仲秋隻是平平淡淡地度過,從來沒有今年這盛況。
今年,一是因為趙安宴請諸王,犒賞功勳。二是因為今年恰逢北唐南明每十年的一次朝貢出使,為了顯出宗主國的氣派,所以今年的慶典顯得十分的熱鬧。
其實,趙安原打算宴請諸王的目的,是想給幾位回京的皇子封王,讓他們安插在三位異姓王府內,間接地削減三位異姓王爺的權力。但是如今,洪德王提前漏了馬腳,被自己收拾了,平陽王剛剛經曆了妖禍之亂,如今“大徹大悟”,已然有了退隱之心,犯不上自己再動手。
而三賢王韓成雁,在如今這個天下局麵,應對北唐的大軍虎視眈眈,不能輕易地威脅,所以趙安隻能放棄了原先的打算。
再加上趙景臣帶兵入京,儼然有了反意,倘若封了王爺,日後難免再生事端。
所以趙安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了封王的計劃。
此時此刻,趙安看著龍場上聚集的這麽多人,心中也是覺得一陣荒唐。
南漢立國以來,將近四十年的政局弊端,要在自己這一代給斬斷,趙安想想便覺得無比的頭疼。
內閣剛剛被自己廢了權,幾個皇子自己也想辦法讓他們摘了羽翼。
那麽接下來,就是整頓軍紀,和清洗朝局了。
想到這裏,趙安不禁看向了站在自己不遠處的趙景玄和徐子墨。
趙安揮了揮手,示意那紅衣太監宣旨。
那紅衣太監躬身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又從身邊小太監手中接過一道聖旨。
“三賢王,韓成雁聽宣!”
話音剛落,韓成雁快步走到殿前,單膝跪地,抱拳施禮。
韓成雁:“韓成雁聽宣。”
“禦覽方承,恩加功勳。”
“三賢王韓成雁,勞苦功高,久曆羽林衛軍政。”
“成效卓著,謀略英武。”
“今,西北邊陲,又出匪患,甚是猖獗。”
“致使,朕不能安枕,民不能聊生。”
“故,著令愛卿,整頓軍馬,為國除害。”
“特,封征虜將軍,暫入內閣執事,賞白銀八萬兩。”
韓成雁:“臣,謝恩,我皇聖明。”
說完,韓成雁便邁步上前,從那紅衣太監手中接過了聖旨退回到龍場前站好。
那紅衣太監轉頭看了看,又接過一道聖旨。
“大理寺少卿,東宮直屬武官,徐子墨聽宣。”
徐子墨見狀,急忙快步跑到大殿前,恭敬地跪好。
徐子墨:“臣,徐子墨聽宣。”
“禦覽方承,封賞重臣。”
“大理寺少卿徐子墨,初入仕途,英武有為。”
“平定妖禍之亂,忠勇可嘉,有勇有謀,救駕分憂。”
“嚴明執法,擒賊剿佞,安護太子,造福京都。”
“特,加封刑部知事,提領大理寺。”
“賞,白銀兩萬四千兩,糧草一萬五千擔。”
一時間,龍場之上不乏竊竊私語之聲。
“怎麽,賞糧草?”
“是啊,正常也是應該直接賞穀米吧。”
“沒聽說徐子墨有兵啊,莫非是大理寺的?”
趙安坐在德政殿門前,俯視著眾人,一覽無餘盡收眼底,不禁心中竊喜。
這便是趙安的一個秘密,讓徐子墨逐漸的樹立威信。
最初,趙安是打算將這軍糧私下賞給徐子墨,這樣隻會在國庫那邊留個賬,朝中的官員幾乎是不知道的。
但是這樣的話就不能給朝中文武以警示作用。
現在,聽了這道聖旨,滿朝文武就會思索好幾天,逐漸地對徐子墨有了忌憚。
趙安知道一個道理。
隻有現任他們怕,才能讓他們服!
徐子墨跪拜在地:“臣徐子墨叩謝我皇。”
說著,便起身向殿上走去,接過了聖旨。
趙安:“過來。”
一聲呼喚,徐子墨心中頓時有些不知所措,便小心翼翼地來到趙安麵前。
徐子墨:“陛下,您叫小臣何事?”
隻見趙安笑著,伸出了一隻手。
趙安:“朕想從你這裏拿一樣東西。”
徐子墨:“什麽?”
趙安:“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