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親征事關重大,在大軍出發前,韋宇龍特意見了一次陳廷敬。


    如今天下的大勢已經十分明朗,大夏擁有一個強大的帝國,不但幅員遼闊,百姓安居樂業,而且各行各業發展都很好,大有大唐的盛世之風。


    韋宇龍唯一擔心的,是朝中這個康熙派來的奸細,也是被他稱為“鄭國”的陳廷敬。


    陳廷敬極為聰明的人,自從來到大夏,見證了吳三桂授首,蒙古大部分歸附,見證了國家逐步走上正軌。


    現在,他已經看清,康熙徹底是大勢已去,可他仍舊履行著自己的責任,彈劾夏國的官員,努力想要搞亂朝政。


    但是,除了扳倒了許多貪官,其他似乎沒有效果。


    他的這些手段,已經不能撼動大夏已經是是個龐然大物。


    盡管駁回了不少折子,但皇帝對他還是很信任,有時候他恍惚覺得,自己就是大夏的臣子。


    昨天他有上了一封彈劾皇後蘇荃的折子,而且言辭犀利,說皇帝沉迷後宮,把政務交給皇後,牝雞司晨,非朝廷之幸。


    結果還沒等來皇帝和批示,卻等來皇上的忽然召見。


    這下他有些忐忑,皇帝最近殺伐之氣很重,因此他連後事都給家人安排好了,甚至準備了一口棺材。


    可進了養心殿,發現韋宇龍表情和善,絲毫看不出生氣的模樣。


    “參見陛下。”


    “來,陳愛卿,坐下說。”


    韋宇龍倒是很客氣,還讓雙兒給他上了一杯茶。


    看到茶碗,陳廷敬的後背的汗頓時冒出,皇帝這是要毒殺我?


    韋宇龍眼光銳利,一眼看出陳廷敬的緊張,卻被戳破,笑道:“陳愛卿,自從你來我大夏,殫精竭慮,整頓吏治,朕很欣慰。”


    陳廷敬端著茶碗,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隨口敷衍道:“是陛下知人善任,臣不敢貪功。”


    “嗬嗬。”


    韋宇龍發現了陳廷敬的尷尬,隻笑了笑,盯著陳廷敬。


    這個人長得很文氣,也一臉正直的忠臣之相,而且能力確實很不錯。


    “豁出去了,橫豎就是死,家裏已經準備妥當。”


    看韋宇龍不說話,陳廷敬終於壓抑住緊張,揭開茶碗,輕輕抿了一口。


    “別說,清香淡雅,回味悠長,貢茶的味道就是不錯。”


    既然已經喝了,味道還行,陳廷敬又喝了一些,才問:“陛下召見臣,可是有什麽旨意?”


    “朕過些日子要親征,你知道吧?”韋宇龍依舊是笑眯眯的模樣。


    “臣知道。”


    “愛卿,三路大軍,劍指西北,朕這次定然會統一全國,你覺得呢?”


    “臣……”


    陳廷敬不知道說什麽,他在猜測皇帝什麽意思,但馬上意識到:“看來皇帝已經知道我的身份,隻是不願說破!”


    “愛卿,我大夏現在什麽狀況,你很清楚,這裏有你功勞,朕不能抹殺。而且你也知道,朕需要,百姓需要你。”


    聽韋宇龍這句話,陳廷敬馬上明白,皇帝根本不想殺自己,還重視自己的才華。


    陳廷敬不知為何,有些感動。


    由此看來,皇帝清楚自己的身份目的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一直隱忍不發,就是想讓自己幫回家整頓吏治?


    想弄亂別人,辛苦半天,卻為別人做了好事。


    太冤了。


    “陳愛卿,朕相信你是聰明人。”


    韋宇龍說話的時候,依舊在笑,但笑中包含了許多話,這些話不用明說,對付聰明人,點到即止就夠了。


    陳廷敬還在流汗,這次的汗,是韋宇龍給的壓力。


    韋宇龍拿起桌子上的一個折子,笑道:“你上的那個彈劾皇後的奏折朕看了,朕不認同。”


    “那陛下是打算駁回來嗎?”


    “先留著,朕給你三天時間,這三天你好好想想,我等著你的下一封折子。”


    韋宇龍說完,就讓人送陳廷敬出宮。


    陳廷敬回到家,身上的汗還沒幹,不過他已經擔心毒藥的問題,現在擔心的皇帝讓他想什麽?自己該怎麽做?


    這一晚,他一夜未睡。


    不過他壓根沒讓韋宇龍等三天,第二天,他就上了一個請罪折子,說自己彈劾皇後有私心,請皇帝治罪等等。


    韋宇龍沒有治他得罪,不過發出命令,調周培公回朝。


    一箭雙雕,既解決了陳廷敬的彈劾,也給女子以後參與朝政,開了好頭。


    大夏朝中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韋宇龍終於放心親征。


    可在長安,卻是人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就連康熙,就已經感覺末日將至。


    “小德子,你大膽!”


    康熙在寢宮又一次發脾氣,這次太監小德子苦勸他不能再呆在後宮,要以政務為重,卻被康熙罵了。


    “萬歲爺,您已經五天沒出過寢宮,奴才這次說什麽也不能領命!”


    “現在連你也不聽朕的話?還不傳人來給朕侍寢,信不信朕……朕砍了你!”


    “萬歲,奴才知道您心裏苦,可龍體要緊啊!”


    小德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敢答應。


    這幾天聽說夏軍大兵壓境,夏國皇帝又禦駕親征,現在大清國隻剩下一半的陝甘兩地,而且有一部分還沒夏國占著,就這點地方,偏安一隅都算不上了。


    而且最近城中也是人心惶惶,每天都會人被暗殺,還怕人頭不是掛在城牆上,就是擺到宮門口。


    滿人高手本來就不多,武藝好點的都被調入宮裏,剩下的也都保護索額圖這樣的重臣,至於其他官員,隻能憑運氣。


    運氣好的,第二天腦袋還在,運氣不好的,莫名其妙就腦袋搬家。


    漢人中武功高強的不少,可他們不敢顧來府裏保護,生怕這些人中就有夏國的奸細。


    現在許多官員,反而盼望夏國軍隊早點打來,到時候趁早投降算了,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他們實在是過夠了。


    可康親王的勸降,康熙為了麵子,不想投降給自己曾經的奴才,直接拒絕。


    大臣自然很不滿,卻不敢說,因為康熙的脾氣,現在太過暴躁,有時候一言不合就砍人。


    這些康熙都知道,可又能如何?就算理朝政,有什麽用處?治下已經糜爛,陳廷敬已經好些日子沒送情報來了,他猜測對方已經看到自己沒希望,已經背叛了吧。


    就連之前因為不滿夏國新政,而投奔過來的有錢大戶,已經開始逃離。


    八旗軍隊更慘,過年之後,除了禦前侍衛、驍騎營、前鋒營幾個主力外,其他軍隊,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發軍餉了。


    對此,康熙沒有辦法,隻能每天九妃連珠,不斷在後宮佳麗中麻痹自己。


    “萬歲爺,奴才陪你出宮走走吧,你最近的氣色很差啊。萬歲爺不是常說,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萬歲爺隻要忍一忍,也許我們還有機會。”請下載app愛閱app最新內容


    小德子抬起頭,這次想讓康熙出去走走。


    “也好,趁著春光明媚,朕出去走走,也不知道這樣日子,還有多久。”


    康熙終於點了點頭,隨即道:“去城北渭河邊上,別忘了多帶幾個朕的愛妃。”


    “……”


    小德子有些無語,可又不好拒絕,隻好點頭。


    帶上大批侍衛,在多隆的保護下,康熙半年來,終於出了宮。


    長安城已經沒有往日的繁華,皇帝出巡,也沒有百姓夾道跪迎的場麵,隻有路邊一個個皮包骨頭的百姓和乞丐,雙目空洞,呆呆望著一隊隊看起來十分雄壯的侍衛。


    春風中,黃燦燦的皇帝儀仗和苦難的百姓,形成了一道極不和諧的風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鼎記:帝業從神龍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醜又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醜又硬並收藏鹿鼎記:帝業從神龍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