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劉統領身為京城巡防營統領,保障京城安危,但昨日在大街上,卻發生了一起驚心動魄的打鬥和虜劫案,事發之時,竟然不見到一個巡防營士兵趕到,弄得街上老百姓倉皇逃竄,場麵混亂不堪。微臣彈劾劉統領在其位卻沒有謀其職,防護不力,玩忽職守,對賊人沒有威懾力,才致使昨日在皇城腳下發生這樣的變故。」


    皇上目光掃過劉韋瀟,問道:「可有發生傷亡?」


    張之朋急急回道:「那賊人目標明確,意圖虜劫一名女子,倒未有傷及普通百姓。」


    皇上眯起眼睛,問道:「那女子可被虜劫了?」


    「聽說女子被救下來了。」


    「好。」皇上忽然高聲道:「未傷及無辜,那女子也沒有被虜劫,那便好。」


    張之朋有一瞬的目瞪口呆。


    皇上卻已經把目光轉向劉韋瀟,問道:「劉韋瀟,事發之時,你在何處?」


    「皇上,微臣當時正在天河街巡城,事發於永安街,巡城隊伍剛從永安街走過不久,永安街便發生了打鬥。微臣接到消息時,也是立即趕去現場,抓下了兩名惡徒,隻是依然去遲了。那些惡徒狡猾,皆是做市井老百姓裝扮,致使巡城士兵沒有及時發現,沒能及時防控。張大人彈劾有理,是微臣巡防不力,請陛下治罪。」


    說到最後一句,劉韋瀟跪了下來。


    所有人都聽出來,這是一出有預謀的虜劫。皇上麵色微沉,並沒有說治罪的事,而是繼續問道:「抓住了兩名惡徒?那惡徒如今關在何處?」


    刑部侍郎李長清立即站出來回稟道:「回陛下,關在刑部大牢裏。」


    皇上點頭,之後徑直問道:「審問了嗎?何人指使他們當街劫人,幕後主使是誰?」


    列位的官員們,都豎著耳朵,一個個卻大氣不敢出。看來,皇上是要嚴辦了。


    李長清露出慚愧的神色,說道:「微臣慚愧,昨夜連夜審問了,但那兩名惡徒意誌力極強,微臣還未能撬開他們的嘴。」


    皇上冷笑一下,看來,這件事恐怕還有更深的陰謀。


    「繼續審,無論用什麽手段,一定要把幕後主使挖出來,一網打盡。」


    李長清重重應諾道:「是,皇上,臣一定不負皇上重托。」


    這時,張之朋又出言問道:「皇上,這劉統領可是該治罪?」


    皇上瞟了張之朋一眼,問:「依張愛卿而言,這劉韋瀟該如何治罪?」


    張之朋猶豫了半息,如同下定決心一般,說道:「皇上,京城數十萬百姓的安危都在巡防營手裏,其厲害性臣相信劉統領自己也知道,但是這些巡防營士兵在劉統領帶領之下,巡防不力,疏忽大意,微臣認為,巡防營統領之位,劉統領不能勝任,皇上應該革了劉統領之職,另擇賢能。」


    張之朋此言一出,很多大臣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氣。而劉韋瀟依然跪在地上,不做辯解。


    羅涇辰扯著嘴角掃了張之朋一眼,沒有出言,先等皇上的決斷。


    皇上思量了片刻,說道:「劉韋瀟任巡防營統領兩年,皆未出現過差錯,張愛卿這處理,是否有失偏頗,太重了些?」


    張之朋麵色微變,但他轉得極快,立即大義凜然說道:「皇上,微臣也是在為全城百姓安危考慮啊。」


    見皇上並沒有十分讚同的意思,吏部員外郎忽然說道:「皇上,昨日險些被虜劫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太子妃娘娘。」


    這明著無疑是想加一劑猛藥,使皇上快速下決心處置劉統領。但實則,是要向皇上挑明,昨日險被虜劫的女子是太子妃。


    至此,文武百官莫不一片安靜,但又悄悄把眼瞄向皇上和太子。


    羅涇辰極快閃過一絲冷笑,但轉瞬即逝,快到不能捕捉,取而代之的依舊是麵無表情、神色不改,旁人窺探不出他半分變化起伏。


    皇上亦無預料中的雷霆震怒,他涼涼掃了吏部員外郎一眼,而後,目光挪向羅涇辰,問道:「太子,可有此事?」


    羅涇辰神色自若,坦言道:「回父皇,確有此事。」


    皇上皺起眉頭,問道:「太子妃如何了,可有受傷?」


    「謝父皇關心,太子妃受了點傷,萬幸無性命之憂。」


    「混賬。」皇上一聲震怒,驚得梁上灰塵也要抖三抖,堂中的百官更是被重重嚇一跳,人人噤若寒蟬,但若是仔細看去,會發現好幾位官員雖低著頭,但嘴角卻是噙著笑,得意不已。他們以為,皇上終於震怒了,太子妃私自出宮而引發這麽大的事情,皇上必定怒而重罰,看太子殿下到時候如何為太子妃收場。


    然而,下一瞬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就在他們等皇上下一句是責難太子時,卻聽見皇上怒聲問道:「究竟是何人所為?竟然這等狗膽包天,想要劫持當朝太子妃?」


    「父皇,兒臣已經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已經鎖定了大致方向,至於具體是何人指使,兒臣相信不日就能查個水落石出。」


    「一定要嚴查,查出來了,朕要重重地辦,竟然如此無法無天,可見背後一定還有更大的陰謀。」皇上聲如洪鍾,直擊每一個人的心裏。先時暗笑的那幾位朝臣如今麵色微白,形容瑟縮。


    因為背後之人自詡帝師,背地裏常不太將皇上放在眼裏,何況四皇子那事若不是太子查出,皇上毫無察覺,因此久而久之,他們以為皇上已經年老昏聵,定然不會想到虜劫太子妃背後有更大的陰謀。然而此時聽到皇上如此直白挑明,他們頓時覺得自己現在仿佛衣不蔽體暴露在人群中,惶惶不安。


    皇上接著吩咐道:「此案太子主審,大理寺和禦史台務必協助刑部一起追查,盡快把幕後主使捉拿歸案,否則,任這等不軌之徒逍遙法外,寧國的安危便得不到保障。」


    大理寺卿程維正和禦史台的禦史大夫王卓煜急忙出列應諾道:「是,皇上,臣等必定竭盡全力協助調查。」


    皇上這是聯合三法司一起來審理,可見對此案之重視,好幾位大臣暗自相覷,生怕不小心會牽連到自己。


    見事態完全脫離了他們設想,禮部侍郎郭巍與旁邊幾位對手一眼,站了出來,麵色帶著幾分為難,說道:「皇上,微臣看來,這賊人竟然膽敢妄圖虜劫太子妃,確實是膽大包天不可饒恕。但是……」


    皇上麵色依舊十分不善,威嚴十足問道:「但是什麽?」


    郭巍瑟縮了一下,微微壯起膽子,說道:「但是太子妃私自出宮上街,有違宮規,按律應受笞刑,何況,若太子妃不私自出宮,也不會發生昨天之案,也不會險些殃及無辜百姓,引得百姓人心惶惶。皇上,一事歸一事,欲劫持太子妃的賊人固然該嚴懲,但太子妃如此行徑,也應公事公辦,方能堵住悠悠縱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時節帝凰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匪女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匪女子並收藏花開時節帝凰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