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一個晴朗的天,將收割起來的小麥豌豆油菜籽勞籽,一捆一捆地解開,迎著太陽,鋪在隊屋旁邊的大禾場裏。曬過一歇二歇工夫,便可用連枷拍打了。
打連枷,農人都喜歡,打起來,有板有眼,節奏感很強,可當作一門技藝了。以後也一直流傳著。
連枷是幾塊長竹片連在一起紮在一根竹竿上做成的。每塊竹片三四寸寬,七八公分長,幾塊連在一起,就成了連枷板。竹竿要結實,有鋤頭把那麽粗,是上好的老竹。連枷板亦是上好的老竹,有節的一頭用於連枷頭。連枷頭架在連枷把上,作物便用連枷板一拍一拍地打下來了。
打連枷很有技巧,一定要用手把連枷把握緊,把連枷頭轉活,轉的有節奏。否則隻是打不轉,還打壞了連枷。
合作社的時候,幾十副連枷同時打,場景很壯觀,有如千軍萬馬。兩排的人,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對著打。有不正經的,打著打著,突然噗嗤一笑,都不知為什麽。分田到戶後,有勞力的人家都是幾幅連枷,請來姑舅老表的來趕場,幾個人對著打。
作物被太陽曬焦了,連枷一拍,顆粒就從麥稈裏,油菜杆裏掉了出來。然後將打過的作物杆用楊杈掀一邊去,把顆粒用竹掃把和楊鍬收攏成堆。用風車風幹淨。沒有風車的,就用楊鍬迎風揚。風會把顆粒與渣草分開。
那情形很美好。揚鍬的人會因此很有成就感。看揚鍬的人也很有樂趣。有的揚著揚著,便喚起了風,邊揚邊喔和喔和地叫喚。那風兒也似乎聽見了叫喚,朝著他揚的方向吹。揚出來的糧食作物,比風車風得還幹淨。再曬一二個太陽,用麻袋裝好,運進糧倉,就算糧食豐收到家了。
我從小就喜歡看人打連枷。每次母親出工打場,我都跑去看。母親這個悶鼓佬,打起連枷來可謂生龍活虎,啪嚓啪嚓的一點都不悶。母親很高興看見我們,很少見的對我們笑。祖母亦在家裏打連枷,鋪著小禾場,卻不及母親在隊裏的大禾場有趣。隊裏的稱大場,祖母的充其量隻是個小場。家裏人也從不當回事,三下二下就拍完了,一點趣味都沒有。
鋪場打糧食的季節,在五六月,春收春忙之後。人們把收割起來的糧食,騾成多個騾,然後把田間農活幹完了,再一心一意的打場。像油菜籽收割了,一定要栽棉花,早栽一天比遲栽一天的都不同,不能錯過季節。
五六月天裏,跑暴雨多,打場十有八九會遇到雨。晴朗的天空一忽兒,烏岸陡黑,就下起了雨。打場若遇到了雨,就搶暴。搶暴是故河口人常碰見的,那是上天跟老百姓開的一個大玩笑。將心平氣和的農人們,忙得昏頭轉向。未參加打場的人,也會從田間跑來幫忙。所謂搶暴,就是從暴雨裏搶出那些剛打出來的糧食。
糧食被雨水打濕了,很不好,容易爛,難得曬,浪費人工。但十有一二,搶不贏,就把它們收攏,用膠布蓋好,等到雨停了,太陽把地麵曬幹了,再敞開曬。也有實在搶不應的,稻穀與豌豆被雨下得滿地流。
人們對搶暴的心情,各不相同。
搶得贏的,搶完了,回家洗個澡,洗個頭,換了身幹淨的衣服,渾身清香的,心情愉快而欣喜,有股自豪的成功感壓在心頭,時刻想著蹦出來,無不吆喝著歌,吃著瓜,以示心情高興。
沒搶贏的,還好用膠布蓋著,心情也不壞,隻是還沒去洗澡、洗頭,換掉那身髒衣服。望著天,估摸著雨什麽時候得停,再去搶。隻是雨總不停,他們也不知該對它說點啥才好。也不等雨停,無奈地回房去洗澡換衣服了。
完全沒搶贏的,像個落湯雞似的,逃回家去,垂頭喪氣的立在門前望著天,模樣又像隻呆雞了,不知該做什麽。一臉茫然作死的相!不去洗澡洗頭也不去換衣,心底暗罵著老天,還是家人,該不選今天打場的,都白費了力氣!一年的收成要打折扣,那折去的部分,不知從哪裏生機呢,真是愁死人。
雨後的禾場,卻是清晰寬闊而幹淨動人的,並不如打場人的心情複雜。禾場邊的草叢地裏,還有拾糧的老農。豌豆被雨水泡過,渾身飽滿圓潤,躺在某個角落,等待著拾它回去的老農,做成蘭花豌豆,比專門泡水後的豌豆還好。農人與豌豆都是清新幹淨地喜悅著。那清新幹淨的喜悅,全由著天氣晴好了,未打完場的糧食,亦可見陽光,不會爛掉。
總之,無論故河口時期,還是天鵝洲時期,農村因打場,每個角落都隱藏著生機動人的故事。麥兒有麥兒的故事,老農有老農的故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故事。孩子們躲在青菲的南瓜架下,打著雞火噠。將撿來的豌豆在野火中,燒得叫蹦叫蹦地跳出來了。吃著真香。
還有的南瓜藤徑自就爬到了打過場的糧食梗上,藤上無不結了個大的南瓜,躺在糧食梗上。因為它們被老農打過之後,又騾成了一個個的騾,扔在了那裏。騾一年又一年的,迎接來年的南瓜冬瓜藤,無限地爬上去,爬上去。人不知那是哪年裏的糧食梗。
然後,騾就被農人用吊把,吊成了一個個把子,當柴燒,煮南瓜冬瓜飯吃。自然真是無窮盡的奧妙與親戚著。它們從來就沒有孤立存在過。
稻穀打完了的梗叫稻草,可做牛飼料,當柴燒,做稻草繩子,用途廣泛得很。稻草還可以用吊把吊成把,紮成一捆捆,放在第二年糧食收割的季節,拿到田間去捆糧食。捆在最後一個,大大的,說是穀精或是麥媽媽,拉回來放在穀倉裏、末角裏喂養。祈禱著來年的豐收。油菜打完了的梗,比較脆,著火點低,用作發火柴,火一著,就燃燒起來。
總之,鄉間收割播種的季節,不僅充滿了生機與樂趣,更充滿陽光與雨水,滋潤著農人如火如荼的人生。後來,有了脫粒機,收割機,就不用連枷了,也少打場,似乎也沒什麽樂趣了,自然的一切,也不再那樣奧妙與親戚著了。
打連枷,農人都喜歡,打起來,有板有眼,節奏感很強,可當作一門技藝了。以後也一直流傳著。
連枷是幾塊長竹片連在一起紮在一根竹竿上做成的。每塊竹片三四寸寬,七八公分長,幾塊連在一起,就成了連枷板。竹竿要結實,有鋤頭把那麽粗,是上好的老竹。連枷板亦是上好的老竹,有節的一頭用於連枷頭。連枷頭架在連枷把上,作物便用連枷板一拍一拍地打下來了。
打連枷很有技巧,一定要用手把連枷把握緊,把連枷頭轉活,轉的有節奏。否則隻是打不轉,還打壞了連枷。
合作社的時候,幾十副連枷同時打,場景很壯觀,有如千軍萬馬。兩排的人,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對著打。有不正經的,打著打著,突然噗嗤一笑,都不知為什麽。分田到戶後,有勞力的人家都是幾幅連枷,請來姑舅老表的來趕場,幾個人對著打。
作物被太陽曬焦了,連枷一拍,顆粒就從麥稈裏,油菜杆裏掉了出來。然後將打過的作物杆用楊杈掀一邊去,把顆粒用竹掃把和楊鍬收攏成堆。用風車風幹淨。沒有風車的,就用楊鍬迎風揚。風會把顆粒與渣草分開。
那情形很美好。揚鍬的人會因此很有成就感。看揚鍬的人也很有樂趣。有的揚著揚著,便喚起了風,邊揚邊喔和喔和地叫喚。那風兒也似乎聽見了叫喚,朝著他揚的方向吹。揚出來的糧食作物,比風車風得還幹淨。再曬一二個太陽,用麻袋裝好,運進糧倉,就算糧食豐收到家了。
我從小就喜歡看人打連枷。每次母親出工打場,我都跑去看。母親這個悶鼓佬,打起連枷來可謂生龍活虎,啪嚓啪嚓的一點都不悶。母親很高興看見我們,很少見的對我們笑。祖母亦在家裏打連枷,鋪著小禾場,卻不及母親在隊裏的大禾場有趣。隊裏的稱大場,祖母的充其量隻是個小場。家裏人也從不當回事,三下二下就拍完了,一點趣味都沒有。
鋪場打糧食的季節,在五六月,春收春忙之後。人們把收割起來的糧食,騾成多個騾,然後把田間農活幹完了,再一心一意的打場。像油菜籽收割了,一定要栽棉花,早栽一天比遲栽一天的都不同,不能錯過季節。
五六月天裏,跑暴雨多,打場十有八九會遇到雨。晴朗的天空一忽兒,烏岸陡黑,就下起了雨。打場若遇到了雨,就搶暴。搶暴是故河口人常碰見的,那是上天跟老百姓開的一個大玩笑。將心平氣和的農人們,忙得昏頭轉向。未參加打場的人,也會從田間跑來幫忙。所謂搶暴,就是從暴雨裏搶出那些剛打出來的糧食。
糧食被雨水打濕了,很不好,容易爛,難得曬,浪費人工。但十有一二,搶不贏,就把它們收攏,用膠布蓋好,等到雨停了,太陽把地麵曬幹了,再敞開曬。也有實在搶不應的,稻穀與豌豆被雨下得滿地流。
人們對搶暴的心情,各不相同。
搶得贏的,搶完了,回家洗個澡,洗個頭,換了身幹淨的衣服,渾身清香的,心情愉快而欣喜,有股自豪的成功感壓在心頭,時刻想著蹦出來,無不吆喝著歌,吃著瓜,以示心情高興。
沒搶贏的,還好用膠布蓋著,心情也不壞,隻是還沒去洗澡、洗頭,換掉那身髒衣服。望著天,估摸著雨什麽時候得停,再去搶。隻是雨總不停,他們也不知該對它說點啥才好。也不等雨停,無奈地回房去洗澡換衣服了。
完全沒搶贏的,像個落湯雞似的,逃回家去,垂頭喪氣的立在門前望著天,模樣又像隻呆雞了,不知該做什麽。一臉茫然作死的相!不去洗澡洗頭也不去換衣,心底暗罵著老天,還是家人,該不選今天打場的,都白費了力氣!一年的收成要打折扣,那折去的部分,不知從哪裏生機呢,真是愁死人。
雨後的禾場,卻是清晰寬闊而幹淨動人的,並不如打場人的心情複雜。禾場邊的草叢地裏,還有拾糧的老農。豌豆被雨水泡過,渾身飽滿圓潤,躺在某個角落,等待著拾它回去的老農,做成蘭花豌豆,比專門泡水後的豌豆還好。農人與豌豆都是清新幹淨地喜悅著。那清新幹淨的喜悅,全由著天氣晴好了,未打完場的糧食,亦可見陽光,不會爛掉。
總之,無論故河口時期,還是天鵝洲時期,農村因打場,每個角落都隱藏著生機動人的故事。麥兒有麥兒的故事,老農有老農的故事,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故事。孩子們躲在青菲的南瓜架下,打著雞火噠。將撿來的豌豆在野火中,燒得叫蹦叫蹦地跳出來了。吃著真香。
還有的南瓜藤徑自就爬到了打過場的糧食梗上,藤上無不結了個大的南瓜,躺在糧食梗上。因為它們被老農打過之後,又騾成了一個個的騾,扔在了那裏。騾一年又一年的,迎接來年的南瓜冬瓜藤,無限地爬上去,爬上去。人不知那是哪年裏的糧食梗。
然後,騾就被農人用吊把,吊成了一個個把子,當柴燒,煮南瓜冬瓜飯吃。自然真是無窮盡的奧妙與親戚著。它們從來就沒有孤立存在過。
稻穀打完了的梗叫稻草,可做牛飼料,當柴燒,做稻草繩子,用途廣泛得很。稻草還可以用吊把吊成把,紮成一捆捆,放在第二年糧食收割的季節,拿到田間去捆糧食。捆在最後一個,大大的,說是穀精或是麥媽媽,拉回來放在穀倉裏、末角裏喂養。祈禱著來年的豐收。油菜打完了的梗,比較脆,著火點低,用作發火柴,火一著,就燃燒起來。
總之,鄉間收割播種的季節,不僅充滿了生機與樂趣,更充滿陽光與雨水,滋潤著農人如火如荼的人生。後來,有了脫粒機,收割機,就不用連枷了,也少打場,似乎也沒什麽樂趣了,自然的一切,也不再那樣奧妙與親戚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