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屋空地的輾磨,也是李歌滿買的。
輾磨子鼎盛輝煌的時期,鄉親們一有穀子與小麥,就拉去輾磨坊輾。那時期的輾磨,就如現在的脫粒機,打米機一樣。輾磨裏外兩層槽,還有槽磨心。稻穀小麥梗擱在槽磨心,用牛拉單子,圍著外麵的槽跑圈圈,拉著拉著,裏外的槽裏就顆是顆粒是粒的糧食了。稻穀小麥粒放在槽心,拉著轉著,磨著磨著,就磨出白花花的麵粉。用袋子包回去做饅頭,咯疙瘩子吃。實用而神奇。久而久之,人們的生活已離不開輾磨坊。人一到輾磨坊,看著白花花的麵粉與大米,無不念叨李歌滿的好。
輾磨的日子,都是大好晴天,輾磨安放的地方寬敞,有大禾場。人們在輾磨坊聚集,邊說談邊等待。久而久之,輾磨坊便成了一個公共場合,有事沒事,人都喜歡往那裏坐談一氣。還有村上年輕的女子與男兒,乘著夜黑,在那輾磨旁談情說愛呢。
牛拉慣了輾磨,不需要牽,自個地走,自個地轉。不費吹灰之力,麵粉就磨出來了,還有吆喝閑玩的時間。有的吆喝吆喝著便打起了瞌睡,因為與之談經說白的人離開了唄。一個人在那裏嘎吱嘎吱的轉,不自覺的睡著。遇到牛突然發慌,就將輾磨的人弄傷了。
有的還喜歡帶小孩一起去輾磨坊,因為鄉下人把輾磨當了輕便活。大人一瞌睡,小孩一個不小心,走到磨心裏,被牛踩傷,踩死,也不希奇。
有的還把小孩放在巨大的磨盤上,轉著轉著,一個不小心,小孩被轉進了磨心裏,被當做小麥穀子一同輾死了的也有。
總之,那時什麽新鮮事物都在摸索中,也不知道這平常裏麵潛伏著啥危機。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一個小孩是經常的事。人們都沒有多少時間悲傷。死了就用一個白匣子裝著,埋在河外灘的樹林裏。
故河口外灘的樹林裏,時不時新葬一個睡白匣子的人。起初,家裏人還去送幾天飯,送幾天後,就被他她的親人扔在荒山野林了,再也不去看,什麽祭奠都沒有。人稱那早死去的孩子為“化生子”。
鄉下的化生子特別多,走錯路都是。村下樹林裏到處都有,墳頭不高,不大,也不葬在陰子山上。隻要見到野外有一個空碗沒在草叢,那裏定是埋了一個“化生子”。人們根本不當回事,割牛草,尋豬菜,時常碰到。碰見了也不害怕,抬腳一踢,不知將空碗踢到何處去了!
空碗是家人給化生子送飯去吃過的碗,不會拿回來,天長日久地扔在野外,被看牛的小孩子碰見了,也有拿去樹林裏裝灰玩,打雞火噠。
被輾磨輾死了孩子的人家的父母,想起來了,無不將李歌滿一頓好罵。
“李歌滿個不得好死的,買個輾磨回來幹啥?都那樣過了幾輩子,就他新鮮了得,搞什麽輾磨坊,將老子的孩兒都輾磨死了,我呸……”
沒輾磨時,母親的半桶很吃香,人家收割都來借。有了輾磨,母親的半桶便退出了江湖。盡管母親的半桶退出了江湖,但大家夥並沒有忘卻,一提起來就念叨母親餘秋香的好,對李歌滿買回來的輾磨倒褒貶不一。順帶對李歌滿這個人也褒貶不一。
但大多數鄉親還是念叨李歌滿的好,一端上那白花花的麵,白米飯,便念叨李歌滿的功德圓滿。李歌滿這個人好啊,對友打卦一家人特別的好。沒有李歌滿,哪來這麽幹淨的糧食吃啊,也不知沒有輾磨時,糧食怎麽吃的?肯定米中夾有穀,麵粉裏有草籽,你們不要自己粗心大意出了事,就罵李歌滿,有水喝就忘挖井人!
李歌滿呢?聽著鄉親們的議論紛紛,不曉得辨別。屋山頭輾磨一響,他心底悲喜半摻。他不知道自己錯了還是對了?的確,被輾磨輾死的孩子們太冤,沒有輾磨,他們怎會死?
其實就算沒有輾磨,每年死去的孩子還是照樣多。淹死,燒死,餓死,出夫子死,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疾病!每年死去的化生子排隊。樹林子的空碗很多,一走路就踢到一個。
李歌滿平時忙,來不及思考這些問題,這病的閑了,才開始思考,也思考不出個所以然。平時,他把戲班當成終身事業,可現在戲班似乎大不如從前。他最得意的弟子胡麻子早不唱戲了,看在師傅麵子上,每年象征性地去到戲班打理幾天。胡麻子現在主業種田打麻繩子,與餘水國的幺妹子餘水仙,生了五個兒子,個個長得標準,像模特,沒有一個是麻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賽過神仙。
胡麻子的老家跟我外公餘水國一個村,就隔一條溝。溝裏沒水,長滿了灌木青草,怪嚇人。溝上搭著一座橋,一根樹棒的獨木橋,走上去隻搖晃。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公家玩耍時,過那座橋,真是害怕得不行,卻又總要不停地去過過它的心情,特別有趣而刺激。
外公門前也有條溝,溝裏有水。外公總在溝裏扳魚,扳箏子高高大大,特別威武,迎著陽光,扳起來的魚蝦也閃光。那是非常幸福的時刻。魚蝦味道特別鮮美。外婆用油一煎,青辣椒一悶,就是一碗上好的葷菜。那時有大扳箏子的人家不多,一個大扳箏子可養一家人。外公不在青苔村當會計了,就在村裏當食堂保管員,那可比會計更肥實的職務。空閑時,還扳扳魚,貼補家用。所以,外公一家從來就不缺吃喝,不缺錢用,還多少不一攢了點錢。所以,外公一直希望父親能在家陪伴他的女兒餘秋香,而不要外去唱戲了。
父親也想退出父子戲班,隻是不敢跟李歌滿說。那可是李歌滿終生的心血,唯一的成就。父親如果退出,戲班唯有解散。這是李歌滿在生不願看到的,也是父親不願看到的。更是故河口的鄉親們不想看到的。要知道,李歌滿的父子戲班曾給大家帶來了多少歡樂,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還不說,李歌滿將生平唱戲賺來的錢,除了小部分投給祖母一家,都投給了故河口的鄉親們!
鄉親們走在路上,碰見李歌滿,多是敬重。跟他打招呼,喊滿爹好!因為他們多少不一還欠著滿爹的一點人情,至少用過李歌滿給隊裏治的那些東西。李歌滿對於鄉親們的求助從不拒絕,即使自己沒有,也會找辦法去幫助他們!所以,大家對李歌滿的病情一直挺關注。希望他能早日康複。
輾磨子鼎盛輝煌的時期,鄉親們一有穀子與小麥,就拉去輾磨坊輾。那時期的輾磨,就如現在的脫粒機,打米機一樣。輾磨裏外兩層槽,還有槽磨心。稻穀小麥梗擱在槽磨心,用牛拉單子,圍著外麵的槽跑圈圈,拉著拉著,裏外的槽裏就顆是顆粒是粒的糧食了。稻穀小麥粒放在槽心,拉著轉著,磨著磨著,就磨出白花花的麵粉。用袋子包回去做饅頭,咯疙瘩子吃。實用而神奇。久而久之,人們的生活已離不開輾磨坊。人一到輾磨坊,看著白花花的麵粉與大米,無不念叨李歌滿的好。
輾磨的日子,都是大好晴天,輾磨安放的地方寬敞,有大禾場。人們在輾磨坊聚集,邊說談邊等待。久而久之,輾磨坊便成了一個公共場合,有事沒事,人都喜歡往那裏坐談一氣。還有村上年輕的女子與男兒,乘著夜黑,在那輾磨旁談情說愛呢。
牛拉慣了輾磨,不需要牽,自個地走,自個地轉。不費吹灰之力,麵粉就磨出來了,還有吆喝閑玩的時間。有的吆喝吆喝著便打起了瞌睡,因為與之談經說白的人離開了唄。一個人在那裏嘎吱嘎吱的轉,不自覺的睡著。遇到牛突然發慌,就將輾磨的人弄傷了。
有的還喜歡帶小孩一起去輾磨坊,因為鄉下人把輾磨當了輕便活。大人一瞌睡,小孩一個不小心,走到磨心裏,被牛踩傷,踩死,也不希奇。
有的還把小孩放在巨大的磨盤上,轉著轉著,一個不小心,小孩被轉進了磨心裏,被當做小麥穀子一同輾死了的也有。
總之,那時什麽新鮮事物都在摸索中,也不知道這平常裏麵潛伏著啥危機。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一個小孩是經常的事。人們都沒有多少時間悲傷。死了就用一個白匣子裝著,埋在河外灘的樹林裏。
故河口外灘的樹林裏,時不時新葬一個睡白匣子的人。起初,家裏人還去送幾天飯,送幾天後,就被他她的親人扔在荒山野林了,再也不去看,什麽祭奠都沒有。人稱那早死去的孩子為“化生子”。
鄉下的化生子特別多,走錯路都是。村下樹林裏到處都有,墳頭不高,不大,也不葬在陰子山上。隻要見到野外有一個空碗沒在草叢,那裏定是埋了一個“化生子”。人們根本不當回事,割牛草,尋豬菜,時常碰到。碰見了也不害怕,抬腳一踢,不知將空碗踢到何處去了!
空碗是家人給化生子送飯去吃過的碗,不會拿回來,天長日久地扔在野外,被看牛的小孩子碰見了,也有拿去樹林裏裝灰玩,打雞火噠。
被輾磨輾死了孩子的人家的父母,想起來了,無不將李歌滿一頓好罵。
“李歌滿個不得好死的,買個輾磨回來幹啥?都那樣過了幾輩子,就他新鮮了得,搞什麽輾磨坊,將老子的孩兒都輾磨死了,我呸……”
沒輾磨時,母親的半桶很吃香,人家收割都來借。有了輾磨,母親的半桶便退出了江湖。盡管母親的半桶退出了江湖,但大家夥並沒有忘卻,一提起來就念叨母親餘秋香的好,對李歌滿買回來的輾磨倒褒貶不一。順帶對李歌滿這個人也褒貶不一。
但大多數鄉親還是念叨李歌滿的好,一端上那白花花的麵,白米飯,便念叨李歌滿的功德圓滿。李歌滿這個人好啊,對友打卦一家人特別的好。沒有李歌滿,哪來這麽幹淨的糧食吃啊,也不知沒有輾磨時,糧食怎麽吃的?肯定米中夾有穀,麵粉裏有草籽,你們不要自己粗心大意出了事,就罵李歌滿,有水喝就忘挖井人!
李歌滿呢?聽著鄉親們的議論紛紛,不曉得辨別。屋山頭輾磨一響,他心底悲喜半摻。他不知道自己錯了還是對了?的確,被輾磨輾死的孩子們太冤,沒有輾磨,他們怎會死?
其實就算沒有輾磨,每年死去的孩子還是照樣多。淹死,燒死,餓死,出夫子死,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疾病!每年死去的化生子排隊。樹林子的空碗很多,一走路就踢到一個。
李歌滿平時忙,來不及思考這些問題,這病的閑了,才開始思考,也思考不出個所以然。平時,他把戲班當成終身事業,可現在戲班似乎大不如從前。他最得意的弟子胡麻子早不唱戲了,看在師傅麵子上,每年象征性地去到戲班打理幾天。胡麻子現在主業種田打麻繩子,與餘水國的幺妹子餘水仙,生了五個兒子,個個長得標準,像模特,沒有一個是麻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賽過神仙。
胡麻子的老家跟我外公餘水國一個村,就隔一條溝。溝裏沒水,長滿了灌木青草,怪嚇人。溝上搭著一座橋,一根樹棒的獨木橋,走上去隻搖晃。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公家玩耍時,過那座橋,真是害怕得不行,卻又總要不停地去過過它的心情,特別有趣而刺激。
外公門前也有條溝,溝裏有水。外公總在溝裏扳魚,扳箏子高高大大,特別威武,迎著陽光,扳起來的魚蝦也閃光。那是非常幸福的時刻。魚蝦味道特別鮮美。外婆用油一煎,青辣椒一悶,就是一碗上好的葷菜。那時有大扳箏子的人家不多,一個大扳箏子可養一家人。外公不在青苔村當會計了,就在村裏當食堂保管員,那可比會計更肥實的職務。空閑時,還扳扳魚,貼補家用。所以,外公一家從來就不缺吃喝,不缺錢用,還多少不一攢了點錢。所以,外公一直希望父親能在家陪伴他的女兒餘秋香,而不要外去唱戲了。
父親也想退出父子戲班,隻是不敢跟李歌滿說。那可是李歌滿終生的心血,唯一的成就。父親如果退出,戲班唯有解散。這是李歌滿在生不願看到的,也是父親不願看到的。更是故河口的鄉親們不想看到的。要知道,李歌滿的父子戲班曾給大家帶來了多少歡樂,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還不說,李歌滿將生平唱戲賺來的錢,除了小部分投給祖母一家,都投給了故河口的鄉親們!
鄉親們走在路上,碰見李歌滿,多是敬重。跟他打招呼,喊滿爹好!因為他們多少不一還欠著滿爹的一點人情,至少用過李歌滿給隊裏治的那些東西。李歌滿對於鄉親們的求助從不拒絕,即使自己沒有,也會找辦法去幫助他們!所以,大家對李歌滿的病情一直挺關注。希望他能早日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