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戲班解散後,父親回到家中,安靜地過了兩年。


    兩年間,父親並不像平常的鄉下男人,每天在家種地,夫唱婦隨,隻是回家次數比從前多了,一個星期一次。父親唱戲時,每個月難得回家一次。


    父親解散戲班回家務農之時,正好趕上故河口的上山下鄉運動,由此,父親被村委推薦到當地農業局,當了名農村技術指導,蹲點下鄉到村上,指導下鄉知青耕耘,收割等事宜。


    父親被推薦到地方農業局,是祖母擱的自家兄弟陳印堂爹的兒子陳玉亭引薦的。那時上麵在故河口坐班的幹部叫陳金武,一個姓,算家門。父親又生得一表人才,有唱戲掌握大場麵的經驗,有非凡的口才,高情商。在故河口的威望高。陳金武也是愛才之人,乘著運動人才缺口。就此派遣父親去荊州農校學習,轉型做農業技術員,慢慢從基層做起,轉向國家幹部做個公家人。一步一步的來。


    陳金武偶爾會到祖母家來吃飯喝酒,叫祖母為小嬸子,叫三叔四叔為小弟弟們,與父親稱兄道弟!對父親轉型做個公家人的幫助挺大。也是我們家的大恩人。祖母對陳金武非常好,叫他小武仔,十分親切。當然,陳金武對祖母出生武術世家的傳聞也充滿非常的新奇好感,很情願結識這個身世不平常的小嬸子。


    陳金武每次來,都騎著一輛永久牌的自行車,那是公家人的標誌。祖母希望將來她的大兒子陳章藍某天也跟陳金武一樣,騎著永久牌的自行車上班,下班,回家。


    父親會耕地,會養雞鴨牛。從前農家裏有個會耕地的兒子,挺了不起的。父親還在農忙閑暇之餘,給鄉親們來一曲,可謂文武雙全。父子戲班解散後,父親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由著父親的多才多藝,很得上麵器重,也很得鄉親們喜歡,就此踏上了農轉非的慷慨前進大道。所謂時勢造人,經過幾年努力,父親就從一個農民之子,成了一名國家公務員,吃上了國家糧,曰農村技術員。還在荊州農校進修了一年,除了學習農田耕種收割,還學了農藝,像什麽嫁接柑橘樹,栽種花草等,算是喝了墨水的公家人。有個農藝師的職稱。多少也算是有了文憑的人。


    那時期,父親每次出門,都穿著一套藍色中山服,夾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身材筆挺,步伐筆挺,麵目清秀,皮膚依舊有點蒼白,雖是一幅謙謙有禮文弱的書生模樣,卻又透著一股陽剛英氣。一看就是不平常,有功夫的人,羨慕死宗人。你說誰不想從一個農民轉型成為公家人?一般農人就算有這個機會,也不配其位,當不好技術員。


    太陽西下,夕陽照得鄉間樹木一片緋紅,樹蔭遮蓋的鄉間小路上,滿是樹葉搖晃的影子,那一種氛圍是有些綠的漂浮與黃金燦爛的感覺。那是父親的黃金歲月。父親戴著白色麥草帽,穿著蘭色哢嘰中山服,身材修長,臉色白淨,手提公文包,神情沉穩而溫和,從樹影搖擺的鄉間小路中走來。那是父親周末回家的情形。


    那時故河口改叫河口鄉,成了人民公社。分做四個大隊,一個大隊管十或十多個小分隊,一個大隊人口幾千,一個小隊人口大約三四百。四個大隊分別是天鵝,河口,沙口與千字頭。


    父親踩著綠色搖擺的樹影,是從某個大隊部回來的,父親已被提拔到荊州農學院進修結業了,成了名副其實的鄉村技術指導骨幹,果園技術指導,在鄉下展開了他的農村技術的指導工作。人稱父親陳指導員。


    父親並未受過正規的農業科技教育,也沒讀過多少書,但父親是唱過大戲的人,戲書讀的多,且天生聰明,肯吃苦鑽研,實踐。父親用炒熟的雞屎當肥料,下了熟雞屎糞的秧苗,長得特別好,快,壯,扯起來疼手,沒有一根浪費。而未下雞屎糞的穀秧苗,每扯過之後,水麵都浮一層被扯斷了的秧苗兒。青菲地覆蓋水麵,挺是浪費。


    每年下秧苗的時節,父親就要去他鄉當技術指導。那時對於這樣的工作有個專門的稱呼:蹲點。每每一蹲點,就是一個季度。與唱戲一年四季不著家還是不同的。那時三姐不到兩歲,鹿女與我還沒投生,三姐是一九六八年生。父親當指導員的幾年,是姐們最感幸福的歲月。唱戲時。過年父親鮮少在家的,不去唱戲了就得許多空閑。哪像唱戲,越是春節假期越是忙得不得落屋。忙得團年飯都來不及吃。除夕之夜也不得空,要唱戲給那些留在鄉下過年的達官貴人聽。父親做了農業技術員,可好!起碼多些時間跟家人孩子相處。


    除夕之夜更是歡樂熱鬧。父親在堂屋中間用土磚壘起一個大火坑,把堂屋地麵掃得幹幹淨淨,將廁所陳年積下的大樹兜,與剁成一捆捆的枯樹枝丫,一起搬到堂屋來,放在火坑邊。父親將大樹兜放進火坑,火坑底下放了諸多棉殼碎木,木朵花。用幾個麻梗點燃了木朵花,加幾根枯樹枝,一起在火坑裏燒!慢慢的將大樹兜也燃起來,屋裏便燃起了旺旺大火。一家人圍著火坑,烤火,嗑瓜子,扯麻糖吃,年味濃濃。在火光的照射下,每個人臉映襯得通紅,浮上了一層光。那是家人團聚的幸福之光。


    母親熬的麻糖怎麽也扯不白,大家不喜歡吃。母親把扯不白的黃色麻糖放在她嫁來的那對白色有鳥飛的眯壺子裏裝著。等到春節過完,春天來了,想拿出來吃時,隻是拿不出來。


    春天,氣候溫暖高陽,麻糖在眯壺子裏融成了一塊,怎麽弄也弄不出來,想吃也吃不到,那個急得是滿頭大汗,恨不得將那小古董玩意子敲碎算了,真是後悔除夕之夜沒吃完它們。這便是母親的嫁妝小眯壺裏藏著的故事。


    年年陽光普照,開春之後,油菜花開的季節,同樣的故事就發生。最終,小咪壺裏的麻糖,到底怎麽被吃掉的,我不曉得,姐們也從沒說起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巴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麋鹿美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麋鹿美麗並收藏巴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