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三叔生了一場大病,命在旦夕!全家人都去看望三叔。在三叔家附近的餐館吃飯。八個人吃一盤菜。
六妹子說:“都不記得是盤麽子菜,反正八個人吃一盤菜,三嬸子原是要上館子炒幾個菜,但三叔動手術需要錢,加以心情都不好,也沒胃口,所以能節省就節省,大家就吃一盤菜,並沒有啥不開心。吃完後,就一起去醫院看望三叔,沒有一個怨言。”
實則三嬸子這人懶,年輕時的毛病一點都沒改,不願在家做飯,也不願用錢在餐館請大家吃。還有點嫌棄三叔這邊全是農村人。素日,小姑若到她家去,每次三嬸子開門都是一條縫,從門縫裏往外問:“幺姑,你來做什麽?”
小姑說:“我來給你送新棉花被子。”這樣的話,三嬸子就開門讓她進來,否則,就是:“你三哥不在家,我不會做飯吃,你還是走吧。”門都不讓進。
小姑時有氣得哭,發誓再不去三叔家,但過不了一年,田間的作物收獲了,油菜籽炸了清油,棉花彈了新被子,她總又要去。背著新米,清油,新棉花被子,站在門口等三嬸子開門。
三嬸子這個人並不壞,說白了是沒多少人情事故,不諳人情事故,人又懶,做什麽都嫌麻煩,七八個人在家裏做飯吃多麻煩的。餐館裏吃就吃一碗菜,也太離譜了吧。
“一盤什麽菜呀,八個人乍吃?”鹿女無比好奇一大家人圍著一個大桌子,吃一盤菜的情形如何的,又是什麽使一大家人聚集在那一盤菜的麵前?
六妹子說:“鹿姐,你也不想想,八個人吃一盤菜,哪有吃的啊,根本就是吃光飯,三叔要動手術,大家哪有心情吃飯,心裏都急死了,父親根本就是在歎息,沒吃。”
三叔胃出血,人身體瘦弱,動手術需要輸血,醫院的血太貴,也沒有合型的,大家真是急死。三叔動手術那天,四叔,二叔,父親,大姐都去了。留三嬸子一個人在家淚水長流。三嬸子本也要去,父親不要她去,在家照顧她的女兒群群。
群群一直住在四叔家,與奇奇怪怪一起在鄉下長大,到了上學年紀,三嬸子才從橫式鎮上調到市裏,就把群群從鄉下接回去上學。忘記交代了,三叔結婚之後,事業突飛猛進,業已進城,在市工商部門當個體戶科科長。三嬸子也隨著三叔進城,在市一家棉紡廠工作。
不想群群才接回去,三叔就病了。群群性格內向,對自己的親爸媽都不親熱,對誰都不理不睬,性子也是冷淡。這麽說吧,群群本來性子並非如此,而是從小離開父母造成的。這才團聚,父親大病,群群這麽小,如何承受?還是讓三嬸子這個做娘的在家陪伴她比較好。
有段時間,群群是祖母去三嬸子的單位招呼的,與三嬸子住一起。祖母看不管三嬸子,諸如不吃現飯,不洗衣服,不收拾家裏等壞習慣,過了不到兩個月,就背著群群打回了。後來群群就在鄉下跟四叔的兩個兒子奇奇怪怪一起由祖母照顧。回城後,也不叫三嬸子媽媽,真是把她氣死,性格自閉得很。這樣一個孩子,父親病了,沒母親在家照顧,怎麽能行?
祖母去三嬸子單位照顧群群的那個時期,倒是四嬸子感覺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因為祖母沒與她生活在一起。四叔也很快樂,時常在地裏就將四嬸子抱在腿上,兩個人一起坐在棉梗上看太陽,幸福便透出田野的風吹來,然後又被吹走了,因為祖母不久就回來了。
母親都說:“你的祖母還隻跟你的四嬸子一起住得好,要不,跟誰一起住得好?跟你三嬸子也是住不好,跟你二嬸子更不如說,還隻有你的四嬸子,唉……”母親一說就免不了歎息。
其實大家都知道四嬸子與祖母也住不好,隻是怎麽就沒有人救她呢?
三叔胃出血手術找不到合適的輸血者,令人憂心。好在夜間,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血型。三叔的手術非常成功,大姐也回家給家人把平安信。
正值七八月間,故河口田間的豆子成熟了,大姐回家時,太陽西下,鄉親們都在地裏收割豌豆、小麥、黃豆。大姐心情很好,皮膚挺白,穿著一身白色連衣裙,披著烏黑長發,戴著一頂白色太陽帽,頂著太陽與路邊青草灌木的圍繞,走去田間幫母親扯黃豆。
大姐那般的裝束猶如天使。鄉親們見著就說:“你們看,章藍的幾個丫頭真是越長越漂亮越出息,成了公家人也不忘根祖,一回家來就到地裏幫她母親幹活,真是大家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大姐聽了鄉親們的話,抿嘴一笑,算是回應。
大姐到田間開始還跟母親有說有笑扯黃豆,不想,扯著扯著,兩眼發黑,渾身流虛汗,眼前一黑,差點栽倒。母親見狀,還以為大姐生病感冒了,叫大姐先回去休息,不要再扯豆子了,也順便用扁擔挑兩捆黃豆回去。大姐挑走兩捆,母親就少挑兩捆。田地的黃豆扯了,一捆一捆的捆著,然後母親一擔一擔地用扁擔挑回來,因為我家沒牛,沒板車,也沒勞力,隻有這樣一捆一捆地挑回來。
鄉間的小路兩旁,一旁是小溝,一旁是人家菜園的籬拉,菜園邊的辣鳥子長得甚好,青枝綠葉的,裏麵開著紫色的喇叭花,瓜果藤爬過籬拉伸長在路上,小溝裏雜草叢生,十分荒蕪。大姐隻覺得鄉間如此美好,太陽如此光華,她回家的路卻是如此遙遙。她挑著兩捆黃豆走啊走啊,拚命地走,隻是走不回去,渾身汗來圓了,頭暈目眩,就此昏倒在地。
正在田間勞作的鄉親們看見大姐昏倒在地,忙去田間叫母親:“餘秋香,快點,你大丫頭先去田間還好好的,咋地一扁擔黃豆就壓壞了啊,你快快去看看,倒在路邊上,好像不行了?”
母親這次沒有無所謂,聽到鄉親的信,趕緊從田間邊哭邊撲撲地跑了來。就大姐那烏青的臉,真如死了一般。母親從田間趕來,嚎哭著將大姐背回家,將大姐放在床上。在母親心中,怎麽也想不通,剛才還好好的女兒,怎會突然就要死了?得了什麽急症?平時也沒啥毛病,都咋地了?
祖母聽罷信,急匆匆地從家裏趕來,給大姐卡人中,按太陽穴,熬紅糖湯給大姐喝,大姐才緩了一緩,慢慢蘇醒。
母親著急地問大姐:”娃,你這是乍的了?咋地突然暈倒了?看你臉色白挖挖的,得了啥子病啊?”
大姐先還支支吾吾,隻說太陽猛烈,中暑還是咋的?喝過生薑紅糖茶,緩過來了,沒啥大驚小怪的,不礙事。母親也不是傻子,見祖母一幅為難小心翼翼的樣子,便知發生了什麽。
原來,三叔手術那夜找到的合適的輸血者不是別個,而是大姐。大姐給三叔輸血的事,大家都曉得,就瞞著母親。父親也不是硬要大姐給三叔輸血,因為他們兄弟三的血型都不合,大姐o型萬人輸血者,當時情況萬分危機,醫院買血太貴,還沒有配型的,隻好輸大姐的血。父親也挺矛盾,最終對生命的敬畏占了上風,還則大姐自己堅持。
大姐給三叔輸過80後,請了半個月假,回家休養。三叔的病情也穩定下來,日益好轉,大約不幾日,便可出院。
父親從醫院回來後,從來不因家庭大小事跟父親吵架的母親,這次卻跟父親激烈的吵了一架。在母親心裏,在父親心裏女兒不如弟兄。而父親又怎麽回答母親呢?我不知道。誰說母親不曉得心疼孩子?隻不過母親從不在小事上計較,任孩子們自由生長,采取放養的政策。而作為輸血這麽大的事,母親能不管?那可是她心頭掉下的肉,她的血親。要知道一個人的血是一個人生命的源泉,要輸她女兒身上的血,咋地不通報她這個給了女兒生命的母親?
這是母親萬般心疼,怎麽也不能隱忍,找父親狠狠吵一架的原因。幸好大姐無事。後來,三叔病好出院之後,自覺不好意思,叫三嬸子給母親送來八十塊錢,當作大姐的補血費用。
母親不要錢,母親說:“若為錢,玉英怎麽也不會給老三輸血,這麽多血養來要好多年,隻要老三好了,玉英好了,就都好了。”
可三叔一而再再而三的堅持:“大嫂若不收這個錢,就是怪我老三做得不對,是我老三永遠對不住大嫂,對不住玉英。”
為了減輕三叔心裏的內疚,母親就收了那八十塊錢。這個事真如割了母親的肉一般,一個傷口永遠在那裏。時間過去了很多年,母親仍沒忘懷,一說起來心裏就有氣。畢竟大姐是她女兒,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輸她女兒的血,獨獨不通知她,是何道理?父親未免太大男主義。但母親是明理的,對生命充滿敬畏,倘若母親在場,也會讚成大姐給三叔輸血,母親怪的是家人為何要瞞著她?
六妹子說:“都不記得是盤麽子菜,反正八個人吃一盤菜,三嬸子原是要上館子炒幾個菜,但三叔動手術需要錢,加以心情都不好,也沒胃口,所以能節省就節省,大家就吃一盤菜,並沒有啥不開心。吃完後,就一起去醫院看望三叔,沒有一個怨言。”
實則三嬸子這人懶,年輕時的毛病一點都沒改,不願在家做飯,也不願用錢在餐館請大家吃。還有點嫌棄三叔這邊全是農村人。素日,小姑若到她家去,每次三嬸子開門都是一條縫,從門縫裏往外問:“幺姑,你來做什麽?”
小姑說:“我來給你送新棉花被子。”這樣的話,三嬸子就開門讓她進來,否則,就是:“你三哥不在家,我不會做飯吃,你還是走吧。”門都不讓進。
小姑時有氣得哭,發誓再不去三叔家,但過不了一年,田間的作物收獲了,油菜籽炸了清油,棉花彈了新被子,她總又要去。背著新米,清油,新棉花被子,站在門口等三嬸子開門。
三嬸子這個人並不壞,說白了是沒多少人情事故,不諳人情事故,人又懶,做什麽都嫌麻煩,七八個人在家裏做飯吃多麻煩的。餐館裏吃就吃一碗菜,也太離譜了吧。
“一盤什麽菜呀,八個人乍吃?”鹿女無比好奇一大家人圍著一個大桌子,吃一盤菜的情形如何的,又是什麽使一大家人聚集在那一盤菜的麵前?
六妹子說:“鹿姐,你也不想想,八個人吃一盤菜,哪有吃的啊,根本就是吃光飯,三叔要動手術,大家哪有心情吃飯,心裏都急死了,父親根本就是在歎息,沒吃。”
三叔胃出血,人身體瘦弱,動手術需要輸血,醫院的血太貴,也沒有合型的,大家真是急死。三叔動手術那天,四叔,二叔,父親,大姐都去了。留三嬸子一個人在家淚水長流。三嬸子本也要去,父親不要她去,在家照顧她的女兒群群。
群群一直住在四叔家,與奇奇怪怪一起在鄉下長大,到了上學年紀,三嬸子才從橫式鎮上調到市裏,就把群群從鄉下接回去上學。忘記交代了,三叔結婚之後,事業突飛猛進,業已進城,在市工商部門當個體戶科科長。三嬸子也隨著三叔進城,在市一家棉紡廠工作。
不想群群才接回去,三叔就病了。群群性格內向,對自己的親爸媽都不親熱,對誰都不理不睬,性子也是冷淡。這麽說吧,群群本來性子並非如此,而是從小離開父母造成的。這才團聚,父親大病,群群這麽小,如何承受?還是讓三嬸子這個做娘的在家陪伴她比較好。
有段時間,群群是祖母去三嬸子的單位招呼的,與三嬸子住一起。祖母看不管三嬸子,諸如不吃現飯,不洗衣服,不收拾家裏等壞習慣,過了不到兩個月,就背著群群打回了。後來群群就在鄉下跟四叔的兩個兒子奇奇怪怪一起由祖母照顧。回城後,也不叫三嬸子媽媽,真是把她氣死,性格自閉得很。這樣一個孩子,父親病了,沒母親在家照顧,怎麽能行?
祖母去三嬸子單位照顧群群的那個時期,倒是四嬸子感覺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因為祖母沒與她生活在一起。四叔也很快樂,時常在地裏就將四嬸子抱在腿上,兩個人一起坐在棉梗上看太陽,幸福便透出田野的風吹來,然後又被吹走了,因為祖母不久就回來了。
母親都說:“你的祖母還隻跟你的四嬸子一起住得好,要不,跟誰一起住得好?跟你三嬸子也是住不好,跟你二嬸子更不如說,還隻有你的四嬸子,唉……”母親一說就免不了歎息。
其實大家都知道四嬸子與祖母也住不好,隻是怎麽就沒有人救她呢?
三叔胃出血手術找不到合適的輸血者,令人憂心。好在夜間,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血型。三叔的手術非常成功,大姐也回家給家人把平安信。
正值七八月間,故河口田間的豆子成熟了,大姐回家時,太陽西下,鄉親們都在地裏收割豌豆、小麥、黃豆。大姐心情很好,皮膚挺白,穿著一身白色連衣裙,披著烏黑長發,戴著一頂白色太陽帽,頂著太陽與路邊青草灌木的圍繞,走去田間幫母親扯黃豆。
大姐那般的裝束猶如天使。鄉親們見著就說:“你們看,章藍的幾個丫頭真是越長越漂亮越出息,成了公家人也不忘根祖,一回家來就到地裏幫她母親幹活,真是大家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大姐聽了鄉親們的話,抿嘴一笑,算是回應。
大姐到田間開始還跟母親有說有笑扯黃豆,不想,扯著扯著,兩眼發黑,渾身流虛汗,眼前一黑,差點栽倒。母親見狀,還以為大姐生病感冒了,叫大姐先回去休息,不要再扯豆子了,也順便用扁擔挑兩捆黃豆回去。大姐挑走兩捆,母親就少挑兩捆。田地的黃豆扯了,一捆一捆的捆著,然後母親一擔一擔地用扁擔挑回來,因為我家沒牛,沒板車,也沒勞力,隻有這樣一捆一捆地挑回來。
鄉間的小路兩旁,一旁是小溝,一旁是人家菜園的籬拉,菜園邊的辣鳥子長得甚好,青枝綠葉的,裏麵開著紫色的喇叭花,瓜果藤爬過籬拉伸長在路上,小溝裏雜草叢生,十分荒蕪。大姐隻覺得鄉間如此美好,太陽如此光華,她回家的路卻是如此遙遙。她挑著兩捆黃豆走啊走啊,拚命地走,隻是走不回去,渾身汗來圓了,頭暈目眩,就此昏倒在地。
正在田間勞作的鄉親們看見大姐昏倒在地,忙去田間叫母親:“餘秋香,快點,你大丫頭先去田間還好好的,咋地一扁擔黃豆就壓壞了啊,你快快去看看,倒在路邊上,好像不行了?”
母親這次沒有無所謂,聽到鄉親的信,趕緊從田間邊哭邊撲撲地跑了來。就大姐那烏青的臉,真如死了一般。母親從田間趕來,嚎哭著將大姐背回家,將大姐放在床上。在母親心中,怎麽也想不通,剛才還好好的女兒,怎會突然就要死了?得了什麽急症?平時也沒啥毛病,都咋地了?
祖母聽罷信,急匆匆地從家裏趕來,給大姐卡人中,按太陽穴,熬紅糖湯給大姐喝,大姐才緩了一緩,慢慢蘇醒。
母親著急地問大姐:”娃,你這是乍的了?咋地突然暈倒了?看你臉色白挖挖的,得了啥子病啊?”
大姐先還支支吾吾,隻說太陽猛烈,中暑還是咋的?喝過生薑紅糖茶,緩過來了,沒啥大驚小怪的,不礙事。母親也不是傻子,見祖母一幅為難小心翼翼的樣子,便知發生了什麽。
原來,三叔手術那夜找到的合適的輸血者不是別個,而是大姐。大姐給三叔輸血的事,大家都曉得,就瞞著母親。父親也不是硬要大姐給三叔輸血,因為他們兄弟三的血型都不合,大姐o型萬人輸血者,當時情況萬分危機,醫院買血太貴,還沒有配型的,隻好輸大姐的血。父親也挺矛盾,最終對生命的敬畏占了上風,還則大姐自己堅持。
大姐給三叔輸過80後,請了半個月假,回家休養。三叔的病情也穩定下來,日益好轉,大約不幾日,便可出院。
父親從醫院回來後,從來不因家庭大小事跟父親吵架的母親,這次卻跟父親激烈的吵了一架。在母親心裏,在父親心裏女兒不如弟兄。而父親又怎麽回答母親呢?我不知道。誰說母親不曉得心疼孩子?隻不過母親從不在小事上計較,任孩子們自由生長,采取放養的政策。而作為輸血這麽大的事,母親能不管?那可是她心頭掉下的肉,她的血親。要知道一個人的血是一個人生命的源泉,要輸她女兒身上的血,咋地不通報她這個給了女兒生命的母親?
這是母親萬般心疼,怎麽也不能隱忍,找父親狠狠吵一架的原因。幸好大姐無事。後來,三叔病好出院之後,自覺不好意思,叫三嬸子給母親送來八十塊錢,當作大姐的補血費用。
母親不要錢,母親說:“若為錢,玉英怎麽也不會給老三輸血,這麽多血養來要好多年,隻要老三好了,玉英好了,就都好了。”
可三叔一而再再而三的堅持:“大嫂若不收這個錢,就是怪我老三做得不對,是我老三永遠對不住大嫂,對不住玉英。”
為了減輕三叔心裏的內疚,母親就收了那八十塊錢。這個事真如割了母親的肉一般,一個傷口永遠在那裏。時間過去了很多年,母親仍沒忘懷,一說起來心裏就有氣。畢竟大姐是她女兒,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輸她女兒的血,獨獨不通知她,是何道理?父親未免太大男主義。但母親是明理的,對生命充滿敬畏,倘若母親在場,也會讚成大姐給三叔輸血,母親怪的是家人為何要瞞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