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升起來,在這樣的春天裏,一切都是那麽明媚。


    林蘭樓的院子裏有春花,在春風裏搖曳。


    李吹笛看著即將出門的林蘭樓,忍不住追上去道:“路上小心。”


    此時他心中生出一絲不舍和擔憂。


    “放心,這裏是我的故鄉,沒事。”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腰間。


    李吹笛知道,林蘭樓腰帶上的紋飾很特殊,應該就是他身份的象征。應該是宋氏族人的標誌。


    水東宋氏定是認識這個標誌。其他族姓的土司也該是認識這個標誌。因為這些標誌他們是不是就不會傷害他?


    可是李吹笛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上前撫了撫馬,又道:“早些回來。”


    林蘭樓點點頭道:“到省城不是很遠,兩個時辰就到了。晚上我就能回來。”


    李吹笛點點頭。


    他才知道林蘭樓出門是很講究的,他至少要帶三個隨從。


    三個隨從都是一樣的裝束,都是一樣的馬匹。


    隨從們的坐騎清一色的栗色。


    栗色馬的皮毛像錦緞一樣水滑。


    看來林蘭樓此處的府邸田產不少,還有專門的馬場。


    應該有專業的養馬師傅,不然馬的品貌不會如此上乘。


    隨從們溜光水滑的馬是本地馬,體型矮小了不少,不像塞外草原的馬那麽高大威猛。


    遠遠看去清秀結實。


    黔地的馬一直是朝廷的貢馬之一。雖然體型偏小,但是耐力不俗,快而穩當,還能吃苦。


    待林蘭樓帶著隨從離去,李吹笛這才仔細看了看這林府的門楣和影壁。在不遠處一塊精致的石頭上發現了建宅的銘文。


    銘文清楚地記載府邸的建造時日,莊園的主人的身份。


    莊園的主人是土司的女兒,而且是唯一的女兒,叫宋九娘。


    成年以後,因為她的金貴,也因為她夫君英勇忠誠,她和她的哥哥們一樣,分得同樣的封地。


    與夫君林十一守著一方,蘭坪壩安撫司。


    安撫使為林十一,世代世襲。


    想來這樣的封地和府邸在本地是屬於郡主府的建製。


    水東宋氏土司雖也是貴州本地土人,可是宋氏不遠的先輩卻是漢人。


    所以他們對漢人的風化建製非常清楚。


    李吹笛苦笑了,怪不得林蘭樓的管家們稱他為少主。


    想來林蘭樓這位少主大人是不打算在此地繼承他的安撫使職位了。


    若是他安心在此地經營,那麽他至少是個安撫使,吏治清明,堪比流官吧?


    得朝廷認可是從五品的官員。


    李吹笛默默地笑了笑。


    他記得不錯的話,林蘭樓少時失怙,隻有母親宋九娘帶著他。


    看來這個老宋土司家的郡主宋九娘也是個不同反響的人,竟能從遙遠的黔地直接去了揚州。


    直接將自己龐大的封地放手給了自己的兄弟們。一個人在揚州過的風生水起。


    當年宋九娘可不是孤身一人前往揚州。


    據說林蘭樓的父親給她留了不少管事的管家,是管家們帶著她開啟了揚州的生活。


    李吹笛似乎並不知道宋九娘有自己的商隊。並不知道林府的商隊將揚州的生意做到了貴州。


    他也不知道林府管家的實力可比京城第一鏢局的人馬都雄厚。


    宋九娘本人生性淳良,待人極為親善隨和,知人善用。更有土司女子的野性。少有中原女子的繁文縟節。


    有其母必有其子。


    林蘭樓是經營莊園和商鋪的好手。這個李吹笛是知道的。


    他和林蘭樓名下的商鋪六七家,他常年在外,林蘭樓一人在家打理的有條不紊。


    他們在千裏城莊園裏的管家,不下十人。


    若是算上家仆和商鋪的夥計,至少也要有四五十人吧。


    可是此處安撫司的府邸的管家和傭工,看上去不下百人。


    李吹笛忍不住撓了撓自己的頭。


    不曾想當年的鳳凰山莊的少莊主莫問荊卻以為林蘭樓是個窮人。


    曾贈送他不少財物,並給他很多建議,讓他能夠開創自己的家業。能活的好些。


    而林蘭樓沒有拒絕,他非常得體地接受了莫問荊的好意。


    而且一直記得莫問荊的體恤提攜之恩。


    也是因為感念莫問荊的好,甚至可以為了當年的這點饋贈情分幾乎搭上了性命。


    可是誰知道命運是這般造化弄人。


    林蘭樓為了莫問荊出生入死的時候,竟在陰差陽錯中遇到了金沙姑娘南喬,得了南喬所生的兩個寶貝孩子,梧桐和漁歌。能視為己出,親自撫養。


    在奮力救莫問荊的時候,他也遇到了畢生知己,李吹笛。


    一生生死相伴,不離不棄。


    世間的事情就是如此撲朔迷離。


    也許也還應了那句老話,好人有好報。


    秘雲深根本閑不住,他約李吹笛一起出門,去附近的鎮子上四處走走。他想了解一下這裏的風物。


    李吹笛卻笑道:“蘭樓的這處宅子離官道不遠。四處都是屯堡的軍民和工匠。風物人情應該會和南直隸的人差不多。”


    畢竟太祖年間的三十萬大軍沿官道駐紮屯居,至今早已經成氣候,絕不會是單純的本地人。


    他們當年可都是大明的皇家軍隊,至今依然享受著大明的優待和補貼。他們的富足早就了這裏的繁華。


    據說這些當年來的三十萬大軍和家屬們依然記得自己身負皇恩的血統,不與本地居民通婚。


    保持著漢人的習俗,保持了漢人的血統和風化。


    這裏的屯堡人可是有著自己的優渥感和尊貴感。


    李吹笛因為幾次路過貴州,這些情況他自然是知道一些的。


    待梧桐和漁歌早課回來,李吹笛陪他們吃了早飯,送他們去學堂後,李吹笛很願意陪著秘雲深去附近的小鎮上轉轉。


    這裏是蘭樓的家鄉和故土,他也願意有更多的了解和親近。


    果然,鎮上除了本地特有的物產之外,大多人依然是大明漢人的習俗和官話。


    很少有什麽地方的官話有這裏的官話說的人那麽多,那麽普遍。


    堪比京城。


    秘雲深充滿了驚奇,道:“這裏人的氣質比中原還要尊貴。他們的衣衫做派簡直能和蘇杭相比肩。”


    大明的服飾布匹樣式一度將蘇州視為老大,蘇州的樣式就被稱為蘇樣,向來有蘇樣冠天下的說法。


    李吹笛笑而不語。


    當然這裏可是大明軍戶和匠戶,這裏可不是隨處所見所謂的賤民。


    整體看上去,這裏人儀容和身份自然要尊貴的多,也富有的多。


    也或許真正的窮人甚少來鎮上。


    小鎮上竟有西北的吃食,碗坨。


    秘雲深看著李吹笛,就站在街邊的小棚子裏不願意走。


    李吹笛笑了笑道:“想吃就吃吧。我給你要一碗。你在千裏城也不一定吃的著。”


    其實這種東西是絡衣愛做的食物。並州的特產。


    此地的軍戶和匠戶自然是來自各地。有並州的特產並不奇怪。


    想來絡衣也是並州人氏。


    李吹笛並不想吃,他曾經在並州多年,這樣的東西他並不稀罕。


    隻是秘雲深看上去是如此高貴清秀的公子,坐在棚子裏狼吞虎咽地吃著碗坨,讓他有些忍俊不禁。


    一處街角有換馬蹄鐵的鐵匠鋪子,秘雲深又看了看李吹笛。


    李吹笛道:“蘭樓府上有自己的蹄鐵匠,不必到這裏來換。”


    二人出了鎮子,秘雲深道:“不曾想先生竟是如此富有尊貴之人。在這裏,他的身份應該很受尊重吧?”


    “他是宋氏老土司的親外孫,是現任宋氏土司王爺的親外甥。他的母親被稱為郡主,當然是尊貴的很。”


    “可是先生好像不以為意?”


    “蘭樓的娘親宋九娘似乎並不在意,早早就帶著他離開這裏。所以我們的蘭樓先生自然也習慣了揚州的生活,習慣了大明普通漢人的生活。土司家族的尊貴似乎對於他沒那麽重要。”


    “先生的住處離省城多久的路程?”


    “騎快馬也不過兩個時辰。”


    兩人出了鎮子慢慢地走,後麵兩個林蘭樓府上的隨處遠遠地跟著。


    抬眼望去,不遠是金黃燦爛的油菜花田,另一側是油綠的田野。


    恍惚間如行走在江南的田野間一般。


    春風和暖,細柳如煙。


    誰知道在這樣輕鬆愉快的田野間,,不一會他們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緊張起來。


    因為他們看到在田野間的一處土坡上,一個人正斜躺在上麵,胡亂用衣襟蓋住了臉,似乎在休息。


    這個衣衫暗灰色的人根本看不清臉,也看不清容顏和體型,可是就是能讓人感覺到他是個年輕人。


    而且能讓李吹笛這樣的江湖老手見到他便立刻警覺起來。他的手甚至摸到了腰間的劍鞘。


    秘雲深也感覺到了異常。


    這個躺著的人絕對非同一般。


    待李吹笛和秘雲深經過的時候,這個暗灰衣衫的人動也沒動,隻淡淡道:“今日在下缺盤纏,兩位大俠可否能借給在下些銀兩?”


    李吹笛立住了,秘雲深也立住了。


    秘雲深最討人喜歡的地方就是在不該他說話的時候從不說話,該他說話的時候,他也不大說話。


    隻是抬眼看著李吹笛。


    李吹笛沒有說話,隻是從腰間解下了自己的錢袋,掂了掂,拋了過去。


    暗灰色衣衫的人抬了抬手,接住了錢袋,道:“謝謝閣下。”


    臉上的衣襟都沒有取下來。看也沒看李吹笛和秘雲深。


    似乎也根本不打算讓他們兩人看到他。


    不遠處跟隨的林府的隨從渾然不知發生了什麽。


    李吹笛拋了錢袋,便帶著秘雲深頭也不回地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九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九衣並收藏春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