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府後院,盧俊義手中擎定一根齊眉杆棒,與三丈外持劍而立的慕容燕遙相對峙,臉上神色頗為凝重。
算起來胡壚一行已在盧俊義府上做客三日。
盧俊義平生最好的便是武道,遇到連師父周侗都佩服不已的高人,自然要虛心請教一番。
胡壚沒有拒絕,也沒有直接與他動手切磋,卻令弟子慕容燕與盧俊義幾次交手。
初時盧俊義看慕容燕是個比燕青尚小一兩歲的少年,心中本不大在意,但交手之後才發現這少年不僅修為已臻先天之境,一手劍術更是精妙絕倫且有遇強越強之勢。
雙方在這三日中交手多次,每次盧俊義都能穩居上風全麵壓製對方,但這少年便似一根堅韌無比、欲斷而始終不斷的絲線,一柄四尺青鋒每每都能在絕境中自然而然衍生變化,起死回生將戰事扳回僵持之局。
今日胡壚已提出告辭之意,慕容燕提出與盧俊義最後切磋一場,而盧俊義也實在不甘心始終拿不下這年齡和修為都差自己不少的少年,便也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等各自取兵器相對而立後,盧俊義又愕然發現對手的氣勢與昨日大不相同,隱隱竟現出淵渟嶽峙的大家之象。
他自是不知慕容燕在來此的一路上得胡壚傳授易理及百家劍法,本已處在蛻變的關頭。
在兩人幾次交手的過程中,盧俊義的全麵壓製實已成為推動其完成最後蛻變的助力。
便在昨晚,慕容燕的劍術終於破繭成蝶,抵達一層全新的境界。
“當真是後生可畏!”
以盧俊義的修為和眼光,在驚愕過後旋即想通對方身上發生的事情,在暗中發出一聲感慨後,手中杆棒卻換成一式“中平槍”槍法的架勢。
他以“槍、棒、拳”被尊為“河北三絕”,槍法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領。
隻是他的槍法是征戰殺伐之技,實在不適合用於比武切磋。
自槍法有成以來,盧俊義除了與師父周侗拆解槍法,便隻是獨自習練,此次尚是首次以之與人交手。
慕容燕也敏銳地感覺到對方身上氣機的變化,無須經大腦思索,手中長劍上凝聚的劍氣已循著那一絲氣機波動,牽引長劍歪歪斜斜向盧俊義身側空處刺出。
看到這似是胡亂刺出的一劍,盧俊義雙目中精芒乍現,本已蓄勢待發的一槍不得不在氣勢尚未攀升至巔峰前的一刻刺出。否則,圓融一體的氣勢都要循著被這一劍破開的缺口泄個幹淨。
慕容燕見那杆棒轉用槍招來勢如龍,長劍遂化纏卷之勢遞出,在身前畫出一連串首尾相連的圈子,仿若抖開一條無形長纓,要縛住撲麵而來的這條怒龍。
盧俊義雖不入江湖,卻從各地慕名前來拜訪切磋的江湖中人處博覽了天下武學,偏偏就認不出對手使用的劍招,隻是感覺其中似是融入了多種劍法的訣竅,又恰恰能克製自己的這一式槍法。
但他的槍法已盡得周侗真傳,早超越招式局限而可信手揮灑。
念動之際,一根齊眉杆棒隨心變化,由驚天遊龍分散化作朝鳳百鳥,在身前虛空幻化出無數棍端虛影,每一處虛影都裹著一團含而不吐的鋒銳槍氣,將對手全身籠罩期間。
慕容燕的長劍驀地光華大盛,淡青如水的劍光繞體飛旋,穿梭交織如織女織紝,在身周織出一張有犀利劍光所化、綿軟細密的羅網,由內而外席卷而去,要將漫天棍影槍氣一網打盡。
一旁的胡壚看得微笑頷首,感歎自己這弟子果然是不世出的劍道奇才,居然在十五歲的年紀便開始研創那號稱可以破盡天下武學的九式劍法。
估測其進展,應已憑借自傳授的易理和劍術,創出蘊含劍道三百六十五種基本變化的“總訣式”,如今又臨機而作,借盧俊義施展的槍法,以“總訣式”演化“破槍式”。
但盧俊義終究是被周侗許為有望青出於藍的得意門生,在武道上的天賦也未必便輸給慕容燕。
因此,慕容燕雖創出了“破槍式”,也未必就破得了他的槍法。
那一根杆棒在他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時而如龍蛇騰舞,時而如弱柳扶風,剛柔並濟變化無窮,一招一式都是封喉索命的殺手絕招。
慕容燕的長劍比對方杆棒短了三尺,分量也輕了數倍,按說該以守勢為主乘隙還攻,卻偏偏是隻攻不守有進無退,任憑對方槍法千變萬化,她總能演化出針鋒相對的克製劍招。
兩人酣戰數百招,慕容燕在三日來首次擺脫被壓製的局麵,與盧俊義拚個旗鼓相當。
驀然間,她忽地主動收劍退開,盧俊義自然也沒有乘勢追擊。
慕容燕收劍歸鞘,向著對麵的盧俊義拱手深施一禮,認真地道一聲:“佩服!”
他這一句佩服,一則是因其武功高強,即使自己創出“破槍式”,也未能破了對方的槍法;二則是因其胸襟氣度,對方已經猜到自己有意借他槍法打磨淬煉劍法後,竟還主動將槍法毫無保留地施展出來,助自己完善這一式專門用來克製槍棍等長兵器的劍招。
盧俊義拱手還了一禮,臉上雖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些未能戰勝對手的鬱悶之色,但更多得還是棋逢對手的歡欣暢快。
“是盧某該說‘佩服’才對。”他哈哈一笑道,“眼下盧某還能憑借癡長幾歲做慕容世兄對手,但十年之後便隻能甘拜下風了。”
胡壚在一旁笑道:“員外這卻是有些言不由衷了,十年之後員外必然已進軍入微之境,到時劣徒將更加難望項背了。”
說到入微之境,盧俊義卻似被觸動了心事,苦笑道:“盧某資質愚鈍,十年時間隻恐遠遠不夠,何況……”
他沒有再說下去,胡壚卻已經知道其未盡之意。
原來昨日盧俊義正與胡壚師徒談論武藝,卻有他一位族叔登門來訪,見麵之後也不避諱外客,便說自己打算為侄兒說一門親事。
當時盧俊義便顯出苦惱之色,向族叔稟說自己修習的“龍吟功”隻差最後一關便能大成,若在此時娶妻生子,隻恐終身再無突破的希望。
他那族叔當時便有些惱了,祭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大旗,說他父母早逝,家中有無兄弟,早早開枝散葉延續香火乃是人子之責。又說他每日不理會盧家的偌大家業,隻顧舞槍弄棒交接閑人,實在不是清白人家的做派。
說到此處時,那位老人家還狠狠瞪了胡壚師徒幾眼,顯然是將他們當成引誘自己侄兒不務正業的“閑人”一類。
盧俊義大為尷尬,陪著小心好說歹說,好不容易才終於將人勸走。
見他又在為此事苦惱,胡壚微微一笑道:“員外,貧道有一言相勸……”
算起來胡壚一行已在盧俊義府上做客三日。
盧俊義平生最好的便是武道,遇到連師父周侗都佩服不已的高人,自然要虛心請教一番。
胡壚沒有拒絕,也沒有直接與他動手切磋,卻令弟子慕容燕與盧俊義幾次交手。
初時盧俊義看慕容燕是個比燕青尚小一兩歲的少年,心中本不大在意,但交手之後才發現這少年不僅修為已臻先天之境,一手劍術更是精妙絕倫且有遇強越強之勢。
雙方在這三日中交手多次,每次盧俊義都能穩居上風全麵壓製對方,但這少年便似一根堅韌無比、欲斷而始終不斷的絲線,一柄四尺青鋒每每都能在絕境中自然而然衍生變化,起死回生將戰事扳回僵持之局。
今日胡壚已提出告辭之意,慕容燕提出與盧俊義最後切磋一場,而盧俊義也實在不甘心始終拿不下這年齡和修為都差自己不少的少年,便也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等各自取兵器相對而立後,盧俊義又愕然發現對手的氣勢與昨日大不相同,隱隱竟現出淵渟嶽峙的大家之象。
他自是不知慕容燕在來此的一路上得胡壚傳授易理及百家劍法,本已處在蛻變的關頭。
在兩人幾次交手的過程中,盧俊義的全麵壓製實已成為推動其完成最後蛻變的助力。
便在昨晚,慕容燕的劍術終於破繭成蝶,抵達一層全新的境界。
“當真是後生可畏!”
以盧俊義的修為和眼光,在驚愕過後旋即想通對方身上發生的事情,在暗中發出一聲感慨後,手中杆棒卻換成一式“中平槍”槍法的架勢。
他以“槍、棒、拳”被尊為“河北三絕”,槍法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領。
隻是他的槍法是征戰殺伐之技,實在不適合用於比武切磋。
自槍法有成以來,盧俊義除了與師父周侗拆解槍法,便隻是獨自習練,此次尚是首次以之與人交手。
慕容燕也敏銳地感覺到對方身上氣機的變化,無須經大腦思索,手中長劍上凝聚的劍氣已循著那一絲氣機波動,牽引長劍歪歪斜斜向盧俊義身側空處刺出。
看到這似是胡亂刺出的一劍,盧俊義雙目中精芒乍現,本已蓄勢待發的一槍不得不在氣勢尚未攀升至巔峰前的一刻刺出。否則,圓融一體的氣勢都要循著被這一劍破開的缺口泄個幹淨。
慕容燕見那杆棒轉用槍招來勢如龍,長劍遂化纏卷之勢遞出,在身前畫出一連串首尾相連的圈子,仿若抖開一條無形長纓,要縛住撲麵而來的這條怒龍。
盧俊義雖不入江湖,卻從各地慕名前來拜訪切磋的江湖中人處博覽了天下武學,偏偏就認不出對手使用的劍招,隻是感覺其中似是融入了多種劍法的訣竅,又恰恰能克製自己的這一式槍法。
但他的槍法已盡得周侗真傳,早超越招式局限而可信手揮灑。
念動之際,一根齊眉杆棒隨心變化,由驚天遊龍分散化作朝鳳百鳥,在身前虛空幻化出無數棍端虛影,每一處虛影都裹著一團含而不吐的鋒銳槍氣,將對手全身籠罩期間。
慕容燕的長劍驀地光華大盛,淡青如水的劍光繞體飛旋,穿梭交織如織女織紝,在身周織出一張有犀利劍光所化、綿軟細密的羅網,由內而外席卷而去,要將漫天棍影槍氣一網打盡。
一旁的胡壚看得微笑頷首,感歎自己這弟子果然是不世出的劍道奇才,居然在十五歲的年紀便開始研創那號稱可以破盡天下武學的九式劍法。
估測其進展,應已憑借自傳授的易理和劍術,創出蘊含劍道三百六十五種基本變化的“總訣式”,如今又臨機而作,借盧俊義施展的槍法,以“總訣式”演化“破槍式”。
但盧俊義終究是被周侗許為有望青出於藍的得意門生,在武道上的天賦也未必便輸給慕容燕。
因此,慕容燕雖創出了“破槍式”,也未必就破得了他的槍法。
那一根杆棒在他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時而如龍蛇騰舞,時而如弱柳扶風,剛柔並濟變化無窮,一招一式都是封喉索命的殺手絕招。
慕容燕的長劍比對方杆棒短了三尺,分量也輕了數倍,按說該以守勢為主乘隙還攻,卻偏偏是隻攻不守有進無退,任憑對方槍法千變萬化,她總能演化出針鋒相對的克製劍招。
兩人酣戰數百招,慕容燕在三日來首次擺脫被壓製的局麵,與盧俊義拚個旗鼓相當。
驀然間,她忽地主動收劍退開,盧俊義自然也沒有乘勢追擊。
慕容燕收劍歸鞘,向著對麵的盧俊義拱手深施一禮,認真地道一聲:“佩服!”
他這一句佩服,一則是因其武功高強,即使自己創出“破槍式”,也未能破了對方的槍法;二則是因其胸襟氣度,對方已經猜到自己有意借他槍法打磨淬煉劍法後,竟還主動將槍法毫無保留地施展出來,助自己完善這一式專門用來克製槍棍等長兵器的劍招。
盧俊義拱手還了一禮,臉上雖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些未能戰勝對手的鬱悶之色,但更多得還是棋逢對手的歡欣暢快。
“是盧某該說‘佩服’才對。”他哈哈一笑道,“眼下盧某還能憑借癡長幾歲做慕容世兄對手,但十年之後便隻能甘拜下風了。”
胡壚在一旁笑道:“員外這卻是有些言不由衷了,十年之後員外必然已進軍入微之境,到時劣徒將更加難望項背了。”
說到入微之境,盧俊義卻似被觸動了心事,苦笑道:“盧某資質愚鈍,十年時間隻恐遠遠不夠,何況……”
他沒有再說下去,胡壚卻已經知道其未盡之意。
原來昨日盧俊義正與胡壚師徒談論武藝,卻有他一位族叔登門來訪,見麵之後也不避諱外客,便說自己打算為侄兒說一門親事。
當時盧俊義便顯出苦惱之色,向族叔稟說自己修習的“龍吟功”隻差最後一關便能大成,若在此時娶妻生子,隻恐終身再無突破的希望。
他那族叔當時便有些惱了,祭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大旗,說他父母早逝,家中有無兄弟,早早開枝散葉延續香火乃是人子之責。又說他每日不理會盧家的偌大家業,隻顧舞槍弄棒交接閑人,實在不是清白人家的做派。
說到此處時,那位老人家還狠狠瞪了胡壚師徒幾眼,顯然是將他們當成引誘自己侄兒不務正業的“閑人”一類。
盧俊義大為尷尬,陪著小心好說歹說,好不容易才終於將人勸走。
見他又在為此事苦惱,胡壚微微一笑道:“員外,貧道有一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