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與諸位兄弟且到殿外稍後,待愚兄與胡壚道長好生敘一敘交情!”
既然胡壚已經放出手段,方臘自然知道對方打算用怎樣的方式來“敘交情”。
但他並未因此便大怒發作,然後借著明教地頭蛇的便利,招呼教中一眾高手並肩字上,將這膽大包天的道人活活打死。
其中緣由,一方麵是作為明教近百年來第一位將“乾坤大挪移”神功練到“神而明之”無上之境的武道大宗師,發現到胡壚在這門神功的上的境界居然堪與自己並駕齊驅,他在驚詫之餘也不免見獵心喜;另一方麵,則是想到胡壚所說與明教的“淵源”必然幹係重大,殿內雖都是明教最核心的領導者,卻也未必都有資格預聞此事。
在方臘身畔安坐的包道乙聞言起身,微笑道:“貧道遵命!”
他知道教主於眾人中單獨點出自己,卻並非隻因自己身份特殊,而是知道此刻隻有自己有能力不著痕跡地帶其餘眾人擺脫胡壚布下籠罩整個大殿的無形力場。
如石寶、鄧元覺等先天絕頂的高手,雖也多半能夠脫身,卻必須揮拳使掌將身周無形亂流般的勁力破開,但對方從容安泰,自己這邊則大動幹戈,那不免有損明教眾高手的顏麵。
眉心識海內的龐大神魂之力悄然凝聚在背後斜背的一口本命法器“太乙玄元劍”上,無形無質、玄之又玄的劍意湧出,在殿內無處不在的亂流漩渦中開辟出一條筆直通向殿外的康莊大道。
包道乙又向胡壚施了一禮,隨即緩步向殿外從容而行。
其餘眾人這才紛紛起身,分兩列跟隨在包道乙的身後。
待到最後兩人行出大殿,方臘終於從座位上起身,融合了神魂與真氣的無形異力亦從體內狂湧而出,無數潛流暗潮肆意奔流,化作一片蘊含無邊偉力與無窮變化的神秘立場籠罩了整座大殿。
這兩片完全重合融為一體的立場內,雙方的力量在刹那間做了數以千萬次的激烈交鋒。
恐怖的力量甚至令這一片空間的空氣、聲音、光線都發生極其詭異的扭曲,殿外的眾人回頭向殿內張望時,眼前便隻有一片灰蒙蒙、混沌沌,完全看不到殿內情形。再凝神傾聽,也是沉寂寂/靜悄悄毫無聲息。
“軍師,咱們便隻在此枯等嗎?”
石寶臉上神色幾次變幻後,當即向包道乙請授機宜。
包道乙知他言外之意,環顧四周眾人,見大家都是和石寶一樣神色,遂取出一枚劍形玉牌道:“雖然教主功參造化,卻終要預防萬一之變。有勞石左使即刻將貧道訓練的五百道兵調來此處,布下‘太乙庚神大陣’以備不時之需。”
方才不著痕跡地略做試探,他已感應到胡壚的武功道法俱臻不測之境,方教主如何不敢妄斷,自己多半非其對手。
偏偏如今明教另外的兩位武道大宗師王寅、呂師囊俱都外出未歸,他自覺與教主聯手或能壓製胡壚,卻未必留得住他,還要算上身邊的左右光明使者與四大法王,再加上自己精選訓練的五百道兵排演的大陣,才能有十足的把握。
石寶大喜,忙接過那枚除教主聖火令外唯一可以調動那五百道兵的玉劍令符,轉身如飛而去。
此刻殿內的胡壚與方臘也終於交上了手。
以兩人的修為境界,在招式變化上都已返璞歸真,不約而同地抬右手伸出一根食指,緩慢平直地向著對麵點出。
兩根手指帶著點宿命安排的必然,在兩人之間正中的一點相遇。
指尖相處的瞬間,輕重、屬性、方位各部相同又數之不盡的勁力便如兩國交兵時傾巢而出的兩路大軍,各自列陣之後以感應入微的神魂為主帥調度指揮,與指尖相觸如蝸角蠅頭的一點微小空間內彼此衝殺,演盡“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等一切變化。
無窮之變,毫末之爭,須臾之間勝負已分。
同是已臻化境的“乾坤大挪移”神功,方臘固然是更進一步將這門神功融會貫通後再推陳出新,精妙之處實已超越明教先賢初創的功法;胡壚卻是將這門功法納入自創“葫蘆心經”包羅萬象的龐大體係,此刻反以“葫蘆心經”禦使“乾坤大挪移”,衍生的變化卻又超出方臘所知的範疇。
即使錙銖之差,亦足以改變天平的平衡;何況雙方的差別在於對這門功法參悟境界的深淺。
兩根手指輕輕一觸後旋即分開,方臘的手指不受控製地偏向一旁,胡壚的手指則狀似輕柔地點在他的眉心。
沿著這一根手指度入方臘眉心的,並非是足以在瞬間湮滅其生機的真氣,而是一顆由神魂之力凝練而成、圓坨坨光豔豔的神念結晶。
這一顆存在於虛實有無之間的神念結晶落入方臘的眉心識海之內,立時如一顆生機盎然的種子般發芽抽枝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方臘的腦海中憑空浮現一一幕幕無比生動卻又無比玄奇影像。
他看到一個騎乘青牛的枯槁老者自東方逶迤而來,頭頂上有紫氣橫空拖曳三萬裏遠近。
他看到這老者途經一座險隘雄關,給再三誠懇拜求的關尹留下道德真經五千言,隨後飄然西行而去。
他看到老者行至西方一異域國度,將一尊化身投生該國王後腹中,降生後向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之地,誦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他看到老者繼續西行,來到更西方的一個國家,再次遣化身轉世,降生後傳播大光明之道,普濟世人,其經文曰:“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一切隻發生在一個刹那間,卻又似漫長千年。
胡壚緩緩收回手指,麵色竟已有些蒼白,可見這一指之間的消耗甚巨。
他向著一臉茫然之色的方臘微笑問道:“你可悟了嗎?”
方臘如夢初醒,拱手向著胡壚鄭重一揖,長歎道:“慚愧,方某忝為明教教主,竟至今日方知明教真實源流。老子化胡,乃有明尊。道長立太上之道,崇太清道祖,可為我明教主宗——方臘見過掌教真人!”
“彼此皆為道友,何必如此?”
胡壚嘴上雖如此說,卻是等方臘長揖之後,明確了主從之別,才伸手將他扶起。
此次能令方臘瞬間皈依拜服,所依仗的自然不僅僅是上一世重新修訂用以改易明教源流的經籍,還有他自創的一門秘法“一指渡心”。
他早年修習了《憐花寶鑒》中的“波斯惑心術”、《九陰真經》中的“移魂大法”,這一世又從三卷天書中獲得“攝魂”“奪魄”兩門神通,以“葫蘆心經”涵融萬法的特性融合歸一,衍生出這一門秘法。
此刻方臘虔誠信仰的明教經義已轉換成胡壚修訂的版本,進而成為胡壚所立“太上道”的虔誠信徒。
這種轉變極為奇妙,隻潛移默化地改換其心誌,卻絲毫不影響其神智。
若換成另外一個修為已至入微之境、神魂強大凝練的武道大宗師,即使胡壚兼修武功、道法,而且修為俱臻莫測之境,也不能這般輕易地憑“渡心一指”將其移情轉性,度化成自己的信徒。
偏偏方臘自幼即入明教,數十年潛移默化間,對明教的信仰根深蒂固,甚至成為他成就武道大宗師的憑依之一。
作為中土明教曆代教主中有數的雄才大略者,方臘也有誌擺脫波斯宗教桎梏,隻是一直苦無良策。
胡壚改創的教義卻是完美地解決了盤亙他心中多年的難題,令他幾乎沒有抵抗地全盤接受。
他既然吞下了這甘美魚餌,自然便難脫胡壚埋藏在魚餌中的金鉤。
此刻殿外包道乙等明教高層與緊急趕到的五百道兵皆嚴陣以待,隻要殿內稍有異動便要行雷霆之擊。
驀然間,眾人眼前的一片混沌迷蒙倏地消散,殿內情形一目了然。
不知何時已重新落座的方臘向著眾人招手,臉上滿是發自內心的酣暢笑意:“諸位兄弟請進,胡壚道長果然與本教大有淵源,是咱們實實在在的好朋友,大家都來重新見禮!”
眾人聞言,轉頭看向笑眯眯安坐一旁的胡壚,臉上俱是驚愕之色。
既然胡壚已經放出手段,方臘自然知道對方打算用怎樣的方式來“敘交情”。
但他並未因此便大怒發作,然後借著明教地頭蛇的便利,招呼教中一眾高手並肩字上,將這膽大包天的道人活活打死。
其中緣由,一方麵是作為明教近百年來第一位將“乾坤大挪移”神功練到“神而明之”無上之境的武道大宗師,發現到胡壚在這門神功的上的境界居然堪與自己並駕齊驅,他在驚詫之餘也不免見獵心喜;另一方麵,則是想到胡壚所說與明教的“淵源”必然幹係重大,殿內雖都是明教最核心的領導者,卻也未必都有資格預聞此事。
在方臘身畔安坐的包道乙聞言起身,微笑道:“貧道遵命!”
他知道教主於眾人中單獨點出自己,卻並非隻因自己身份特殊,而是知道此刻隻有自己有能力不著痕跡地帶其餘眾人擺脫胡壚布下籠罩整個大殿的無形力場。
如石寶、鄧元覺等先天絕頂的高手,雖也多半能夠脫身,卻必須揮拳使掌將身周無形亂流般的勁力破開,但對方從容安泰,自己這邊則大動幹戈,那不免有損明教眾高手的顏麵。
眉心識海內的龐大神魂之力悄然凝聚在背後斜背的一口本命法器“太乙玄元劍”上,無形無質、玄之又玄的劍意湧出,在殿內無處不在的亂流漩渦中開辟出一條筆直通向殿外的康莊大道。
包道乙又向胡壚施了一禮,隨即緩步向殿外從容而行。
其餘眾人這才紛紛起身,分兩列跟隨在包道乙的身後。
待到最後兩人行出大殿,方臘終於從座位上起身,融合了神魂與真氣的無形異力亦從體內狂湧而出,無數潛流暗潮肆意奔流,化作一片蘊含無邊偉力與無窮變化的神秘立場籠罩了整座大殿。
這兩片完全重合融為一體的立場內,雙方的力量在刹那間做了數以千萬次的激烈交鋒。
恐怖的力量甚至令這一片空間的空氣、聲音、光線都發生極其詭異的扭曲,殿外的眾人回頭向殿內張望時,眼前便隻有一片灰蒙蒙、混沌沌,完全看不到殿內情形。再凝神傾聽,也是沉寂寂/靜悄悄毫無聲息。
“軍師,咱們便隻在此枯等嗎?”
石寶臉上神色幾次變幻後,當即向包道乙請授機宜。
包道乙知他言外之意,環顧四周眾人,見大家都是和石寶一樣神色,遂取出一枚劍形玉牌道:“雖然教主功參造化,卻終要預防萬一之變。有勞石左使即刻將貧道訓練的五百道兵調來此處,布下‘太乙庚神大陣’以備不時之需。”
方才不著痕跡地略做試探,他已感應到胡壚的武功道法俱臻不測之境,方教主如何不敢妄斷,自己多半非其對手。
偏偏如今明教另外的兩位武道大宗師王寅、呂師囊俱都外出未歸,他自覺與教主聯手或能壓製胡壚,卻未必留得住他,還要算上身邊的左右光明使者與四大法王,再加上自己精選訓練的五百道兵排演的大陣,才能有十足的把握。
石寶大喜,忙接過那枚除教主聖火令外唯一可以調動那五百道兵的玉劍令符,轉身如飛而去。
此刻殿內的胡壚與方臘也終於交上了手。
以兩人的修為境界,在招式變化上都已返璞歸真,不約而同地抬右手伸出一根食指,緩慢平直地向著對麵點出。
兩根手指帶著點宿命安排的必然,在兩人之間正中的一點相遇。
指尖相處的瞬間,輕重、屬性、方位各部相同又數之不盡的勁力便如兩國交兵時傾巢而出的兩路大軍,各自列陣之後以感應入微的神魂為主帥調度指揮,與指尖相觸如蝸角蠅頭的一點微小空間內彼此衝殺,演盡“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等一切變化。
無窮之變,毫末之爭,須臾之間勝負已分。
同是已臻化境的“乾坤大挪移”神功,方臘固然是更進一步將這門神功融會貫通後再推陳出新,精妙之處實已超越明教先賢初創的功法;胡壚卻是將這門功法納入自創“葫蘆心經”包羅萬象的龐大體係,此刻反以“葫蘆心經”禦使“乾坤大挪移”,衍生的變化卻又超出方臘所知的範疇。
即使錙銖之差,亦足以改變天平的平衡;何況雙方的差別在於對這門功法參悟境界的深淺。
兩根手指輕輕一觸後旋即分開,方臘的手指不受控製地偏向一旁,胡壚的手指則狀似輕柔地點在他的眉心。
沿著這一根手指度入方臘眉心的,並非是足以在瞬間湮滅其生機的真氣,而是一顆由神魂之力凝練而成、圓坨坨光豔豔的神念結晶。
這一顆存在於虛實有無之間的神念結晶落入方臘的眉心識海之內,立時如一顆生機盎然的種子般發芽抽枝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方臘的腦海中憑空浮現一一幕幕無比生動卻又無比玄奇影像。
他看到一個騎乘青牛的枯槁老者自東方逶迤而來,頭頂上有紫氣橫空拖曳三萬裏遠近。
他看到這老者途經一座險隘雄關,給再三誠懇拜求的關尹留下道德真經五千言,隨後飄然西行而去。
他看到老者行至西方一異域國度,將一尊化身投生該國王後腹中,降生後向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之地,誦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他看到老者繼續西行,來到更西方的一個國家,再次遣化身轉世,降生後傳播大光明之道,普濟世人,其經文曰:“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一切隻發生在一個刹那間,卻又似漫長千年。
胡壚緩緩收回手指,麵色竟已有些蒼白,可見這一指之間的消耗甚巨。
他向著一臉茫然之色的方臘微笑問道:“你可悟了嗎?”
方臘如夢初醒,拱手向著胡壚鄭重一揖,長歎道:“慚愧,方某忝為明教教主,竟至今日方知明教真實源流。老子化胡,乃有明尊。道長立太上之道,崇太清道祖,可為我明教主宗——方臘見過掌教真人!”
“彼此皆為道友,何必如此?”
胡壚嘴上雖如此說,卻是等方臘長揖之後,明確了主從之別,才伸手將他扶起。
此次能令方臘瞬間皈依拜服,所依仗的自然不僅僅是上一世重新修訂用以改易明教源流的經籍,還有他自創的一門秘法“一指渡心”。
他早年修習了《憐花寶鑒》中的“波斯惑心術”、《九陰真經》中的“移魂大法”,這一世又從三卷天書中獲得“攝魂”“奪魄”兩門神通,以“葫蘆心經”涵融萬法的特性融合歸一,衍生出這一門秘法。
此刻方臘虔誠信仰的明教經義已轉換成胡壚修訂的版本,進而成為胡壚所立“太上道”的虔誠信徒。
這種轉變極為奇妙,隻潛移默化地改換其心誌,卻絲毫不影響其神智。
若換成另外一個修為已至入微之境、神魂強大凝練的武道大宗師,即使胡壚兼修武功、道法,而且修為俱臻莫測之境,也不能這般輕易地憑“渡心一指”將其移情轉性,度化成自己的信徒。
偏偏方臘自幼即入明教,數十年潛移默化間,對明教的信仰根深蒂固,甚至成為他成就武道大宗師的憑依之一。
作為中土明教曆代教主中有數的雄才大略者,方臘也有誌擺脫波斯宗教桎梏,隻是一直苦無良策。
胡壚改創的教義卻是完美地解決了盤亙他心中多年的難題,令他幾乎沒有抵抗地全盤接受。
他既然吞下了這甘美魚餌,自然便難脫胡壚埋藏在魚餌中的金鉤。
此刻殿外包道乙等明教高層與緊急趕到的五百道兵皆嚴陣以待,隻要殿內稍有異動便要行雷霆之擊。
驀然間,眾人眼前的一片混沌迷蒙倏地消散,殿內情形一目了然。
不知何時已重新落座的方臘向著眾人招手,臉上滿是發自內心的酣暢笑意:“諸位兄弟請進,胡壚道長果然與本教大有淵源,是咱們實實在在的好朋友,大家都來重新見禮!”
眾人聞言,轉頭看向笑眯眯安坐一旁的胡壚,臉上俱是驚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