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軍壘處的宋軍要撤,在東門的左廂軍都虞候趙明不由得暗暗著急。李叢益打仗,當然與這個年代那些把軍事計劃藏著揶著的糊塗將領不同,營指揮以上的軍官,都已在數次會議中知曉了此次作戰計劃以及各自任務。
李叢益倒沒有對趙明提出更高的要求,隻是要求趙明嚴守東門,同時東門外宋軍營壘若有異動,便需第一時間匯報。
劉澄原來在東門左近堆了五千人,東門的守備自然就輪不到趙明來主持。但按李叢益計劃,此時也就給了趙明兩千人。看到宋軍整理軍壘,看情形要走,趙明便向左廂都指揮使劉景明請戰。
換作以前,劉景明自然是不予理會。笑話,二千唐兵,竟然也想去撩五千宋兵的虎須?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劉景明從一開始的被宋兵壓著打,這時打得有來有回,這膽氣便也壯一些。想了一下,便從預備隊了抽了一千人給趙明,同時命趙明最多派二千人出城,依城而戰。
看到東門唐軍出城,東門營壘的宋兵守將右廂都指揮使薑飛雨冷笑,當下就要率兵去迎擊。有副將勸阻,薑飛雨斷然道:“我宋軍何時怕過唐軍?就這兩千唐兵過來送人頭,咱們就把他給吃了,再去北門!”
宋軍便以三千人出軍壘迎戰。
趙明倒知道自個兒斤兩。唐軍出了城門,列好陣勢,便以兩個營過護城河,餘部守住石橋,不再冒進前攻。
看唐軍模樣,宋軍便有副將再次建言,不要管這隊唐軍,還是全軍往北門為要。薑飛雨此時率隊殺出,這時也明白唐軍這是有拖住自己的意圖,隻是不打一下,便掉頭再走,這士氣便可能掉了下來。此時戰局本就微妙,若是己方再士氣不足,那仗可能更不好打了。薑飛雨隻能咬牙,令宋軍前攻。
見宋軍來攻,趙明立即親自過河,便站在石橋橋基一側的一塊石頭上,指揮唐軍布置拒馬,又學寧國軍找了幾輛馬車車廂,推過橋來堆在陣前以為屏障。
宋軍一個營數百人衝上來,城頭的數具床弩便即發射,數名宋兵被擊倒擊傷,還有一根弩箭角度不對,竟然直接釘在了城外空地上,但是三尺長的箭杆猶震顫不休,讓人心驚。
不過宋軍士卒士氣昂揚,自是夷然不懼,衝鋒隊形完全未受影響,前排士兵更是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槍,便衝了上來。
唐軍也是以盾朝外,猥集成一個空心半圓陣。雙方甫一接觸,便血肉橫飛,一邊是盾頂著盾,一邊是拿刀槍互砍互刺。唐軍在護城河內的弓箭手和弩兵則全力打擊殿後宋軍,並遮斷宋軍援兵。
宋軍稍一試探,見衝不動唐軍陣腳,便又潮水般退了下去。雙方在戰線上各自丟了數十條士卒性命,亦有數十名士卒受傷,不過一些宋兵受傷不及撤走,便隻能做了唐軍的俘虜。
薑飛雨見唐軍戰守模樣,也是恍然一驚。十數日前,宋軍在東門外與盧絳所部小股部隊交戰,東門城牆上潤州軍竟一矢不發。不曾想這會兒,唐軍竟然也是戰意昂揚,而雙方交換比也不相上下。
冷兵器時代,步兵交鋒,本來就很難打出交換比差距來。隻是宋軍此前一直有著巨大的心理優勢,總覺得自己比唐兵要強上很多。從總體上來說,宋兵在披甲率、遠程打擊的弩兵數量等方麵,確實要超過唐軍太多。精銳宋軍,披甲率能達到三成甚至四成,而唐軍的披甲率則遠遠不如。在弩兵方麵,宋軍廣泛使用踏張弩,射程遠,射速高,而且弩兵比例高,能有三成士卒持弩。而唐軍仍然主要依賴弓箭。但到具體某個戰場上,宋軍的優勢就很難有紙麵上這麽好看了,畢竟唐軍也有精銳部隊。
趙明所部便是劉澄從金陵帶來的侍衛親軍,奉命鎮守東門,直當宋軍對麵,自然也是精銳。裝備、訓練倒也不差宋軍多少,隻是此前將帥殊無戰意,甚至畏宋兵如鼠,那底下的士卒自然也是沒有精氣神。此時北城唐宋雙軍打得火熱,守東門的諸士卒便也想撈戰功。
薑飛雨看唐軍把傷員送過河去,又把戰場上宋軍遺棄的死屍也給梟首,取走首級,便偶有宋軍傷員未死,也被唐兵毫不留情的砍下腦袋。薑飛雨便隻能咬牙再攻一次!至少要把這支唐軍打過河去,才能使得宋兵恢複對唐兵的必勝士氣。
薑飛雨一次投入千人,倒有半數為弩兵,頂著城牆上的床弩,衝進二百步內,便向護城河外唐軍傾瀉箭雨。隻是兩次齊射,趙明在河外的兩個營,便傷亡近半,便是趙明雖有木盾防身,也不意被一發弩箭射中腳趾。趙明強忍巨痛,隻是站在原地不動,又令河內一營過河反衝擊。
一線接戰的刀盾兵有大盾纏身,反而死傷情況略好,這時也是咬牙頂住戰線,和宋兵刀盾兵死磕。一營兵過河,又遭宋軍弩手箭雨覆蓋,當下又是折損超過一個都隊。但有生力軍加入,唐軍雖在局部被殺得後退,一時戰線無虞。
這時唐軍在城頭上的集中的床弩也超過十具,攢射宋軍弩隊陣列。宋軍弩隊與戰線相隔一百多步,與城牆隔了五六百步,正是床弩的最佳射程內。唐軍床弩一次齊射,便要帶著二、三十名宋軍弩手性命。而弩手欲打擊河對岸唐軍弓弩手,就也要進入唐軍弓弩手的射程範圍內。此時雙方刀盾兵已經交著在一起,宋軍弩手便支持不住,向後退去。
趙明在手頭準備了一個都隊的鐵甲銳士,那個地方出現險情,便派甲士去反衝擊,如此交戰一柱香時間,宋軍亦隻能無功而返。
這一仗,雙方傷亡均超過三百餘人。宋軍雖占優勢,但並未達到戰術目標。加上馬忠又派傳令後來催促,薑飛雨這時隻能放棄繼續進攻的企圖,準備全軍向北門而去。
這時,便見有探馬飛也似的趕來:“唐軍大隊人馬,足有萬人,自運河碼頭渡河,往東門而來!”
這時,趙明也接到信息,知寧國軍主力已在渡河,往此處不過四裏路程。這時,潤州軍左廂副都指揮使劉良駿也帶著一千人趕來東門,這時便也出城,通知趙明所部擴大護城河外的陣地,以供更多的士卒過河。同時出城唐軍也推出壕車,要在護城河上再趕出出兵通道來。
唐軍這時能夠從城內抽調兵馬出擊,也說明北城戰事極不樂觀。在桃花渡水寨、北固山大營俱被攻破的情形下,如果唐軍都有了剛才這處唐兵的戰力,那揚州軍的下場已然顯而易見了。
對於在東門浪戰,沒能及時回到北門這事,薑飛雨倒也沒啥後悔的。這五千人進了潤州城,也就是在城內多堅持數天或十數天而已。除非攻金陵的曹彬分出數萬兵來,否則揚州軍危矣。
都虞候孫永望此前數次進言,薑飛雨均未采納,這會卻是托付給他:“給我留一千兵,其餘人你都帶走,幫我和馬都部署道個歉。”
孫永望知形勢緊急,也不多言,隻是道:“將軍保重!”便組織人馬,立即拔營,往西北而去。
留守宋兵在薑飛雨的親自彈壓下,旗幟凜然,進退有序,劉良駿和趙明便不敢托大,隻是待過河兵馬超過二千人後,才試探性進攻了一下,折損了數十人,便眼睜睜地看著留守宋兵退入營壘之中。
然而,遇到寧國軍第一師,薑飛雨妄想以一座軍壘擋住追兵,那當然不可能。偵知東門宋軍營壘已隻剩千人,餘部正往北門而去,崔飛虎隻以一團千人,擋在宋兵軍壘北麵,便使主力繼續往東進擊。
薑飛雨不願坐已待斃,便以千人整裝出營來攻。
此處的寧國軍一個團,是從第三師加強過來的。不過,第三師也非全是新丁,在上次海戰中被俘虜的吳越軍明州水師殘部以及洋山島的一些海盜都被充實了進來,不僅如此,李叢益也從第一師裏抽了稍許人加入第三師,使得第三師甫一建立,就絕非魚腩。
趙開調到第三師後,很快便任了旅長。其實趙開不願意去,但趙開去東海上逛了一圈,回來後發現第一師的坑都被別人占了。接著所部便被王大木拉去搞守備軍的培訓,後來就直接被安排進了第三師。雖說到了第三師,這職位是蹭蹭見漲,但總虧不如第一師,第一師才是江國公手裏的王牌。
第三師到了常州,很快又接到命令,抽調三個團加強第一師,入潤州參戰。趙開占著自己與江國公相熟,便死乞白賴地把自己當個團長,也跟著過來了。他當了團長,史德平這個真團長就隻能當副團長。不過史德平也無賴,便把一營長降成副營長,自己非要當營長。趙開自己開的頭,便無法收拾得了史德平,隻能苦笑認了。
看到宋兵出營,史德平便渾身興奮,眼中凶光大盛,當下便令一營也攻擊前進!
李叢益倒沒有對趙明提出更高的要求,隻是要求趙明嚴守東門,同時東門外宋軍營壘若有異動,便需第一時間匯報。
劉澄原來在東門左近堆了五千人,東門的守備自然就輪不到趙明來主持。但按李叢益計劃,此時也就給了趙明兩千人。看到宋軍整理軍壘,看情形要走,趙明便向左廂都指揮使劉景明請戰。
換作以前,劉景明自然是不予理會。笑話,二千唐兵,竟然也想去撩五千宋兵的虎須?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劉景明從一開始的被宋兵壓著打,這時打得有來有回,這膽氣便也壯一些。想了一下,便從預備隊了抽了一千人給趙明,同時命趙明最多派二千人出城,依城而戰。
看到東門唐軍出城,東門營壘的宋兵守將右廂都指揮使薑飛雨冷笑,當下就要率兵去迎擊。有副將勸阻,薑飛雨斷然道:“我宋軍何時怕過唐軍?就這兩千唐兵過來送人頭,咱們就把他給吃了,再去北門!”
宋軍便以三千人出軍壘迎戰。
趙明倒知道自個兒斤兩。唐軍出了城門,列好陣勢,便以兩個營過護城河,餘部守住石橋,不再冒進前攻。
看唐軍模樣,宋軍便有副將再次建言,不要管這隊唐軍,還是全軍往北門為要。薑飛雨此時率隊殺出,這時也明白唐軍這是有拖住自己的意圖,隻是不打一下,便掉頭再走,這士氣便可能掉了下來。此時戰局本就微妙,若是己方再士氣不足,那仗可能更不好打了。薑飛雨隻能咬牙,令宋軍前攻。
見宋軍來攻,趙明立即親自過河,便站在石橋橋基一側的一塊石頭上,指揮唐軍布置拒馬,又學寧國軍找了幾輛馬車車廂,推過橋來堆在陣前以為屏障。
宋軍一個營數百人衝上來,城頭的數具床弩便即發射,數名宋兵被擊倒擊傷,還有一根弩箭角度不對,竟然直接釘在了城外空地上,但是三尺長的箭杆猶震顫不休,讓人心驚。
不過宋軍士卒士氣昂揚,自是夷然不懼,衝鋒隊形完全未受影響,前排士兵更是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槍,便衝了上來。
唐軍也是以盾朝外,猥集成一個空心半圓陣。雙方甫一接觸,便血肉橫飛,一邊是盾頂著盾,一邊是拿刀槍互砍互刺。唐軍在護城河內的弓箭手和弩兵則全力打擊殿後宋軍,並遮斷宋軍援兵。
宋軍稍一試探,見衝不動唐軍陣腳,便又潮水般退了下去。雙方在戰線上各自丟了數十條士卒性命,亦有數十名士卒受傷,不過一些宋兵受傷不及撤走,便隻能做了唐軍的俘虜。
薑飛雨見唐軍戰守模樣,也是恍然一驚。十數日前,宋軍在東門外與盧絳所部小股部隊交戰,東門城牆上潤州軍竟一矢不發。不曾想這會兒,唐軍竟然也是戰意昂揚,而雙方交換比也不相上下。
冷兵器時代,步兵交鋒,本來就很難打出交換比差距來。隻是宋軍此前一直有著巨大的心理優勢,總覺得自己比唐兵要強上很多。從總體上來說,宋兵在披甲率、遠程打擊的弩兵數量等方麵,確實要超過唐軍太多。精銳宋軍,披甲率能達到三成甚至四成,而唐軍的披甲率則遠遠不如。在弩兵方麵,宋軍廣泛使用踏張弩,射程遠,射速高,而且弩兵比例高,能有三成士卒持弩。而唐軍仍然主要依賴弓箭。但到具體某個戰場上,宋軍的優勢就很難有紙麵上這麽好看了,畢竟唐軍也有精銳部隊。
趙明所部便是劉澄從金陵帶來的侍衛親軍,奉命鎮守東門,直當宋軍對麵,自然也是精銳。裝備、訓練倒也不差宋軍多少,隻是此前將帥殊無戰意,甚至畏宋兵如鼠,那底下的士卒自然也是沒有精氣神。此時北城唐宋雙軍打得火熱,守東門的諸士卒便也想撈戰功。
薑飛雨看唐軍把傷員送過河去,又把戰場上宋軍遺棄的死屍也給梟首,取走首級,便偶有宋軍傷員未死,也被唐兵毫不留情的砍下腦袋。薑飛雨便隻能咬牙再攻一次!至少要把這支唐軍打過河去,才能使得宋兵恢複對唐兵的必勝士氣。
薑飛雨一次投入千人,倒有半數為弩兵,頂著城牆上的床弩,衝進二百步內,便向護城河外唐軍傾瀉箭雨。隻是兩次齊射,趙明在河外的兩個營,便傷亡近半,便是趙明雖有木盾防身,也不意被一發弩箭射中腳趾。趙明強忍巨痛,隻是站在原地不動,又令河內一營過河反衝擊。
一線接戰的刀盾兵有大盾纏身,反而死傷情況略好,這時也是咬牙頂住戰線,和宋兵刀盾兵死磕。一營兵過河,又遭宋軍弩手箭雨覆蓋,當下又是折損超過一個都隊。但有生力軍加入,唐軍雖在局部被殺得後退,一時戰線無虞。
這時唐軍在城頭上的集中的床弩也超過十具,攢射宋軍弩隊陣列。宋軍弩隊與戰線相隔一百多步,與城牆隔了五六百步,正是床弩的最佳射程內。唐軍床弩一次齊射,便要帶著二、三十名宋軍弩手性命。而弩手欲打擊河對岸唐軍弓弩手,就也要進入唐軍弓弩手的射程範圍內。此時雙方刀盾兵已經交著在一起,宋軍弩手便支持不住,向後退去。
趙明在手頭準備了一個都隊的鐵甲銳士,那個地方出現險情,便派甲士去反衝擊,如此交戰一柱香時間,宋軍亦隻能無功而返。
這一仗,雙方傷亡均超過三百餘人。宋軍雖占優勢,但並未達到戰術目標。加上馬忠又派傳令後來催促,薑飛雨這時隻能放棄繼續進攻的企圖,準備全軍向北門而去。
這時,便見有探馬飛也似的趕來:“唐軍大隊人馬,足有萬人,自運河碼頭渡河,往東門而來!”
這時,趙明也接到信息,知寧國軍主力已在渡河,往此處不過四裏路程。這時,潤州軍左廂副都指揮使劉良駿也帶著一千人趕來東門,這時便也出城,通知趙明所部擴大護城河外的陣地,以供更多的士卒過河。同時出城唐軍也推出壕車,要在護城河上再趕出出兵通道來。
唐軍這時能夠從城內抽調兵馬出擊,也說明北城戰事極不樂觀。在桃花渡水寨、北固山大營俱被攻破的情形下,如果唐軍都有了剛才這處唐兵的戰力,那揚州軍的下場已然顯而易見了。
對於在東門浪戰,沒能及時回到北門這事,薑飛雨倒也沒啥後悔的。這五千人進了潤州城,也就是在城內多堅持數天或十數天而已。除非攻金陵的曹彬分出數萬兵來,否則揚州軍危矣。
都虞候孫永望此前數次進言,薑飛雨均未采納,這會卻是托付給他:“給我留一千兵,其餘人你都帶走,幫我和馬都部署道個歉。”
孫永望知形勢緊急,也不多言,隻是道:“將軍保重!”便組織人馬,立即拔營,往西北而去。
留守宋兵在薑飛雨的親自彈壓下,旗幟凜然,進退有序,劉良駿和趙明便不敢托大,隻是待過河兵馬超過二千人後,才試探性進攻了一下,折損了數十人,便眼睜睜地看著留守宋兵退入營壘之中。
然而,遇到寧國軍第一師,薑飛雨妄想以一座軍壘擋住追兵,那當然不可能。偵知東門宋軍營壘已隻剩千人,餘部正往北門而去,崔飛虎隻以一團千人,擋在宋兵軍壘北麵,便使主力繼續往東進擊。
薑飛雨不願坐已待斃,便以千人整裝出營來攻。
此處的寧國軍一個團,是從第三師加強過來的。不過,第三師也非全是新丁,在上次海戰中被俘虜的吳越軍明州水師殘部以及洋山島的一些海盜都被充實了進來,不僅如此,李叢益也從第一師裏抽了稍許人加入第三師,使得第三師甫一建立,就絕非魚腩。
趙開調到第三師後,很快便任了旅長。其實趙開不願意去,但趙開去東海上逛了一圈,回來後發現第一師的坑都被別人占了。接著所部便被王大木拉去搞守備軍的培訓,後來就直接被安排進了第三師。雖說到了第三師,這職位是蹭蹭見漲,但總虧不如第一師,第一師才是江國公手裏的王牌。
第三師到了常州,很快又接到命令,抽調三個團加強第一師,入潤州參戰。趙開占著自己與江國公相熟,便死乞白賴地把自己當個團長,也跟著過來了。他當了團長,史德平這個真團長就隻能當副團長。不過史德平也無賴,便把一營長降成副營長,自己非要當營長。趙開自己開的頭,便無法收拾得了史德平,隻能苦笑認了。
看到宋兵出營,史德平便渾身興奮,眼中凶光大盛,當下便令一營也攻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