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校尉,建編於二十四年前。
由翁建章一手建立。
其最初的目的,是選拔軍中最為驍勇之兵士,擅長奇yin巧技之異士。
層層拔擢,暗中培養。
伏地校尉的存在,就猶如翁建章手上的一柄無往不利的尖刀,可以讓其在暗中行刺殺、作戰之事。
翁建章能坐鎮北宗域,鎮壓臥牛天朝不敢進犯……
這伏地校尉,要居首功。
整個北宗域,隻有翁建章,以及軍中上層等少數幾個人,知道伏地校尉的存在。
當然,天子是知道的。
或者說,翁建章本來就是在先帝的授意與支持之下,才創建的伏地校尉。
而後,先帝崩逝,開平帝登基。
開平帝自宮內密篆中知曉了伏地校尉的存在,便從翁建章的手上,奪了伏地校尉的掌控權。
自此。
伏地校尉不再歸翁建章一手調配、統禦。
其真正的領袖,變成了開平帝。
當然,開平帝給了翁建章繼續選拔伏地校尉的權利,不過想要調配、使用,還需要向開平帝請示。
自那以後,伏地校尉在開平帝的手上,開枝散葉。
很快,開平帝身邊鐵杆擁護的七王手上,就都多了一支伏地校尉精兵。
這背後到底有何種聯係,就連假「紅娟」知道的也不多,她在心中提到過,翁帥猜測之所以能將七王與開平帝聯係在一起的……
可能是路徑問題。
翁帥認為,七王和開平帝之所以如此同氣連枝,很可能是因為八人在路徑之上存在極其親密的聯係。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此……
翁帥還展開了更多的猜測,都被假「紅娟」寫在了信上。
翁帥猜測,開平帝修行的是「帝」之一途,這一點無需確認,而七王很可能修煉的是「信」之一途,而且他們所信仰的目標,不是旁人,正是開平帝。
隻有在這種信仰、與被信仰的關係作用下,才會實現八人這種真正同氣連枝的情況。
這個問題,翁帥直到死,都沒有得到確切答案。
無從確定。
還隻局限於一個猜測之上。
但總而言之,伏地校尉的規模越加擴展,麻煩也隨之而來。
畢竟……
養著這樣一群神兵,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子的。
可這筆記錄之外的開支,從哪裏找呢?
就算是開平帝,也會為錢這個問題而發愁。
更何況,伏地校尉雖好,作用雖大,但真正出手的次數不會太多,歸根結底是閑兵。
所以……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這些閑兵動起來,自己掙外快。
於是……
「暗坊」應運而生,專門為朝中文武群臣去做一些見不得台麵的事兒。
以此來牟利。
以這種暗層的關係網,來反饋伏地校尉的發展。
二者相輔相成而存在。
翁建章對於讓出伏地校尉的執掌權利。
其實並無異議,欣然應允。
在開平帝登基之時,翁建章雖然正值壯年,但操勞過度,滿頭華發,已然生出了些許退隱之意。
逐步放寬手中的權限,將權柄留給更多的人,他才能安然退位。
在這方麵,翁建章拎得清。
人精一般的人物,怎麽可能看不出開平帝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可……
縱使
是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把火最終會將他一並給燒掉。
而且,從心裏說,他並不認同暗坊的存在。
不能因為伏地校尉的出現,就醞釀出一係列遊走於黑暗中、從事見不得光行當的市場來吧?
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策略。
開平帝這是在枉顧大齊的法律法規,無視法度。
但偏偏,七王對此都格外讚同,並分別在其封地之上,用以暗坊來發展伏地校尉,養兵千日。
在翁帥活著時,曾無數次上書開平帝,希望能夠解散伏地校尉,就算不完全撤編、留下一部分兵力以備後效……那這暗坊也是必須要廢除的。
可開平帝並不聽。
通過其「帝」之一途的能力,不斷掩藏暗坊所做的事兒,為暗坊提供更高的空間。
是的。
開平帝和七王,才是暗坊最核心的操控者。
這種局勢,愈演愈烈。
伏地校尉的存在、暗坊的存在,為開平帝和七王做成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無法正大光明拿出來的事情。
滿足了其一己私欲。
因而,這是開平帝內心隱藏最深的隱秘,絕對不能曝光出來。
一旦曝光。
他「盛世明君」的人設就要崩了。..
他豈能允許這種事情發審?
翁帥對此也頗感力不從心,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也正因如此,他對於朝廷的昏聵、對於開平帝,就更加的失望。
心裏存了更多卸任的想法。
但……
翁建章知道這麽多的秘密,開平帝當然要將其牢牢地攥在手心裏。
不論翁帥如何放權,如何表示激流勇退之意,在開平帝的多重無理要求之下,始終保持著遵從的姿態。
開平帝卻顯然不準備放過他。
那一日……
也就是八年前的那次君臣私聊以後。
翁建章在聽到開平帝的意圖以後,心就徹底涼了。
再也沒有對這個王朝,存在半點希冀。
但他多年為帥,掌管著北宗域……城府極深,就算心裏存了反心,也不可能表露出來。
畢竟,這些年來,翁建章在開平帝麵前表現出來的人設,就是忠臣。
是北宗域的忠烈。
絕對不會悖逆天子命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開平帝萬分興奮、欣喜若狂之下,翁建章提出了兩個不太合乎開平帝心裏的條件。
第一,將晉文恕掉到梧陽城任職。
翁建章不希望自己選中的繼承人晉文恕,受到他的牽連。
翁建章保證過,晉文恕不知道哪怕任何一點有關於伏地校尉的事情。
開平帝答應了。
第二個條件……是讓開平帝解散伏地校尉,徹底撤編。
「此戰之後,陛下定能全殲臥牛天朝三十萬鐵騎,令臥牛天朝從此再無進犯我大齊之能!」
「可保我大齊,數十年太平,可保陛下的聖名流傳千古。」
「既天下太平,盛世將至,伏地校尉的存在便沒必要了,還望陛下解散伏地校尉!」
「我翁建章,必當身先士卒,當先解散掉我北宗域的伏地校尉。」
這個條件,開平帝猶豫了。
放著這麽一座金山,不去開墾,反而放棄。
這顯然不是他願意做的事情。
但左思右想……
翁建章隻是要求解散伏地校尉,卻並沒有徹底關閉暗坊。
隻要暗坊存在,伏地校尉要不要繼續存在下去,其實也沒那麽重要。
所以。
開平帝同意了,並且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當著翁建章的麵下了詔書。
屬於伏地校尉的短暫輝煌,就此化為塵埃。
在開平帝的印象中,伏地校尉化作塵土。
七王全部聽令行事,解散伏地校尉。
這條件本身就是翁建章自己提出來的,所以開平帝也不用懷疑翁建章繼續留著更多的伏地校尉以待後用。
開平帝滿意了。
可他並不知道,翁建章更加滿意。
翁帥早就算到,開平帝就算解散了伏地校尉,也不會關掉暗坊。
而這,正是他「滅齊遺計」中至關重要的一關!
「我活著時,定鼎北宗域三十年,鎮壓臥牛天朝不敢東出臥牛關,可以保境安民、救國護家。」
「我死後,也可以將這一切收回來。」
「也可以,毀滅大齊。」
信的再後麵。
將翁建章的整個計策,全部書於其上。
層層嵌套、層層掩飾,其實就是為了徹底掩護住一個核心人物!
晉文恕!
是的。
從翁建章提出條件,讓晉文恕調到梧陽城之時,翁帥就已經確定了這個計劃,並確定了由晉文恕來做這個核心人物。
他和開平帝做過保證,晉文恕絕對不知道任何有關伏地校尉與暗坊之事,對開平帝忠心耿耿。
開平帝這才答應晉文恕入京,這才留了晉文恕一條活命。
但實際上呢?
晉文恕知道!
而且……
晉文恕本身也是北宗域伏地校尉中的重要成員!
可為什麽入京七年,開平帝對此都毫無所查呢?
這是曆史偉力在發揮作用!
從翁建章決定要在死後,徹底毀滅掉大齊王朝開始……
他就與一直想要突破長明路徑,毀掉大齊王朝這個不該長久存在的王朝的曆史偉力,相契合。
曆史偉力對他施以了援手。
幫助晉文恕忘記了有關伏地校尉、有關暗坊的一切秘密。
有曆史偉力在,就連開平帝也查不出這裏麵的問題所在。
隻會以為晉文恕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而這個看似閑棋的人物,卻恰恰是整個布局的關鍵。
遺嶺之上。
翁建章連續對晉文恕說了三次「別怪我」,正是因為……晉文恕已經在毫無所察的情況下,成為了被翁建章所操控的一枚關鍵棋子。
他,隻有一個任務。
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弑君!
在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情況下,弑君!
這個計劃,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
分為好幾步。
第一,解散了伏地校尉,卻留下了暗坊。
這是極為關鍵的一步棋,因為隻要有暗坊存在,大齊最陰暗的一麵,就總會有被揭開的機會。
開平帝跟翁建章玩了文字遊戲,沒有解散暗坊。
這又何嚐不是翁建章提前預判好的布局呢?
從前,翁建章有多厭惡暗坊,那當他決心要毀滅大齊以後,就有多喜歡暗坊。
他心裏很清楚。
梧陽城暗坊,七王封地暗坊的存在,其實是大齊毀滅的一個重要誘因,是關鍵的導火索。
會加劇大齊毀滅的速度。
第二,北宗域的伏地校尉
,名亡實存。
看似徹底解散,所有成員各歸各位。
但實際上,他們的身上卻多了一個使命,為翁建章執行遺計!
翁建章手下的這批伏地校尉,都是他一個個經曆層層選拔挑出來的,其中最最需要的一種素養,就是忠誠。
不是對開平帝的忠誠。
而是對他這個北宗帥的絕對忠誠。
在命令麵前,他們會絕對執行。
何況,他們出身北宗域,為北宗域而戰,本身也非常信服翁建章。
對翁建章建立的功業,絕對的敬佩。
一聽說開平帝居然要翁建章以死成全君王之名,一眾忠心耿耿的伏地校尉全都怒了。
甚至不需要翁建章更多動員,便民意沸騰。
「他開平算是個什麽東西?」
「我們五軍將士在前線殺敵,浴血奮戰,不求馬革裹屍而還,隻為庇佑一方太平,可他開平帝到底在做什麽?」
「要我們去死?他自己怎麽不去死?」
「翁帥功蓋千秋,憑什麽為這等小人鋪就一條青雲之梯?」
「翁帥一聲令下,我等願追隨翁帥,殺入中州,奪那狗皇帝項上人頭!」
翁建章當年的反應,非常平靜。
因為他知道,他必須死。
如果他活著,這個計策根本沒有實施成功的可能性。
開平帝會對他、對整個北宗域百般防備。
隻有他死,才能讓開平帝飄到天上去,才能讓開平帝徹底忽略來自北宗域的威脅,欣然接受翁建章送上的通天英名。
於是……
一群悍不畏死,為報翁帥與北宗域將士之仇的死士,出現了。
他們在翁建章案爆發時,逃往不同去向。
當然……
這些人暗中是伏地校尉,但表麵上各自都有不同的身份,都在軍中有任職,還是人盡皆知的「翁派」。
翁建章案爆發以後。
他們這些隱藏於暗中的伏地校尉,聞風而動。
個個表麵身死,實際上隱藏於暗處。
晉文恕這些年明察暗訪,發現的翁派死傷殆盡之事,一直以為背後有個幕後真凶在操控。
一直以為,這層危險會籠罩在他的身上。
但實際上……
這些死法死狀全然不同的翁派人士背後,根本沒有什麽幕後真凶,也沒有什麽暗中操縱的大手……
也不是開平帝幹的。
開平帝占了這麽大個便宜,雖然也知道斬草除根,但他也沒把幾個翁派草莽當一回事兒,還不至於追到所有人、個個殺絕。
他自信,這些人掀不起什麽大浪。
所以,壓根沒有動手去殺。
或者說,就算是真的有這個所謂的大手,這隻大手也是翁建章。
是翁建章的謀劃。
是曆史偉力的加持作用。
幫助這些翁派人士,假死還生,遊走於不為世人所知的隱秘之處,為滅齊大計衝鋒陷陣。
他們瞞天過海,有曆史偉力的幫助,騙過了所有人。
包括大齊皇庭。
甚至包括全體長明官。
一開始,甚至還騙過了鄭懸舟。
盜命者二人組,就曾是翁派人士,是忠心於翁建章的伏地校尉。
遲江川入京的早,早年雖然也在北宗域戰陣多年,但其實並不是伏地校尉之人,對這些隱秘全然不知。
翁派人士潛伏入京,總要為自己尋找合適的身份。
於是,就
找到了遲江川的身份,合適使用。
他們可不知道,遲江川的遺骨裏,還隱藏著一縷意識。
更不知道,還有個從異界闖過來的鄭懸舟,通過遲江川的遺骨意識,了解到了其謀劃的冰山一角。
下麵。
計劃進入第三步。
製造混亂。
隱修司司主大案爆發,引來京城劇變。
引起開平帝的矚目。
後續,還有更多的混亂會爆發。
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讓整個梧陽城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司主大案,其實隻是一個開始。
在翁建章留下的遺計中,後麵有層層嵌套的一係列案子爆發。
從朝中的每一個關鍵部門。
六部,隱修司,禦史台,三司,內閣,無一能幸免。
以點及麵,最終發展到龍脈禁地,將龍脈禁地中隱藏多年的那些老家夥,也給拉進居中,攪得一團混亂。
而且這些案子、並非全無幹係,背後其實織就了一張大網。
這張大網,就是暗坊!
翁派人士會逐步將暗坊的存在,徹底揭示於天下麵前。
將開平帝最最真實的一麵,掀開給天下之人看!
最後一步。
將晉文恕這個隱藏至深的棋子啟用,在天下驚動、王朝不穩之際,給出致命一擊。
徹底終結了開平帝的生命。
整個計劃,全盤掌握。
都是翁建章死後的謀劃,一切清晰明了。
而實際上,按照曆史的正確進程,翁建章真的成功了。
鄭懸舟事後結合信上的內容,以及從「一號」那邊旁敲側擊問出來的信息、還有秘卷庫中的一些記錄。
抽絲剝繭,仔細分析一番以後,基本確定了曆史正確進程的發展……
畢竟。
原本他們對此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清不楚。
而現在,有這封信的內容存在,那就是通過正確答案來反推過程,情況就簡單多了。
在曆史的正確進程中:
翁建章遺計滅大齊。
曆史偉力橫插一腳,在長明官的眼皮子底下瞞天過海。
綜合之下,翁派伏地校尉將梧陽城、七王封地,攪弄的一片亂麻,最終還將龍脈禁地的老家夥們給拉入局中。
此外,翁派人士隱藏在暗處,甚至還催化了融道宗與皇庭之戰一把,搞得融道宗差點覆滅。
大齊皇庭這邊也元氣大傷。
齊扇九直接身負重傷,斷絕了飛升之路。
可謂鷸蚌相爭、翁派坐收漁利。
天下震動。
開平帝明君身份崩塌。
國運極端不穩,險些覆滅。
龍脈禁地的老祖宗嚐得宿命,突破到宿命天師,準備趁此時節飛升。
已然瘋狂的開平帝,豈能允許宿命天師安然飛升?
他預感到大氣將要滅亡。
也預感到,未來的天下不再屬於他。
他不甘心。
他看不得後來者居上。
於是……以大齊僅剩不多的國運,鎮壓宿命天師,強逼其不能飛升。
留下了一顆宿命種,便是後世的齊因血咒。
------題外話------
寫完這章,有點悵然。
因為寫到這裏是真的將全部的亡國之因,都公布出來了。
在原本的劇情中,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一
封信上全講出來。
中州暗坊、七王暗坊,這裏都是有伏筆和布局的。
是要從底層一點點挖掘出來的。
就像是拚拚圖。
但在節奏加快、刪減大綱以後,再這麽搞顯然不太現實了。
這章過後……
也基本意味著,這本書真的要收官了。
目測一下,本書還有四十章左右完結吧。
該填的坑一個都不會落下,但沒法填的坑,那就是沒法填了。
大綱刪減的太多了……
大家且看且珍惜。
我已經在準備新書的設定了。
新書是個相對輕鬆一些、入坑門檻要更低一些的爽文。
比這本書好寫很多吧。
希望大家到時候也能來支持一下。
晚安。
由翁建章一手建立。
其最初的目的,是選拔軍中最為驍勇之兵士,擅長奇yin巧技之異士。
層層拔擢,暗中培養。
伏地校尉的存在,就猶如翁建章手上的一柄無往不利的尖刀,可以讓其在暗中行刺殺、作戰之事。
翁建章能坐鎮北宗域,鎮壓臥牛天朝不敢進犯……
這伏地校尉,要居首功。
整個北宗域,隻有翁建章,以及軍中上層等少數幾個人,知道伏地校尉的存在。
當然,天子是知道的。
或者說,翁建章本來就是在先帝的授意與支持之下,才創建的伏地校尉。
而後,先帝崩逝,開平帝登基。
開平帝自宮內密篆中知曉了伏地校尉的存在,便從翁建章的手上,奪了伏地校尉的掌控權。
自此。
伏地校尉不再歸翁建章一手調配、統禦。
其真正的領袖,變成了開平帝。
當然,開平帝給了翁建章繼續選拔伏地校尉的權利,不過想要調配、使用,還需要向開平帝請示。
自那以後,伏地校尉在開平帝的手上,開枝散葉。
很快,開平帝身邊鐵杆擁護的七王手上,就都多了一支伏地校尉精兵。
這背後到底有何種聯係,就連假「紅娟」知道的也不多,她在心中提到過,翁帥猜測之所以能將七王與開平帝聯係在一起的……
可能是路徑問題。
翁帥認為,七王和開平帝之所以如此同氣連枝,很可能是因為八人在路徑之上存在極其親密的聯係。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此……
翁帥還展開了更多的猜測,都被假「紅娟」寫在了信上。
翁帥猜測,開平帝修行的是「帝」之一途,這一點無需確認,而七王很可能修煉的是「信」之一途,而且他們所信仰的目標,不是旁人,正是開平帝。
隻有在這種信仰、與被信仰的關係作用下,才會實現八人這種真正同氣連枝的情況。
這個問題,翁帥直到死,都沒有得到確切答案。
無從確定。
還隻局限於一個猜測之上。
但總而言之,伏地校尉的規模越加擴展,麻煩也隨之而來。
畢竟……
養著這樣一群神兵,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子的。
可這筆記錄之外的開支,從哪裏找呢?
就算是開平帝,也會為錢這個問題而發愁。
更何況,伏地校尉雖好,作用雖大,但真正出手的次數不會太多,歸根結底是閑兵。
所以……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這些閑兵動起來,自己掙外快。
於是……
「暗坊」應運而生,專門為朝中文武群臣去做一些見不得台麵的事兒。
以此來牟利。
以這種暗層的關係網,來反饋伏地校尉的發展。
二者相輔相成而存在。
翁建章對於讓出伏地校尉的執掌權利。
其實並無異議,欣然應允。
在開平帝登基之時,翁建章雖然正值壯年,但操勞過度,滿頭華發,已然生出了些許退隱之意。
逐步放寬手中的權限,將權柄留給更多的人,他才能安然退位。
在這方麵,翁建章拎得清。
人精一般的人物,怎麽可能看不出開平帝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可……
縱使
是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把火最終會將他一並給燒掉。
而且,從心裏說,他並不認同暗坊的存在。
不能因為伏地校尉的出現,就醞釀出一係列遊走於黑暗中、從事見不得光行當的市場來吧?
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策略。
開平帝這是在枉顧大齊的法律法規,無視法度。
但偏偏,七王對此都格外讚同,並分別在其封地之上,用以暗坊來發展伏地校尉,養兵千日。
在翁帥活著時,曾無數次上書開平帝,希望能夠解散伏地校尉,就算不完全撤編、留下一部分兵力以備後效……那這暗坊也是必須要廢除的。
可開平帝並不聽。
通過其「帝」之一途的能力,不斷掩藏暗坊所做的事兒,為暗坊提供更高的空間。
是的。
開平帝和七王,才是暗坊最核心的操控者。
這種局勢,愈演愈烈。
伏地校尉的存在、暗坊的存在,為開平帝和七王做成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無法正大光明拿出來的事情。
滿足了其一己私欲。
因而,這是開平帝內心隱藏最深的隱秘,絕對不能曝光出來。
一旦曝光。
他「盛世明君」的人設就要崩了。..
他豈能允許這種事情發審?
翁帥對此也頗感力不從心,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也正因如此,他對於朝廷的昏聵、對於開平帝,就更加的失望。
心裏存了更多卸任的想法。
但……
翁建章知道這麽多的秘密,開平帝當然要將其牢牢地攥在手心裏。
不論翁帥如何放權,如何表示激流勇退之意,在開平帝的多重無理要求之下,始終保持著遵從的姿態。
開平帝卻顯然不準備放過他。
那一日……
也就是八年前的那次君臣私聊以後。
翁建章在聽到開平帝的意圖以後,心就徹底涼了。
再也沒有對這個王朝,存在半點希冀。
但他多年為帥,掌管著北宗域……城府極深,就算心裏存了反心,也不可能表露出來。
畢竟,這些年來,翁建章在開平帝麵前表現出來的人設,就是忠臣。
是北宗域的忠烈。
絕對不會悖逆天子命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開平帝萬分興奮、欣喜若狂之下,翁建章提出了兩個不太合乎開平帝心裏的條件。
第一,將晉文恕掉到梧陽城任職。
翁建章不希望自己選中的繼承人晉文恕,受到他的牽連。
翁建章保證過,晉文恕不知道哪怕任何一點有關於伏地校尉的事情。
開平帝答應了。
第二個條件……是讓開平帝解散伏地校尉,徹底撤編。
「此戰之後,陛下定能全殲臥牛天朝三十萬鐵騎,令臥牛天朝從此再無進犯我大齊之能!」
「可保我大齊,數十年太平,可保陛下的聖名流傳千古。」
「既天下太平,盛世將至,伏地校尉的存在便沒必要了,還望陛下解散伏地校尉!」
「我翁建章,必當身先士卒,當先解散掉我北宗域的伏地校尉。」
這個條件,開平帝猶豫了。
放著這麽一座金山,不去開墾,反而放棄。
這顯然不是他願意做的事情。
但左思右想……
翁建章隻是要求解散伏地校尉,卻並沒有徹底關閉暗坊。
隻要暗坊存在,伏地校尉要不要繼續存在下去,其實也沒那麽重要。
所以。
開平帝同意了,並且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當著翁建章的麵下了詔書。
屬於伏地校尉的短暫輝煌,就此化為塵埃。
在開平帝的印象中,伏地校尉化作塵土。
七王全部聽令行事,解散伏地校尉。
這條件本身就是翁建章自己提出來的,所以開平帝也不用懷疑翁建章繼續留著更多的伏地校尉以待後用。
開平帝滿意了。
可他並不知道,翁建章更加滿意。
翁帥早就算到,開平帝就算解散了伏地校尉,也不會關掉暗坊。
而這,正是他「滅齊遺計」中至關重要的一關!
「我活著時,定鼎北宗域三十年,鎮壓臥牛天朝不敢東出臥牛關,可以保境安民、救國護家。」
「我死後,也可以將這一切收回來。」
「也可以,毀滅大齊。」
信的再後麵。
將翁建章的整個計策,全部書於其上。
層層嵌套、層層掩飾,其實就是為了徹底掩護住一個核心人物!
晉文恕!
是的。
從翁建章提出條件,讓晉文恕調到梧陽城之時,翁帥就已經確定了這個計劃,並確定了由晉文恕來做這個核心人物。
他和開平帝做過保證,晉文恕絕對不知道任何有關伏地校尉與暗坊之事,對開平帝忠心耿耿。
開平帝這才答應晉文恕入京,這才留了晉文恕一條活命。
但實際上呢?
晉文恕知道!
而且……
晉文恕本身也是北宗域伏地校尉中的重要成員!
可為什麽入京七年,開平帝對此都毫無所查呢?
這是曆史偉力在發揮作用!
從翁建章決定要在死後,徹底毀滅掉大齊王朝開始……
他就與一直想要突破長明路徑,毀掉大齊王朝這個不該長久存在的王朝的曆史偉力,相契合。
曆史偉力對他施以了援手。
幫助晉文恕忘記了有關伏地校尉、有關暗坊的一切秘密。
有曆史偉力在,就連開平帝也查不出這裏麵的問題所在。
隻會以為晉文恕是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而這個看似閑棋的人物,卻恰恰是整個布局的關鍵。
遺嶺之上。
翁建章連續對晉文恕說了三次「別怪我」,正是因為……晉文恕已經在毫無所察的情況下,成為了被翁建章所操控的一枚關鍵棋子。
他,隻有一個任務。
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弑君!
在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情況下,弑君!
這個計劃,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
分為好幾步。
第一,解散了伏地校尉,卻留下了暗坊。
這是極為關鍵的一步棋,因為隻要有暗坊存在,大齊最陰暗的一麵,就總會有被揭開的機會。
開平帝跟翁建章玩了文字遊戲,沒有解散暗坊。
這又何嚐不是翁建章提前預判好的布局呢?
從前,翁建章有多厭惡暗坊,那當他決心要毀滅大齊以後,就有多喜歡暗坊。
他心裏很清楚。
梧陽城暗坊,七王封地暗坊的存在,其實是大齊毀滅的一個重要誘因,是關鍵的導火索。
會加劇大齊毀滅的速度。
第二,北宗域的伏地校尉
,名亡實存。
看似徹底解散,所有成員各歸各位。
但實際上,他們的身上卻多了一個使命,為翁建章執行遺計!
翁建章手下的這批伏地校尉,都是他一個個經曆層層選拔挑出來的,其中最最需要的一種素養,就是忠誠。
不是對開平帝的忠誠。
而是對他這個北宗帥的絕對忠誠。
在命令麵前,他們會絕對執行。
何況,他們出身北宗域,為北宗域而戰,本身也非常信服翁建章。
對翁建章建立的功業,絕對的敬佩。
一聽說開平帝居然要翁建章以死成全君王之名,一眾忠心耿耿的伏地校尉全都怒了。
甚至不需要翁建章更多動員,便民意沸騰。
「他開平算是個什麽東西?」
「我們五軍將士在前線殺敵,浴血奮戰,不求馬革裹屍而還,隻為庇佑一方太平,可他開平帝到底在做什麽?」
「要我們去死?他自己怎麽不去死?」
「翁帥功蓋千秋,憑什麽為這等小人鋪就一條青雲之梯?」
「翁帥一聲令下,我等願追隨翁帥,殺入中州,奪那狗皇帝項上人頭!」
翁建章當年的反應,非常平靜。
因為他知道,他必須死。
如果他活著,這個計策根本沒有實施成功的可能性。
開平帝會對他、對整個北宗域百般防備。
隻有他死,才能讓開平帝飄到天上去,才能讓開平帝徹底忽略來自北宗域的威脅,欣然接受翁建章送上的通天英名。
於是……
一群悍不畏死,為報翁帥與北宗域將士之仇的死士,出現了。
他們在翁建章案爆發時,逃往不同去向。
當然……
這些人暗中是伏地校尉,但表麵上各自都有不同的身份,都在軍中有任職,還是人盡皆知的「翁派」。
翁建章案爆發以後。
他們這些隱藏於暗中的伏地校尉,聞風而動。
個個表麵身死,實際上隱藏於暗處。
晉文恕這些年明察暗訪,發現的翁派死傷殆盡之事,一直以為背後有個幕後真凶在操控。
一直以為,這層危險會籠罩在他的身上。
但實際上……
這些死法死狀全然不同的翁派人士背後,根本沒有什麽幕後真凶,也沒有什麽暗中操縱的大手……
也不是開平帝幹的。
開平帝占了這麽大個便宜,雖然也知道斬草除根,但他也沒把幾個翁派草莽當一回事兒,還不至於追到所有人、個個殺絕。
他自信,這些人掀不起什麽大浪。
所以,壓根沒有動手去殺。
或者說,就算是真的有這個所謂的大手,這隻大手也是翁建章。
是翁建章的謀劃。
是曆史偉力的加持作用。
幫助這些翁派人士,假死還生,遊走於不為世人所知的隱秘之處,為滅齊大計衝鋒陷陣。
他們瞞天過海,有曆史偉力的幫助,騙過了所有人。
包括大齊皇庭。
甚至包括全體長明官。
一開始,甚至還騙過了鄭懸舟。
盜命者二人組,就曾是翁派人士,是忠心於翁建章的伏地校尉。
遲江川入京的早,早年雖然也在北宗域戰陣多年,但其實並不是伏地校尉之人,對這些隱秘全然不知。
翁派人士潛伏入京,總要為自己尋找合適的身份。
於是,就
找到了遲江川的身份,合適使用。
他們可不知道,遲江川的遺骨裏,還隱藏著一縷意識。
更不知道,還有個從異界闖過來的鄭懸舟,通過遲江川的遺骨意識,了解到了其謀劃的冰山一角。
下麵。
計劃進入第三步。
製造混亂。
隱修司司主大案爆發,引來京城劇變。
引起開平帝的矚目。
後續,還有更多的混亂會爆發。
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讓整個梧陽城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司主大案,其實隻是一個開始。
在翁建章留下的遺計中,後麵有層層嵌套的一係列案子爆發。
從朝中的每一個關鍵部門。
六部,隱修司,禦史台,三司,內閣,無一能幸免。
以點及麵,最終發展到龍脈禁地,將龍脈禁地中隱藏多年的那些老家夥,也給拉進居中,攪得一團混亂。
而且這些案子、並非全無幹係,背後其實織就了一張大網。
這張大網,就是暗坊!
翁派人士會逐步將暗坊的存在,徹底揭示於天下麵前。
將開平帝最最真實的一麵,掀開給天下之人看!
最後一步。
將晉文恕這個隱藏至深的棋子啟用,在天下驚動、王朝不穩之際,給出致命一擊。
徹底終結了開平帝的生命。
整個計劃,全盤掌握。
都是翁建章死後的謀劃,一切清晰明了。
而實際上,按照曆史的正確進程,翁建章真的成功了。
鄭懸舟事後結合信上的內容,以及從「一號」那邊旁敲側擊問出來的信息、還有秘卷庫中的一些記錄。
抽絲剝繭,仔細分析一番以後,基本確定了曆史正確進程的發展……
畢竟。
原本他們對此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清不楚。
而現在,有這封信的內容存在,那就是通過正確答案來反推過程,情況就簡單多了。
在曆史的正確進程中:
翁建章遺計滅大齊。
曆史偉力橫插一腳,在長明官的眼皮子底下瞞天過海。
綜合之下,翁派伏地校尉將梧陽城、七王封地,攪弄的一片亂麻,最終還將龍脈禁地的老家夥們給拉入局中。
此外,翁派人士隱藏在暗處,甚至還催化了融道宗與皇庭之戰一把,搞得融道宗差點覆滅。
大齊皇庭這邊也元氣大傷。
齊扇九直接身負重傷,斷絕了飛升之路。
可謂鷸蚌相爭、翁派坐收漁利。
天下震動。
開平帝明君身份崩塌。
國運極端不穩,險些覆滅。
龍脈禁地的老祖宗嚐得宿命,突破到宿命天師,準備趁此時節飛升。
已然瘋狂的開平帝,豈能允許宿命天師安然飛升?
他預感到大氣將要滅亡。
也預感到,未來的天下不再屬於他。
他不甘心。
他看不得後來者居上。
於是……以大齊僅剩不多的國運,鎮壓宿命天師,強逼其不能飛升。
留下了一顆宿命種,便是後世的齊因血咒。
------題外話------
寫完這章,有點悵然。
因為寫到這裏是真的將全部的亡國之因,都公布出來了。
在原本的劇情中,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一
封信上全講出來。
中州暗坊、七王暗坊,這裏都是有伏筆和布局的。
是要從底層一點點挖掘出來的。
就像是拚拚圖。
但在節奏加快、刪減大綱以後,再這麽搞顯然不太現實了。
這章過後……
也基本意味著,這本書真的要收官了。
目測一下,本書還有四十章左右完結吧。
該填的坑一個都不會落下,但沒法填的坑,那就是沒法填了。
大綱刪減的太多了……
大家且看且珍惜。
我已經在準備新書的設定了。
新書是個相對輕鬆一些、入坑門檻要更低一些的爽文。
比這本書好寫很多吧。
希望大家到時候也能來支持一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