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為武當祖師張三豐所創,“太極”一詞源出《周易·係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就是大的意思,“極”就是開始或頂點的意思。宋朝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第一句話就是“無極而太極”,並非說太極從無極產生,而是“太極本無極”之意,意即“太極”是產生萬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


    口訣: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皆既神明,心靜身正,益氣運行,開闊虛實,內外合一,運柔成鋼,剛柔並用,太極陰陽,有柔有鋼,鋼柔並濟,靜發自如。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製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將天地比作一個大字宙,人體為小宇宙,人為太極之體不可不動,這種動是在意識調控下的周身協調運動,包括內髒、體表、四肢百骸,所以太極拳運動要求在動作過程中,一動俱動,全身從思想到肢體以至各個部分,盡可能多的參與運動,而且是高度協調精細的運動,絕非局部動,或分開無序動,這點應在練習中不斷體悟。一動俱動原則的掌握,重在找到人體運動的中心環節,並以它領導倉身各個關節運動,作到一動俱動。


    拳論講“勁起於腳跟,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等等,這是要求全身節節鬆開,一鬆到底,節節貫串,周身一氣,其中腰為主宰,腰是節節貫串的樞紐,相當於中轉站,也是人體的最大關節所在部位,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大關節帶動小關節原理,所以太極拳亦突出腰的主宰作用,強調源動於腰,一動百動的技術要求。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采(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拳法精要。


    出處《倚天屠龍記》張三豐。


    天訣:這部經書博大精深,記載達摩祖師一生武學要旨,故謂為「天訣」。天絕僧的拳掌劍三寶神通如意,盡出所藏,其中那套「菩提達摩三十三天劍」,更是這部武經裏的要旨,菩提達摩三十三天劍的最後一式名為「涅盤往生」,能一瞬擊出三百四十三劍,威力極大,天絕曾告誡楊肅觀,此招不可輕易施展。


    出處《英雄誌》天絕僧。


    不死印法:不死印法是魔門功法變異出來的幻術,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利用陰陽相生,物極必反的原理,通過真氣的快速生死轉換以致幾乎源源不絕而且不會有回不過氣的現象,能夠隨意在生死二氣之間轉變切換。


    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奧義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氣的極速轉換來借勁化勁,將別人攻來的真氣(死氣)轉化為生氣,回複自己的氣血,如何將自己的真氣內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法門。


    口訣:


    損悅者,機危之決也。事有適然,物有成敗,機危之動,不可不察。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於事。悅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之辭。”


    “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意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死七幻第一式「以虛還實」第二式「以偏概全」第三式「以身試法」第四式「以卵擊石」第五式「以逸待勞」第六式「以有為無」第七式「以生入滅」


    出處《大唐雙龍傳》石之軒。


    戰神圖錄:並不是一本書、一幅畫,甚至不是有文字記載的數據,它隻是一批懸浮於空中的浮雕,靜靜存在於「戰神殿」的一隅,靜待世人將它心領神會,頓悟出至高無上的究極武學境界-「破碎虛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戰神圖錄》的四十九副浮雕圖講述的是武學至理,這些武學至理可以運用在任何武功招式上,無論用刀用劍甚至是用拳的都可以。


    四十九圖為:法通靈岸、戰神初現、寒冰龍涎、火焰飛擊、金玉萬堅、陰陽相繼、過忌無損、日月精華、輕煙飛漫、空用之神、斷脈神訣、玄武白虎、秋風如刀、遷變融貫、天地鬼神、道遠流虛、九三重剛、百眼金芒、神馬奔雷、動靜之機、孚號有厲、伏土千化、大地精萃、玄天一氣、天時無違、樹靜石動、白霧幻影、道見百山、伏氣中結、仙鶴神喙、山澤風雷、赤雷三擊、妙法有源、太陰冥水、長生未散、破碎虛空。


    達到四十九副圖裏的第二副圖「天地太極」的境界,可以利用雷電宇宙的能量迅速複原內力。


    簡單的說,使用者就是可以吸收天地萬物精華為自身的內力,與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相結合,達至陰陽互易、循環不息,內力無邊無際,一擋百萬、千萬便不是神話。


    至陽和至陰的圓滿結合,也就是《戰神圖錄》最終極的功法。


    出處《破碎虛空》韓柏。


    長生訣:此書以甲骨文寫成,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沒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全書共七千四百種字形,但隻有三千多個字形算是被破譯了出來。書內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曾看過此書者的注譯,但往往比原文更使人模不著頭腦。猶幸書內有七副人形圖,姿態無一相向,並以各項各樣的符號例如紅點,箭頭等指引,似在述說某種修煉的法門,但不諳其意者不練猶可,若勉強依其中某種符號催動內氣,立時氣血翻騰,隨著更會走火入魔,危險之極。


    《長生訣》是道門絕頂駐顏養生奇功,修習後長駐容顏不老,長壽如龜。所以得名長生訣。


    《長生訣》的七幅圖的箭咀分作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標記,每色箭咀看來都像說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功法,不但路徑有異,選取的穴脈亦大不相同。


    《長生訣》練氣法門是以奇經八脈為主修,十二正經為輔助。其中以第六圖與第七圖最為複雜,第六圖是一幅似在走路的圖像,經脈穴位以紅點虛線標示,與第七幅全無分別,但行氣的方式卻剛好相反。似是起始的箭咀,對正頭頂天靈穴。是起於天靈,歸於天靈。第七幅圖卻是仰臥的人像,箭咀指的卻是右足湧泉穴,最後歸結卻是左足湧泉穴。


    出處《大唐雙龍傳》徐子陵。


    慈航劍典:以「氣主靈神心」五大要訣為綱領,分別是「劍氣長江」、「劍主天地」、「劍靈寰宇」、「劍神無我」、「劍心通明」。


    全卷分十三章,以「靜」、「守」、「虛」、「無」為主。


    劍典中第十三章記載著一種徘徊於死亡邊沿般的枯禪坐,名為「死關」,假若道行未夠者妄自修行,會全身精血爆裂而亡。黃易小說中隻要《覆雨翻雲》中得到「魔種」的秦夢瑤邁入「死關」,但成功與否則沒有寫到。


    出處《破碎虛空》秦夢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武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裏江湖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裏江湖遠並收藏天地武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