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六璽·餌三
我,劉辯,開局自帶武將模板 作者:武德服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雀門外,戒備森嚴。
二百衛尉刀明甲亮,一言不發,壓得人喘不過氣。
宮城牆根兒底下,有石灰畫出的白圈數個,在月色照應下閃著點點熒光,格外的惹眼。
“來~抬抬腳~”
一個老兵提著灰壺熟練地畫出又一個粉圈,身後兩名軍士手執長槍一言不發的將幾個人趕入圈內,隨後轉身就走。
“這……當我等是豬彘麽!你們……欺人太甚,我家大人乃是……”
一個披著甲、頭盔和兵器卻被收走的中年漢子跳腳就欲大罵,卻被兩個軍士陰冷眼神一掃,立刻閉嘴不敢再言。
見幾人走遠,旁邊圈子裏一個看上去就很健談的家夥湊了過來,臉上寫的全是見人落難的得意。
“嘿,兄弟!哪家府上的?”
“誰跟你是兄弟,我家大人乃是當朝太宰丞……”
那丟人將軍顯然還沒搞清楚狀況,滿臉晦氣的就要懟回去,結果那來搭訕之人卻笑了。
“太宰丞?四百石的小官也這般跋扈,我家大人還是諫議大夫呢,還不是在這圈裏老實呆著?”
一聽對方背後主人是自家上官,那將軍頓覺臉上無光,一下沒了氣焰,拔腿就要踏出麵前白圈,去找那些兵士理論。
“哎,你可想清楚。出圈者格殺勿論,你不會沒聽見吧?”
自從那日宮城一戰何進以血為界之後,這畫線的規矩便在京營中傳開了。對那些讀書不多的大頭兵來說,界線如同軍令,用在整訓之中效果出奇的好。
隻不過,這一次又被活學活用回這裏,也算是回歸本源了。
別人好心提醒,自然要先聽一下,不過那將軍嘴上卻不服輸,恨恨道:“我可是有官職的朝廷命官,就不信他們還敢在這宮門之外擅殺朝廷官員!”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之後,那話頭陰損的家夥更是不屑冷笑,頤指遠處。
“命官?勞煩踮踮腳,看看那邊堆著的是什麽物事!”
將軍聞言,順著他鼻尖指點的方向看過去,隻見月色下一團黑影堆疊出一個小包,離得太遠卻看不出是什麽。
“看清了?上一批仗著力大跑出圈子理論的,現在都在那邊兒堆著呢。”
話說的輕描淡寫,那將軍聞言卻是倒吸一口涼氣,聞著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抬起的一條腿悄悄地收了回來。
“這群人當真如此跋扈?不行,我家老爺還等著消息,我得……想辦法溜回去,老子也是軍中練出來的,這些年也沒鬆懈,真跑起來,他們未必追的上。”
“溜回去?前麵就是護城河,你想往哪溜?”旁邊一個倚著城牆閉目養神的人嗤聲冷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今夜這熱鬧……唉……我等就安心歇息,一切都待明日再說吧。”
“是了是了……”
最開始搭訕那人剛要調教調教新來的,一陣馬蹄聲響踏破夜色由遠及近,打斷了他的話。
“哎?這次的人馬不少,看樣子是什麽大家貴府,這下有樂子看了!”
他們都是小頭小麵的人物,三五成群來打探消息,多的也就十幾個,自然掀不起大風浪。
可看來人這副架勢,卻不是普通人家,到時真的打起來,他們或許就有可乘之機。
……
“大人,又有人來了。”
“拉去一旁。”
“不是……大人,這次的來頭不小。”
“哦?”
那文官打扮的大人連忙攀上城樓垛口遠遠望去,正見一支隊伍帶著人馬水車飛奔而來,打頭舉著的將旗,上書“皇甫”二字。
負責配合看守朱雀門這一位將來也是大大有名,隻是此時卻完全無法與來人相比,一看到那旗子,就立刻變了臉色快步跑回城門樓。
推開門,看向一眾屬官,一指邊上擺滿文書的架子。
“快,把皇甫將軍的找出來!手腳麻利些。”
“哪,哪位皇甫將軍?”屬官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還有些懵。
“混賬!你說哪位!?”
那城門官也不管了,自己動手,在架子最醒目的地方翻出一張帛卷,確認了上麵的名字,然後腳步不停飛奔跑下了城門樓。
也多虧他跑的快些,剛到禦橋之上時正碰上劍拔弩張的一幕。
“大膽!你們將軍擅鎖宮城是奉了誰的旨意,敢如此妄為!”
守橋將軍知道來人身份,職責所在卻不能讓開,隻好低頭不語,卻隻堅定的擋在馬前。
那文官眼見一觸即發,連忙幾步跑過來一把牽住皇甫嵩馬韁。
“老將軍,老將軍,且息怒,聽我一言。”
“荀攸!當初大將軍征辟你時,我還道你忠勤,卻不想也是如此……”
那文官正是荀攸、荀公達,如今潁川荀氏中一個平平無奇的小人物。
此時的他還沒受家族看重,又未經曆政事曆練,隻是何進提拔起的一個區區黃門侍郎而已。
不過黃門侍郎自有其職責,皇甫嵩雖在氣頭上,卻也立刻冷靜下來,俯身細聽他要說些什麽。
“陛下有旨意給老將軍,下官不敢多言,您看過自會清楚。”
就在剛剛劉辯交代他來守城門時,早就給了吩咐,鬼鬼祟祟打探消息的通通留下,帶援兵來救火的有提前準備好的旨意。
若是看了旨意還另有他想,趁火打劫的……
劉辯對皇甫嵩為人還是很有好感的,不參與朝爭這一點,在他這裏就是很大的加分項。
不過,好感歸好感,特殊待遇卻是沒有的。
皇甫嵩接過那聖旨,抖開一看,頓時就是一愣。
上麵文字不多,大體就是說宮內起火並非意外、放安心回府休息、今日之事保密雲雲,隻是後麵那印璽蓋的著實多了些。
一旁荀攸也不是第一次見人讀聖旨後這個表情,暗道一聲這臨時差遣不好幹,連忙解釋:
“陛下怕老將軍不信,特意找大將軍用了將印,還把太後的印璽也用上了。至於陛下自己的……”
說到這,荀攸也有些繃不住,索性不說下去。
皇甫嵩高居馬背,看著那聖旨上蓋的亂七八糟的六枚皇帝大印,太陽穴就是一跳。
“荒唐!帝王印璽各有功用,哪能如此亂來!”
嘴上雖說荒唐,心裏卻已然信了九分。
這是他那位皇帝陛下幹得出的事,若這種時候隻有一枚印,還用對了,反倒不正常!
見老將軍神色稍緩,荀攸連忙拱手施禮。
“那老將軍且回府……”
“不,我就在這。等到明日上朝,自去問問陛下這胡亂用印之事!”
現在回府絕對不放心,皇甫嵩決定就在這城門外等著,以防有變。
老將軍索性也帶人到了城牆根兒,盤膝而坐,將大刀橫在膝上,這才招呼荀攸過來:
“來,叫你的人給本官也畫上個圈圈兒!”
荀攸:“……”
二百衛尉刀明甲亮,一言不發,壓得人喘不過氣。
宮城牆根兒底下,有石灰畫出的白圈數個,在月色照應下閃著點點熒光,格外的惹眼。
“來~抬抬腳~”
一個老兵提著灰壺熟練地畫出又一個粉圈,身後兩名軍士手執長槍一言不發的將幾個人趕入圈內,隨後轉身就走。
“這……當我等是豬彘麽!你們……欺人太甚,我家大人乃是……”
一個披著甲、頭盔和兵器卻被收走的中年漢子跳腳就欲大罵,卻被兩個軍士陰冷眼神一掃,立刻閉嘴不敢再言。
見幾人走遠,旁邊圈子裏一個看上去就很健談的家夥湊了過來,臉上寫的全是見人落難的得意。
“嘿,兄弟!哪家府上的?”
“誰跟你是兄弟,我家大人乃是當朝太宰丞……”
那丟人將軍顯然還沒搞清楚狀況,滿臉晦氣的就要懟回去,結果那來搭訕之人卻笑了。
“太宰丞?四百石的小官也這般跋扈,我家大人還是諫議大夫呢,還不是在這圈裏老實呆著?”
一聽對方背後主人是自家上官,那將軍頓覺臉上無光,一下沒了氣焰,拔腿就要踏出麵前白圈,去找那些兵士理論。
“哎,你可想清楚。出圈者格殺勿論,你不會沒聽見吧?”
自從那日宮城一戰何進以血為界之後,這畫線的規矩便在京營中傳開了。對那些讀書不多的大頭兵來說,界線如同軍令,用在整訓之中效果出奇的好。
隻不過,這一次又被活學活用回這裏,也算是回歸本源了。
別人好心提醒,自然要先聽一下,不過那將軍嘴上卻不服輸,恨恨道:“我可是有官職的朝廷命官,就不信他們還敢在這宮門之外擅殺朝廷官員!”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之後,那話頭陰損的家夥更是不屑冷笑,頤指遠處。
“命官?勞煩踮踮腳,看看那邊堆著的是什麽物事!”
將軍聞言,順著他鼻尖指點的方向看過去,隻見月色下一團黑影堆疊出一個小包,離得太遠卻看不出是什麽。
“看清了?上一批仗著力大跑出圈子理論的,現在都在那邊兒堆著呢。”
話說的輕描淡寫,那將軍聞言卻是倒吸一口涼氣,聞著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抬起的一條腿悄悄地收了回來。
“這群人當真如此跋扈?不行,我家老爺還等著消息,我得……想辦法溜回去,老子也是軍中練出來的,這些年也沒鬆懈,真跑起來,他們未必追的上。”
“溜回去?前麵就是護城河,你想往哪溜?”旁邊一個倚著城牆閉目養神的人嗤聲冷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今夜這熱鬧……唉……我等就安心歇息,一切都待明日再說吧。”
“是了是了……”
最開始搭訕那人剛要調教調教新來的,一陣馬蹄聲響踏破夜色由遠及近,打斷了他的話。
“哎?這次的人馬不少,看樣子是什麽大家貴府,這下有樂子看了!”
他們都是小頭小麵的人物,三五成群來打探消息,多的也就十幾個,自然掀不起大風浪。
可看來人這副架勢,卻不是普通人家,到時真的打起來,他們或許就有可乘之機。
……
“大人,又有人來了。”
“拉去一旁。”
“不是……大人,這次的來頭不小。”
“哦?”
那文官打扮的大人連忙攀上城樓垛口遠遠望去,正見一支隊伍帶著人馬水車飛奔而來,打頭舉著的將旗,上書“皇甫”二字。
負責配合看守朱雀門這一位將來也是大大有名,隻是此時卻完全無法與來人相比,一看到那旗子,就立刻變了臉色快步跑回城門樓。
推開門,看向一眾屬官,一指邊上擺滿文書的架子。
“快,把皇甫將軍的找出來!手腳麻利些。”
“哪,哪位皇甫將軍?”屬官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還有些懵。
“混賬!你說哪位!?”
那城門官也不管了,自己動手,在架子最醒目的地方翻出一張帛卷,確認了上麵的名字,然後腳步不停飛奔跑下了城門樓。
也多虧他跑的快些,剛到禦橋之上時正碰上劍拔弩張的一幕。
“大膽!你們將軍擅鎖宮城是奉了誰的旨意,敢如此妄為!”
守橋將軍知道來人身份,職責所在卻不能讓開,隻好低頭不語,卻隻堅定的擋在馬前。
那文官眼見一觸即發,連忙幾步跑過來一把牽住皇甫嵩馬韁。
“老將軍,老將軍,且息怒,聽我一言。”
“荀攸!當初大將軍征辟你時,我還道你忠勤,卻不想也是如此……”
那文官正是荀攸、荀公達,如今潁川荀氏中一個平平無奇的小人物。
此時的他還沒受家族看重,又未經曆政事曆練,隻是何進提拔起的一個區區黃門侍郎而已。
不過黃門侍郎自有其職責,皇甫嵩雖在氣頭上,卻也立刻冷靜下來,俯身細聽他要說些什麽。
“陛下有旨意給老將軍,下官不敢多言,您看過自會清楚。”
就在剛剛劉辯交代他來守城門時,早就給了吩咐,鬼鬼祟祟打探消息的通通留下,帶援兵來救火的有提前準備好的旨意。
若是看了旨意還另有他想,趁火打劫的……
劉辯對皇甫嵩為人還是很有好感的,不參與朝爭這一點,在他這裏就是很大的加分項。
不過,好感歸好感,特殊待遇卻是沒有的。
皇甫嵩接過那聖旨,抖開一看,頓時就是一愣。
上麵文字不多,大體就是說宮內起火並非意外、放安心回府休息、今日之事保密雲雲,隻是後麵那印璽蓋的著實多了些。
一旁荀攸也不是第一次見人讀聖旨後這個表情,暗道一聲這臨時差遣不好幹,連忙解釋:
“陛下怕老將軍不信,特意找大將軍用了將印,還把太後的印璽也用上了。至於陛下自己的……”
說到這,荀攸也有些繃不住,索性不說下去。
皇甫嵩高居馬背,看著那聖旨上蓋的亂七八糟的六枚皇帝大印,太陽穴就是一跳。
“荒唐!帝王印璽各有功用,哪能如此亂來!”
嘴上雖說荒唐,心裏卻已然信了九分。
這是他那位皇帝陛下幹得出的事,若這種時候隻有一枚印,還用對了,反倒不正常!
見老將軍神色稍緩,荀攸連忙拱手施禮。
“那老將軍且回府……”
“不,我就在這。等到明日上朝,自去問問陛下這胡亂用印之事!”
現在回府絕對不放心,皇甫嵩決定就在這城門外等著,以防有變。
老將軍索性也帶人到了城牆根兒,盤膝而坐,將大刀橫在膝上,這才招呼荀攸過來:
“來,叫你的人給本官也畫上個圈圈兒!”
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