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十萬大軍又有何懼哉?
我,劉辯,開局自帶武將模板 作者:武德服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側小路各通山脊,唯有中間大路卻是直通穀地……”
西北草原沙地一馬平川,董卓沒怎麽在山地打過仗,但至少兵書還是讀過的。
眼前這種地形,若是在行軍打仗時就是妥妥的死地,哪怕優勢再大也隻有“窮寇莫追”一個選擇。
“此種地形,隻需在後方伏一百偏師,待我大軍入穀,則前方迎頭痛擊,後方搖旗鼓動,我軍便不戰自潰。到那時,縱有十萬強兵,也是進不可進,退無可退,死路一條!”
董卓一馬當先,馳入山穀,卻還不忘向身旁的侄子傳授兵法經驗。
“原來如此!”董璜點頭受教。
他人雖然倨傲,卻知道自己在西涼處處被人高看一眼所仰仗的是什麽,自然對這叔父是言聽計從,小心應和。
“叔父之前派出兩翼騎軍走小路上山,璜不知就裏,還在疑惑為何如此。現在看來,叔父果真神機妙算、滴水不漏,縱橫西涼百戰百勝果然不是空得虛名!”
“方才隻想多放人馬出去尋那皇帝小兒,卻不想還有此一招。看來我多年征戰在外,這兵法已然不著痕跡、信手拈來了。”
董卓一聽這話,頓覺甚是有理。
一番吹捧,拍的他十分舒爽,仰天大笑,聲音自峽穀中回蕩老遠,連腳下快馬都驟然提速了幾分。
騎隊快步插入峽穀,不到片刻功夫,便來到末處。
隻一個轉彎,眼前豁然開朗。
隨後,便是突地一提馬韁,駿馬前蹄飛揚,縱前兩步方才停下。
董卓勒停戰馬,身後眾將紛紛下令駐停。
剛剛還氣勢雄渾、整齊如一的隊伍,霎時間便磕磕碰碰,如浪花撞中礁石一般散亂開來。
就連意氣風發的董璜,此時也沒了吹捧自家叔父精湛騎術的心思。
因為,就在他們眼前,一支車隊早已等候多時。
看那架勢,分明就是剛剛董卓口中所說的“迎頭痛擊”!
如今隻差後方金鼓齊鳴,便是一場全軍覆滅近在眼前!
坐在馬背上的董璜隻覺得口幹舌燥,用力攥了攥馬韁,才止住了手指的抽動。
“沒關係,我們還有兩翼護軍……對!馬上給兩位將軍發信號……”
喃喃之聲剛出口,話音將落未落,耳邊兩聲刺耳尖嘯接連響起。
那不是西涼軍的哨箭聲!
董璜人還年輕,耳朵尚算敏銳。
他第一時間便分辨出了信號聲響,旋即臉色變得慘白。
……
作為西涼軍女婿,牛輔向來都是董卓最信重的大將。
不過能讓董卓拿出唯一的女兒來收攏的人,其能力不論,忠誠還是可以信任的。
可此時嶽父大人身陷險地,牛輔和他身後三百騎兵卻停步不前,進退失據。
“賈文和!主公舉薦你為官,老牛也待你不薄,我西涼軍哪裏虧待了你。如今主公生死不明,你竟要攔我?!”
牛輔手握大槍,就要撞開攔阻之人,引兵衝陣!
擋在他馬前的卻是個中年人,雖也披甲乘馬,卻分明是個讀書人模樣。
“將軍,且聽我一言,若文和言之無理,但憑軍法處置。”
馬上之人就是未來的曹魏太尉,賈詡,賈文和。
隻不過此時的賈詡還沒展露出那讓人驚豔的智計,反而隻是牛輔手下一個小小都尉武官。
不過作為牛輔手下,他還是很受看重的,作為主將,不可能不去聽聽他的意見。
“說!”
短短一個字,凸顯牛輔此時的不滿。
“將軍,來人衣甲製式獨特,依屬下觀之,定是京中將官無疑。雖部下全著便服,但看這陣勢絕非流民蟊賊。陣列整齊、進退有序、令行禁止,所布埋伏將地利用盡,領兵者必是兵法大家。”
“如今前路已絕,我後軍全在對方弓手射程之內。就算轉頭撤走,也難保踩踏碰撞,隻是走上一番便至少要丟下大半弟兄。”
“再者,我觀對麵車陣必有蹊蹺,以將軍武勇,引軍衝陣又有幾分把握?”
長篇大論以一個提問結尾,頓時問的牛輔啞口無言,轉而怒色上臉:
“我西涼男兒個個忠於主公,豈有貪生怕死之徒?”
“我西涼男兒個個忠勇……”賈詡麵色一黯,翻身下馬上前幾步,壓低聲音道:“可若通通死在這裏,那就連將來收斂屍骨、報還血仇之人都沒有了啊!”
賈詡眼神微眯,裏麵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對方沒有第一時間動手,就是還留有餘地,隻要有餘地……”
牛輔聞言,鋼牙咬的咯咯作響,手中大槍卻已放下了。
這邊兩人剛剛得到共識,那邊領頭將領卻出了本陣,上前幾步大喝:
“本官乃北軍越騎都尉,徐榮!奉命護駕北狩,來者何人?還不速速棄械下馬,所欲何為?”
來者一個通名報姓,牛輔大大鬆了口氣,剛剛提到嗓子眼的心髒又落了回去。
反觀賈詡,卻是一個愣怔,皺眉沉思片刻,隨即臉色大變。
……
另一邊,峽穀南麓。
董越卻不像牛輔這樣,有“一顆冷靜的大腦”。
他這邊一遇伏兵便已經動上了手。
隻是山路逼仄,隻容五馬並行,根本無法全軍衝鋒,這才沒有釀成慘劇。
沒錯,就是慘劇!
兩輪衝擊,山道上就已經躺了十來人。
有的悶聲痛哼、有的不知死活……
而對方,隻有一個人!!
確切的說,動手的隻有一個,其他人都在後麵遠遠看著。
不過從那些部將眼中戲謔的目光來看,他們完全沒將自己放在眼裏。
又或者……
他們對眼前這十來歲的年輕人有著絕對的信心!
“屯騎校尉張遼、張文遠,奉皇命在此迎客!諸位若不想背負叛逆之名埋骨異鄉,就速速下馬受降,靜候陛下旨意!”
年輕人開口便是“下馬受降”,立刻激起了西涼軍眾的傲氣與凶性!
“毛都沒長齊的小子,也敢如此輕視我西涼勇士!小兒!找死!”
一人拍馬自西涼軍中殺出,手中鐵矛直指張遼麵門。
能在如此山道上馳馬,就已經非同凡響,看身手必是西涼軍中精英。
隻是他強,對手卻更強!
直到他衝入十步之內,張遼才雙腿一並力,手中長槍一抖,如靈蛇一般盤繞而上。
身下駿馬如有靈性般輕輕一片身,人馬有如一體,將手中長槍徑直遞上來人肩頭!
輕輕一挑,敵將落馬,遠遠翻了幾個跟頭,再沒了動靜!
“哼!本將便守在此地!”
張遼提槍收馬。
“縱是十萬大軍,又有何懼哉?”
隻一槍,敵軍氣焰盡喪,再無一人上前……
西北草原沙地一馬平川,董卓沒怎麽在山地打過仗,但至少兵書還是讀過的。
眼前這種地形,若是在行軍打仗時就是妥妥的死地,哪怕優勢再大也隻有“窮寇莫追”一個選擇。
“此種地形,隻需在後方伏一百偏師,待我大軍入穀,則前方迎頭痛擊,後方搖旗鼓動,我軍便不戰自潰。到那時,縱有十萬強兵,也是進不可進,退無可退,死路一條!”
董卓一馬當先,馳入山穀,卻還不忘向身旁的侄子傳授兵法經驗。
“原來如此!”董璜點頭受教。
他人雖然倨傲,卻知道自己在西涼處處被人高看一眼所仰仗的是什麽,自然對這叔父是言聽計從,小心應和。
“叔父之前派出兩翼騎軍走小路上山,璜不知就裏,還在疑惑為何如此。現在看來,叔父果真神機妙算、滴水不漏,縱橫西涼百戰百勝果然不是空得虛名!”
“方才隻想多放人馬出去尋那皇帝小兒,卻不想還有此一招。看來我多年征戰在外,這兵法已然不著痕跡、信手拈來了。”
董卓一聽這話,頓覺甚是有理。
一番吹捧,拍的他十分舒爽,仰天大笑,聲音自峽穀中回蕩老遠,連腳下快馬都驟然提速了幾分。
騎隊快步插入峽穀,不到片刻功夫,便來到末處。
隻一個轉彎,眼前豁然開朗。
隨後,便是突地一提馬韁,駿馬前蹄飛揚,縱前兩步方才停下。
董卓勒停戰馬,身後眾將紛紛下令駐停。
剛剛還氣勢雄渾、整齊如一的隊伍,霎時間便磕磕碰碰,如浪花撞中礁石一般散亂開來。
就連意氣風發的董璜,此時也沒了吹捧自家叔父精湛騎術的心思。
因為,就在他們眼前,一支車隊早已等候多時。
看那架勢,分明就是剛剛董卓口中所說的“迎頭痛擊”!
如今隻差後方金鼓齊鳴,便是一場全軍覆滅近在眼前!
坐在馬背上的董璜隻覺得口幹舌燥,用力攥了攥馬韁,才止住了手指的抽動。
“沒關係,我們還有兩翼護軍……對!馬上給兩位將軍發信號……”
喃喃之聲剛出口,話音將落未落,耳邊兩聲刺耳尖嘯接連響起。
那不是西涼軍的哨箭聲!
董璜人還年輕,耳朵尚算敏銳。
他第一時間便分辨出了信號聲響,旋即臉色變得慘白。
……
作為西涼軍女婿,牛輔向來都是董卓最信重的大將。
不過能讓董卓拿出唯一的女兒來收攏的人,其能力不論,忠誠還是可以信任的。
可此時嶽父大人身陷險地,牛輔和他身後三百騎兵卻停步不前,進退失據。
“賈文和!主公舉薦你為官,老牛也待你不薄,我西涼軍哪裏虧待了你。如今主公生死不明,你竟要攔我?!”
牛輔手握大槍,就要撞開攔阻之人,引兵衝陣!
擋在他馬前的卻是個中年人,雖也披甲乘馬,卻分明是個讀書人模樣。
“將軍,且聽我一言,若文和言之無理,但憑軍法處置。”
馬上之人就是未來的曹魏太尉,賈詡,賈文和。
隻不過此時的賈詡還沒展露出那讓人驚豔的智計,反而隻是牛輔手下一個小小都尉武官。
不過作為牛輔手下,他還是很受看重的,作為主將,不可能不去聽聽他的意見。
“說!”
短短一個字,凸顯牛輔此時的不滿。
“將軍,來人衣甲製式獨特,依屬下觀之,定是京中將官無疑。雖部下全著便服,但看這陣勢絕非流民蟊賊。陣列整齊、進退有序、令行禁止,所布埋伏將地利用盡,領兵者必是兵法大家。”
“如今前路已絕,我後軍全在對方弓手射程之內。就算轉頭撤走,也難保踩踏碰撞,隻是走上一番便至少要丟下大半弟兄。”
“再者,我觀對麵車陣必有蹊蹺,以將軍武勇,引軍衝陣又有幾分把握?”
長篇大論以一個提問結尾,頓時問的牛輔啞口無言,轉而怒色上臉:
“我西涼男兒個個忠於主公,豈有貪生怕死之徒?”
“我西涼男兒個個忠勇……”賈詡麵色一黯,翻身下馬上前幾步,壓低聲音道:“可若通通死在這裏,那就連將來收斂屍骨、報還血仇之人都沒有了啊!”
賈詡眼神微眯,裏麵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對方沒有第一時間動手,就是還留有餘地,隻要有餘地……”
牛輔聞言,鋼牙咬的咯咯作響,手中大槍卻已放下了。
這邊兩人剛剛得到共識,那邊領頭將領卻出了本陣,上前幾步大喝:
“本官乃北軍越騎都尉,徐榮!奉命護駕北狩,來者何人?還不速速棄械下馬,所欲何為?”
來者一個通名報姓,牛輔大大鬆了口氣,剛剛提到嗓子眼的心髒又落了回去。
反觀賈詡,卻是一個愣怔,皺眉沉思片刻,隨即臉色大變。
……
另一邊,峽穀南麓。
董越卻不像牛輔這樣,有“一顆冷靜的大腦”。
他這邊一遇伏兵便已經動上了手。
隻是山路逼仄,隻容五馬並行,根本無法全軍衝鋒,這才沒有釀成慘劇。
沒錯,就是慘劇!
兩輪衝擊,山道上就已經躺了十來人。
有的悶聲痛哼、有的不知死活……
而對方,隻有一個人!!
確切的說,動手的隻有一個,其他人都在後麵遠遠看著。
不過從那些部將眼中戲謔的目光來看,他們完全沒將自己放在眼裏。
又或者……
他們對眼前這十來歲的年輕人有著絕對的信心!
“屯騎校尉張遼、張文遠,奉皇命在此迎客!諸位若不想背負叛逆之名埋骨異鄉,就速速下馬受降,靜候陛下旨意!”
年輕人開口便是“下馬受降”,立刻激起了西涼軍眾的傲氣與凶性!
“毛都沒長齊的小子,也敢如此輕視我西涼勇士!小兒!找死!”
一人拍馬自西涼軍中殺出,手中鐵矛直指張遼麵門。
能在如此山道上馳馬,就已經非同凡響,看身手必是西涼軍中精英。
隻是他強,對手卻更強!
直到他衝入十步之內,張遼才雙腿一並力,手中長槍一抖,如靈蛇一般盤繞而上。
身下駿馬如有靈性般輕輕一片身,人馬有如一體,將手中長槍徑直遞上來人肩頭!
輕輕一挑,敵將落馬,遠遠翻了幾個跟頭,再沒了動靜!
“哼!本將便守在此地!”
張遼提槍收馬。
“縱是十萬大軍,又有何懼哉?”
隻一槍,敵軍氣焰盡喪,再無一人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