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初封熙寧君
郡主後院的魚塘有點大 作者:辜長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保保走在宮道上,看著道路兩旁的長長宮燈,折射出來男子呆呆的身影,愣的惹人心煩。
曾幾何時,蕭君白是寶華郡主最傾慕之人,整個大魏,乃至整個天下,無人不知。
可惜,她不是寶華郡主。
蕭君白看著馮保保離去的背影,寶藍色的雲錦披風,行走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的光亮,一下一下拉扯著他的心髒,他終於抓不住她了麽?
他與馮保保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寶親王去世的那一年,舉國皆殤,馮保保八歲,蕭君白十一歲。
也是這樣的一個月夜,她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哭的鼻涕眼淚一大把,他打著燈籠找了好久,才找到他的小郡主。
“保保,你不要哭,你父王沒了,以後我會陪著你。”
小小少年說這句話時,可能還不知道真正的含義是什麽,總之馮保保相信了他的話。
但是後來,他卻失言了。
克己複禮,尊師重道的世家公子,嬌蠻任性,不學無術的皇家郡主,合不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他們從小吵,到大吵,到後來,他不跟她吵了。
至於他和馮保保的婚姻,完全是皇帝的意思。那年他已經十八歲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本來是要拒絕的。
但是皇帝說,如果他不娶馮保保,她就要遠嫁南齊和親。
他思考了一夜,同意了。
大婚那日,馮保保很高興,非常非常高興,他好像,也不那麽厭惡馮保保了。
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又開始吵架,不停的吵,他終於厭煩了。
“這是和離書,從此你我一別兩寬,婚嫁各不相幹。”他親手寫下的和離書,他親手塞到她手上的。
她和親的危機已解,他和離的心意已決,沒有什麽轉圜的餘地。
“蕭君白,全天下的男人千千萬,本郡主來日三千入幕之賓,一起去喝你的新婚喜酒。”
“蕭君白,你走了,就別再回來。永遠都不要再回來。”
後來蕭君白離京,寶華郡主大肆擴充後宮,天下百姓引為奇談......
這就是他們的絮果。
馬車上,暮楚小心翼翼的觀察馮保保的臉色,輕聲道:“郡主,您剛剛麵對蕭大公子的時候,好冷漠哦。”
馮保保抬眼,勾了勾嘴角,漫不經心:“是嗎?”
暮楚一雙眼睛瞪的溜圓,狠狠地點頭,回道:“對啊對啊,從來沒有這麽冷漠過。”
她伺候了馮保保十數年,第一次見到自家郡主,對那位喜歡了十年的少年郎這樣冷漠,還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暮楚,不是你家郡主冷漠,而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暮楚仍是懵懵的,馮保保則是將頭靠在車內壁,感受著濕熱的晚風,從縫隙間吹過來,吹過她的頸側和臉頰,吹的人昏昏欲睡。
許久後,暮楚才聽到馮保保的聲音,有如迎風揚沙一般,颯颯作響。
她說:“我跟蕭君白,不是一路人。”
白衣判官說,寶華郡主的命格貴重,本就安享一世榮華,壞就壞在“情”之一事上。
原身的情債太多,前一世就是如此,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最後雞飛蛋打,兩手空空。
這一世重來,她絕不會重蹈上一世的覆轍。
暮楚抓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皺著眉頭問道:“怎麽會不是一路人呢,當年您跟承國公世子大婚前,司天監監正親自合的生辰八字,說你們屬相相合,命數相近,若是皆為夫妻,都是大富大貴,位極人臣的命格。”
大魏的金童玉女,本是天作之合。
馮保保無奈的搖搖頭,道:“不是八字合不合的問題,是其他的問題。總之以後不要提這個人了。”
恐怕很難的,承國公府距離寶華郡主府,也就兩條街的距離。而且寶華郡主那早逝的生母,就是蕭君白的親姑母,如何能避開?
不過暮楚還是硬著頭皮,回了一個“好”字。
新安六年八月十四,中秋前夕,兩道聖旨出了長安宮。
一道前往承國公府,封蕭家長子蕭君白,為臨淄伯,正四品,食邑千戶。
一道前往寶華郡主府,封侍君西陵琅,為熙寧縣君,正六品,食邑百戶。
雖說這兩道聖旨的內容,差距有點大,但是二人起點不同,一個是百年世家公子,出身清貴,一個敵國將領招降,考察待定。
但.....都是有前途的好青年。
“熙寧縣君,食邑百戶,可以啊。”馮保保表麵在觀摩著聖旨,實則心裏算盤撥的響亮亮,“以後可不許藏私房錢,封地上的貢品和收成,需得一一上繳郡主府。”
畢竟西都五郡這回被災情肆虐,為了養活老百姓的肚子,她這個封地主,恐怕得倒貼三年俸祿,可是好大一筆開銷呢。
聞言,西陵琅本就偏薄的嘴唇,越發單薄,眸色深暗,一臉冷漠地看著馮保保,道:“郡主是不是忘了自己享親王俸祿,食邑萬戶,竟然還來打我這百戶的主意,未免太過.....”無恥!!!
馮保保這人沒別的本領,就是臉皮厚。她轉頭笑吟吟的看著西陵琅,算了一筆賬,說:“可是你吃穿用度都在府裏,況且這百戶的收成,你也用不到啊。”
“郡主怎知我用不到?”
“本郡主說你用不到,你就是用不到。”
麵對馮保保的巧取豪奪,西陵琅咬緊了後槽牙,閉了聲。罷了,他選擇繼續喝茶,索性不做無謂的掙紮。
往年中秋節,按照慣例都是要大辦的。
不過今年,因為西都五郡的水患,和碎葉城的地震,國庫消耗過大,前朝、後宮都在提倡節儉,所以此次中秋宮宴並沒有大辦。
中秋節這一天,馮保保帶著範淵寧進宮,去給皇帝請安,皇帝又宣了林貴妃前來伴駕。
雖然沒有張燈結彩,和歌舞助興,但是團圓飯,還是要吃的。
馮保保坐在林貴妃的身邊,見她今日一身雀藍色海棠宮裝,眉間還特意畫了一個金銀花鈿,又回到了從前豔麗逼人的貴妃娘娘。
馮保保暗暗舒了一口氣。
吃過團圓飯,皇帝留範淵寧下了許久的圍棋,馮保保陪著林貴妃在長安宮偏殿,打了好久的絡子。林貴妃手巧,什麽難打的結,到了她手中,總能迎刃而解。
馮保保隻能邊學邊做,是不是還要林貴妃空出一隻手來幫她,兩個人折騰了半下午,倒也其樂融融。
“寶華,有件事情,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林貴妃畫風一樣,語氣突然神秘了起來。
看她那欲言又止的模樣,馮保保憨憨似的愣在那裏,問道:“聽說過什麽?”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她要從何答起。
林貴妃放下手中的絡子,眉頭輕蹙,不如意道:“清河王府有意與臨淄伯結親,本來是親上加親的好事,卻被臨淄伯婉拒了.....”
馮保保心裏感歎,這稱呼變得好快,以前都是稱承國公世子的,現下已是臨淄伯了。
清河王府意欲與蕭氏聯姻之心日久,這是她早就知道的。
等等......剛剛林貴妃說,臨淄伯婉拒了這門親事?
“為何?”馮保保還是有些吃驚的。
不光馮保保想不明白,林貴妃也表示不能理解。
雖然蕭君白從前和寶華郡主成過婚,但是他們夫妻感情十分不好,且已經和離了快三年。寶華郡主如今後院繁榮,蕭君白卻至今獨身一人。
況且清河郡主馮矢薇,不僅身份尊貴,還是蕭君白的表妹,知根知底,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姻緣了。
續弦還能娶到宗室郡主,分明就是蕭家的祖墳冒青煙了好麽?
林貴妃拉過馮保保的手,唉聲歎氣道:“寶華,本宮知道你是好孩子,拿得起放得下。可是玹之這孩子,偏偏是頭倔驢,旁人怎麽勸,他都不聽。”
所以呢?
馮保保的心頭,突然湧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寶華呀,本宮有件事想托付你.....”不會是要她.....去作蕭君白的說客吧。
如果真是這樣,這林貴妃還真敢想。
事實證明,她不僅敢想,還敢說:“你與玹之自小一起長大,他的脾性你最是了解。你的話,他想必是能聽進去一二的.....”
“貴妃娘娘,這不合適。“馮保保本能的將自己的手,從林貴妃的掌中抽出去,甚至動作十分明顯。
林貴妃臉色一白,眉頭一蹙,雙目欲滴,表情變化真是拿捏的精準細微。
她舉起手帕,掩麵而泣,淒然道:“自從小產之後,本宮這見風落淚的習慣,就養成了,郡主莫怪。”
靠!!!
拿孩子說事,真是有夠狠!
馮保保暗暗的做了一番思想掙紮,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貴妃娘娘哪裏話,臨淄伯既然是我與郡馬的好友,他的終身大事,我們豈會袖手旁觀。貴妃剛剛說的事情,我們答應了。”
“當真!”林貴妃一聽,喜不自勝的又拖住馮保保的雙手,眼角的淚痕都顧不得擦了。
馮保保一臉真誠的笑笑道:“臨淄伯的母親去世多年,幸虧有貴妃娘娘這個親姨母,事事為他周全。”
知道馮保保話裏有話,林貴妃自覺尷尬,隻好再次掩麵,半訴半泣道:“誰叫我那苦命的姐姐去的早,承國公又常年隱居寺廟,家中的兩個孩子,就跟無父無母的孤兒一樣,本宮這個做姨母的,怎能不替他們多想一想。”
甚好甚好.....
曾幾何時,蕭君白是寶華郡主最傾慕之人,整個大魏,乃至整個天下,無人不知。
可惜,她不是寶華郡主。
蕭君白看著馮保保離去的背影,寶藍色的雲錦披風,行走在夜色中,若隱若現的光亮,一下一下拉扯著他的心髒,他終於抓不住她了麽?
他與馮保保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寶親王去世的那一年,舉國皆殤,馮保保八歲,蕭君白十一歲。
也是這樣的一個月夜,她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哭的鼻涕眼淚一大把,他打著燈籠找了好久,才找到他的小郡主。
“保保,你不要哭,你父王沒了,以後我會陪著你。”
小小少年說這句話時,可能還不知道真正的含義是什麽,總之馮保保相信了他的話。
但是後來,他卻失言了。
克己複禮,尊師重道的世家公子,嬌蠻任性,不學無術的皇家郡主,合不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他們從小吵,到大吵,到後來,他不跟她吵了。
至於他和馮保保的婚姻,完全是皇帝的意思。那年他已經十八歲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本來是要拒絕的。
但是皇帝說,如果他不娶馮保保,她就要遠嫁南齊和親。
他思考了一夜,同意了。
大婚那日,馮保保很高興,非常非常高興,他好像,也不那麽厭惡馮保保了。
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又開始吵架,不停的吵,他終於厭煩了。
“這是和離書,從此你我一別兩寬,婚嫁各不相幹。”他親手寫下的和離書,他親手塞到她手上的。
她和親的危機已解,他和離的心意已決,沒有什麽轉圜的餘地。
“蕭君白,全天下的男人千千萬,本郡主來日三千入幕之賓,一起去喝你的新婚喜酒。”
“蕭君白,你走了,就別再回來。永遠都不要再回來。”
後來蕭君白離京,寶華郡主大肆擴充後宮,天下百姓引為奇談......
這就是他們的絮果。
馬車上,暮楚小心翼翼的觀察馮保保的臉色,輕聲道:“郡主,您剛剛麵對蕭大公子的時候,好冷漠哦。”
馮保保抬眼,勾了勾嘴角,漫不經心:“是嗎?”
暮楚一雙眼睛瞪的溜圓,狠狠地點頭,回道:“對啊對啊,從來沒有這麽冷漠過。”
她伺候了馮保保十數年,第一次見到自家郡主,對那位喜歡了十年的少年郎這樣冷漠,還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暮楚,不是你家郡主冷漠,而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暮楚仍是懵懵的,馮保保則是將頭靠在車內壁,感受著濕熱的晚風,從縫隙間吹過來,吹過她的頸側和臉頰,吹的人昏昏欲睡。
許久後,暮楚才聽到馮保保的聲音,有如迎風揚沙一般,颯颯作響。
她說:“我跟蕭君白,不是一路人。”
白衣判官說,寶華郡主的命格貴重,本就安享一世榮華,壞就壞在“情”之一事上。
原身的情債太多,前一世就是如此,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最後雞飛蛋打,兩手空空。
這一世重來,她絕不會重蹈上一世的覆轍。
暮楚抓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皺著眉頭問道:“怎麽會不是一路人呢,當年您跟承國公世子大婚前,司天監監正親自合的生辰八字,說你們屬相相合,命數相近,若是皆為夫妻,都是大富大貴,位極人臣的命格。”
大魏的金童玉女,本是天作之合。
馮保保無奈的搖搖頭,道:“不是八字合不合的問題,是其他的問題。總之以後不要提這個人了。”
恐怕很難的,承國公府距離寶華郡主府,也就兩條街的距離。而且寶華郡主那早逝的生母,就是蕭君白的親姑母,如何能避開?
不過暮楚還是硬著頭皮,回了一個“好”字。
新安六年八月十四,中秋前夕,兩道聖旨出了長安宮。
一道前往承國公府,封蕭家長子蕭君白,為臨淄伯,正四品,食邑千戶。
一道前往寶華郡主府,封侍君西陵琅,為熙寧縣君,正六品,食邑百戶。
雖說這兩道聖旨的內容,差距有點大,但是二人起點不同,一個是百年世家公子,出身清貴,一個敵國將領招降,考察待定。
但.....都是有前途的好青年。
“熙寧縣君,食邑百戶,可以啊。”馮保保表麵在觀摩著聖旨,實則心裏算盤撥的響亮亮,“以後可不許藏私房錢,封地上的貢品和收成,需得一一上繳郡主府。”
畢竟西都五郡這回被災情肆虐,為了養活老百姓的肚子,她這個封地主,恐怕得倒貼三年俸祿,可是好大一筆開銷呢。
聞言,西陵琅本就偏薄的嘴唇,越發單薄,眸色深暗,一臉冷漠地看著馮保保,道:“郡主是不是忘了自己享親王俸祿,食邑萬戶,竟然還來打我這百戶的主意,未免太過.....”無恥!!!
馮保保這人沒別的本領,就是臉皮厚。她轉頭笑吟吟的看著西陵琅,算了一筆賬,說:“可是你吃穿用度都在府裏,況且這百戶的收成,你也用不到啊。”
“郡主怎知我用不到?”
“本郡主說你用不到,你就是用不到。”
麵對馮保保的巧取豪奪,西陵琅咬緊了後槽牙,閉了聲。罷了,他選擇繼續喝茶,索性不做無謂的掙紮。
往年中秋節,按照慣例都是要大辦的。
不過今年,因為西都五郡的水患,和碎葉城的地震,國庫消耗過大,前朝、後宮都在提倡節儉,所以此次中秋宮宴並沒有大辦。
中秋節這一天,馮保保帶著範淵寧進宮,去給皇帝請安,皇帝又宣了林貴妃前來伴駕。
雖然沒有張燈結彩,和歌舞助興,但是團圓飯,還是要吃的。
馮保保坐在林貴妃的身邊,見她今日一身雀藍色海棠宮裝,眉間還特意畫了一個金銀花鈿,又回到了從前豔麗逼人的貴妃娘娘。
馮保保暗暗舒了一口氣。
吃過團圓飯,皇帝留範淵寧下了許久的圍棋,馮保保陪著林貴妃在長安宮偏殿,打了好久的絡子。林貴妃手巧,什麽難打的結,到了她手中,總能迎刃而解。
馮保保隻能邊學邊做,是不是還要林貴妃空出一隻手來幫她,兩個人折騰了半下午,倒也其樂融融。
“寶華,有件事情,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林貴妃畫風一樣,語氣突然神秘了起來。
看她那欲言又止的模樣,馮保保憨憨似的愣在那裏,問道:“聽說過什麽?”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她要從何答起。
林貴妃放下手中的絡子,眉頭輕蹙,不如意道:“清河王府有意與臨淄伯結親,本來是親上加親的好事,卻被臨淄伯婉拒了.....”
馮保保心裏感歎,這稱呼變得好快,以前都是稱承國公世子的,現下已是臨淄伯了。
清河王府意欲與蕭氏聯姻之心日久,這是她早就知道的。
等等......剛剛林貴妃說,臨淄伯婉拒了這門親事?
“為何?”馮保保還是有些吃驚的。
不光馮保保想不明白,林貴妃也表示不能理解。
雖然蕭君白從前和寶華郡主成過婚,但是他們夫妻感情十分不好,且已經和離了快三年。寶華郡主如今後院繁榮,蕭君白卻至今獨身一人。
況且清河郡主馮矢薇,不僅身份尊貴,還是蕭君白的表妹,知根知底,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姻緣了。
續弦還能娶到宗室郡主,分明就是蕭家的祖墳冒青煙了好麽?
林貴妃拉過馮保保的手,唉聲歎氣道:“寶華,本宮知道你是好孩子,拿得起放得下。可是玹之這孩子,偏偏是頭倔驢,旁人怎麽勸,他都不聽。”
所以呢?
馮保保的心頭,突然湧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寶華呀,本宮有件事想托付你.....”不會是要她.....去作蕭君白的說客吧。
如果真是這樣,這林貴妃還真敢想。
事實證明,她不僅敢想,還敢說:“你與玹之自小一起長大,他的脾性你最是了解。你的話,他想必是能聽進去一二的.....”
“貴妃娘娘,這不合適。“馮保保本能的將自己的手,從林貴妃的掌中抽出去,甚至動作十分明顯。
林貴妃臉色一白,眉頭一蹙,雙目欲滴,表情變化真是拿捏的精準細微。
她舉起手帕,掩麵而泣,淒然道:“自從小產之後,本宮這見風落淚的習慣,就養成了,郡主莫怪。”
靠!!!
拿孩子說事,真是有夠狠!
馮保保暗暗的做了一番思想掙紮,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貴妃娘娘哪裏話,臨淄伯既然是我與郡馬的好友,他的終身大事,我們豈會袖手旁觀。貴妃剛剛說的事情,我們答應了。”
“當真!”林貴妃一聽,喜不自勝的又拖住馮保保的雙手,眼角的淚痕都顧不得擦了。
馮保保一臉真誠的笑笑道:“臨淄伯的母親去世多年,幸虧有貴妃娘娘這個親姨母,事事為他周全。”
知道馮保保話裏有話,林貴妃自覺尷尬,隻好再次掩麵,半訴半泣道:“誰叫我那苦命的姐姐去的早,承國公又常年隱居寺廟,家中的兩個孩子,就跟無父無母的孤兒一樣,本宮這個做姨母的,怎能不替他們多想一想。”
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