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安無事度過一夜。
翌日清晨
宋歡四人也隨著標行一起啟程出發前往建安郡。
因為王大宇的原因,宋歡此行雖然不趕時間,但王大宇或許有應激後遺症,有傅淵之陪同會好很多。
如此,她們也隻能跟著隊伍,隻要到了建安郡就好了。
建安郡
碧水丹山
岩峰交錯,溪流縱橫。
南麓溪貫穿其中,蜿蜒十數裏。
極具特色的地勢風貌,每年充沛的降雨量以及溫潤的氣候,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建安岩茶。
至於它的溫潤氣候形成,得多虧了一山脈。
它海拔高約七百丈,山峰延綿橫亙。
上擋北方欲南下的幹冷寒流,下截東南沿海的溫濕海風。
建安郡的獨特地貌是孕育岩茶的生機所在。
這裏哪怕巨石凹槽裏一小撮少得可憐的土,也有植物奮力生長。
就算岩壁上隻是薄薄一層苔蘚地衣做養分,也要熱烈地長出一壁幽幽花草畫卷。
也正是在這種優渥生態下,才長出了曆來為人稱道的建安岩茶。
建安郡植茶之土很不一般。
它是由岩石風化而來,有細砂、有石粒,也有石塊。
隨便抓起一把土一放,沙礫全部落回土地,沒有一絲黏膩。
它不同於我們固有印象中的土壤,一旦著手,難以拍盡。
此土壤與茶經中所描述的正好對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石,下者生黃泥。”
建安郡獨特風貌不僅孕育出獨特的岩茶,還是儒釋道三教所寄宿之地。
千丘萬壑,峰岩嶂疊的地方,最符合道教崇尚隱逸,避世修行的需求。
碧水環繞中忽而拔地而起的峰林景象符合他們對仙境的想象。
建安山岩的密度、硬度適於進行石刻造像,佛教利用它塑造了不少石雕大佛。
喜在山水中傳道授業解惑的儒家,也將書院建設在此。
其中最出名的書院便是紫陽書院。
在建安郡這個三教並立碧水流轉之地,儒釋道各自以此為道場修煉參佛講學。
而另一個令三教有共同語言可談的便是茶了,作為一種可令人思緒通達的飲品,茶,被三教的人飲用,且賦予它豐富深層的詮釋和表達。
建安岩茶與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就如千裏馬與伯樂。
可以說建安岩茶能有如今地位,儒釋道有不可忽視的功勞。
真是談酒三杯,濃茶一碗,靜處乾坤大。
王大宇一路上給傅淵之他們介紹他所了解的建安郡。
對於儒釋道在建安郡的紮根他了解不深,但是那岩茶他可了解不少。
畢竟他家也是在那用有一塊茶園的人。
雖然不大,但是給自己喝,還有款待客人、送禮之類的綽綽有餘。
主要是這玩意兒主打的就是高端路線,他爹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這些茶來走禮,又嫌一年一年買太貴,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最好的。
這麽一盤算,那還不如把茶園買下來。
據說紫陽書院的學子們常常會結伴去南麓溪,圍爐談話,以南麓溪溪水烹煮岩茶。
可見其對茶的鍾愛。
當然,其中之最就是大家樂此不疲談論的岩骨花香。
岩骨花香是用於形容岩茶獨有的品質特征。
花香對於品茶者來說是比較容易直接感受到的,諸如桂花,玉蘭,蘭香等花果香。
而對製茶者而言,要顯現並突出花香也不難。
對岩骨的理解則是一種不可言傳的韻味。
像花香不飄而紮實落茶湯裏的滋味表現。
不過這也是見仁見智了。
宋歡聽得一頭霧水。
宋爹移栽回來的那棵茶樹她不知道是啥品種,她就是覺得好喝而已,若說從中品味獨特的香味,那她確實是有些對不起它了。
不過,或許,它隻是普普通通的綠茶而已呢?
茶樹:但人家也有尊嚴的!
傅淵之在府學期間因為一直和王大宇來往,好茶也沒少得喝,其中就包括了王大宇他家茶園的茶,名叢之一“金鎖匙”。
按王大宇一家的喜好,這名字估計就是他家買下那塊地的原因。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也終於到達了建安郡。
宋歡四人直接被邀進王家府邸落腳。
標師們和王家管事對接標單確認無誤後,他們收到工錢也算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因為青峰寨的原因,標行死了好幾人,王大宇也不是吝嗇的人,直接加倍賠償,還給了大家誤工費和精神損失費。
最後,他們到手的是他們跑三趟標加起來的工錢,其中因公受傷的人還能拿到差不多四趟的錢。
這因公受傷的人中也包括了張阿牛。
他想,這錢也就掙一次,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也不敢了。
有了這筆錢,他可以盤個鋪麵,帶著媳婦兒孩子安穩過日子吧。
死去之人的銀錢就由標頭郭運生代為拿著,等回了陽江府再由長隆標行出麵解決。
標師在每走一趟標之前就已經打點好了家裏的一切,已做好一旦出事便不再回家的準備。
所以標行的出麵也隻是把銀錢悉數給回他的家人而已。
標行的家人也不知道,這種就是用命來搏錢的,能安全歸來都是佛祖保佑了。
宋歡經過此次也終於看明白標行堅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神。
他們常在外行走,看到了太多的廝殺和死亡,遇到了太多的襲擊,見到了太多的流血,而他們的職責僅僅隻是保平安而已。
所以他們不管處理任何衝突和突發事件,總是以和為貴,以和平解決,以和氣生財為主導。
標行的標師們有句口頭禪,叫“三分保平安。”
所謂三分保平安,就是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
這就是他們處理各方麵關係的原則。
王大宇一路的介紹,茶不是最吸引宋歡幾人的,反倒是紫陽書院。
若是能有機會進紫陽書院學習一段時日也不枉此行。
紫陽書院是由儒學大家雲穀老人著書立說、講學的地方。
雲穀老人又稱紫陽先生。
紫陽書院的名字就是從紫陽先生得來。
它坐落在隱屏峰下,建於前朝元豐十年。
雲穀老人在紫陽書院廣收門徒,著書講學,培養了大批學子,其理學思想得到廣泛傳播,使之成為一個有力量有影響的學派,在儒學中極具影響力。
這也是為什麽傅淵之想帶著阿弟去試一試的原因。
知識是學不完的,古代的書籍沒有所謂的釋文,一句文言文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書院也是一樣。
雖然都有基本的四書五經,但是不同書院的先生對此的釋義也有所不同,多去了解就能開闊視野。
待學習後,你會恍然道:哦~原來還可以這麽理解,這麽解釋。
感謝的話:
感謝3月24日00:00_23:59時段投推薦票的同誌們,謝謝大家的支持ヽ(*⌒⌒*)
今天的第二章12點發哈~不好意思,今天特殊了點,見諒哈~
(本章完)
翌日清晨
宋歡四人也隨著標行一起啟程出發前往建安郡。
因為王大宇的原因,宋歡此行雖然不趕時間,但王大宇或許有應激後遺症,有傅淵之陪同會好很多。
如此,她們也隻能跟著隊伍,隻要到了建安郡就好了。
建安郡
碧水丹山
岩峰交錯,溪流縱橫。
南麓溪貫穿其中,蜿蜒十數裏。
極具特色的地勢風貌,每年充沛的降雨量以及溫潤的氣候,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建安岩茶。
至於它的溫潤氣候形成,得多虧了一山脈。
它海拔高約七百丈,山峰延綿橫亙。
上擋北方欲南下的幹冷寒流,下截東南沿海的溫濕海風。
建安郡的獨特地貌是孕育岩茶的生機所在。
這裏哪怕巨石凹槽裏一小撮少得可憐的土,也有植物奮力生長。
就算岩壁上隻是薄薄一層苔蘚地衣做養分,也要熱烈地長出一壁幽幽花草畫卷。
也正是在這種優渥生態下,才長出了曆來為人稱道的建安岩茶。
建安郡植茶之土很不一般。
它是由岩石風化而來,有細砂、有石粒,也有石塊。
隨便抓起一把土一放,沙礫全部落回土地,沒有一絲黏膩。
它不同於我們固有印象中的土壤,一旦著手,難以拍盡。
此土壤與茶經中所描述的正好對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石,下者生黃泥。”
建安郡獨特風貌不僅孕育出獨特的岩茶,還是儒釋道三教所寄宿之地。
千丘萬壑,峰岩嶂疊的地方,最符合道教崇尚隱逸,避世修行的需求。
碧水環繞中忽而拔地而起的峰林景象符合他們對仙境的想象。
建安山岩的密度、硬度適於進行石刻造像,佛教利用它塑造了不少石雕大佛。
喜在山水中傳道授業解惑的儒家,也將書院建設在此。
其中最出名的書院便是紫陽書院。
在建安郡這個三教並立碧水流轉之地,儒釋道各自以此為道場修煉參佛講學。
而另一個令三教有共同語言可談的便是茶了,作為一種可令人思緒通達的飲品,茶,被三教的人飲用,且賦予它豐富深層的詮釋和表達。
建安岩茶與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就如千裏馬與伯樂。
可以說建安岩茶能有如今地位,儒釋道有不可忽視的功勞。
真是談酒三杯,濃茶一碗,靜處乾坤大。
王大宇一路上給傅淵之他們介紹他所了解的建安郡。
對於儒釋道在建安郡的紮根他了解不深,但是那岩茶他可了解不少。
畢竟他家也是在那用有一塊茶園的人。
雖然不大,但是給自己喝,還有款待客人、送禮之類的綽綽有餘。
主要是這玩意兒主打的就是高端路線,他爹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這些茶來走禮,又嫌一年一年買太貴,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最好的。
這麽一盤算,那還不如把茶園買下來。
據說紫陽書院的學子們常常會結伴去南麓溪,圍爐談話,以南麓溪溪水烹煮岩茶。
可見其對茶的鍾愛。
當然,其中之最就是大家樂此不疲談論的岩骨花香。
岩骨花香是用於形容岩茶獨有的品質特征。
花香對於品茶者來說是比較容易直接感受到的,諸如桂花,玉蘭,蘭香等花果香。
而對製茶者而言,要顯現並突出花香也不難。
對岩骨的理解則是一種不可言傳的韻味。
像花香不飄而紮實落茶湯裏的滋味表現。
不過這也是見仁見智了。
宋歡聽得一頭霧水。
宋爹移栽回來的那棵茶樹她不知道是啥品種,她就是覺得好喝而已,若說從中品味獨特的香味,那她確實是有些對不起它了。
不過,或許,它隻是普普通通的綠茶而已呢?
茶樹:但人家也有尊嚴的!
傅淵之在府學期間因為一直和王大宇來往,好茶也沒少得喝,其中就包括了王大宇他家茶園的茶,名叢之一“金鎖匙”。
按王大宇一家的喜好,這名字估計就是他家買下那塊地的原因。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也終於到達了建安郡。
宋歡四人直接被邀進王家府邸落腳。
標師們和王家管事對接標單確認無誤後,他們收到工錢也算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因為青峰寨的原因,標行死了好幾人,王大宇也不是吝嗇的人,直接加倍賠償,還給了大家誤工費和精神損失費。
最後,他們到手的是他們跑三趟標加起來的工錢,其中因公受傷的人還能拿到差不多四趟的錢。
這因公受傷的人中也包括了張阿牛。
他想,這錢也就掙一次,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也不敢了。
有了這筆錢,他可以盤個鋪麵,帶著媳婦兒孩子安穩過日子吧。
死去之人的銀錢就由標頭郭運生代為拿著,等回了陽江府再由長隆標行出麵解決。
標師在每走一趟標之前就已經打點好了家裏的一切,已做好一旦出事便不再回家的準備。
所以標行的出麵也隻是把銀錢悉數給回他的家人而已。
標行的家人也不知道,這種就是用命來搏錢的,能安全歸來都是佛祖保佑了。
宋歡經過此次也終於看明白標行堅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神。
他們常在外行走,看到了太多的廝殺和死亡,遇到了太多的襲擊,見到了太多的流血,而他們的職責僅僅隻是保平安而已。
所以他們不管處理任何衝突和突發事件,總是以和為貴,以和平解決,以和氣生財為主導。
標行的標師們有句口頭禪,叫“三分保平安。”
所謂三分保平安,就是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
這就是他們處理各方麵關係的原則。
王大宇一路的介紹,茶不是最吸引宋歡幾人的,反倒是紫陽書院。
若是能有機會進紫陽書院學習一段時日也不枉此行。
紫陽書院是由儒學大家雲穀老人著書立說、講學的地方。
雲穀老人又稱紫陽先生。
紫陽書院的名字就是從紫陽先生得來。
它坐落在隱屏峰下,建於前朝元豐十年。
雲穀老人在紫陽書院廣收門徒,著書講學,培養了大批學子,其理學思想得到廣泛傳播,使之成為一個有力量有影響的學派,在儒學中極具影響力。
這也是為什麽傅淵之想帶著阿弟去試一試的原因。
知識是學不完的,古代的書籍沒有所謂的釋文,一句文言文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書院也是一樣。
雖然都有基本的四書五經,但是不同書院的先生對此的釋義也有所不同,多去了解就能開闊視野。
待學習後,你會恍然道:哦~原來還可以這麽理解,這麽解釋。
感謝的話:
感謝3月24日00:00_23:59時段投推薦票的同誌們,謝謝大家的支持ヽ(*⌒⌒*)
今天的第二章12點發哈~不好意思,今天特殊了點,見諒哈~
(本章完)